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识形态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吸引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吸引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教学分析的吸引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完成培养品德和人才的任务。为什么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原因很简单。高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性的责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这一理论(指马克思主义——引者注)对世界各国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可违背的科学真理。他的理论将对世界产生长期影响并塑造世界,直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他的智慧和事业将永远存在,原因有二。1.用科学的世界观来解释历史,将使人们能够从过去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改变过去对历史的研究。1.密切关注年轻人的思想、想法、想法和期望。2.善于以年轻人喜爱和接受的方式传播它。3.加强主流舆论的网络建设。4.注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

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吸引力

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教学分析的吸引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完成培养品德和人才的任务。为什么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原因很简单。高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性的责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这一理论(指马克思主义——引者注)对世界各国社会...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道路信心、理论信心和制度信心”。理论自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一步增强理论吸引力,增强理论信心,才能实现“理论抓群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综合总结。它的吸引力是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性、价值性和时效性,以及在指导实践中所产生的有效性,这是一种能使群众认同并自觉遵循和实践的力量。然而,在当前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有所下降。理论与实践的背离、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社会转型中突出问题的挤压,影响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表现。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于增强理论吸引力、增强理论自信、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理论与实践的偏差。

辩证唯物主义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吸引力,认为实践是知识的基础、知识的源泉和检验知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都必须植根于历史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确认、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渊源是产生了17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证明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科学的、正确的、有吸引力的。然而,从理论到实践是认知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的阶段性和无限性也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再创造和再发展。这是一个艰难的创造和与时俱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都会有偏差。首先,传统理论没有处理时代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其次,传统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和观点在科学和社会实践的发展面前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相对性。第三,人们对传统理论的不同理解,甚至相互冲突的理解,混淆了实践的指导。第四,人们对实际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不同理解影响了理论对实际实践的指导。历史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些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对实践的理解或多或少会带有主观性。这种局限性和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偏离,这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检验、确认和创新。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在逻辑上、历史上还是在社会发展模式上,理论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领域上都存在差距。特别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从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来看,人们的思想变化总是滞后的。由于传统理论与实践的对比而导致的一些社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清晰、科学的评价和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从而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吸引力。

此外,任何一种理性知识都从现象中揭示其本质,从偶然性中通过抽象思维揭示其必然性。它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因此它是抽象的和超越的。然而,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归根结底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都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因而是现实的。作为系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超越性和现实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随着其理论的超越和实现,已经深入人心。它的超越是指人们对未来社会理想和终极价值取向的追求。人们在期待和追求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中,接受和认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种超越从终极关怀的层面引导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实践。理论的“现实性”是指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反映在对真实关系的理解和肯定中。它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评估标准、精神动力和支柱。

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有超越现实的理想,又有现实生活的有用性。然而,这种超越现实的理想不是纯粹的空思想。它必须植根于现实,超越现实。它不仅是对现实的肯定,也是对现实的辩证否定。这不仅是对现实困惑存在的探索,也是对问题的反思和批判。

因此,可以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与超越是辩证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所以这种超越与现实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可能是脱节的。当社会现实的变化产生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理论不能给予立即的解释和指导,当现实的发展与理想的追求之间存在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实价值或理想指导。

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与超越脱节时,人们往往更注重现实而忽视理想,更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更注重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需求,忽视人民精神家园的建设与发展,从而使党的理论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当然,在我们国家,这种脱节不是根本性的,而是暂时性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但不应否定这一现象的存在。它值得我们去面对和思考。尤其是在当今的大发展大调整中,面对热点和难点的社会问题,这种反差和脱节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吸引力。

第二,西方思想的产生和传播。

全球化和网络化消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吸引力,是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环境。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加深,文化多样性日益突出。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浪潮,西方意识形态正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思潮如贝尔的“意识形态终结结论”、“福山的“历史终结结论”和“普遍价值理论”削弱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理论家对这些巨大的变化欣喜若狂。他们认为,“苏东剧变”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的胜利,一个多世纪的思想斗争是可以结束的。“最终结论”认为,意识形态辩论随着西方自由民主资本主义的“胜利”而结束。

“因此,在西方世界,在今天的知识分子中,已经在以下政治问题上形成了普遍共识:接受福利国家、分权的希望、混合经济制度和多元政治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时代也已经结束。”[1]

