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职博士 > 25101字在职博士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原则及其在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写作中的应用

25101字在职博士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原则及其在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写作中的应用

论文类型:在职博士
论文字数:25101字
论点:感性,女性,中国
论文概述: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当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们都试图以感性的解放寻求人的解放,这就使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的艺术实践成为了新感性理论的一面镜子。以新感性理论

论文正文:

导言

一种与传统大男子主义背道而驰的新情感作为一种属于女性的语言出现在女性文学中。西苏的“身体写作”和伊里加雷的“女人的声音”都认为,女人的写作必须寻求自我,通过回归被大男子主义忽视的情感,即女性情感,来反映她们的性别特征。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给中国文坛乃至中国社会带来了清新柔和的微风。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敏感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世界和真实的女性世界。这种从未被男性主导的社会正视的女性情感,发出了真正的女性声音,打开了男性主导的理性统治的一个角落,也为女性的解放开辟了一条道路。
女性文学对女性感性的张扬及其对男性主导理性的批判性思考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惊人地相似。马尔库塞(1898—1979),著名的德裔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美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理论代表之一。他提出了他的新感性理论,它不同于灌输的和习惯的现有感性,即新感性,能够在技术理性的社会中反抗人类的压迫和异化,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和自由。一方面,女性更接近幸福的源泉,因为她们在生殖过程中与性欲和性欲保持更多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妇女的分离和异化劳动,她们可能不会因为行为原则而过于残忍,并且可能更有可能保持自己的感性和更加人道。因此,这种敏感的女性形象可以成为“丈夫社会的掘墓人”,甚至一个自由的社会也将是一个女性社会。新的感性和女性感性能成为女性解放乃至人的全面解放的武器吗?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写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发展了一个世纪的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个案研究。然而,学术界对中国女性文学和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研究一直是分开进行的。

随着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对其的研究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例如,盛英的《20世纪中国女性史》、钱理群、吴福辉、温如敏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刘司前的《诺拉》演讲——中国现代女性作家的心灵之旅》、王砚方的《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林丹娅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史》、陈慧芬的《神话窥视——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研究》等, 所有人都用自己的解读方法或女性主义的阅读视野来解读前所未有的原创,打开被遮蔽的女性写作,寻找女性独特的话语方式或评论、欣赏和解释历史上迷失的女性作家,重新感受她们的生活节奏。 刘司前的《世纪之交:女性写作的语境与写作姿态》(福建论坛,文学、历史与哲学版,2000年第2期),林丹娅的《批判性批评——解读当代女性文学的困惑》(南方文坛,1999年第6期),王敏的《当代文学思潮与女性文学创作》(淮阴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也指出,目前女性文学面临诸多困境。这些困境导致了女作家的不同姿态。主要有两种姿势。一是通过性来炫耀。在“美女作家”的旗帜下,女作家创作了“私人小说”和“半私人小说”,直到出现了走向极端的穆子美现象。二是坚持女性的独立人格,站在女性的边缘,自觉与“美女作家”区分开来。同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文精神的诉求越来越强烈,马尔库塞的思想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国外关于马尔库塞思想的著作主要包括: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关于切尔纳的《马尔库塞与马克思主义危机》,马尔库塞:约翰·波克纳和蒂莫西·卢克的《从新左派到下一个左派》,马尔库塞:一个新的视角,全面关注马尔库塞对现存控制和压制形式的批判理论。巴里·卡茨的《马尔库塞与解放的艺术》认为马尔库塞的出发点和终点是艺术解放。保罗·鲁滨逊的《弗洛伊德左倾马尔库塞》集中探讨了马尔库塞思想中弗洛伊德主义的来源。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马尔库塞的哲学和社会学,很少讨论他的美学思想,尤其是浪漫主义的理论维度。
马尔库塞的作品《爱与文明》、《单向度的人》和《理性与革命》被翻译成中国后,中国学术界也掀起了研究马尔库塞的热潮。程维的“消极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主要阐述马尔库塞的文学理论。卢俊的马尔库塞提出操纵与解放的辩证法是马尔库塞思想的核心。胡景芝的《西方文学理论名著教程》(第二卷)包括刘小锋的《马尔库塞文艺观》,论述了马尔库塞的哲学和浪漫主义美学。此外,还有一批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马尔库塞的科技功能和意识形态、爱情解放和人类解放,以及他的人文美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不难看出,学术界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研究大多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出发点,而对马尔库塞新情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写作联系起来,并对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进行解读,从而用新感性理论来审视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写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女性文学的存在意义和发展方向,也更具体地认识到新感性理论的价值和局限性。通过对中国女性文学的新感性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女性文学的感性审美特征和意义,更重要的是,以此为例探索新感性理论的现实意义,寻找消费社会的审美出路。

