> 硕士毕业论文 > 52632字硕士毕业论文云南省龙川县胡萨乡“特殊汉族人群”服装研究

52632字硕士毕业论文云南省龙川县胡萨乡“特殊汉族人群”服装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52632字
论点:汉族,服饰,包头
论文概述:

本文是硕士学位论文,本文以陇川县户撒乡的特殊汉族服饰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美学、纺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对实地考察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众多,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邻近省份。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主要的汉族服饰已经完全西化。然而,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些地区,有许多汉族人穿着极其特殊的服装。这部分人群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然后对他们的服装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他还申请了北京市教委特色资源库建设项目和北京服装学院创新团队项目。

云南省德宏州龙川县胡萨乡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龙川县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悠久。它曾是元末明初陆川的故土。它美丽的风景,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使它成为人们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它是镶嵌在西南边境的一颗明亮的珍珠。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龙川县一度成为周边国家竞争和战争频繁发生的地方。为了稳定国家,中央政府多年来派遣了大量的汉兵到陇川,明清时期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汉兵迁徙。与此同时,这个家庭也搬进来了,定居后逐渐从军人家庭变成了村庄。除了战争因素之外,商业、难民、当地政策和对更好生活环境的渴望也是这些“特殊汉族人口”移居到胡萨定居的重要原因。

这部分“特殊汉族”生活在景颇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中。他们女人的头上覆盖着巨大的黑色包头,包头上装饰着鲜花和金银。穿大翻领上衣和右衬衫,穿不折裤脚的宽松裤,穿腰带、围裙等;胸、腰、腕等部位有多种金银饰品。他们的服饰形式与今天的主要汉族有很大不同。

今天,当我们看到这群穿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人时,我们开始探究他们的生活习俗:他们的衣服是中国古代服饰的遗产;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这使得这部分汉族融合了少数民族的特点,成为汉族中一个独特而特殊的群体。这部分汉族群体的特点是他们基本上保持了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在周围民族的影响下逐渐演变,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特征和鲜明特色的民族服饰,这是汉族传统服饰的一部分。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对于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这些特殊汉族群体来说,他们的地理分布相对偏远,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与外界的交流很少。这使他们能够保留其原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的长期生活和交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正是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服饰记录了汉族的变迁以及在漫长的历史中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碰撞。它们是民族迁徙的历史产物。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的衣服是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其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因此,研究这一课题迫在眉睫。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该民族及其周边民族的服饰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民族服饰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目前,专家学者对这部分“特殊汉族人群”关注较少,相关研究工作开展较少。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笔者可以在民族服饰研究的这一部分填写空白色。此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工业化逐渐侵蚀了传统手工艺,甚至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部分“特殊汉族”传统服饰过去是自织、自染和手工缝制的,但现在一些当地的服饰装饰已经从现代工业材料中出现。甚至年轻人的日常服装都受到现代商品的影响,与我们的服装完全一样。他们精致的传统服饰及其文化内涵迫切需要我们的研究和保护。通过对这部分汉族服饰的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民族,关注这一民族,可以达到弘扬民族服饰文化的目的,使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汉族服饰文化的发展,也对这部分特殊的汉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章云南省龙川县胡萨乡特殊汉族的服饰文化背景

服装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延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种不同的服饰形式都离不开其特定的生存环境。服饰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服装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生动地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因此,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他们服饰形成的原因,进而更清楚地了解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

龙川县胡萨乡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边境,地理位置偏远,历史上不便与内陆地区沟通。当地人一直生活在相对封闭落后的环境中,使得该地区各民族的服饰保留了许多传统风格。同时,当地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这使得当地汉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进而影响了其服饰形式。包头汉族六种特殊服饰形态的形成,不仅是其传统服饰形态的延续,也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下面通过龙川县胡萨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追溯,详细分析这一特殊汉族的服饰文化背景。

2.1自然环境

包头的汉族人住在龙川县胡萨阿昌镇。龙川县(Longchuan County)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南部,泸西市东部,瑞丽市南部,两河县和盈江县北部,缅甸西部。境内的山脉都向西南延伸,东北有高山,西南有低山。其地貌具有以下特点:断陷盆地集中,面积大;河谷阶地分布广泛。盆地相对集中于丘陵。有许多山冲积扇;低山区分布广泛,海拔低。这片肥沃的土壤为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温床。这片土地肥沃,有许多植物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它被称为植物王国。不同种类的花在四季交替开放,决定了包头汉族的审美方向。

Husa Achang乡隶属龙川县,位于龙川县西北部。全乡总体面貌是一个两山一坝的狭窄盆地,总面积251.5平方公里。Husa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明显。这就决定了包头汉族的服装种类较少。他们的衣服不包括衬衫、棉袄、马甲等。只有一件衣服和裤子足以应付一年四季,天气凉爽时,只有两件衣服可以折叠。同时,当地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以当地人习惯于包包包头。包头早晚都能很好地抵御寒冷。Husa乡有林地277,698亩,耕地677.71.2亩,其中水田36,078亩,适宜种植优质水稻、秸秆等作物,25度以下荒山坡地未开发26,000亩。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决定了包头汉族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包头汉族妇女紧张、容易工作的特点。穿着时卷起的袖子也有助于手臂的运动,同时适应早上和下午的温差。

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包头汉族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其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创造了物质条件。

2.2社会环境

2.2.1人口分布

龙川县分为坝区7个,山区和半山区。坝区人口分布相对密集,山区和半山区人口相对稀少,居住分散。龙川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有汉族、景颇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白族和回族等2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主要分布在巴龙,其次是张峰、韩晶、蜀王等乡镇。包头汉族是Husa Achang自治乡汉族中的一个特殊民族。他们都住在Husa。它主要与阿昌族、景颇族、傣族、傈僳族等民族混合。

