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论文 > 38470字博士毕业论文中国作曲家留苏作曲技法理论体系研究

38470字博士毕业论文中国作曲家留苏作曲技法理论体系研究

论文类型: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470字
论点:苏联,作曲家,留学
论文概述:

六位作曲家在苏联留学期间的音乐创作,虽然在作品数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与他们在留苏归国后的音乐创作相比,相对有限。但这些习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长河的冲刷与沉淀

论文正文:

第一章论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作曲家在苏联时期音乐创作的分析和论证。 尽管如此,作曲家在国外学习期间创作了30多部专业音乐作品。 从创作的绝对数量来看,他们回家后显然更有生产力。 然而,对苏联时期作曲家音乐创作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作曲家回国后的音乐创作,以及他们整个创作生涯中音乐语言的风格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的学习阶段是这些音乐家成长为成熟的专业作曲家不可或缺的过程。 这一阶段也是他们扎实全面吸收西方作曲技术理论,深刻感受俄罗斯音乐创作理念和文化传统,并将这些元素渗透到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时期。 正如朱建国回忆的那样:“在苏联呆的五年对我写的东西没有规则。” “[1]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学习的作曲家为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因历史和社会的制约留下了一些遗憾。作为年轻一代,他们有义务以历史的眼光和负责任的态度,客观地记录自己为中国音乐产业奋斗的艰辛足迹,并铭记自己对中国音乐发展的积极贡献。 通过对这位作曲家在苏联生活和音乐创作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获得审美经验,为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提供必要的启示和借鉴。 第二章苏联作曲家学习的历史背景、特点和过程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社会自1911年革命以来长期遭受的战争和动乱。 以欧美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面对冷战时期严峻的国际形势,向社会主义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成为当时仅存的条件。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一篇题为《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文章明确提出新中国的外交应该面向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即“一边倒”的战略 他指出:“片面的,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知道为了取得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是片面的 经过40年和28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在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在社会主义一边,没有例外。 骑墙不好,也没有第三条路。 我们反对站在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制定导致新中国直接向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特别是苏联,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东方集团的头号强国,这是当时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初步安定下来,一切都需要做。国家正面临着恢复战争创伤、整顿社会秩序、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关键阶段。然而,建筑急需的各领域各类专门人才严重缺乏。 在这种国内客观形势下,刘少奇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1949年7月10日至8月4日访问了苏联。访问期间,刘少奇明确表示,他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苏联的科技援助。特别提到了苏联专家的派遣。与此同时,他还表示强烈希望派遣一个代表团或海外学生到苏联学习。 1950年2月14日,新中国和苏联正式签署了第一个新的双边关系条约,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之间的友谊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该条约规定发展和巩固中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相互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和必要的经济合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苏两国建立了新的国家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3:“以苏联为师”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口号和目标。苏联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最强有力的声音。 二、留苏运动的特点从1872年8月11日开始,晚清第一批30名幼童从上海航行到美国旧金山,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出国留学,已有近140年的历史。 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外国学生始终把外国发达的技术和先进的思想首先带回祖国。毫无疑问,外国学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和先锋。 [[4]纵观近代中国留学运动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的留学运动与以往的其他留学运动相比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1)国家颁布了严格明确的选拔规则。为了有效地输送和选拔优秀人才到苏联留学,从1952年初开始,国家对学生留在苏联的目的、指导原则和严格详细的选拔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自1953年以来,选择留在苏联的学生也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全国各地开始实施教育部统一制定的“1953年留苏预科学生选拔办法”,具体标准包括政治、文化、外语水平和身体条件。 严格明确的选拔规则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忠诚积极、思想进步、素质优良、纪律严明、有学习精神、前途光明”的优秀人才能够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 (2)坚实的物质基础(Solid Material FoundatiOn)1952年,中苏签署了《中苏两国政府关于在苏联高等院校(军事院校除外)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其中明确规定,苏联同意应中国的请求,接受中国公民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到苏联高等院校学习。 