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8542字硕士毕业论文陈独秀早期文学思想

28542字硕士毕业论文陈独秀早期文学思想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8542字
论点:陈独秀,文学,自然主义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本文主要从陈独秀文艺思想的实用功利性与艺术审美性两个角度进行展开,这两个维度看似矛盾,但考虑到五四时期复杂的文化语境以及陈独秀本人多重的身份立场。

论文正文:

第一章新文化运动视野中的“文学革命理论”第一节被打破:宁愿共和国与民主的混乱,也不愿国王与仁慈政府的统治。1917年,陈独秀的“文学革命理论”震惊了整个文坛,成为新文化运动最响亮的信号。 与胡适的《论文学改革》相比,陈独秀的《论文学革命》仅从标题上看就更加深入和激烈。 在这场当时及后世的著名战役中,陈独秀以灿烂的欧洲文化为参照系,认为“今天庄严灿烂的欧洲是革命的礼物”,呼吁彻底改变当时的中国社会文化。 在文学革命方面,陈独秀认为,“在文学创新的时代,一切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和山地文学都被排斥在外。” 至于被排斥的原因,他接着解释道:“用他来点缀的高贵文学也是失去独立和自尊的标志;堆积如山的古典文学也失去了抒情现实主义的目的;晦涩难懂的山地文学认为名山的作品对大多数群体都没有好处。 “可见在陈独秀看来,好的文学应该有独立自尊的氛围,应该是抒情的现实主义,并且应该对大多数人有益 他梳理了周至宋代的文学变迁。他认为所有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不可取的,无论是为了修饰奉承,优雅空广泛,还是为了代表圣人说话。 陈独秀只欣赏元明清文学。他认为“元、明、明、清小说是现代文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不幸的是,他所推崇的文学形式“对恶灵来说是可怜的,但是在他们出生之前,他们就流产了,今天的中国文学琐碎而陈腐,远不能与欧洲相提并论。” 因此,文学革命已经到了必须进行的地步。 《新青年》一发表文学革命理论,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以《新青年》为题,陈独秀对读者的回复也涉及到文学革命的一些具体策略。 例如,在回答曾轶的著作时,他特别强调文学的本义是“表达事物的意义”,“表达超越事物的事物的意义,如果你加上其他功能并附加其他条件,那么文学就是一种事物,它独立存在的价值是不能被摧毁的。”与以往“以文代道”和“以圣贤之名说话”的观点相比,陈独秀特别重视文学的独立性,改变了文学的工具性,将其提升到审美水平。 在回答张虎兰时,他认为“不诚实”是我国道德文学的共同根源。 ......旧文学和旧道德,有互相依赖的潜力 ”陈独秀在这里传达了两个意思。首先,由于“不诚实”是我国道德和文学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新的道德和文学应该是“诚实的”。具体来说,在文学方面,有必要提倡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文学观,而不是虚张声势。第二,旧文学与旧道德密不可分。陈独秀只谈到了旧文学和旧道德的关系。在其他相关著作中,他还谈到了文学与政治、社会、科学等的关系。 简而言之,在保持独立的前提下,文学与所有其他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被视为改造旧社会各个方面的突破口,这也是陈独秀作为学者的思想。 第2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总指挥,陈独秀大声疾呼,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彻底改革。 然而,必须承认陈独秀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潜意识里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依恋。 陈独秀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书香世家。他还在自传中说,从童年起,他的祖父就开始教他亲自阅读。祖父去世后,陈独秀的大哥陈纪萌承担了沉重的责任。 祖父的启蒙教育加上大哥的不断帮助,使陈独秀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获得了知识,为他的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他讨厌四书五经作为传统教育的典范,但由于叛逆行为法则的力量,他比普通人有更深的造诣。这主要体现在他的旧诗创作、对各种书法形式的熟悉、对文献学的研究以及对百家思想的理解上。他在上述方面的成就不亚于同代其他著名学者。 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越多,研究得越深入,就越觉得古代传统文化不再适合当前现代化的大趋势。他对改变传统文化的要求越强烈,当他想到这一点时,他无法回避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他的言行总是反映传统。 因此,一些学者质疑陈独秀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事实上,这是不必要的。虽然陈独秀引领了时代潮流,但他毕竟只是中西、传统与现代交织碰撞时代的缩影。作为一名当代研究者,如果陈独秀把时代的复杂矛盾归咎于自己,那就太苛刻了。 陈独秀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最重要,也最不容易被理解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理性原则的继承和贯彻。 