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6985字硕士毕业论文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变迁研究

46985字硕士毕业论文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变迁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6985字
论点:黄梅戏,安庆,文化
论文概述:

本文是音乐论文,本文就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发展流变这一历史事实,立足建国前后两大历史时期中黄梅戏发展的具体六个历史时间段,构成对影响安庆黄梅戏音乐历史流变形成的

论文正文:

第一章安庆黄梅戏的文化生态背景 当然,这种现象有许多原因。 然而,大多数人从文化地理学的概念出发,认为“由地理、地貌、气候、尺度和海拔等自然因素形成的环境以及在这种物质因素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俗话说,“一面土养一面人”,而对于艺术形式的民间音乐,一面用自己的方言唱一首歌。 安庆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黄梅戏独特的韵体。同时,安庆具有“长江咽喉,吴楚是新疆第一州”的重要地理位置,这促进了安庆文化的扩张空 首先,特定的自然和生态背景决定了它的审美风格。安庆位于长江中下游。在其管辖范围内,河流和湖泊交织在一起,土地肥沃,成为粮食和棉花生产的主要土地。 生活在这片被称为“鱼米之乡”的绿水、青山和美丽的钟灵的人们,抬头看看这片美丽的山水的自然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审美习惯趋向于美丽和温柔。 基于此,在我国出生和长大的广大民间音乐创作者受自然环境的微妙影响,创作出气质温和的黄梅戏音乐似乎是合理的。 然而,乡村背景的背景使她柔和柔和,增添了一缕质朴大方的气质,形成了极具浓郁风味的“秀而不纤,柔而不腻”的演唱风格,同时具备了高雅和大众口味的大众基础。 就像“来自山野的风”,一朵“春溪头的荠菜花”,一个造型优美的迷人、美丽、诚实的“迷人的乡村女孩”。 长江文化史渗透着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统一与多样”的特征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地域差异所形成的文化风格格局基本保持不变。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一直保持着不同的风格和色彩以及发展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中,长江文化和中原文化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两个重要代表。 黄梅戏音乐诞生于水土养育之下,作为一种独立的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音乐文化背景非常深厚。 因此,《黄梅戏通论》一书只指出:“它是从楚天发展起来的,生长在安徽中部,偶尔会给吴国的生活注入大量的吴楚文化(又称“长江文化”)。它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吴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和现代吴楚文化的杰出代表。 这表明黄梅戏音乐风格的形成与该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审美心理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其艺术特色符合长江流域吴楚的文化精神。因此,黄梅戏音乐的研究离不开长江文化独特的生态背景。 一、长江文化对黄梅戏音乐风格形成的影响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流行于长江中下游的安庆黄梅戏音乐依赖并吸收了长江文化(即“吴楚文化”)的历史渗透,所以声音形式清晰地展现了长江的柔和风格 正如安庆实化所说:“(黄梅戏)它生长在美丽的长江以南。与强秦不同,它不与北方草原的气势相融合,也不像充满黄河活力的河南梆子。它散发着江南土壤的芬芳,温柔优雅。 ”(《安庆诗话》)然而,把黄梅戏的音乐形式简单地称为“长江文化”是不恰当的。更具体地说,它是属于长江文化的吴文化和楚文化相结合的结果。这是因为黄梅戏的韵在其形成过程中,既包含了吴文化的温柔基因,又包含了楚文化的抒情、浪漫和自由性格。这就是为什么属于吴文化的黄梅戏音乐和越剧在看似相似的“女性”形式下被仔细审视,并具有不同的特征。 除了吴文化的温柔,黄梅戏中楚文化抒情浪漫的文化母体并不为越剧所拥有。这种抒情浪漫直接对应着楚文化自由自在的内在文化精髓 由于吴楚的文化交流,黄梅戏音乐的审美表达不是为了追求情节的尖锐冲突,而是努力追求轻柔的歌唱,注重人物个性的“放纵”和“理想寄托”的抒情性,创造出生动、舒展的浪漫旋律形象审美模式。 可以说,黄梅戏音乐是以“柔性”机制为基础,以“抒情浪漫”为外表,恰当地展现了吴楚文化交融的矩阵,也展现了长江文化的声学风采。 第二章文化生态变迁下安庆黄梅戏的变迁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787-1949年)黄梅戏的历史积淀是安庆黄梅戏自清中叶至20世纪初的自然成长时期。 从最初的采茶歌到花戏阶段,随着表演的活跃和艺术的演进,不仅原创歌剧应运而生,而且声乐体系的基本形成、乐队配置的逐步扩展、表演的初步程式化,表演者的半专业、专业、半专业和专业剧团也相继出现。由此,黄梅戏完成了基本的“体制”建设,成为符合严格意义上的“完整内脏”戏剧,为入城做了基本准备。 随着辛亥革命的推进和满清封建王朝的覆灭,农村封建礼教秩序有所松动。这为黄梅戏表演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开始出现“农村包围城市”的现象。黄梅戏发展于空。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安庆地区因其地理位置成为华东地区的主要战场。