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 > 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如何看待第二次调整中新增耕地与占用补偿的平衡

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如何看待第二次调整中新增耕地与占用补偿的平衡

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你认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的新增耕地和占补平衡如何?初步结果表明,与2008年土地变化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耕地数量大幅增加。如何利用这些“新增”耕地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新”耕地来自哪里?由于技术和管理的原因,耕地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措施有哪些?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即耕地占用与补偿相平衡的制度,具体是指经批准占用耕地用于非农建设。占用者应当按照“占用多少,开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同的耕地 实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提前全额预算 根据《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为保证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措施的落实,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城镇土地开发利用规划论证中必须考虑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问题。在投资预算中,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是指建设占用的耕地数量,与当地人民政府划拨的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 占用单位负责开垦与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不具备复垦条件的,依法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资金用于新农田复垦。 耕地占用补偿平衡是指占用耕地的单位。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的耕地占用补偿制度。经批准占用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应当按照“占用多少、补充多少”的原则,补充同等数量、同等质量的耕地。 这一制度是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 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制度的基本要求如下:(1)任何建设占用的占用与补偿平衡和增减挂钩的区别在于,第一个区别是两者发生前后不同。显然,职业与薪酬平衡是前者,增减挂钩是后者。 第二个区别是两者的起点不同。占用和补偿的平衡是以土地管理法为基础的。非农建设项目(无论在计划内还是计划外)在占用耕地时,必须补充同等质量和数量的耕地。 ,

如何看待第二次调整中新增耕地与占用补偿的平衡

你认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的新增耕地和占补平衡如何?初步结果表明,与2008年土地变化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耕地数量大幅增加。如何利用这些“新增”耕地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新”耕地来自哪里?由于技术和管理的原因,耕地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措施有哪些?

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范文

摘要:耕地平衡政策是实施耕地保护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了我国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政策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问题的对策,为解决当前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问题提供了思路。关键词: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政策;现状及建议;