该协议详细规定了中国学生和苏联学生的管理细则,特别是中国学生和苏联研究生的生活条件,以及苏联提供的学习条件。 [6]苏联特别强调,中国留学生的待遇完全等同于同等水平的苏联留学生。 苏联方面每月向留在苏联的中国学生支付500卢布。每位研究生700卢布 中国政府每年向留在苏联的中国学生偿还苏联方面支付的50%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正式留学协议的签署为新中国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7][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形势仍然相当困难,但十分重视派遣留学生,尽一切可能满足出国的需要。 外国学生的个人生活资料完全由国家发放。供应水平高、覆盖面广的情况非常罕见。 当时留在苏联的学生的生活水平普遍超过新中国的部长,甚至一度超过国家领导人。 “派外国学生去苏联学习的费用相当于当时25到30名国内大学生的费用 [8]在吴祖强纪念李德伦先生的文章中,有人回忆道:“当时,在公众派留学生去旅游之前,他们都是由国家安装的,衣服尺寸是一样的。\" 我记得每件男装都穿了一件皮夹克。哥哥德伦和我,一大一小,一瘦一胖,经常在学校一起散步。同样的衣服甚至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和询问的兄弟形象...“[9]坚实的物质基础解决了忧虑,成为作曲家在苏联努力学习的重要前提。 (3)为使所选外国学生更好地满足政治条件和克服语言困难,1952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俄罗斯学院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留苏预备队。所有被派往苏联、东欧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外国学生将集中在预备队进行为期一年的训练和学习,主要是俄语和政治理论。 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了《1953年选择留苏预科学生的指示》。国家已经明确表示,出国留学的预科生必须在预科班集中学习一年才能留在苏联。 每年,被选中留在苏联的学生将被集中在预备队进行近一年的强化俄语学习。并通过忠诚与诚实运动和学校的政治审查,对留学生出国资格进行综合评价 政治审查非常严格,所以当时苏联的预备役部有句谚语:“入党的条件足够,出国的条件不一定足够。” “[10]经过近一年的严格考试,最终合格可以出国留学。 总之,20世纪50年代的留学运动是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选择的公费出国留学。为了确保当时最优秀的专业人员能够出国深造,国家对出国留学预科生的选拔和其他组织联系、分层选拔、政治审查和专业水平都有严格的要求。 在当时的条件下,优秀人才的选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证。 3.在选择学生到苏联学习作文的过程中,从1951年到1959年,中央政府总共派遣了7455名[大学生、研究生和高级教师到苏联学习。它们分布在苏联20多个城市的2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他们学习的专业涉及40多个国内专业,这些专业缺乏机械、水电、石油、钢铁、航空空 其中,工程专业有5086个,约占出国留学学生总数的3/4,而国家派出的学习音乐、美术、雕塑、舞蹈、电影等艺术领域的总人数为77 [12]。其中,有6个人在学习作文,包括吴祖强(1927-),杜明新(1928-),朱剑儿(1922-),瞿伟(1917-2002),邹鲁(1927-1972),梅里奇(1928-) 由于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出色表现,他们得到了各自工作单位和学校的推荐。在“严格选拔而不是过度选拔”的指导下,他们通过了严格的专业考试和政治考试,获得了留苏预科学生。在北京俄罗斯学院留苏预备系接受了近一年的俄语培训和政治学习后,他们前往前苏联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深造。 第二章是关于作曲家在苏联学习的历史背景、特点和过程。……51岁,……52、留苏运动的历史背景,留苏运动的特点……第三章作曲家留在苏联的成长历程及其音乐创作……13 (1)吴祖强润浦玉器世家……13第四章苏联时期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技巧……36 1、苏左散文的和声风格与技巧……36 (1)音乐主题创作中模式材料独特风格的追求……36 (2)和弦结构风格化在和声材料中的应用……40结论通过对六位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的微观分析,可以凸显出他们在全面深入借鉴和研究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努力在创作中深刻展现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精神以及中国的气魄,这是苏左作曲家追求的共同艺术目标。 从对刘苏作品的分析和研究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声乐创作、器乐独奏、合奏还是交响音乐,每一部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元素,每一部作品都注重中国民族气质的表达。 在弦乐与心弦相连、笔管与血管相连的作品中,作曲家只追求一个目标: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民族化 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将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融入世界音乐创作的唯一途径,因为“只有国家才是世界的” “正因为如此,作曲家们选择了一条足迹坚实的道路——他们的创作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传统和古典作曲技法为基础的,他们努力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 可以说,苏联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所追求和强调的“尝试中外结合,探索与融合”的创作主题和理念是从他们在莫斯科的学习时期开始的。 参考文献1苏霞。和声技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32李希安,军池。中国民歌(民歌、器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23刘福安。民族化复调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74朱士力。中国音乐复调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55湘盛宴。中国现代音乐家传记。冯春文艺出版社,1994.46杨如怀。音乐的分析和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67瞿伟。瞿伟作品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08王玉河。音乐史新选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119吴祖强。吴祖强《夏回全集》选集。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出版公司,1997.610黄晓和。苏联音乐史(第一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