该地区不同的军事和政治力量交织在一起。在这种参差不齐的现状下,安庆黄梅戏只能陷入社会的夹缝中。 本部分将探讨新中国成立前安庆黄梅戏在特定自然条件和复杂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传播和演变过程。 一、萌芽和发展从清朝中期到20世纪初(1787-1911)(一)从采茶歌到花戏萌芽(1787-1850) 1。采茶歌的形成和传播。采茶歌的形成,就像中国大多数地方戏剧一样,黄梅戏也是一件极好的艺术作品,突破了民间歌舞的营养。 其中,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的黄梅戏采茶歌对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梅县属于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自然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它被称为“高山云朵出产好茶”。因此,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茶叶产区,“特定自然条件下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生产黄梅采茶曲的基础” 就像牧区的牧歌和渔民区的渔歌一样,茶歌在茶叶种植的地方很常见。 “每当茶叶季节,茶农们都会聚集在茶山里,冲向新鲜的茶叶。工作后,他们对这首歌表达了他们的感情,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很自然,采茶歌就诞生了。它最初的演唱形式只是“使徒行传”。在文化实践性的变化中,它逐渐转变为“两板打,有人帮忙”的表演形式 第二节:黄梅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跨越式发展(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黄梅戏因社会环境的动荡而历经160多年才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在国家“戏曲改革”工作的指导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随着人力物力的投入,黄梅戏在运作模式、剧目改编、戏曲风格创作、乐队配置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国初期,黄梅戏通过电影媒体从安庆一角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很遗憾,寒风是在花郑弘盛开的时候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文艺界处于一种完全沉默的状态。黄梅戏也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其艺术发展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197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梅戏开始破冰发展,80年代后逐渐恢复活力。它创造和改编了大量优秀剧目,培养和引进了大量新的黄梅戏演员,并通过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再次实现了黄梅戏历史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进入21世纪,在现代大众媒体、电子媒体、多元文化和各种娱乐形式的冲击下,传统戏曲音乐逐渐边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黄梅戏作为传统戏曲的一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种困境。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黄梅戏顺应时代潮流,改革计划经济下的经营体制,加大利用现代媒体力量宣传和扩大黄梅戏的影响力,融合中西文化因素,在音乐和戏剧方面进行创新。 本部分将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环境变化背景,具体探讨安庆黄梅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传播和演变。 首先,黄梅戏在九州(1949-196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①安庆解放军于1949年渡江和安庆解放 当好消息传来时,安庆人欢呼起来。为了表达解放的喜悦,当地农民自发地在农村组建了数百个业余黄梅戏团。仅怀宁县就有321人,舞台上的表演者多达6000人他们用他们最喜欢的黄梅戏表达了他们的喜悦和兴奋 黄梅戏的“好人”也与安庆市重聚,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演出基地:一个是著名黄梅戏女演员京剧布鲁斯桂月娥的贾贵团队,后来成为“胜利剧院”,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也在那里演出。另一个是一群老黄梅戏艺术家丁永泉和王少舫在“人民剧院”演出 此时,这两个群体已经转变为演员的集体管理,安庆两大黄梅戏巨头之间的对抗已经开始。演出现场非常繁荣。 据相关统计:“截至1952年底,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大众剧院共有2640场演出和204200名观众。胜利剧院演出了2,480场,观众达131,000人。 ”第三章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变迁的原因分析............................59第1节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特定需求是音乐变革的重要驱动力..............................59 1、传播主体的生存需求对黄梅戏音乐变化的影响...................59 2、传播主体的心理需求对黄梅戏演变的影响..............................603;传播对象的审美娱乐需求对黄梅戏音乐演变的影响..............................60第三章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演变的原因分析安庆黄梅戏音乐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学叙事,它包括音乐在传播过程中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媒体、社会结构、历史传承、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黄梅戏音乐文化的变迁是在一定条件下传承与变迁的统一空 正如著名音乐学家冯光宇所说:“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来看,它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既相关又不同的过程。” 所谓音乐的垂直传播是指时间传承的脉络,即一代一代的延续和不断的变化与发展,而音乐的水平传播是空传播,即跨地区或跨文化的多向、更开放的进化与发展。 黄梅戏音乐在这个坐标上实现了它的变化轨迹 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特定需求是音乐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如果说黄梅戏流传到安庆怀宁的原因,是人们在自然环境(洪水)的推动下被动迁移和交流的结果,那么从黄梅戏到黄梅戏的传播和发展就是人们在特定需求下的一种主动和变异的迁移和交流行为。 它包括传播者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社会认可的心理需求,以及观众对黄梅戏音乐文化的审美和娱乐需求 用著名音乐学家曾随金的话说:“音乐传播的本质是双方对音乐形象的相互塑造和认同,它充分展示了人们的创造智慧和成功后共同获得的快乐感。” “首先,主要传播者的生存需求对黄梅戏音乐演变的影响当早期黄梅戏灾民把采茶歌曲带到安庆怀宁时,难民文化和经济与他们迁入的地方相比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 经济匮乏带来的生存威胁迫使他们在保持自身文化的同时,吸收和整合所移居地方的文化因素,减少文化差异,从而获得审美取向和体验的趋同,维持和拓展表演市场,满足经济收入增长后的生存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黄梅灾民将采茶歌与怀宁当地文化融合,为生存需要获得更广泛的经济支持时,从“采茶歌”向“黄梅戏”的传播发生了突变。 结论基于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事实,基于建国前后两大历史时期黄梅戏发展的特定六个历史时期,本文对自然地理、社会变迁、文化基质、文化特征、审美心理、媒介等形成宏观解读。 传播空等影响安庆黄梅戏音乐历史演变形成的因素,最终完成黄梅戏相关文化“组织要素”演变的微观分析和系统梳理,如剧目积累、歌体发展、音腔形成、乐队配置、表演节目、组织推广。 并将其变化过程置于特定的文化生态背景下,运用文化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对音乐文化的变化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文化阐释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前世”演变的各种社会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心理结构的变化,以期对黄梅戏音乐文化的演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首先,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其音乐的演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安庆黄梅戏音乐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化生态背景下产生的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相关的产物。在安庆黄梅戏音乐的演变过程中,物质和生态环境、思维和思维结构共同影响着黄梅戏音乐的传播和演变。 自然环境创造了采茶曲调,同时也促进了采茶曲调的传播。安庆怀宁区江南的自然风光,山清水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梅戏“美无纤维,柔无腻”的艺术审美表现 采茶曲可以在怀宁发展成为地方戏黄梅戏,这也是怀宁良好的经济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社会形态的变化导致了文化的迅速转变,人们审美取向和精神面貌的更新。因此,黄梅戏的艺术形式和情感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演出市场的总体环境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面对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的文化转型趋势,黄梅戏也开始寻求新的变化以求生存。它在操作系统、表演形式、音乐创作、宣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根本性的创新。 总之,黄梅戏在其发生和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绝对依赖于其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决定了黄梅戏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