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拉尔 > “一带一路”视角下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一带一路大学联盟促进了哪些高校的专业发展

“一带一路”视角下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一带一路大学联盟促进了哪些高校的专业发展

“一带一路”视角下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一带一路”大学战略联盟由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韩国基奥大学等46所中外大学于2015年10月17日在甘肃敦煌成立,旨在探索人才跨境培养和跨境流动的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

“一带一路”视角下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一带一路有哪些挑战?对策有哪些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一带一路”是一个庞大的项目,覆盖中国18个省,沿线60多个国家。它经历了亚洲文明、伊斯兰文明和欧洲文明。沿线国家发展水平不同,甚至相互敌对。不同文明之间也有冲突。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挑战1:安全风险 任何海外战略都必须首先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基本安全。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面临着一个趋势、两个环境的复杂局面。 一个趋势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走出去”的中国公民和企业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 截至2014年,中国大陆居民指出,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注重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相互学习、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将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道路。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出的“五条道路”简明地阐述了“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时代内涵。取得的成果如下:1 .教育互联互通与合作得到加强。为了促进教育合作渠道的畅通,根据中央部署,教育部、中央外事办公室等部门联合起草并转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在职教研人员境外临时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广大教研人员进行了拓展和深化。“盈生观察”的“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教育反思教育国际化,是打开国际关系、造福国家的利器。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自世界列强用他们强大的船只和大炮打开闭关自守的清朝,将中国沦为他们争相瓜分的利润市场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了屈辱、抵抗和封闭。

一带一路大学联盟促进了哪些高校的专业发展

“一带一路”大学战略联盟由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韩国基奥大学等46所中外大学于2015年10月17日在甘肃敦煌成立,旨在探索人才跨境培养和跨境流动的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