包头的汉族人口相对较少。它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周围有许多民族。包头汉族聚居的胡萨镇有11个村委会,包括项杰、保平、拉萨、邙兵、邙鹏、明石、平山、胡哨、龙光、龙光和潘勒。包头的每个村委会都有汉族人居住,但人口差异很大。他们的住所一般在平原或低山地区,以芒东为分界线。芒东以北的大泊头汉族主要生活在西部平原地区。芒东以南包头的汉族人,大多生活在东部的靠山地带。住宅的总体位置可以概括为:靠近耕地,靠近水源,地势相对平坦,远离交通干线。也是因为包头的大多数汉族村落远离城镇,被大面积的耕地包围,他们原有的生态村落环境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包头汉族和当地阿昌族生活在不同的村庄,阿昌族将同时生活在包头汉族的每一个寨子里。

2.2.2社会关系和家庭结构

大陆汉族一般由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主导,家庭结构相对简单。户沙镇包头汉族遵循传统的汉族一夫一妻制,但传统的大家庭观念仍然很重。婚后,女人嫁给了男人的家人,并和她的直系亲属住在一起。如果一个家庭中的老人有一个以上的儿子,老人和他的小儿子住在一起,遗产由小儿子继承,那么家庭结构就是孩子、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其他儿子需要建立自己的家庭,最终组成一个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小家庭。包头的汉族人通常结婚较早,年龄在15至19岁之间。只有上学的年轻男女在20岁以上结婚。因此,家庭通常有四代甚至五代人生活在一起。过去,大多数婚姻都是包办婚姻,通常是按年龄顺序排列的。家庭的概念很强。它注重家庭的完整性。离婚很少发生,家庭成员的地位一般是平等的。偶尔,近亲结婚,或者哥哥去世,嫂子娶弟弟。

第三章云南省龙川县胡萨乡特殊汉族服饰图案分析..............................11

3.1龙川县胡萨乡特殊汉族概述...................11

3.2特殊汉族男装...................龙川县胡萨镇12号

3.2.1男装……12

3.2.2男式丧服............................14

第四章云南省龙川县胡萨乡特殊汉族服饰技术分析...................38

4.1……38

4.1.1服装成分……38

4.1.2服装数据分析............................42

第五章云南省龙川县胡萨乡特殊汉族服饰与清代汉族服饰的比较................55

5.1清代汉族服饰……55

5.2包头与清代汉族服饰的异同……63

5.2.1服装造型的异同...................63

第七章现代文化背景下传统服饰的发展与保护

7.1云南省龙川县胡萨乡特殊汉族人群服装状况分析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现代化和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服装模式。“社会的巨大变化带来了各种力量的相互竞争和否定。一方面,传统的旧观念、习俗、习惯和其他不同的文化形式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旧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仍然存在。传统价值观使思想保守的人坚持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开始产生新的文化,新的文化特征开始出现,新的价值观也开始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传统文化的地位开始动摇。”目前,Husa乡特殊的汉族人口正处于这种困境中,不断面临着内部矛盾。

胡萨乡大泊头的汉族和许多接受外界信息的少数民族一样,穿着传统服饰呈现“女人穿,男人不穿,老人少穿,不穿”的状态。由于男人在与外界交流中的长期作用,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今天的社会。很少有人再穿传统服装。青年男女大多受过教育,通过电视、互联网和其他方式从外部世界获得相对更多的信息。他们深受现代社会的影响。他们不再穿传统服装,大多数年轻女性不知道如何穿传统服装。

包头汉族的传统服饰最初是为日常生活而制作的。现在,大多数60岁以下的女性只在特殊的活动中穿它们,比如“聚会街”、“赶去某地”和结婚。由于现代文化的影响,他们的美学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原有服装的基础上,戴上了彩色的围巾和手帕,手上戴着玉镯,脖子之间戴着金项链。同时,受现代机械大规模生产的影响,现代鞋更加实用、结实、耐磨、价廉,使得传统的绣花公鸡鞋很少穿。

结论

云南省龙川县胡萨乡大泊头汉族是居住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特殊的汉族群体。它的服装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服装形式,不仅不同于传统的汉族,也不同于周围的少数民族。包头汉族服饰是我国服饰史上辉煌的一章,不仅让人感叹服饰的华丽,也让人感受到我国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明清时期包头的大部分汉族人移居华中定居。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清代汉族服饰的特点,这也很好地印证了书中的史料记载。然而,他们的服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旧服装体系,而是通过与阿昌族混合服装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不断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他们现有的服装形式。与此同时,包头汉族也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影响了阿昌族,使两个民族在保持各自独特服饰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足迹。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胡萨镇这一特殊汉族群体的服饰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本文首次对其传统服装的特点、结构、编织工艺、色彩语言、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同时,对其服饰的历史渊源以及与周边民族服饰的异同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了其现有服饰形式的渊源。根据其传统服饰的传承和保护现状,对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总体而言:一方面,加强当地人民自身的民族认同和自豪感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服饰的核心,同时政府投入资金,完善相关保护机制,培养当地传承人,促进传统服饰的点对点传承。另一方面,传统服装的设计、色彩、工艺等要素应与现代生活和时尚相结合,并借鉴良好的发展模式发展成为旅游商品、家居产品、时尚、配饰、城市建筑等地方。然而,传统服饰的延续和民族文化的传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文不仅要挖掘包头这一特殊汉族群体服饰的审美和精神内涵,还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微薄的贡献。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民族服饰,继承传统技艺,让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瑰宝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