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职硕士毕业论文 > 35628字在职硕士毕业论文中国网络文学的困境与创新——网络文学的本土理论与网络本质

35628字在职硕士毕业论文中国网络文学的困境与创新——网络文学的本土理论与网络本质

论文类型:在职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5628字
论点:网络文学,概念,理论
论文概述:

网络文学一“事件”的存在论本文从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既有成果出发,对它进行了批判性思考,并提出一些意见。在研究过程当中,我发现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己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基础,无

论文正文:

导言

“21世纪”已经失去了新鲜。今天,再次强调被称为“互联网”的新媒体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已不再有意义。事情完全不同。今天的年轻一代可能会发现很难理解和相信互联网曾经不存在。特别是最近开始普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接入技术(如3G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将网络的“用户化”(ubiquotousneSS)推向了另一个阶段。“网络社会”真正实现了。当然,这些极端的预测还没有实现:互联网还没有完全取代所有以前的媒体。尽管人们可以从网站上下载“电子书”和“MP3”,但许多人仍然在传统书店购买纸质书,在音乐商店购买光盘。人们愿意亲自去看电影,即使他们可以“在线”看电影。然而,我们不能否认这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过去,书店、音乐商店和电影院几乎是享受这些文化产品的唯一合法渠道,但现在,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资源。至于互联网或网络对文学的影响,学者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中国所谓的“网络文学”或“网络文学”通过一种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独特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中国的情况与韩国和日本等其他东亚国家非常相似。许多明星级的“网络作家”如蔡智恒、李寻欢、安妮白、邢育森、郭敬明、唐三笑和我吃西红柿都相继出现。他们的作品对传统的文学和出版界产生了令人震惊的影响。但是什么是“网络文学”?这仅仅是技术变革还是传统文学的全面创新?这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吗?它是一个实体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回答这些问题真的不容易。要讨论“网络文学”,我们必须首先面对两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这当然是“网络”和“文学”。不幸的是,这两个概念有太多的外延和内涵,几乎不可能定义它们。“文学”的概念已有数百年或数千年的历史,但尚未达成统一的定义,更不用说相当陌生的“网络”概念了。当然,作为一种科学技术,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技术背景。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的定义会非常清楚。然而,就网络的“元素”或“特征”而言,我们仍然很难得出结论。但这里有一个悖论。严格的学术定义可能永远不可能。然而,无论这一定义是否存在,“网络文学”现象已经明显存在。也许十年前,有些人认为网络文学不存在。目前,无法否认网络文学的存在,因为它的规模和影响已经太大了。作为学者,我们必须关注它。然而,由于缺乏严格的定义,网络文学的研究不得不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本文也是对网络文学这一“新技术/艺术”提出不同观点的众多尝试之一。目前,许多学者对网络文学的可能性提出了乌托邦式的美好前景:它将使自由、平等和开放的文学成为可能。然而,实际上,这些美丽的“可能性”还没有实现。相反,网络文学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许多学者对此表示担忧和不满。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技术发展带来的美好可能性很少被完美地实现,因为它在现实中经常面临各种困难和限制。一方面,大多数学者称赞超文本和在线文学的无限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轻视网络文学的浅薄和庸俗。这就是网络文学的“可能性”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超文本和网络文学的确有很大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完全是另一回事。在我看来,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网络文学研究都在理论可能性和不尽人意的现实之间摇摆不定。无论是对网络文学的浪漫赞美还是对其残酷现实的蔑视,中国网络文学的研究都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我们应该首先关注网络文学的实际生产、消费和享受的具体过程,然后尝试将理论与这一具体现实相结合。我们需要基于现实的新理论和新语言。
西方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欧美网络文学研究成果颇丰。超文本的概念自超文本理论的鼻祖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Bush)设想记忆扩展系统“MEMEx”的概念以来,就被TedNe1Son和GeorgeLandow等超文本理论家所继承。然而,马奇对海外网络文学研究说:“如果国内网络文学走传统写作的老路,那么可以说欧美网络文学走网络技术的新路。......虽然欧美没有表现出网络文学的繁荣,但网络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纯粹。......超文本只能通过网络资源广泛传播,是欧美网络文学的突出表现,代表了欧美网络的发展方向。”(2)换言之,欧美网络文学的发展路径不同于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欧洲和美国,几乎没有网络文学作品横扫出版界的文化现象。他们的在线文学作品更集中于前沿超文本文学实验。网络文学的研究趋势自然集中在这种文学实验的理论研究上。虽然这些理论对我们的研究有所帮助,但在我国,作为理论基础的实验超文本相对薄弱,如果我们充分依赖这些西方理论,上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大。因此,本文只想引用西方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超文本”、“网络文本”和“遍历文本”等。首先是网络文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当然,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它。后两个概念是由挪威著名的新媒体和电脑游戏学者埃斯皮纳尔塞斯(ESpenAarseth)提出的。它们与超文本有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含义和语境,值得研究。我们还必须考虑一些解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因为这些理论与超文本的概念直接或间接相关。这些理论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网络文学研究,而且经常涉及到各种网络文学理论的核心部分。

