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论文范文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

论文范文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

论文类型:论文范文
论文字数:
论点:意义,习语,形象
论文概述:

英语论文:文化差异习语翻译的探讨 由硕士毕业论文中心,硕士论文组整理提供,本文阐述了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的探讨

论文正文:

英文论文:关于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的讨论由硕士论文中心和硕士论文小组提供。本文阐述了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的讨论。

广义上的成语包括成语、谚语、典故等。英汉语言历史悠久,包含大量成语。它们要么含蓄要么庄重典雅,简洁全面,生动活泼,充满幽默。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各自民族独特的文化信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些差异常常给我们的语言学习和交流带来困难,也是翻译中的困难。朱光潜在他的文章《论翻译》(On Translation)中说,“外国文学最难理解和翻译的是联想的意义……”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深沉、宽广、微妙,这在字典里找不到,但对文学却极其重要。如果我们不熟悉一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就不知道单词的意思,尤其是在翻译时。”因此,理解英汉习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和翻译尤为重要。
1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1)生活环境。习语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其中许多是当地人所熟悉的。当地人无疑理解习语的内涵,而外国人不理解。英国是一个岛国,渔业发达,四周环海。因此,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航海的习语,比如一帆风顺的“一帆风顺”和昂首挺胸的“奋力求生”。然而,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大国。成语和成语大多与农业有关,如“吉祥的雪预示着一年的好兆头”和“拔苗促长”。此外,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位于亚洲和欧洲,幅员辽阔。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英汉民族对“东风”和“西风”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在英汉文化中,“东风”和“西风”指的是相同的自然风力,但它们的文化内涵不同。汉语中的“东风”经常受到称赞。春天东风吹回来后,万物吐出绿色,象征进步和繁荣。例如,“东风夜里送鲜花和数千棵树,但它刮得更厉害,星星像雨”(“玉案,元宵”)。而“西风刮得很猛”,象征着荒凉,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天涯心碎的人”(“天津沙秋思”)。在英语中,“东风”和“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正好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不列颠群岛。在《西风颂》中,雪莱歌颂了预示着革命风暴来临的西风,表达了他对人类光明未来的乐观态度。东风从欧洲大陆吹来,就像中国的西风一样,给人一种寒冷而荒凉的感觉,比如“我喷了多少个冬天,站在雪和东风中鼻青脸肿”。
(2)海关。英汉民族的风俗习惯显示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这可以从两国人民对动物的态度中看出。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在中国,人们从心理上讨厌这种动物。因此,大多数与“狗”相关的汉语成语都含有贬义,如“低眼睛导盲犬”、“狼心狗肺”、“走失的狗”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讨厌狗,无意赞美它们。然而,对西方人来说,狗被视为人类的宠物和朋友。因此,西方人对狗有极其可怜的感觉。“狗”是一种受人喜爱的动物,也是西方人价值观中“忠诚”的象征。在英语中,“狗”这个词包含许多褒义,包括爱我和爱我的狗的真实感受,以及对你的由衷钦佩是幸运的。还有一句警告格言“宁做狗头,不做狮尾”。从这个角度来看,英汉之间的形象差距太大,这给习语的翻译带来了一些困难。如果把“打落水狗”翻译成“在水里打一只狗”,没有上下文,它不仅不能传达汉语的原意,还可能在英语读者中引起与原意不一致的感觉。由此可见,理解和掌握习语背后的社会习俗是非常必要的。
(3)历史典故。典故是由神话、寓言、传说和历史故事组成的句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希腊神话中的阿基里斯之踵提醒人们“唯一致命的弱点”;猫爪字面上被翻译成猫爪,它来自伊索寓言,被用作“被用作工具的人”或“被愚弄的人”的隐喻。潘多拉魔盒字面意思是潘多拉魔盒,意思是“无限的灾难”。汉语中的成语和成语,如“等待兔子,等待植物”,“愚弄大众,移山”和“刻舟求剑”都来源于寓言。《夸父日报》、《月亮女神》等等都来源于神话传说。这些成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英语中很难找到对等的元素,这与英语民族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2英汉习语语义关系的比较
文化模式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并在习语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这可以从英汉习语语义关系的比较中看出。
(1)完整的通信。英语和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历给了两个民族的人一些共同的生活见解。这些见解在积累了大量文化并经过大量努力提炼后,已经成为具有相同含义的流行和著名习语。岁月不饶人,失之毫厘。
(2)部分通信。虽然英汉习语在形式和文化内涵上确实存在一一对应,但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对应现象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英汉习语只是部分对应,即存在一些文化重叠,如:长得像蘑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等。
(3)不通信。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一些习语都有很强的民族性或民俗性,在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上不能相互对应。例如:一个假期(享受别人痛苦的娱乐)的第一滴血。对于上面的例子,中国人很难把源语言和翻译联系起来(除非他们对西方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同样,那些不懂中国文化的人也无法理解一些成语在汉语中的意思。例如,纸老虎和铁饭碗。
3翻译对等理论和格赖斯的会话含义被用来指导习语翻译。
翻译对等理论是费多罗夫等人在前苏联提出的。它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和研究,对等理论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费多罗夫认为,翻译中使用对等一词是为了明确表达以下概念:①它与原文的功能(表达中的对等)相一致;(2)译者选择的语言材料的对等(语言和风格的对等)。他说:“对等翻译是指原文的内容完全准确,修辞和功能与原文相同。”英语中“等值-围栏-围栏”的定义是相等的(即在价值、数量和意义上相等)。因此,Fischer等人倡导的对等翻译可以理解为:翻译和原文在语义、语用和语言形式(对等)上应该是一致的,这样读者在阅读原文和译文后会有同样的感觉(效果的对等)。