在大多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看来,苏联的解体结束了东西方之间的冷战,这也意味着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人们不仅面临冷战的结束,也面临历史的结束,历史最终将成为“最适合人类发展的合理资本主义”

社交形式。事实上,西方学者的“最终结论”意图非常明显,即在“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基础上传播“社会主义失败论”,动摇和瓦解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由于这一论点是基于“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事实,十分混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和瓦解了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从而影响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发挥。

近年来,“普世价值”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主题和热点话题。所谓“普世价值”是指那些超越宗教、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和概念,以及任何夸耀文明社会的人,只要他们是基于良心和理性的。目前,思想界和媒体界争论的“普世价值”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也是思想斗争中的一个前沿问题。

作为意识形态的历史传承,它也是适应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从根本上说,事实上,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有些人现在谈论的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和、概括、甚至神圣化和绝对化,成为超类和超类的所谓“普遍价值”。本质上,普世价值是当代西方话语霸权及其价值渗透的表现。其真实意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崇拜和迷信西方资产阶级的抽象价值观和基本制度,称资本主义是人类的“终极制度目的地”。它认为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和博爱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它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普遍世界意义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规定的基本制度是“最高文明境界”和“任何国家制度的最终进化结果”。这些争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称为“世界文明的主流”或“人类文明的主流”,这显然是对“全盘西化理论”的颠倒。二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正在“离开甚至背离现代人类文明的主流”,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价值回归”。改革开放以来,有一股力量想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

“普世价值”的政治实质是试图改变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方向,按照所谓的“普世价值”,即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改造中国的政治制度。其思想取向是试图废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为标准,干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倡导指导思想的多样化。在经济体制方面,为全面私有化创造舆论,企图捞底,破坏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在国家统一问题上,迎合西方敌对势力,支持和配合西藏独立、台湾独立等分裂势力,与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背道而驰。虽然“普世价值”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新变体,是资本主义价值渗透的新手段,但它在中国引发了“普世价值热”,并成功地创造了新词。让一些不了解真相的人认为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和博爱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普世价值”。实施改革开放,中国必须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民主、科学和法治。它必须承认“普世价值”符合世界文明,并落入西方意识形态的陷阱。

由此可见,西方各种思潮的出现和传播直接冲击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它不仅侵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对不同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动摇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

第三,转型社会突出问题的挤压。

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转变是指事物从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转变过程。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和整个社会特定方向的历史性变化”它是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主要是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衍生的思维方式)的根本和整体变化,或者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方式核心内容的社会结构体系的整体变化。中国目前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正在从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社会向计划商品经济社会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从封闭和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等等。”[4]

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加剧、政治生态失衡、腐败滋生等突出问题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吸引力。

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时提出的重要范畴。他深刻地指出:“社会财富越大,即履行其职能的资本越大,其增长规模和能力就越大。因此,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越大,这个行业的后备力量就越大。可用劳动力的发展与资本扩张的原因相同。因此,工业后备军的相对数量和财富的力量正在一起增长。然而,与活跃的劳动力相比,这种后备力量越大,它必须保留的剩余人口就越多。他们的贫困与他们遭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和工业后备军中的穷人越多,政府认为需要救济的穷人就越多。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和普遍规律。”

在马克思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两极分化的理论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两个条件下,我们才能说两极分化存在于一个社会中:第一,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很大;第二,资本和劳动之间存在矛盾。后者是更本质的定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述的两极分化思想深刻揭示,两极分化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剥削和资本积累等条件的产物,而私有制是两极分化的前提和基础,即“无产阶级和财富是对立的,它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都是由私有制产生的”。正因为私有制是两极分化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把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归结为消除私有制、消除两极分化、建立公有制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彻底消除两极分化创造了先决条件。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没有消除两极分化的基础。目前,我国贫富差距,即两极分化,日益突出。经济学中的基尼系数用来反映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基尼系数介于0。3和0。4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4.事实上,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自2000年以来有4条警告线。尽管基尼系数在2009年后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国际警戒线。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根据相关数据,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为3。后者的1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严重影响城乡协调发展。其次,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扩大。国家统计局关于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表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65。4%,63。7%和65%。0%。第三,行业间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2011年初发布的数据,中国初次分配中最高和最低收入部门之间的差距扩大到15倍,居世界首位。高收入产业主要是国家重点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如垄断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而一些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收入相对下降。

