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4512字硕士毕业论文从文学语用学角度分析小说《花鼓歌》中汉字的正面形象

24512字硕士毕业论文从文学语用学角度分析小说《花鼓歌》中汉字的正面形象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4512字
论点:参考文献,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论文,主要论述文学语用学这个介于语用学和文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开始正式登上学术舞台。文学语用学将语用学与文学研究相结合,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李春莹和《花鼓歌》
美籍华人作家李春莹是“李春莹的八大精英之一,1917年出生于中国湖南的一个学者家庭。1940年,他在中国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他于1943年来到美国,就读于耶鲁大学,1947年以戏剧写作硕士学位毕业。在旧金山,他是《中国世界》和《年轻中国》的城市编辑,也是自由亚洲电台的专题节目作家。李出版了许多小说,他的故事和文章出现在《纽约客》、《戏剧艺术》、《作家文摘》和艾勒里·昆恩的《神秘杂志》等杂志上。他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编剧。他的荣誉包括加州联邦俱乐部金质小说奖、旧金山新闻俱乐部和联盟年度奖、作家协会年度写作成就奖、票房蓝丝带奖和旧金山城市之钥。波士顿大学的穆加纪念图书馆建立了李开复档案馆。
1957年出版的《花鼓之歌》吸引了英语世界的众多读者,使这部小说的作者在西方文学界家喻户晓。李政道有丰富的作品,但正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和杰作《鼓乐》,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争议。
这部小说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三藩市的一个故事,它有三条相互发展的线索。第一个线索是父亲王驰-杨和他的两个儿子之间的冲突,尤其是他和他的大儿子王塔之间的冲突。第二条线索是王达的爱情和婚姻——他在中国城与三个华裔美国女孩的情感纠葛:琳达·东(Linda Tung)、海伦·乔(HelenChao)和李梅。第三条线索是王达进入美国社会后不得不面对的困难。
基于一个传统的美籍华人家庭的生活经历,《下鼓声》不仅展现了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的碰撞和摩擦,也表达了这些华裔美国人在这两种文化的交汇中所面临的艰难和困惑。此外,这部小说揭示了华裔美国人在陌生环境中道德观念的巨大变化。
1.1.2《花鼓歌》前的华裔美国人刻板印象
人物是戏剧或叙事作品中的人物。他们的形象被读者解释为被赋予了特殊的早晨、智力和情感品质,这是通过从人们所说的话和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对话——和他们所做的——行动中推断出来的。1
...........................................

1.2研究目的
作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友,李春莹是一位语言大师,擅长用对话和对话来展示不同人物的独特个性。由于他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使人物栩栩如生,又由于他在《花鼓歌》中塑造了积极的美籍华人形象,所以我们可以从文学语言中合作原则的角度通过对话分析来欣赏这部小说。
一方面,文学语用学是将语用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以合作原则为其基本理论之一,LP发现了文学与语言学之间的联系,这对这两个学科都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产物,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尽管国内外对李连杰的《花鼓歌》的批评很少,但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有必要对其进行解读和欣赏,尤其是从文学语用学新交叉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合作原则的角度揭示小说背后华裔美国人形象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

1.3研究问题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着重探讨保罗·格莱斯于1975年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是如何应用于解读李开复《花鼓之歌》中华裔美国人的积极形象的,从而为欣赏这部“名闻遐迩的被遗忘的小说”创造价值的。1
作为本文的基本依据,以下是本文要讨论的两个具体问题。
1。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如何解读小说《花鼓歌》中的会话和对话:根据对中美两国蔑视和遵守中美四大准则的分析,如何形成中美两国的正面形象?
...........................................