“一带一路”视角下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一带一路有哪些挑战?对策有哪些

“一带一路”视角下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范文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硬实力产生广泛的影响, 同时对软实力尤其是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环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这是时代的应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当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凸显爱国主义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应用价值。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大胆创新教育手段, 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高校;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论文“一带一路”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 所经国家、地区发展水平不一, 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宗教、生态、国防等多方面各有差异。“一带一路”倡议推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 推动着我国“走出去”, 必然对我国硬实力产生广泛的影响, 同时对软实力尤其是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环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应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强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应然“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机遇变成世界机遇, 将世界机遇变成中国机遇。“一带一路”体现着中华文明的自信与自觉。“敢为天下先”“以天下为己任”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 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诠释。高校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提供一定的精神动力。(一)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需要高校强化爱国主义教育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经济开始进入深度调整的阶段, 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等问题提上议事日程。2012年7月, 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世界和平论坛”上强调指出“在全球化时代, 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 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 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己过得好, 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的硬实力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对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才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时代的必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当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应用价值。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大胆创新教育方法,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学院和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一带一路”穿过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欧洲的部分地区。它所经过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在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宗教、生态和国防方面也有所不同。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推动中国“走出去”,必将对中国的硬实力产生广泛影响。同时,对软实力,尤其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1。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的机遇转化为世界机遇,世界机遇转化为中国的机遇。“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自信和自觉。“敢为人先”和“以天下为己任”体现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即爱国主义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对中国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高校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精神动力。(1)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需要大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08年金融危机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整个世界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即你有我,我有你。世界经济已经开始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基础不稳定、力量不足、速度不均衡等问题提上日程。2012年7月,副总统习近平主席在“世界和平论坛”上强调,“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也必须让其他国家发展,以寻求自己的发展;为了寻求自己的安全,一个人也必须让别人安全。要为自己寻求美好的生活,一个人还必须让别人过得好”[1]。2013年3月,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再次强调要共同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以“双赢合作”为核心,勇于“敢做世界第一”,推动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整合的目标。(2)把握国家利益需要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当前,中国全面进入“新常态”发展时代,确立并实施了新的经济政策原则,要求宏观政策层面稳定,微观政策层面自由,社会政策层面支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审时度势,谋求发展,我国强调对改革和发展的观察和规划。我们必须考虑和综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种规则。“一带一路”倡议使国家间的关系复杂化。一方面,大多数国家希望从中国获得更多的资本注入和技术援助。另一方面,他们不想太依赖中国。一些地区外势力甚至为“一带一路”倡议设置了障碍。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必须加强民族感情和民族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国家利益至上,深刻理解人类共同利益在国家关系中的重要性。我们以“理性、开放、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学习”的理念对待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基于我们的民族感情和国际视野,敢于创新和承担责任。(3)培养国际化人才要求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同协商、共同建设、共享”的原则,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沿线国家和地区。它不仅将加强与他们在经济和科学领域的合作,还将在文化和教育领域与他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随着沿线国家和地区价值观、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涌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外的价值观正在公开进入大学。没有理性的辨别和正确的引导,这些生命和普遍性的概念很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并会阻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传播。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反华势力可能利用“一带一路”的开放特征进行破坏性行为,并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反华”意识形态的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生动材料。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在推动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也具有强烈的“中国情怀”。他们不仅理性地认识到一些西方国家的不可告人的动机,而且没有停滞不前地讲述“中国故事”,向外界传播“中国声音”。 2。“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拓展拓展了当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它将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时代精神和国际化视野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促进大学生实现“中国梦”中的“个人梦想”。(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国际化视野“一带一路”倡导“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注重“人”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培养。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国际视野、国际规则知识、外语水平、一定专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的人才,帮助“开拓人脉、交流人心”;这些人才熟悉各国的民情和社会状况,并通过文化讨论、学术交流等方式渗透到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某个领域,实现“共同感受和共同感受”。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经贸、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逐步增加,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国际视野得到了显著提高。爱国主义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必须与国际化意识有机结合,弘扬时代精神,树立“开放、合作、宽容、互学”的精神品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发展谋福利。