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2400字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新私营企业主阶层和这一时期的工人阶级--兼论扩大党的群众和加强党的阶级基础。

42400字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新私营企业主阶层和这一时期的工人阶级--兼论扩大党的群众和加强党的阶级基础。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2400字
论点:基础,阶级,工人阶级
论文概述:

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又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相应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

论文正文:

导言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始终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在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适应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的新形势要求,不断吸收各行各业的优秀党员入党,以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实现党的政治目标,是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

但是,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包括阶级和阶层在内的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阶级的内部构成发生了各种变化,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蓝领”减少了,“白领”增加了,第三产业的人数增加了。工人阶级素质的提高和队伍的扩大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企业内部和职工之间的契约关系不断加强,职工当家作主的地位趋于削弱,竞争、裁员和失业增强了人们的市场意识,削弱了他们的政治意识。此外,工人阶级内部成员的多层次性质影响了工人阶级的团结、组织和利益一致性。同时,党的群众基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原有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士兵和干部,还增加了一些新的阶级,如民营科技企业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家、自由职业者等。人们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地位的差异正在扩大,导致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态度的差异扩大。如何认识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如何应对这些在社会经济生活深刻变化中形成的新的社会阶级,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应该把他们吸引到党的周围聚集起来,还是让他们站在党的对立面?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利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巩固和扩大我们党的基础。因此,时代进步的趋势和趋势以及社会变革的形势和特点都给我们党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促使我们党对自己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进行新的思考,重新界定自己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只有认清新时期社会结构分化的趋势及其变化,特别是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变化和现状,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措施,巩固和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样,只有认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发展变化,准确判断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哪些新的社会力量,它们能否作为党的群众基础,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才能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

理论研究必须着眼于现实,始终由现实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受传统思想和方法的影响,研究主要采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重点是巩固和加强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关于如何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来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还没有文献记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分化。党的执政地位面临挑战和考验。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研究。然而,大多数理论家关注的是新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其阶级阶层。虽然近年来围绕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研究有所增加,但总体上缺乏系统的、有影响的著作。有鉴于此,研究新时期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以出版物展览为背景,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在梳理和评价以往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层理论为指导,借鉴和吸收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出发点和归宿,分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研究转型期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工人阶级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及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划分,阐述了工人阶级内部各层的社会经济特征、地位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其次,重点研究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阶层,特别是民营企业家阶层。它客观地描述了民营企业家阶层的历史背景、成员构成、思想状况和实际贡献。在科学理解开发内涵定义和开发前提的基础上,从发展差异的角度审视两种价值理论,分析民营企业家阶层的收入构成及其属性。认为私营企业家的主要收入不属于剥削性收入,私营企业家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基础。第三,通过对新时期各阶级阶层现状和变化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对策和建议,以维护和巩固执政党的地位。

本文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第一章为其他章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具体分析方法。第二章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强调没有工人阶级的支持,党不能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结构的变化趋势无疑将使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新阶层不仅成为社会中的活跃阶层,而且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群众基础。因此,第三章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第四章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了新时期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可行性政策措施和建议,从而将本文的理论分析转化为实际应用。

参考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列宁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卷和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邓小平选集,第2卷和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人民出版社
7。伊雪:《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伊雪:《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李拓:《和谐与冲突》,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0。国家统计局:《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2002年版
1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6、1997年。1999年版
1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6、1997。1999年版
1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新时期党建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人民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版,
16。王长江:政党改革危机出版社,19%年刊
17。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18。薄一波:《汝谦重大决策和事件述评》(上下),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1993年版
19。胡生:《中国共产党七十年》1991年版中共历史出版社
20。萧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4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吴成雄:《邓小平简明教程》1998年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2。余克平:《马克思主义在环球时报》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3。刘祖熙:《东欧巨变的根源与教训》,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24。李培林:《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5。郑杭生:《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鲁伊雪:《中国转型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内容摘要(中文)5-6
内容摘要(英文)6
导言7-9
第一章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9-19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划分理论9-13
二、西方社会结构理论13-15
三。新时期社会分层的原则和方法第二章新时期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的变化和发展趋势(2)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20-22
(3)工人阶级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差异22-24
2。工业工人和商业侍者阶层的历史使命24-29
(1)工业工人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25-26
(2)工业工人阶层地位变化的原因26-29
第三章正确理解私营企业家阶层29-40
1。私营企业家客观上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29-34
(1)私营经济发展进程回顾29-31
(2)私营企业家阶层31-34
的形成。正确认识私营企业家阶层的性质34-40
(1)私营企业家阶层的收入属性35-37
(2)私营企业家阶层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37-40
第四章不断加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40-49
一、不断提高工人阶级的地位和素质。加强党的阶级基础40-45
(1)坚决维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提高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40-42
(2)努力提高工人阶级的综合素质42-43
(3)进一步巩固新时期的工农联盟43-45
2,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45-49
(1)群众基础:党最广泛的执政基础45-46
(2)加强和改善党对群众组织和社团的领导46-47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47-49
结论49-51
参考文献51-53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