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4562字硕士毕业论文论20世纪80年代散文抒情方式的转变

34562字硕士毕业论文论20世纪80年代散文抒情方式的转变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4562字
论点:散文,政治,抒情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本文对当代散文中政治抒情模式形成的原因和背景进行梳理,并对80年代散文中政治抒情模式的破除过程进行宏观上的把握。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当代散文1.1赋时代的政治抒情模式以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政治抒情模式的形成。当代文学走上了持续政治化的道路,“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化程度达到了顶点。 与此同时,尽管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发生了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没有改变,文学政治化的总趋势也没有改变。相反,它在反复运动和批评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加强,最终走向“文化大革命”的极端政治化,文学性几乎消失。 文学政治化的重要特征是“国家用自己的意志参与文学思想的产生,从而使文学政治化成为国家的文学思想。这不同于左翼时期的主导思想和延安时期的政党思想。后者在内容、覆盖面和彻底性方面无法与前者相比。\" 在高度政治化的社会环境中,文学本身的独立性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政治性,这是文学的功能之一。 散文作为一种与现实社会直接相关的文体,很难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当代散文的政治抒情模式也是在这样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环境中形成的,其代价是散文个性的丧失。 延安散文中出现了强调群体、压抑个性的现象。 延安时期,在敌我分明、强调内部团结统一的战争环境下,文艺的政治功能被过分强调,成为维护思想统一的工具。“暴露”只能暴露给敌人。对于解放区来说,要大力赞扬它的光明面,最大限度地鼓舞军民士气。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提倡文学的真实性和独立性似乎是不合适的。丁玲、王世伟、艾青等人因揭露现实而受到批评。王世伟甚至因此而死亡,这表明个人独立的声音在当时的环境中几乎无法生存。 毛泽东对文学艺术界的“异端”感到震惊。延安整风运动是为了统一思想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有影响的讲话随即发表,确立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方针和“政治本位第一”、“文学本位第二”的创作理念。这影响了近30年来“当代文学”的发展。 “服务理论”是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提出的。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合理的,但对文学独立性的忽视也为中国文学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群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意气风发、乐观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广泛宣传,个人融入集体,个性也在散文中消失,颂歌成为主流基调。 这一创作主题在“十七年”散文创作中不断得到强化。虽然有两种宽松的政策和一些带有个人色彩的散文,但时代英雄颂仍然是散文创作的主流。 ............................1.2开放时代与政治抒情模式的打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政治“重组”与“改革开放”的实施迎来了另一个新时代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逐步深入,政治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提出了“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方针。文学在外部环境中获得了一些自由。文学逐渐摆脱了政治的从属地位,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地位。 从人道主义的回归到“主体理论”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走了一条“去政治化”的道路,追求文学自身特征的恢复,消除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 在这种“非政治化”的文学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的散文也经历了新的变化。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抒情模式,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变得越来越狭窄,僵化的情感和思想表达模式越来越受到当时具有探索精神的作家的不满。 20世纪80年代的散文有一股变革的力量,当代散文中自由、独立和批判性散文的失落精神也在等待回归。 从散文情感的变化来看,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抒情性开始减弱,政治抒情性开始消退,个人抒情性逐渐上升。 总的来说,它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胶合期、断裂自由期和褪色期 这种分期是作者在阅读大量文本后从宏观角度进行的初步划分。这是20世纪80年代散文情感变化的阶段性总结。这也是为了便于讨论。时间节点没有严格限制。 “文革”灾难的结束带来了情感的宣泄和散文真情的回归。 哀悼散文首先将个人真实情感带回散文,散文情感的真实性开始受到重视。 “文革”散文的记忆是个人悲伤的沉淀,也是对民族灾难的一种理性记忆,在情绪集中时少了愤怒,多了平静。 这一时期的散文大多具有情感宣泄的功能。除了几位老作家在处理灾难记忆时的自然克制之外,其他作家经常陷入指责和赞美的模式。 深受政治抒情模式影响的中青年作家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中仍然与时俱进。作家暂时无法摆脱卡罗尔思想的影响。散文中的“大我”和“小我”的感情往往交织在一起,不能分开。 第二章..............................政治抒情模式的变化2.1抒情内容的变化2.1.1个人真实情感的回归以杨朔、刘白宇、秦牧等人为代表的“十七年”散文注重表达时代和群体的情感,表达时代的情感。个人的真实情感在他们的散文中处于依赖或缺失的状态。五四散文中的“个性”和“自我”精神也在他们的散文中消失了。他们的散文是在新的统一环境下古典诗歌中“赞颂圣”和“承载道”思想的回归。 在“文革”时期,这种具有创作倾向的散文被推向了极致。散文成为赞美“极左”政治最方便的载体,也成为传播政治教条的工具。个人情感只有与政治情感高度一致才能合法存在,这最终导致真实性的丧失和“假大空”写作风格的盛行 20世纪80年代,散文在表达情感时首先面临情感真实性的问题。