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论文 > 86525字博士毕业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水平研究——以Xi市为例

86525字博士毕业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水平研究——以Xi市为例

论文类型: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86525字
论点:需求,转移,农民工
论文概述:

本文是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本研究将当前农民工转移需求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梳理,分析各种转移需求层次出现的原因,找到最能够代表农民工转移需求变化的标准。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

1.1.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多样化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我国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现象逐渐显现。这一现象源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增长带来的制度约束的减少。这种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马夏衍,2009)。每个阶段呈现不同的迁移特征,这些差异的出现最终是由于迁移过程中迁移主体的不同迁移需求。最初阶段(1978-1984),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恢复性转移为基础的农村土地承包和农业发展,而农民工仍处于分散状态。农民工主要是以个人为基础、以家庭为补充的生计转移。当他们外出时,他们不会考虑家庭的迁移和定居。在发展阶段(1985-1992年),沿海等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有序推进,城乡地区差距逐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稳步增加。农民外出工作时开始跨省迁移,但他们仍然主要是个人,夫妇开始一起工作。扩张时期(1993-1996年),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势头缓慢回落,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放宽,农民有更多的机会离开农村到城市获取更大的利益,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速度。农民外出工作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个人出去,夫妇出去。一些农民成为城市的长期居民,一些家庭进入城市。在稳定阶段(1997年至今),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国有企业出现了大量下岗职工。就业形势紧张,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仍在继续。现阶段,来自农民家庭的农民工数量正在逐步增加。一些定居城市已获得城市户口,有些甚至出国。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正在逐步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尽管城乡之间仍然存在政策障碍,但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想赚钱长期迁移到城市。调查显示,55.9%的新生代农民工计划在他们工作的城市买房和定居。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寻求发展的动力更强,需求更加多样化。除了工资,他们对企业软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福利待遇、企业环境和发展前景。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行为的产生根植于需求。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表明,需求多元化已成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之一,需求逐渐从个人向家庭转移,候鸟向聚居地转移,生存向发展转移等。

1.1.2有序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是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力

城市化的含义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水平可以称为定量城市化,即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另一个层次称为质的城市化,即促进城市文明,特别是由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实现城市文明内部化的过程。只有达到质量水平,城市化才能真正完成。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来看,这是其“市民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正式的公民化。在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从法律地位确认到获得城市户籍并享受公民待遇是人口转移的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融入城市文明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更加艰难和漫长。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是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53.7%,但以户籍人口为基础的城市化率只有35.3%。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梳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转移需求进行分类,分析各类转移需求水平的成因。

(2)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体系,分析转移需求体系不同层次转移主体的需求状况。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个体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主客观维度探讨了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体系的变化。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了影响转移需求水平梯度逐步实现的关键因素。

(3)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对策和建议。为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转移,促进城市化进程,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系统层次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层次、全方位引导策略。

1.2.2研究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是指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接受城市文明,完成市民化的过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7月30日发布的2013年《城市蓝皮书》,中国的实际完全城市化率仅为42.2%,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人口城市化率低10.4个百分点。据估计,到2030年,全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化规模将达到3.9亿左右。人口转移规模大,城市化程度低,转移成本高。因此,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根据转移主体的转移需求逐步进行分层分类,以促进从地域和职业到身份的转变,最终将其基于农村文明的固有生活方式彻底转变为基于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完成其价值的转变。深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水平,探索各转移水平的需求特征,揭示转移需求水平梯度演进的影响因素和关键因素。只有在这些筛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政策建议,引导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政府才能真正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更有利于政府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政策,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

............................

第二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水平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关键概念的定义

2.1.1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学术界尚未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达成一致。二元经济理论的代表刘易斯(1954)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为负的劳动力”。贺竞喜(2001)从工作时间的角度认为,中国农村未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是中国特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村劳动力单位年有效工作时间低于制度工作时间。从供求的角度来看,范茂勇和侯洪祥(2000)提出剩余劳动力是一种不平衡状态。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表现出负面效应。庄河(2003)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标志是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中的机会成本大于其边际产值。当机会成本大于边际价值时,就会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刘怀廉(2005)认为盈余绝对是相对的。当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等于社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这部分劳动力就成为相对过剩的劳动力,而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大于社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这部分劳动力就是绝对过剩的劳动力。

本文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为在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的条件下,某一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能够提供的劳动量与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最低劳动投入量之间的差额。无形失业劳动力的显性转移不会影响农业产出。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已经成为稳定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非农产业就业,所以这部分劳动力不属于转移的主要对象,不纳入本研究范围(徐文,2009;卷毛,2011年)。

2.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换,即农业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实现“身份”转换的过程。这包括数量和质量。数量意味着最初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已经转向非农业产业。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大幅上升。具体来说,劳动力数量、就业人数、产业结构和总产值都逐渐脱离了原来的农业生产方式。质量的实现表现在农村文明的逐步转化和城市文明的同化。这反映在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接受现代文化的意愿上。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素质、生产结构、管理模式、农村收入水平和结构逐步与城市文明趋同,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马夏衍,2009)。

................

