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9200字硕士毕业论文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9200字硕士毕业论文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200字
论点:弱势群体,社会,研究
论文概述:

以人为本”理念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理念的一种巨大转变和进步。在这一理念的导向下,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应该有新的调整和改变,以贯彻这一理念,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论文正文:

导言主题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

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突出,社会管理任务加重。早在2004年6月,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责任、社会协调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2011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专题研讨会开幕式上进一步提出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水平。

在社会管理的严峻形势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研究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做好弱势群体的工作尤为重要。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程度取决于短板。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短板是弱势群体。因此,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研究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第二,“以人为本”的理念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转变和进步。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有新的调整和变化,才能贯彻这一理念,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最后,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思考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研究弱势群体,有利于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总之,对弱势群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学术价值

这项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DIV] [/DIV] (1)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弱势群体研究是对弱势群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弱势群体的研究一直是相关学科的热门话题。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制度设置、物质援助、权益保护等方面。虽然这样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但缺乏人文关怀,短期内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很难产生长期的效果。

(2)以人为本视野下的思想政治研究是对过去传统思想政治研究路径的突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以动员和宣传的方式进行的。很难取得真正的结果。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是为了迎合当前政府的执政理念,而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判断,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社会中的群体和个人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步。如果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及时改进,很有可能演变成一个空的漏洞和一种正式的工作方法。

(3)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弱势群体和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指导思想有机结合的思想方法的探索和尝试。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如前所述,对弱势群体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相对成熟。弱势群体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研究并不少见,研究成果相当丰富。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学术界、政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基层组织等方面,它们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从近年来我国社会政策的制定、媒体的关注和政府决策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弱势群体问题的关注不断加强。我们计划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和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

2.1弱势群体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

学术界普遍认为,“弱势群体”的概念最早是在2002年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朱明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是当代意义上弱势群体研究的开始。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对流离失所者、受害者和其他社会阶层的援助一直存在,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一些历史研究者,如孟凡·平,认为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有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状况早已记录在我们的历史文献中。“中华民族有怜悯弱者、帮助弱者和穷人的传统和思想。

参考
[1]孟凡平。先秦儒家: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历史探索与现实关怀。齐鲁日报。2010年第1期,
[2]沙莉。元代弱势群体官方救济制度。中州学术期刊。2007年第6期,
[3]朱力。弱势群体和社会支持。江苏社会科学。1995,(6): 130。
[4]郑航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陈成文。论社会弱势。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6]邓魏徵。让“弱势群体”由弱变强。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党报:工会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7]吴彭森。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1): 58。
[8]张立进。弱势群体及其权利保护。当代世界和社会(双月刊)。2006年第5期。
[9]黄大喜和黄子杰。社会弱势群体政策参与的必要性分析。寻找。2011年,第3期。
[10]周作汉,郑黎姿。中国弱势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1]樊菲。当前中国基层官员与弱势群体的矛盾及其化解。探索。
[12]林颖2010年第6期。中国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与维护——基于话语权的分析。东南大学。2011年第3期,
[13]李桂丽。浅谈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理论。2010年,第27期。
[14]谭国军。什么时期。近年来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15]徐军。促进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成人教育应该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9期
[16]杨华钥。河南省城市社区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研究。山西体育学院学报。国办发〔2011〕8号

摘要4-5[/BR/]摘要5-6
1引言9-17
1.1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9-10
1.1.1社会意义9
1.1.2学术价值9-10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BR/] 1.2.1弱势群体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10-12 [/BR/] 1.2 1.2.4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探讨和研究15
1.2.5国外研究成果15
1.3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15-17
2中国弱势群体当前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政治状况17-27
2.1社会转型中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17-23 [/BR/] 2.1.1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特征17-19 [/BR/] 2.1.3弱势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22-23
2.2社会转型中弱势群体的思想和政治地位23-27
2.2.1政治冷漠24
2.2.2丘福秋官24-25
2.2.3金钱至上25-26
2.2.4缺乏信任26-27[/ Br/]3。 以人为本理念对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7-35
3.1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和特征27-31
3.1.1以人为本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27-29
3.1.2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和特征29-31[/br/ ] 3.2提出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31-33
3.2.1深化对法律的理解 3.2.3减少全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发生32
3.2.4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32
3.2.5指出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总方向32-33
3.3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33-35
3.3.1以人为本是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3.3.2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做好当前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3-35
4以人为本的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5-44
4.1以人为本的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原则35-39 [/BR/] 4.1.1以弱势个人为基本出发点35-37
4.1.2以维护尊严为出发点 4.1.3同等重视人文关怀和物质援助的原则37-39[/比尔/] 4.2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39-44[/比尔/] 4.2.1路径选择39-40[/比尔/] 4.2.2拓展弱势群体的表达渠道40-42[/比尔/] 4.2.3加强弱势群体的精神救助42-43[/比尔/] 4.2.4建立干预机制解决弱势群体的思想问题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