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课程论文 > 6582字硕士课程论文中国现代文学如何描述婆媳关系

6582字硕士课程论文中国现代文学如何描述婆媳关系

论文类型:硕士课程论文
论文字数:6582字
论点:婆媳,关系,叙事
论文概述:

不论是婆媳冲突还是婆媳和谐,解放区文学的婆媳关系叙事的主旨是为了歌颂赞美新政权、新的社会制度,传达的是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解放相联系的时代政治话语,以婆媳关系私人化的生活空

论文正文:

导言

自从人类进入宗法社会以来,以男性血缘为中心的家庭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婆婆和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家庭结构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关系群体。其重要性在于,婆婆和儿媳妇都承担着繁衍和延续男性家庭子女和血缘关系的重任,在家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特殊性在于,在男性主导的家庭中,他们都是局外人、客体和其他人。他们的家庭地位与他们与男性父母和家庭继承人的关系密切相关。岳母和儿媳妇之间的关系不是基于自然属性和血缘关系,而是完全人为的社会属性。它的内涵比父子关系和夫妻关系更复杂。由于婆媳关系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对婆媳关系的规范和引导。它不仅在历史书上写了一本关于孝道神话的巨著,而且在文学作品中刻意淡化了婆媳之间的冲突,创造了一幅婆媳和谐相依的美丽画面,比如窦娥元、琵琶记、秋胡Xi的妻子,描写了女儿的美德——在
事实上,在封建宗法制度中,在传统的大家庭中, 由于妇女的生活方式极其狭隘/[/k0/,婆婆和媳妇之间的紧张关系变得更加尖锐,冲突是婆婆和媳妇之间关系的常态。 当然,婆媳之间的冲突也写在古代文学叙事中,如《孔雀东南飞》、《珊瑚孤独工作室的奇异故事》和《唤醒世界的婚姻故事》。然而,这些作品往往简化了婆媳冲突的复杂原因,并将婆媳冲突视为好人与坏人之间的道德对抗。事实上,婆婆和媳妇之间的冲突不一定与个人的道德品质有关。媳妇/媳妇-母亲/婆婆是传统宗法社会中妇女拥有的三种合法社会身份。这三种身份严格限于从属于和依附男人的地位,道德戒律是\"在家跟随父亲,结婚时跟随丈夫,丈夫去世时跟随儿子\"。女性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受男性的控制——父亲、丈夫和儿子,而且从未获得过生活自主权。获得和维护他们的生活福利和权利与家庭中的男性紧密相连。然而,中华民族也是一个把孝道塑造成人类第二天性的民族。它一直把孝道作为一种宗教来崇拜。因此,母亲/婆婆获得了压迫其子女和处于被压迫从属地位的儿媳的特权。然而,随着女儿最终结婚,儿子拥有相对开放的生活空和不可逾越的男性特权,母亲/婆婆的权力行使对象主要是与她日夜生活在同一狭窄空的儿媳。事实上,婆媳之间的冲突和争斗是不允许的。事实上,婆媳之间的小关系不仅涉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关系,还涉及女性与女性、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性别权力关系。它不仅包含宏大的社会文化因素,还包含微妙的个体心理因素。
进入20世纪后,在西方人道主义的指引下,中国现代作家吸收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开始深入挖掘婆媳关系的社会文化和人性心理内涵。此外,由于扮演婆婆和媳妇角色的女作家的参与,她们的探索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趋势。文学是一种话语叙事。任何话语的产生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关。文学叙事是基于公众认可的某些社会群体或概念来组织材料和结构性故事。主流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占据主导地位,但不是全部。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婆媳关系作为一种文学叙事,不可避免地是一个由各种声音和各种权力形式讲述的故事,它随着时代话语焦点的变化和叙事主体的兴趣与经验而演变。

1。现代文学中的“恶婆婆”和“苦媳妇”3
2。丈母娘和儿媳妇关系叙述的多向变化9
3。抗日战争背景下婆媳关系的叙述16
结束语..............................................................................................................20
说明....................................................................................................................................................................................................................................................21
参考资料..................................................................................................................................................................................................................................................

结束语
纵观中国现代文学中婆媳关系的书写,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首先,新文学作家超越了古代文学中好人与坏人的二元对立,简化了处理婆媳冲突的叙事模式。他们从现代人道主义或原始世俗理性和民间理性的角度观察了婆媳之间的冲突。他们对有关各方,特别是与道德耻辱框架相联系的邪恶岳母,表示了无限同情和深切关怀。其次,婆媳关系是创作主体关注现实生活、诠释思想的场所。对其内涵的解读和探索随着社会思潮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第三,创作主体的性别认同和社会地位影响着主题的选择和叙事结构的安排。无论是远离政治权威的知识分子巴金,还是接近政治权威的解放区作家,男性作家都试图将民族国家、社会时代等宏大叙事话语置于婆媳关系的狭窄领域,表达他们对世界的建构和理解,释放时代变迁所带来的角色焦虑。女性作家更愿意关注变化中的男权文化和女性的文化身份,质疑在监狱中挣扎的女性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意义。

参考
1。康雍:“中国现代文学中婆媳关系的叙事模式与文化意蕴”,《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7月,第4期,
2,刘夏川:“中国现代文学中婆媳关系研究”,《东岳论坛报》,2004年3月,第2期,
3。宋尔康:《韩乐府孔雀东南飞与巴金寒夜之比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年5月,第2期,
4号,郭文远:《赵树理小说中婆媳关系的民间叙事》,《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12月,第4期。
5。姜谦:“论《寒夜》中婆媳关系的描写及其社会文化内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2003年第3期。
6。姜谦:“论巴金创作中“寒夜”婆媳形象的意义及其关系描写”,《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1月,第4期,
7号,张义芬:《冰心、小红、张爱玲笔下的“邪恶婆婆”形象》,绵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月,第1期。
8。刘晓林:《曹乔奇——传统母亲形象的毁灭》,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9。姜谦:“既非正面也非负面人物”——论《寒夜》中的婆婆和媳妇形象,《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1期。
10,刘夏川:《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叙事与性别意识的建构》,《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