第三章两大突破:“本土理论”和“网络”................................49
3.1土著理论和干预分析................................49
3.1.1土著理论和干预分析的概念................................49
3.1.2土著理论和介入分析概念对互联网文学研究学会的贡献……56
3.1.2.1的实践构成知识
3.1.2.2本土理论与学术理论的辩证对话............................59
3。1.2.3网络文学评价矛盾的突破..............................61
3.2从“工作”到“网络”:网络.........................................63
网络文学3.2.1网络文学=网络.........................................63
4.1............................81
4.1.1“方言”:术语..............................81[/br/ ]4.1.1.1凉爽、沉闷、快餐文学................82
4.2.3................113
4.3网络的两面(2):时间..............................114
.3.1“挖洞”现象与断章取义美学.............................................118
4.3.2作者、用户和信息之间的三方游戏:“破坏者”和时间……122
第五章结论:网络文学的本体论——一个“事件”................................126
参考文献-............................129
...................
[/ Br/]结论
网络文学中的“事件”本体论本文从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现有成果出发,对其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当前对中国网络文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基础,在相关理论的介绍和讨论以及对主要作品及其作者的分析上都取得了很多成果。超文本、民间、后现代性和互动的主要概念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并成为共识。但另一方面,国内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如盲目接受西方理论、对“作品”等传统文学概念的束缚、研究的抽象性、概念倾向等。
面对这个问题,我试图通过“本土理论”和“网络”的概念来突破现有研究的局限,进而对中国网络文学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在我看来,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1 .克服对西方理论的盲目接受和滥用。本文结合中国网络文学的实际,对超文本和后现代主义等西方主要理论概念进行批判性研究,以纠正这些概念的滥用。2.“本土理论”的概念在网络文学研究中首次被引入和使用,以揭示网络文学用户文学行为的特定文化意义。3.提出“网络”的概念,将研究领域扩展到整个“网络”,摆脱以“作品”为代表的传统文学观念的束缚。每一章的内容可以概括如下:第一章介绍和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我主要讨论了兰道、亚瑟和博尔特等西方主要理论家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超文本”和“网络文学”的核心概念及相关争论。笔者对国内网络文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在此过程中,国内研究理论与现实存在严重差距,其对网络文学的态度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二章试图从五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国内网络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我指出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历史的、冷静的观点。第二,抽象和概念问题。在我看来,西方理论中的网络文学与中国的网络文学有很大的不同,但国内的研究大多直接运用西方理论来分析国内的网络文学现象,导致研究的抽象和概念化。第三,网络文学的“自由”。国内研究普遍夸大了网络文学的“自由”,但对现实的详细考察将证明网络文学的自由实际上是有限的。第四,后现代问题。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网络文学研究都使用“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但这个概念本身非常可疑和模糊,国内研究使用它的方式过于抽象,不符合现实。传统文学观念对网络文学的束缚问题。在我看来,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一些传统文学观念对网络文学造成了不必要的限制,阻碍了我们对网络文学的正确理解。[br/]
参考
邓伟理性文学消费与“粉丝”身份建构论文与报告——以长江科学院郭敬明、韩寒粉丝群为例,2010年4月。
潘浩:《文学作品中的“穿越时间空”母题——兼论当道网络穿越小说》,《青年文学》2010年第14期,
王珂:《穿越小说承载的社会意义》,《电影评论》,2010年第22期。
傅齐林,“网络文学中的付费阅读现象”,《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
郭郭昶:《网络文学呼唤文学批评》,人民日报,2010年2月5日。
郭明华,赵玲:《现代女性白日梦中的女性心理症状分析——编织一个又一个穿越时间的小说》空,《萍乡学院学报》,第25卷,第5期,2008年10月。
何田重,陆定远:《网络文学中的废话与戏仿分析》,《江汉大学学报》,第28卷,第6期,2009年12月。
何志军:“网络文学:不可忽视的“物质基因”,中国读报,2003年5月22日。
胡庆军:“伪君子狂欢节”,《南方周末》,2000年7月7日,第23版。
黄来明:《论网络文学的“文本”特征》,《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04年12月。
金振邦:《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第189期,第1期,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