反映在文艺观念上,它也可以概括为“以世实践”和“以文代道” “实际应用”的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它不是一种理论或有严格制度的理论,而是一种态度,然后发展成为一种民族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反映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在中国古代,“实际应用”是学者们追求的学术目标,这不仅体现在儒家思想中,而且无疑儒家思想在这方面具有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在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指导下,白居易说:“文章是同时写的,歌和诗是同时写的。” 陈独秀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与古代文人一样关心社会命运和人民疾苦。 ................................第二章第一节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五四启蒙运动的探索性自然主义是诞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文学流派。它以左拉为代表,将自然科学的相关方法引入文学领域,“追求绝对客观性,倡导对自然的简单描述”,并迅速影响了世界。 在日本,自然主义理论被迅速接受,并对国内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日本“私人小说”的出现和发展是法国自然主义理论影响的结果。 在中国,自然主义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虽然没有一个大的思潮和文学艺术流派,甚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自然主义作品,但一些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思想对20世纪乃至今天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学术论文对茅盾与自然主义、鲁迅与自然主义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然而,第一个系统地将自然主义理论引入中国的陈独秀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一些学者会提到他是第一个把自然主义引入中国的人。他没有进行深入挖掘,也没有专门的论文来研究陈独秀与自然主义之间深刻而复杂的关系。 许多研究者认为,陈独秀是第一个在中国引进和推崇自然主义的人。 当然,一些学者也认为,1904年在《大陆》杂志上发表的《文学英雄蜜环菌传》是第一篇介绍左拉及其自然主义在中国的文章,尽管作者尚未对其进行修订,并进一步说,“这篇文章将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初次介绍提前了11年。” 然而,《文学中的英雄故事》的作者并没有注意到“左拉伟大的写作体系”或“令人震惊的文学观念”。他只讲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尽管生活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但他并没有丧失成为文学大师的雄心” 显然,在作者看来,“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和浪漫主义的英雄拜伦和雪莱是完全相同的。” 换句话说,这篇文章没有强调自然主义理论,更不用说详细介绍它了。在这种情况下,它不能被视为第一篇正式将自然主义引入中国的文章。 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中,陈独秀首先从社会环境和进化的角度介绍了自然主义。“19世纪末,科学蓬勃发展,宇宙和生命的真相日益暴露。所谓的赤裸裸的时代,所谓的赤裸裸的时代,蔓延到了欧洲,所有古老的道德、旧思想和旧制度都被摧毁了。” 第二节..............................美国艺术美学:陈独秀的文艺观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创作,传统文化的衰落,西方思想如大潮般涌入,知识分子的困惑,劳苦大众的无知,古代中国在这个节点上走向何方,也引发了作家群体的思考 因此,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中国文学思想和创作最辉煌、最繁荣的阶段之一,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知识分子处于新旧、中西方的十字路口,在文化启蒙的要求下,他们的文艺思想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 如前一篇文章所述,一方面,启蒙者主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被中国迫切需要救助的形势所逼。 然而,他们毕竟都具有文人的身份,所以文艺自身的独立性和审美性一直是五四新人不懈的追求。 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在号召文学革命、试图通过文学革命来推动意识形态革命并最终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一直在思考文学的独立性和艺术性。 陈独秀作为一位在旧学上造诣颇深但崇尚新文学的知识分子,在他的作品中不止一次地突出了“文学文本”和“应用文本”。 陈独秀在给胡适的信中“暗暗认为文学作品与应用写作有不同的功能” 它的美感和策略,所谓文艺独立存在的价值”,“我认为文学必须分为两篇文章和应用文章,应用文章只寻求简单的推理编年史,它的方式很简单 然而,仍然有考虑文学的空间。你哥哥是什么意思?他对“文学文本”和“应用文本”的严格区分源于他对文学独立和美学的内在偏好。 陈独秀不仅是一位革命者、启蒙者,还是一位学者。 一方面,作为革命家和启蒙者,他希望推动文学革命,并试图以文学革命推动意识形态革命,最终目的是引发一场广泛的社会革命。另一方面,作为学者,他应该倡导文学独立,通过文学独立保护文人独特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归宿。 在这种矛盾下,陈独秀给出了他认为最合理的方案,即“文学文本”和“应用文本”应该有明确的界限 此外,“文学写作”的要求远远高于“应用写作”。