同时,大学生也会受到不同思想观念的影响,这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面对的新挑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牢固树立大学生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2)“一带一路”倡议要求高校充分挖掘大学生潜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创业,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应用价值。“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大量少数民族语言人才。目前,中国的大学只有20种语言,而“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有40多种语言。语言人才的严重短缺不利于外交、文化、学术界、媒体等地方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也不利于全面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工程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领域的大量专业人员积极参与交通、信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积极参与资本运营和货币金融互联互通。需要大量的年轻领导人来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爱国主义教育符合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利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实施,成为全面发展、受过高等教育的爱国主义实践者。高校应引导大学生了解相关时事,注重实践理性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和引导,鼓励他们将实现“中国梦”与“个人梦”联系起来,在满足国家和集体需要的同时促进个人发展。 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改革开放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祭祀仪式等。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载体,长期以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进一步挖掘传统载体的丰富内涵,创新其呈现和传播方式,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真谛。(1)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本土资源,利用其地理位置,积极营造自然的第二课堂。高校可以“取材本土”,打造自然的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载体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另一方面,它与许多地方单位,如港口、纪念馆、博物馆、旅游景点、军营等,签署了联合教育和共同建设协议。,积极发展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宣传中国悠久的文化、革命过程的艰辛和建设过程的成就,大学生可以体验祖国的大江大河、壮丽的山川、革命烈士的光辉岁月,激发他们朴素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经济区位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经济腾飞和科技进步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要素。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实施以来,各省市一直在争取政策、优化资源、抓住机遇。“核心区”、“桥头堡”、“枢纽”、“黄金地段”和“自由贸易区”相继提出并付诸实践。现代工业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大学生深深感受到“一带一路”带给广大人民的福音,增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牢固树立了爱国主义。利用民族文化的地理优势生动地传播爱国主义。“一带一路”倡议带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显示了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信心。大学应该用一系列可以被所有国家接受的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优秀文化产品来弘扬新丝绸之路的精神。组织参观“一带一路”图书、文物和展览,参观京剧协会、民间音乐剧团等民间艺术表演,举办美术、沙龙、舞蹈等文化活动,开设摄影、影视作品欣赏等选修课,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支持党和爱国主义的感情和信念,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党和爱国主义,为什么是党和爱国主义,最后如何使之成为现实。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清楚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政治方向,坚定自己的立场。必须明确当代爱国主义的特点,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我们必须明确阐释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积极揭露西方普世价值观的虚伪性,引导学生更好地培育民族精神,坚定不移地弘扬中国国情,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我们必须明确解释“中国梦”与世界命运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确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以双赢合作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梦的实现可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3)大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网络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部分。高校首次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意识[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占领互联网、新媒体终端等网络阵地,链接所在省份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创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论坛,允许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组织线下学习讨论;共享新媒体资源、依托新媒体平台、建立党建、群组建设微信公众账号等。;利用学生常用的微信、QQ等交流软件拉近师生心理距离,适当使用流行的网络语言,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形势、了解国家大事、了解人民感情和愿望,以巧妙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爱国主义融合了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实践方法。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梦”甚至“世界梦”的实现。高校应抓住战略机遇,立足现有资源和教育实践,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当代大学生应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二百年”目标和“中国梦”尽绵薄之力。参考[1]习近平: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基础上维护地区稳定[N/OL]。人民网,2012-7-8。克里。3759530.htm。[2]习近平:来自改革、调整和创新的增长动机[N/OL]。新华社。2013-10-7。117609130.htm新华网/世界/2013-10/07。[3]翁传杰。“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分析[。创新教育,2016:16-17。[4]张海龙。杨世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关东日报》,2016 (4) :156-160。王焰新。”一带一路“战略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2016年华侨教育趋势》(12) :13-14。[6]邢广元,王应明一带一路《教育科学与文化第一战略思想与财政保障[》。Xi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 :1-7。。2013年3月, 已当选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出访俄罗斯时, 再次强调共同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 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推动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达到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目的[2]。(二) 把握国家利益需要高校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目前, 我国全面进入“新常态”发展时代, 确立并实施宏观政策层面要稳住、微观政策层面要放活、社会政策层面要托底的新经济政策方针。适应、引领新常态, 顺势而为谋发展, 我国强调观察和规划改革发展, 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一带一路”倡议使国家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一方面, 多数国家希望能从中国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注入、技术援助等;另一方面, 他们又不希望太多地依赖中国。一些区域外势力甚至对“一带一路”倡议设置障碍[3]。由此看来, 高校必须强化民族情感和国家观念的教育,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国家利益的至高无上性, 深刻理解人类共同利益在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以“理性、开放、合作、互学、互鉴”的观念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立足于国家情怀, 放眼之国际视野, 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三) 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需要高校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沿线国家、地区, 不仅将在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加强与他们的合作, 而且将在文化教育领域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沟通。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价值理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随之涌入,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外的价值观也堂而皇之地闯进高校, 若没有加以理性的辨析和正确的引导, 这些生活化、普世化的观念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将阻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传播。同时, 一些西方反华势力可能利用“一带一路”的开放特点实施破坏行为, 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反华”思想的宣传[4]。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生动素材。