作家和批评家反思“十七年”散文的真实性缺失,追根溯源“假大空”的写作风格,呼唤真情和散文个性的回归。 杨朔散文的真实性首先受到质疑。张明基的《论杨朔散文的不足》是早期的一篇批评。笔者认为,杨朔的散文“或多或少受到了当时左派思潮的影响,也有浮夸的成分”。20世纪60年代初的严重困难“一点也没有反映”在杨朔的散文中,“美中有虚,妙中有虚” 巴金在他的《随想录》中反复强调“说真话”,表达真情,“把心交给读者”,把散文写成“遗嘱” 散文批评家林飞提出了“真情实感”理论;季羡林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 贾平凹意识到,“中国散文的每一次兴衰都是真情的得失”。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散文复兴的关键是“吸引灵魂寻找真实情感”。 由此可见,散文情感的真实性逐渐受到重视,表达真情实感作为散文创作的最基本要求也逐渐成为共识。 ............................2.2抒情形式的结构变化2.2.1打破“三块”模式现代散文强调结构的灵活性和本质以及情感表达的自由 鲁迅曾经说过:“散文体裁其实很随意,有缺点也不坏。” 梁实秋也说过类似的话:“散文没有明确的格式,是最自由的。” “这种自由精神贯穿现代散文创作,使现代散文在抒情结构上灵活多样、无拘无束。 1949年以后,新中国成立带来的巨大喜悦和政治自豪感,使政治内涵成为“十七年”散文的抒情中心,形成了“言志”的抒情结构,强调布局、规划和散文。在结构上,逐渐形成了“先入为主,中间隐退,最后立意”的“三块”模式,即先设悬念,引人注目,中间精心布局,追求沉浮,首尾协调,并指出文章的主题。 杨朔散文中的这种结构模式是最典型的。他把诗引入散文,写“散文如诗”,注重剪裁,善于从细小平凡的事物中寻找象征意义。他经常通过支持事物和表达意志来表达普通事物的政治内涵,形成“物(人)一情一理”的三阶段结构,被称为“阳朔模式” 杨朔的散文以其优美的意境、诗意的语言、优美的布局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在20世纪60年代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求。 “文化大革命”后,人们同情杨朔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悲惨经历,尊重他的人格。他们对他的散文给予了无尽的奖励,许多模仿者也纷纷效仿。 这种结构模式简单易学,容易被最初的散文作家模仿,逐渐成为散文创作模式,甚至是唯一的模式,这最终使得散文创作的面貌越来越僵化和相似。这种洪流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的散文创作中,阻碍了散文改革的步伐。 纵观20世纪80年代初的散文作品,不难发现“开头悬念,结尾雄心”的结构模式 ................第三章抒情方式变化的原因……333.1自由精神的回归……333.1.1文学和政治关系的调整.........333.1.2具有新趋势的文学环境.........34第四章当代散文精神的重构……454.十九世纪散文的独特价值...454.2走向散文繁荣的时代……49第四章当代散文精神的重构4 . 19世纪散文的独特价值是中国社会从政治文化向商业文化转型的初始时期,也是政治逐渐从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淡出的特殊时期。一度压倒一切的阶级斗争让位于正常和平的经济建设,持续的政治运动让位于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加快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直接推动了社会文化从政治化向商业化的转变。 散文是一种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文体。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变化是这种社会环境变化的结果。抒情方式的变化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心态的变化,即从政治环境中的“严肃、紧张、对抗、警觉、谨慎、恐惧、压抑的社会心态”转变为“轻松、快乐、放松、享受生活、品味生活的世俗心态”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变革的时代。“新时代”的命名显示了人们对新时代的期望。 强烈的求新意识导致了一股强烈的新潮流,这种新潮流在文学创作上一个接一个地反映出来。新的思想和技术被大量引入创作。意识流、象征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手法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中轮番出现。 散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艺术表现。\"散文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直接的语言形式.\" 散文形式与我们生活中的情感、理性和情感生活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 20世纪80年代散文精神的重建实质上是人类精神的重建,是人类生命价值和尊严的重建。 ................在当代散文创作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模式化”曾经是困扰散文正常发展的核心问题。 “十七年”散文形成的政治抒情模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推向极端,导致“文化大革命”散文的荒凉。 20世纪80年代,随着思想解放的步伐,过去的政治热情逐渐消退,理性思维深化,主体意识觉醒,面对广阔的社会生活,单一僵化的政治抒情模式成为人们自由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障碍。 散文摆脱了“十七年”散文的抒情模式,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现代观念和个人意识回归散文。老作家散文、女性散文、文化散文、文人散文、新潮散文、闲适散文等各种创作方向开始出现,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一大景观。 尽管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景观非常活跃,但也出现了散文创作的新问题,如文化散文的起伏。 散文模式化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抒情主体独立性的丧失,包括个体独特的生活体验、面对社会现实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自身批判立场的不断反思。 这是独立人格形成的基础。没有独立的人格,就很难有思想自由和理性思考,散文的自由精神也无从谈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强烈意识形态的启发下,杨朔、刘白宇等人将个性融入共性,个人融入集体,不遗余力地颂扬时代,形成了同步合唱的政治抒情模式,独立人格淹没在时代合唱中 20世纪80年代,意识形态开放,主体意识觉醒,独立思考回归散文,独立人格也有可能重建。 巴金深深感受到失去独立人格的痛苦。隋路祥是他恢复独立思考和重建独立人格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散文沿着重建抒情主体独立性,进而重建自由、独立、批判的散文精神的道路缓慢发展。政治抒情模式在此过程中逐渐瓦解,散文走向多元化。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