毕竟,“应用写作”和“它的方法很简单”几乎可以由任何一个能读写的人来完成,而“文学写作”则不同。必须仔细考虑,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文学作品” 陈独秀在给刘半农的信中也强调了这一点,并将其分为更具体的几个部分:“一个是应用文学,另一个是文学文学。刘军(半农)将诗歌、戏剧和小说纳入文学范畴,我称之为文学。于之所谓的申请文章包括评论、通知、秘书信函等。在应用范围内。 “第三章..............................陈独秀早期文艺思想语言...................42第三章陈独秀早期文学思想中的矛盾探索第一节外部环境:复杂的文化语境“五四”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历史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新的发现总是会被发现,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会为此而努力 一百年后,这个话题没有停止,并将继续下去。 “五四”话题被如此热烈讨论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特殊复杂性。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复杂性,它并不比“古今中外”更合适,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时期能像“五四”那样具有同样的远见和分量 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从“古”、“今”、“洋”、“中”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当然,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和碰撞,共同编织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极其复杂的文化语境 这里的“古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以群体为导向的求善文化。在这种文化模式下,家庭的整体利益是第一位的,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因此,制定了“三个基本方针和五个常任理事国”。在伦理道德的约束下,个人为了维护共同利益不得不压抑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没有道德原则意识,也没有能力辨别和抵抗,并自愿成为他们的下属和捍卫者。 这种文化心理是五四时期暴露和批判的“奴性”。 为了彻底改变公民身上所体现的“奴性”,五四启蒙知识分子带头挥舞旗帜,高呼口号,希望用他们燃烧的鲜血唤起人们的全意识。 宋建华认为,“从他们追求民族文化现代化的热切渴望中,他们看不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圣人批判理性的智慧闪光,相反,他们能感受到中国文人入世愿望的直接表达。\" \"..............................众所周知,陈独秀早期文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对传统的谴责,尤其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旧文学、旧戏剧和儒家思想的批判。 陈独秀对批判旧传统的态度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 经常被忽视的是,陈独秀是一个深受旧学习传统影响的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的影响将永远无意识地反映在他身上,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古体诗方面的深厚造诣和对文言文的偏爱,也是因为传统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和他在深层思维中“应用天下”的思想观念。 与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推翻孔家店”的呼声相比,本文认为研究者应更多地关注他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无意识继承和实践。 总之,无论是陈独秀借用了传统旧文艺的改造,最终实现了强国的目标,还是反映了传统士大夫在创作中固有的思维方式,都体现了强烈的功利色彩,这是中国人实践理性至上原则的一贯体现。 陈独秀早期文学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对独立的文艺美学原则的不懈追求 毕竟,陈独秀作为学者,不同于纯粹的政治家。在关注文学启蒙的同时,他并没有忘记强调文学本身的审美独立性。 受科学主义原则的影响,他引入了法国自然主义,希望用自然主义的“真理”来改造中国传统文艺中“不真实”的通病,使中国文艺能够在“真理”的基础上建立文学作品的审美和崇高 他对自然主义的崇拜影响了鲁迅、周作人甚至茅盾,最终形成了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自然主义在中国的流行,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陈独秀强调要区分“文学”和“应用文学”,并呼吁“文学与历史分工”。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文学的独立性,最终趋向于追求审美超越。 他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倡导独立的文学审美原则,而且将其融入诗歌创作实践。 陈独秀在古体诗方面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成就,后世的研究者和批评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