第二章文学评论

2.1国际研究
2 . 1 . 1 LP & CP
对于LP的研究,范迪克(1976)和普拉特(1977)是第一批阐明语用理论对文学文本研究有用性的人。对文学语用学的初步讨论是迈克尔·汉考尔(1978)试图运用格莱斯在阐释文学中的含义。汉彻来自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英语系。在1978年11月2日至4日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举行的中西部现代语言协会第二十届年会上,他宣读了题为《格莱斯的‘含蓄’与文学阐释:背景与前言》的论文。
利奇和肖特(1981)提到,检查文学文本的语言是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作者艺术成就的有用手段之一。他们说英语语言的伟大小说家毫无例外地也是词汇使用的伟大艺术家,所以他们从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技巧和概念研究文学的“新文体学”出发。他们通过展示语言概念化动作的方式,语言以线性、文本形式呈现小说的方式,以及语言通过语言使用的社会维度(通过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更间接地通过虚构的说话者和听话者参与文学话语)呈现小说的方式,来介绍语言和虚构的世界。
托兰(1996)关注的是写作者可以利用的最语法上确定的方式来传达他们故事中的人物的讲话或思想。他解释了作家们表达人物言语和思想的不同方式,并将言语和思想归为“话语”,产生了直接话语、间接话语、自由间接话语等“宏观”范畴。通过这种方式,他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家们必须对表现形式做出的选择。托兰还对所有交易性言语中最基本的四种“言语移动”进行了简单分类。他说所有活跃的谈话都属于四个相互定义的类别之一:提议、请求、通知和问题。此外,通过记录角色在传递性或过程和参与者分析的情况下是重复发出邀请还是接收通知,可以揭示角色的性格和动态。
自从汉考尔以来,出现了许多讨论。罗杰·塞尔(1991)的《文学语用学》是文学作品语用分析的众多来源之一。雅各布·梅尔(Jacob L . Mey)(1999)还撰写了一本关于文学语言的书,期刊《语言与文学》的特刊由德里安·皮尔金顿(drian Pilkington)编辑。它致力于关联理论和文学研究。
瓦特(1991)说,研究领域——文学语用学——必然会陷入一种定义问题。LP关注文学文本本身螺旋结构之外的文本意义,无论是以内向的方式(如对指示语、含意、预设、言语行为和语篇结构方面的研究)还是外向的方式(如作者/读者的社会文化联系方面和文学交流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的假设,即通过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渠道通过代码传递信息)。因此,线性规划必须能够包含两种方法来考虑文学文本的语言结构、这些文本的“使用者”以及文本产生和解释的语境之间的关系。
.........................................

2.2国内研究
2.2.1国内液化石油气研究
在液化石油气研究方面,我国液化石油气研究刚刚起步。第一篇文章介绍了第三期《外国语言学》(胡壮麟,1980)上发表的语言学理论“语用学”。根据范迪克的观点,胡壮麟介绍了文学领域中吸引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他还指出了合作原则与文学话语的关联性,并说:“语言学的语用学是研究文学语言特征的一种力量。”
运用线性规划理论对中国文学文本进行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是《哈姆雷特与普罗尼尔斯对话中的合作原则》(邵志宏,1990)。据说,在哈姆雷特和普罗尼尔斯的对话中,哈姆雷特多次藐视合作原则,尤其是其格言,以创造会话含义。然而,普罗尼尔斯在他们的对话中盲目地服从了合作原则,他没有意识到哈姆雷特话语的复杂性。所以普罗尼尔斯被哈姆雷特说话的方式所控制,他认为哈姆雷特非常“聪明”,仅仅因为他太“疯狂”。
冯宗新(1997)论述了语用学、文体学和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文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中断的原因,总结了语言学这门学科的历史和发展。他说,如果人们想理解文学文本的深层含义,就应该同时考虑文学交流中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只有把语用学、文体学和文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人们才能抓住文学交流的本质。
王新(2002)认为,历史语用学、历时语用学和国际语用学是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三个相互独立的新学科。这些学科仅仅发展了几年。本文试图追溯这些学科的起源,简要介绍了它们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展示了它们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对这些新学科的成就进行了展望。
.............................................

