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5434字开题报告范文,《工业经济学论文开篇——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5434字开题报告范文,《工业经济学论文开篇——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论文类型:开题报告
论文字数:5434字
论点:新能源,汽车产业,汽车
论文概述:

本文为产业经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以“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为例介绍了产业经济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方法。

论文正文: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开幕报告
内容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第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研究框架
五、写作大纲
六、本文的研究进展
七、读过的文学作品
一、选题背景
随着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对环境和全球气候的影响日益严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能源供应不足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在参加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同意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世界各国都已达成共识,探索新的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在未来的“低碳经济”时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兴起,节能减排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如果你想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就需要努力工作。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汽车将承担起推动汽车能源革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任。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汽车工业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汽车的日益使用,石油燃料的燃烧将进一步加剧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油价上涨也成为制约传统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至于中国,也不例外。汽车用油和燃料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中国依赖石油进口来满足国内汽车发展的需要。由于石油产量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短板。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汽车必须依赖石油的局面。这是汽车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节能减排的最佳选择。现阶段,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项措施的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投资,中国也不例外。目的是尽快让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进一步抢占未来汽车产业的主导地位。如果我国能够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就很有可能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
第三,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日本学者马克思·阿赫曼(2006)研究了日本政府在《政府政策与日本电动汽车的发展》中传统汽车替代品研发中的作用,政府汽车产业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以及技术灵活性在政府支持项目中的重要性。最后,马克斯·艾哈迈德(Max Ahman)提出了政府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综合政策,包括研发计划、市场支持与援助、示范项目等。结合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2000年,气候集团和贝恩咨询(Bain Consulting)发布了一份关于纯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在中国发展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有助于中国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石油进口,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此外,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在国家层面上已经比较完善,但目前正面临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需要突破技术瓶颈,正确认识产业发展道路。报告强调,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国家应将电动汽车产业列为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建立国家级电动汽车发展体系,制定相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决策机制,实现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市场推广力度的增强。美国皮尤基金会(2010)指出,在2005年至2009年的五年间,世界各国都增加了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加强了新技术的创新,其中欧盟、日本和美国发展迅速。Amble(2011)解释了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还解释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外的一些法律和政策体系。安布尔还指出,有必要与主要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发展。
罗绍文(2008)主要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的产业环境,结合中国的资源禀赋、技术发展等因素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根据不同的路径,分析了适合我国不同阶段的产业发展战略。此外,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实践经验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张道标(2010)主要针对中国现有新能源汽车车型,结合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提出中国的技术路线是突破关键零部件和相关技术,然后突破汽车技术。凯文(2010)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我国的技术路线。他提出混合动力是我国的主要发展方向,应重视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张海波(2012)首先绘制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路线图,然后从需求的角度,用德尔菲法绘制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需求的技术路线图。研究表明,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是短期发展战略,燃料电池将是中长期发展目标。杨海霞(2012)参照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文件,结合了各种新能源汽车类型。现阶段,中国应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由于其成本低,技术相对成熟,更容易实现产业化,但它将发展纯电动汽车作为其长期目标。韩怀玉(2012)主要对这三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政策、发展模式和工业化进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共同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钻石模型和SWOT分析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缺乏明确的长期战略和单一产业政策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张峥和赵飞(2014)基于目标取向差异的研究视角,分析了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主要从发展目标定位、服务对象、目标实现主题、实现逻辑和目标动因分析等方面提出,美国的目标定位是关注民生、改善环境,而中国的目标定位是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来发展经济,这对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从而提出了本文的主题。然后,简要介绍了本文的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分析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四种新能源汽车。同时,还列举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分析了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两国的技术发展、市场状况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比较两国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问题。
第四章主要比较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第一节主要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基于经济学理论中的“钻石模型”和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战略,进而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市场需求和相关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第三部分比较了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找出了中国发展战略的不足。
第五章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本文的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可以简单表达如下:
五、写作大纲
概要6-7
摘要7-8
第一章引言12-20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2-15
1.1.1研究背景12-14
1.1.2研究目的14-15
1.1.3研究意义15
1.2文献综述15-18
1.2.1外国文学评论15-16
1.2.2国内文献综述16-18
1.3研究内容和方法18-20
1.3.1研究内容18-19
1.3.2研究方法19
1.3.3创新和不足19-20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20-26
2.1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分类20-23
2.1.1新能源汽车的概念20
2.1.2新能源汽车的分类20-23
2.2相关理论23-26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23-24
2.2.2行业生命周期理论24-26
第三章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比较26-35
3.1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述26-28
3.1.1技术发展26
3.1.2市场条件26-27
3.1.3基础设施建设27-28
3.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述28-34
3.2.1技术发展28-30
3.2.2市场条件30-33
3.2.3基础设施建设33-34
3.3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比较34-35
第四章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35-49
4.1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35-36
4.1.1技术创新战略35
4.1.2营销策略35-36
4.1.3支持设施第一战略36
4.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36-47
4.2.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36-41
4.2.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SWOT分析41-43
4.2.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发展战略43-44
4.2.4技术创新战略44-45
4.2.5营销策略45-47
4.2.6配套设施发展战略47
4.3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47-49
第五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49-54
5.1建立国家技术支持系统49
5.2行业标准战略的优化49-50
5.3行业联盟,引进人才50-51
5.4改进相关的财政和税收政策51-53
5.4.1完善相关补贴政策51-52
5.4.2完善相关税收政策52-53
5.5基础设施的优化53-54
结论和展望54-55
参考文献55-59
致谢59-60
六、本文的研究进展(略)
七、读过的主要文献
[1]肖旭,王乔峰,周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案[J],上海汽车,2009,(5): 7-10
[2]杨洁,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政府产业政策理论的[,特区经济,2012,(2): 302-304
[3]李光,影响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6): 14-18
[4]霍凤利,中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3-27
[5]田萍,《新能源汽车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与人类住区,2009,(9): 74-76
[6]方海洲,胡燕,税收优惠政策对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影响分析[,汽车技术,2009,(3): 7-10
[7]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全球氢能研发及相关政策调研报告》,[,2004年
[8]德勤全球制造集团,《电动汽车现状与消费者预期的比较》,[,全球视角,2011,(1)
[9]曾姚明,石忠良,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比较分析[,企业经济,2011,(2): 107-109
[10]李东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广东经济,2011,(2)
[1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80-317
[12]李大元,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经济方面,2011
[13]罗绍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杨海霞,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确定,中国投资[,2012,(11)
[15]张海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6]刘浩华,程阳,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关键风险因素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4,(19)
[17]张吴荣,《钻石模型及其应用:中国造船业竞争优势分析》,厦门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
[18]赵亮,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3
[19]张坤,《安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0]赵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消费影响因素分析》,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21]顾瑞兰,《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博士论文,财政部金融研究所,2013年
[22]王慧,《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3]文岳重,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4]方玲,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视角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25]凯文,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6]陈柳琴,美国、日本和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汽车工程师,2010,(10): 22-25
[27]孙浩然,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8]金永华,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战略对中国的借鉴[,东北亚论坛,2012,(3): 105-112
[29]高菲,《中国电动汽车研发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30]韩怀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际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