在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 在推动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中, 高校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使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同样具有浓厚的“中国情怀”, 既理性认识到一些西方国家的别有用心, 又不固步自封,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拓宽“一带一路”倡议拓宽了当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将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时代精神和国际化视野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在“中国梦”中实现“个人梦”。(一) 凸显爱国主义教育的国际化视野“一带一路”倡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人”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培养为重心。培养一批富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精通外国语言, 有着一定的专业影响力与社会声誉的人才, 助推“打通人脉、互通人心”;这些人才通晓各国的民心社情, 通过文化探讨、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渗透到不同国家、地区或某一领域中, 以实现“民心相通”。随着“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沟通与合作的逐渐增多, 大学生对外面世界的认识能力、国际化视野得到明显的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也应与时俱进, 须与国际化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弘扬时代精神, 树立“开放、合作、互容、互学”的精神品质, 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为国家的发展谋利益。同时, 大学生也将受到不同思想、理念的影响, 这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直面的新挑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 牢固树立大学生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二) 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应用价值“一带一路”倡议, 需要高校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鼓励大学生创业, 达到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一带一路”倡议, 需要大量的小语种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设置的语种仅有20种, 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涉及的语种多达40余种, 语言人才的严重缺失, 将不利于外交、文化、学术、媒体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和合作, 将不利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 需要大量的工程设计、施工建设、质量监控等地方的专业人才, 以积极投身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 以积极投身资本运作、货币金融的互联互通等;需要大量的青年领军人才, 以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6]。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是相互一致的, “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个人发展有利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 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落实, 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爱国主义践行者。高校应指导大学生了解相关时事, 侧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在实践理性方面的引导和指点, 鼓励他们把实现“中国梦”与“个人梦”联系起来, 在满足国家和集体需要的同时促进个人的发展。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 作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载体, 长期以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入发掘传统载体的丰富内涵, 创新其呈现、传播的方式, 使大学生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的真谛。(一)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本土资源利用地理区位优势, 积极打造天然第二课堂。高校可以“就地取材”, 打造天然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 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一方面, 充分利用传统载体, 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 与当地诸多单位签订联教共建协议, 如港口、纪念馆、博物馆、旅游景点、部队营地等, 积极开发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宣传我国悠久的文化、革命过程的艰辛、建设进程的成就, 使得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气势磅礴的山川, 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 激发他们朴素的爱国情感, 提高投身课堂学习的热情, 活跃课堂氛围, 增强教学效果。利用经济区位优势, 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经济腾飞、科技进步, 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活生生的元素。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行, 不同省份和城市纷纷争取政策、优化资源、抢占先机, “核心区”“桥头堡”“枢纽”“黄金段”“自贸区”等相继提出并付诸实践。现代化工业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让大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一带一路”给最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福音, 更加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 更加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情怀[7]。利用民族文化区位优势, 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感, 彰显着我国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高校应利用一系列能被各国接受的“一带一路”主题的优秀文化产品, 弘扬新丝绸之路精神。组织参观“一带一路”图书、文物、展览会, 参观京剧协会、民乐团等民间艺术演出, 举办美术、沙龙、舞蹈等文化活动, 开设摄影、影视作品鉴赏等选修课程, 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生动地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提升传递好“中国声音”的能力。(二)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拥党爱国的情怀和信仰, 在于引导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最终落实如何使之然[8]。思政教师必须讲清讲透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历史与现实必然性, 引导学生明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必须讲清讲透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必须讲清讲透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 正面揭穿西方普世价值的虚伪外衣, 引导学生更好地培育民族魂, 坚定不移地弘扬中国情,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必须讲清讲透“中国梦”与世界命运的关系, 引导学生明确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中国梦的实现又能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三) 大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网络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部分。高校通过网络第一时间获取相关资讯,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意识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占领互联网、新媒体终端等网络阵地, 链接所在省份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站, 创设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论坛, 允许网上发帖表达心声、组织线下学习探讨;共享新媒体资源, 依托新媒体平台, 建立党建、团建微信公众账号等;使用微信、QQ等学生常用的交流软件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并适当使用流行的网络语言, 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形势、知晓国家大事、懂得民情民愿,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爱国主义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实践方法于一体,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中国梦”乃至“世界梦”的实现, 各高校应把握战略契机, 在现有资源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当代大学生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扞卫国家主权基础上维护地区稳定[N/OL].人民网, 2012-7-8.http://gb.cri.cn/27824/2012/07/08/3245s3759530.htm.[2]习近平:增长动力来自改革、调整、创新[N/OL].新华网, 2013-10-7.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0/07/c_117609130.htm.[3]翁传洁.“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J].创新教育, 2016:16-17.[4]张海龙, 杨世汝.“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关东学刊, 2016 (4) :156-160.[5]王焰新.“一带一路”战略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J].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2016 (12) :13-14.[6]邢光远, 汪应铭.“一带一路”教科文先行的战略思考与资金保障[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1) :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