第三章理论框架....................................................................18
3.1文学语用学简介..........................................................18
3.2会话含义............................................................19
3.3合作原则....................................................................20
3 . 3 . 1 CP中的会话准则......................................................21
3.3.2藐视竞争政策的准则..........................................................23

第四章《花鼓歌》中华裔美国人正面形象的实证分析

4.1不合作与合作产生的正面形象
基于前一章所述的框架,本章将对《花鼓歌》中的一些典型对话进行详细分析。此外,在蔑视或观察(尤其是蔑视)最大限度的合作伙伴关系(也可称为不合作和合作)方面,要特别注意这些对话如何有助于形成华裔美国人积极形象的特征。因此,这些语用分析的目的是探讨这部小说中几个主要男女角色的特征。中国的主要男性美国人包括王师傅、王达、张陵玉和老李曼;4.1不合作与合作所产生的积极形象基于前一章所述的框架,本章将对选自《战鼓之歌》的一些典型对话进行详细分析。此外,在蔑视或观察(尤其是蔑视)最大限度的合作伙伴关系(也可称为不合作和合作)方面,要特别注意这些对话如何有助于形成华裔美国人积极形象的特征。因此,这些语用分析的目的是探讨这部小说中几个主要男女角色的特征。中国的主要男性美国人包括王师傅、王达、张陵玉和老李曼;主要的华裔女性包括李梅、唐女士和赵海伦。
4.1.1藐视和遵守中国共产党
中的数量准则从理论上讲,要实现数量准则,人们应该给出适当数量的信息,而不要给出多于或少于必要数量的信息。因此,发言者应该顺利轮流或积极回答。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对话经常以某种方式蔑视这一准则,如同义反复、夸大和轻描淡写。为了展示《花鼓歌》中的华裔美国人的积极形象,这一部分将分别分析在一些典型的对话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是如何藐视和遵守《花鼓歌》中的数量准则的。
4.1.1.1《花鼓歌》中的华裔男性
张灵玉
张灵玉是这部小说中最重要的男性人物之一。读者可以直接从他的评论中了解到中国现象背后的许多社会本质。与当时大多数其他华裔美国人相比,张学良非常健谈、活泼、直率,这在他冗长的讲话中很容易看出。此外,面对困难时,他可能是理性的,而生活在新环境中时,他可能是适得其反的。由于他与那些传统的华裔美国人截然不同,他们总是坚持旧的标准,拒绝适应新的环境,他的积极形象成为新一代华裔美国人的代表。
张和王塔是加州大学的密友,张在那里获得了政治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昌原去了洛杉矶。作为在这部小说的对话中经常使用超过要求的词语的人,张陵玉总是藐视最大数量。李春义认为,张学良是这部小说中真正的人生哲理;因此,他的人生哲学总是反映在他和王达的谈话中。
..........................................

第五章结论

5.1主要发现
会话含义是通过直接观察或公然蔑视合作原则的准则而产生的。遵守和不遵守合作原则揭示了说话者的意图,暗示了说话者的特征,也塑造了说话者的形象。本文探讨了运用合作原则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有效性。通过对《花鼓歌》中大量典型对话的分析,考察了该理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是什么使该理论在这部小说中产生了语用效果。小说中的对话是从逃避和遵守(主要是蔑视)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的角度来研究的。研究发现,合作原则在塑造人物性格中的运用对解读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他们对合作原则的蔑视和遵守是由他们不同的情绪、价值观、追求、感知和个性造成的。最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影响了他们对单词的选择,反过来,也影响了他们的形象。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花鼓歌》进行解读,进一步证明了线性规划在文学文本研究中的意义和有效性。基于对中美男女会话的尊重性研究,通过分析他们对合作原则中四个准则的遵守或蔑视,探究他们各自的特点。然后,得出结论,《花鼓歌》中的李氏人物几乎都是华裔美国人的全新正面形象。它还揭示了李对这些正面形象的创造含蓄地驳斥了西方人以前对华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的描述。形成这些积极的形象也是李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对霸权话语的特殊而有力的回击。
因此,无论是出于设计还是偶然,《花鼓歌》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的诞生,这种体裁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繁荣形式。因此它成了畅销书,并被翻译成通俗的戏剧形式。这部小说对美国文化以及新生的亚裔美国人共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
参考资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