根据语言哲学教授格里普(H. P. Gripe)的说法,会话含义:词语的意义可以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自然意义包括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非自然意义是指人们想要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情况下表达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然后,由于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具有相同字面意义和图像意义的单词或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的意思是说话者或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然而,英汉习语之间的许多差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象意义的差异,另一类是隐含意义的差异。它们都意味着不同于字面意义的东西。它们是习语的隐含意义和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因此,习语翻译的任务是在翻译中体现原文的字面意义、意象意义和隐含意义。然而,并不是原文中的每一个单词、习语和词汇同时有三种含义。有些可能只有字面意义,但没有形象意义。有些可能既有字面意义又有形象意义,但没有隐含意义。特别是,任何两种语言和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等同,而且在翻译中也不可能再现原文的所有三种含义。如果由于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字面意义或意象意义与隐含意义之间存在矛盾,字面意义或意象意义应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意象意义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找不到相应的词或有相同的意象,或者即使意象相同,隐含的意义也会发生冲突。此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准确传达图像的隐含意义,它可以被翻译文本的读者所熟悉的图像所替代,或者图像意义可以被丢弃,只有隐含意义可以被翻译。根据以上分析和对等原则,习语翻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英汉翻译(直译对等)。由于人们的感情、对客观事物的感情和社会经历的相似性,英汉习语中有相同或相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字面意义、意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也就是说,这些习语的字面意义和意象意义传达了相同的文化信息,可以翻译。例如,把英语习语翻译成汉语的例子包括:天使和丈夫的忠告,人生的梦想等等。花钱如流水和“花钱如粪土”有相似之处。同时,许多汉语成语被移植到英语中。比如:丢面子,半边天,抓紧大的,放开小的,等等。中国成语“破釜沉舟”和英国成语“烧船”都源于军事战略家的战术。这两个习语在意义上相似,在意义上略有不同,在隐含意义上相同,在意象意义上相互翻译。这些习语的翻译既保留了原文的字面意义、意象意义和隐含意义,又保留了原文的风格,便于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
(2)改变图像(图像含义等同)。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有些习语在翻译中不能保留原语言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原文的意象可以被另一种译文的读者所熟悉的意象所取代,从而传达原文的语用目的并翻译其隐含的意义。例如,何教授举了一个语用学和英语学习的例子。如果你逐字翻译,读者不会理解为什么罗马不在其他地方。事实上,它隐含的意思是“人入乡随俗”。如果翻译成“去哪座山,唱哪首歌”,会更生动。西方人喜欢用鳄鱼眼泪来形容一个人的鳄鱼眼泪。在中文里,这个图像变成了一只猫哭老鼠。虽然这个词的意思发生了变化,但它给人们以同样的联想,并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另一个例子是英语成语“热锅上的猫”的形象,它是一只在痛苦和困惑中行走在热锅上的猫。这一场景与中国短语“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意思是“焦虑和慌乱”。翻译过程中形象发生了变化,更有利于读者理解。
(3)强调道德(隐含同等意义)。使用不同语言的两种文化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世界观。英语和汉语是一样的。有些习语不能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和意象意义,只能翻译成隐含意义,即放弃翻译中的形式一致性,以寻求这类看似无关的习语的文化信息对等[sJ。例如,如果把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翻译成英语,英语读者会感到困惑,因为“云风”在汉语中的文化意义西方人很难理解。如果隐含的意思被翻译出来,一目了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能在任何地方都是快乐的,这在源于典故的习语中更常见。例如,如果阿喀琉斯之踵字面上被翻译成“阿喀琉斯之踵”,它就不能被大多数中国人理解,更恰当的做法是翻译其隐含的意思“唯一致命的弱点”。达摩克利斯之剑(sword Damocles)被翻译成“达摩克利斯之剑”,更好的翻译成“千钧一发”,因为这样的翻译能更好的传达感情和意义。
(4)使用形式和意义。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一些习语被逐字翻译,不懂另一种语言的人会对翻译感到困惑。例如,所有免费翻译都失去了原文的形象。这时,形式和意义都可以用来解决问题,使翻译清晰、准确、生动。例如,“一个和尚每天敲一个钟”字面意思是(只要一个和尚是一个敲钟的神,不懂中文的人就会被两个和尚弄糊涂。原始文本的图像将会丢失。直译和意译的结合更加完整。另一个例子是:“坐在山上看老虎打架。“外国人很难理解。如果你在两边各加一块手表,意思就很清楚了。
(5)音译和填充。有时,为了保持译文的异国情调、最自然和接近原文,同时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根据主题和情况对文本进行注释是非常必要的。添加解释性文本不仅可以保持原文的特殊语言形式,而且可以通过用适当的文本解释译文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替代方式,也可以达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等效效果。例如,汉语中有许多概念化的名字。由于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时可以采用音译和注释。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难过。鲁班在中国是巧匠的同义词,但英国读者可能不知道。随着解释性文本的加入,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得到充分体现。另一个例子是英文翻译的“落后于孙山”(谁是最后一个成功的候选人)。如果没有提到“孙山”,这个成语的真正文化含义就很难让英美读者理解,更不用说任何文化交流了。
简而言之,习语的独特形式需要得到有效的处理。为了做好翻译工作,从形式和精神两方面传达习语的文化信息,我们应该仔细研究和比较英汉习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我们应该用文字或英汉翻译,或者改变形象,或者突出寓意,或者用形式和意义,或者用注释,来实现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交流,而不受限制。通过对英汉习语的学习、翻译和研究,人们可以像打开彩色画卷一样,尽可能地欣赏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英语论文:讨论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博士论文网和论文中心将为您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