目录
一、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与中国女性文学》……2。新感性理论中的女性概念6
(2)中国女性文学7
1。妇女文学的定义7
2。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8
(3)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写作10
1。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内容11
2,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技巧11
2。中国女性文学中新的感性元素15
(一)感觉:发现自我的窗口15
(2)记忆:回首中的解放……1)中国女性文学文本的情感本质.................................................................................................................................................................................................................................................................................................................................................................................................................................................................................................................................................................................................................................................................................................................................................................................................................................................................................................................................................................................................................................................................................................................................................................................................................................................................................................................................................................................................................................................................................................................................................................................(一)拯救女性文学的新感性和感性写作.................................................................................................................................................................................................................................................................................................................................................................................................................................................................................................................................................................................................................................................................................................................................................................................................................................1.女性的自我拯救..................................................................................................................................................................................................................................................(2)新感性的下沉与女性文学的感性写作31
1。34
1
1。自言自语的孤独31
2。消费时代的感性退化...34
2。与人文主义的融合35

结论

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写作力图张扬女性的感性,通过感官、记忆和想象重新发现女性自我,重构女性自我,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文本感性、创作主体自我和阅读体验的审美表征。这些都体现了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要求和特点。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写作的成熟和成就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新感性理论的革命意义:感性自我的发现和感性美学的回归;然而,随着女性文学创作形势的日益严峻,新感性理论的缺陷也凸显出来:感性难以摆脱异化和消费的命运,难以保持其消极性和革命性。可见,中国女性文学试图以女性的感性突破男权主义的重围,创造女性话语权,最终实现女性解放。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试图用现代艺术美学来培养人的新感性,并以此为武器来反抗技术理性的束缚,实现人的解放:二者都是在非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形成的,但都赋予感性艺术深远的政治使命。
然而,从当今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写作的困境来看,新感性理论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在消费美学时代,这种“激进”的新感性如何从个体走向普遍,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如何不陷入庸俗的感性美学,从而保持其战斗性?这是新感性理论实践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当马尔库塞把他的乌托邦幻想寄托在新的感性和艺术美学上时,这是一场被埋葬的悲剧。同样,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写作在实践中面临这样的困境也是很自然的。然而,无论他们的政治目标能否实现,他们对感性和艺术的崇拜都显示了我们深厚的人文关怀。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和中国女性文学是学术界广泛研究的两个问题,涉及的理论范围很广。作者深知,由于缺乏人才和知识,本文对二者关系的讨论缺乏更系统的安排和有力的理论支持。此外,大众文化和文化消费的时代还在继续。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和中国女性文学也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这将是我今后继续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资料:
[1]章昊。写作与重塑——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解读[。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春飞。霍峰·冰淇——中国文学中女性主义的伦理批判。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兰。本土视角下的中国女性文学百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周闲。文化现代性与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李晓林。唯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冯祥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美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7]王飞。女性与阅读期望[m]。Xi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8]程维。消极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王杰。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美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0]王茜。生态文化的美学维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