两极分化的结果必然是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又穷又穷。这正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在描述美国两极分化时所说的:“如果我们在街区外建造一座收入金字塔,以500美元为一层楼,那么它的最高水平将高于珠穆朗玛峰,大多数人将只离地面几英尺。”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什么?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为了最终实现共同繁荣,我们允许一些地区和一些人先富起来,所以我们应该防止两极分化。这叫做社会主义。”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趋势加剧,对社会公平产生了巨大影响。两极分化的出现表明,社会财富更多地被少数人占据,而另一批人由于自身原因变得贫穷,因此他们不得不卖掉劳动力成为雇员。因此,人类剥削的社会不公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此外,随着两极分化趋势的逐渐普及,共同富裕的最大公平性最终将成为“水中的月亮”。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两极分化日益加深,公平正义观念的丧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将难以彰显。

面对政治生态失衡和腐败滋生,政治转型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政治转型是民主的发展和巩固,逐渐从集权政治走向民主政治。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权力结构体系、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制度、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社会主义思想管理制度。总的来说,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仍存在重大缺陷。它主要体现在官僚主义、权力过度集中和各种特权现象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意识的觉醒,权益意识的凸显,公民社会得到了培育。当前政治转型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了人民参政意识。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参与渠道和利益表达机制,人们的政治权力是不平等的,从而降低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上的认同程度。民主意味着人们可以平等有序地参与政治,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由于缺乏参与渠道和绩效机制,弱势群体无法通过正常的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利益。民生政治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权力过于集中。权力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非常大。由于权力集中在个人或少数人手里,相关利益集团的权益过度扩张,导致资源分配异常。同时,它使人民民主流于形式,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动摇了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

政治转型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尽管古今中外都有腐败现象,但腐败问题在今天的中国尤为突出。尽管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腐败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深入,腐败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绝对权力腐败猖獗。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崔海荣(Cui Hairong)2012年11月11日在第五届香港廉政公署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过去30年,中国有420多万党政官员受到处罚,其中90多名省部级官员被追究腐败责任。仅在2003年至2011年的9年间,就有超过42,000人因腐败被移送司法机关,如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良宇。二是从滥用公共权力转向滥用公共资源。第三,腐败手段更加复杂和隐蔽。目前,腐败分子主要采取权力的“选择性”、“伪装”和“转移”、“漂白”非法资金和资本增值等隐蔽措施。与传统的腐败手段相比,腐败实施的方式和过程越来越复杂和隐蔽。第四,“灰色腐败”的危险趋势日益明显。海登海默曾根据公共利益将腐败分为“黑色腐败”、“白色腐败”和“灰色腐败”。“灰色腐败”最明显的特征是腐败的外在表现令公众愤怒,但腐败的行政许可本身是明确的。例如,我国各地都用不正当的手段争夺财政转移支付。目前,以“灰色腐败”为代表的非传统腐败正在逐渐成为中国腐败的一种重要形式。

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不仅加速了社会财富的流失,加剧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异化,严重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而且扰乱了人民的思想,侵蚀了人民的灵魂,助长了营利性、党建性、自利性等不良风气。党的领导干部退化所产生的负面示范效应玷污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逐渐消失和抛弃。与此同时,人们对腐败导致的一些领导干部的愤慨扩大到不信任党和政府,质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美国]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62。

[2]刘树林。“普遍价值”问题的过程、原因和本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 6): 5。

[3]张雄。重视历史转向理论的研究[。哲学趋势,1995( 3): 22。

[4]方圆。《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变》,[主编//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30-31。引自雷龙根。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0。

[5]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07 -708。

[6]魏孔夷。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J]。理论研究,2011( 7): 17。

[7]国家反腐败网络。

[8]黄李明,张秀芹。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制约因素的认识论分析[[]。《齐鲁日报》,2010( 3): 60 -64。

[9]王桂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源泉[。光明日报,2008年11月3日。

[10]刘明。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关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考[。桂海伦聪,2009( 1): 65 -69。

[11]沈祥平。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陷阱[。现代哲学,1999( 2): 44 -48。

[12]刘爱莲朱琳。概念、构成和规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认知领域[。学术探索,2012( 3): 1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