2.2基础理论分析

2.2.1需要相关理论

2.2.1.1需要的相关理论

需求是所有人类活动的起点和目的地。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驱动力。许多西方心理学家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和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下。

(1)需要平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默里认为,我们需要的是驱动大脑的力量。它可以组织和统一大脑的所有思维活动,使其朝着某个方向变化。

默里认为需求和需求之间有关联。一个人需要为另一个人服务,相互吸引,朝着同样的结果努力,这也可能产生矛盾。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将受到能够组织人们的认知、思维和意图的需要的影响。需求是主动推力的来源。需要不同的发展阶段(李陆毅,2009)。\\u\\u\\u\\u\\u\\u\\u\\u\\u。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最杰出的代表亚伯拉罕·马斯洛(A H Maslow)对需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理论有两个假设。一是人们被未满足的欲望所驱使。当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会一次又一次地有新的需求。第二,分层是人类需求的另一个特征,并且是普遍的。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总共可以分为五类。它们呈现从低到高的“金字塔”排列顺序。生理需求位于最低层次,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未满足的需求才会影响人们的行为,需求水平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然而,这个顺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也有例外。需求水平越高,就越难满足。人们经常停留在某个需求水平之上,无法前进。在同一时期,总有主宰的必要。

...................

第三章基于不同视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分类……24

3.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需求水平..............................24

3.1.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需求层次划分……24

3.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需求水平的原因..............................25

第四章是2005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的层次化和系统化分析...................43

4.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体系框架构建……43

4.1.1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层次体系框架的基本思路……43

4.1.2……44

第五章个人转移需求层的实证分析..............................69

5.1个人转移需求水平需求分析................................69

5.1.1个人转移需求层需求特征分析……69

5.1.2结论...................77

第八章: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渐进发展的政策建议

8.1满足农民工培训需求,提高其城市风险抵御能力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工在就业和抵御城市风险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他们对家庭转移的需求较强,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工在城市中更不安全,他们承担全家进城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农民工在产生全家入城的需求时,非常理性地判断自己的能力状况。三级转移需求的农民工对免费技能培训的需求较高。因此,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提高自身技能,增强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提升农民工转移需求渐进水平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优先就业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各项基本就业补贴,支持劳动者就业和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鼓励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或者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城市找到工作。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

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需要建立一个涉及政府、企业、农民工和相关社会力量的多方面、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和投入机制(赵延平等,2011)。

................

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9.1基本结论

本研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当前农民工的转移需求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层次转移需求产生的原因,找出最能代表农民工转移需求变化的标准,并将其分为:个人转移需求、夫妻转移需求和家庭转移需求,从而构建了农民工转移需求的递进关系。通过对不同转移需求水平的需求特征分析,发现不同转移需求水平的农民工在转移需求、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上具有相同的地位和一定的差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关注农民工的共同需求,还要关注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农民工的差异化需求,以保证农民工在城市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合法权益需求,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为农民工需求层次的逐步转移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运用逻辑二元回归模型从个人、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转移需求渐进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民工个人向夫妻转移需求渐进水平的因素不同于影响农民工夫妻向家庭转移需求渐进水平的因素。在家庭转移需求层面上,影响农民工安置需求的因素也是不同的。这种分析影响农民工分类因素的方法不同于以往学者将所有农民工归入一类来研究其定居意愿的方法。它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转移需求水平渐进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每个转移需求水平的变化,并可以识别出在该水平渐进过程中决定整个转移需求水平系统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更详细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与夫妻转移需求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获得更好的子女教育与夫妻转移需求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工作收入与夫妻转移需求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夫妻共同进城基本上仍在追求经济利益,但获得经济收入不如子女教育重要,这反映出农民工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希望子女接受良好的城市教育,将来有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根据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分析,80%以上的农民工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在城市公立大学学习。因此,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为城市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平合理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以满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强烈需求。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