形势政策1 耕地占补平衡现状耕地占补平衡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自1997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以来, 我国经历了耕地占补过程的数量平衡、数量-质量平衡和数量-质量-生态平衡三个阶段。2017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特征, 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 (中发[2017]4号) (简称“新政”) , 为新形势下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探讨新形势下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不论对于“新政”的验证落实, 还是对于地方管理实践都具有重要参考依据。近年来, 专家学者们在关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喻锋在政策层面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内涵、途径、实施重点和关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陈显光选择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为研究对象, 从耕地占用与补充两个方面对该区域耕地提质改造的潜力进行测算评价。曹操在充分分析耕地质量内涵的基础上, 构建了上海市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运行机制, 为完善占补平衡制度提供了依据。李陈以耕地质量提升为出发点, 构建了一套耕地产能占补平衡的潜力评价方法体系, 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进行了应用检验。实际上, 从耕地占用角度来看, 用地单位作为占用耕地的责任主体, 并没有承担真正意义上的耕地补充任务。与坡度较大、位置偏远、地质基础较差的未利用地相比, 他们更愿意将项目选择建设在位置优越、地势平坦、生态环境较好的耕地区域, 而忽略了耕地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从耕地补充角度来看, 土地开发是增加耕地的主要来源、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措施, 但由于土地开发会对生态安全带来较大威胁, 多数区域补充耕地途径主要以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为主。然而, 随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项目不断实施, 许多地区能够补充耕地的区域大多已被覆盖, 特别是在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区域, 补充耕地的能力较弱, 满足不了本区域内新增用地占用耕地的补充需要。在补充耕地愈加困难的形势下, 新增耕地指标成了在新增建设用地报批中, 除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外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完成耕地补充任务, 确保建设用地及时报批已成为了多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重要而又艰难的工作。以上可看出, 学术界在耕地占补平衡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发展完善方面, 以及对耕地数量与质量平衡的测度方面;实践层面看, 注重耕地数量的占补平衡政策目前已得到落实, 以提升耕地产能为目的的耕地数量-质量平衡也在多数区域逐渐展开。但是由于耕地面积有限性与质量差异的普遍性, 已占用的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难以恢复耕种, 补充耕地的工作开展日渐困难, 特别是在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 本区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渐渐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2 对策建议在耕地占用面积不断加大和补充耕地 (特别是优质耕地) 愈加困难的新形势下, 如何突破瓶颈, 确保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受突破, 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 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从政策层面:落实耕地保护的奖惩机制。由于耕地的稀缺性及占用的难以逆转性, 要从源头上加强对建设占用耕地的管控, 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提高集约节约利用程度。除生态退耕外, 适度提高耕地占用成本, 将补充的新增耕地后期管护成本纳入到耕地占用成本中。加强对补充的新增耕地监管与后期保护, 确保新增耕地产能的长期稳定性。建立基于耕地产能的年度考核评价机制。(2) 从耕地数量层面:适度扩大补充耕地的来源途径。一是通过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将耕地内部零星分散的林地、园地、废弃坑塘等复垦成耕地, 提高耕地集中连片程度, 优化耕地内部结构, 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二是在扩大对耕地的认证范畴。由于果园茶园等高效农业项目占地与耕地之间存在互相转化使用的可能性, 而在现状地类调查时, 此类用地部分认定为非耕农用地, 此类占地也应当纳入耕地的范畴。(3) 在耕地产能层面:落实以产能平衡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制定耕地产能测算评价指标体系与切实可行的核算与折算体系, 在确保产能平衡的基础上, 协调好占补面积与质量之间的折算关系。(4) 从生态保护层面:聘请专业技术人员,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可复垦耕地开垦评价指标体系, 在充分论证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综合对适宜开垦的后备资源进行开发使用。防止“毁林造田”“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参考文献[1]王燕.江苏省耕地占补平衡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7 (19) .1农田平衡现状农田平衡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自1997年实施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政策以来,我国经历了耕地占用与补偿过程的三个阶段:数量平衡、数量-质量平衡和数量-质量-生态平衡。2017年4月,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善占用补偿平衡的意见》(钟发[〔2017〕4号)(以下简称《新政》),为新形势下顺利推进耕地占用补偿平衡政策提供了指导意见。探讨新形势下耕地占用补偿平衡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对“新政”的验证和实施以及地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政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俞峰从政策层面对耕地占用补偿平衡制度的内涵、途径、实施重点和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陈先光选择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作为研究对象,从耕地占用和补充两个方面对该地区的耕地升级改造潜力进行了估算和评价。在充分分析耕地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曹操构建了上海市耕地质量占用与补偿平衡运行机制,为完善占用与补偿平衡体系提供了依据。陈丽以提高耕地质量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耕地生产能力与补偿平衡的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进行了应用试验。事实上,从占用耕地的角度来看,土地使用单位作为负责占用耕地的主体,并不承担补充耕地的实际任务。与坡度大、位置偏远、地质基础差的未利用土地相比,他们更喜欢在位置优越、地势平坦、生态环境良好的耕地地区建设项目,而忽视了耕地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从耕地补充的角度来看,土地开发是增加耕地的主要来源,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措施[7]。然而,由于土地开发对生态安全的威胁较大,大多数地区补充耕地的主要方式是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但是,随着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项目的不断实施,许多地区能够补充耕地的大部分区域已经被覆盖,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补充耕地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满足该地区新增占用耕地的补充需求。在日益困难的补充耕地形势下,新增耕地指标已成为新增建设用地审批中除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外的另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完成补充耕地和确保建设用地及时审批的任务,已成为许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从以上可以看出,关于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耕地数量与质量平衡的衡量上。从实践角度来看,目前已实施了以耕地数量为重点的占用补偿平衡政策,大多数地区也逐步实施了以提高耕地生产力为目标的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然而,由于耕地面积有限和质量差异的普遍性,被占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难以恢复耕种,补充耕地的工作日益困难。特别是在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实现耕地占用与补偿的平衡已逐渐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2对策建议在耕地占用面积不断增加,补充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日益困难的新形势下,如何突破瓶颈,确保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从政策层面:实施耕地保护奖惩机制。由于耕地的稀缺性及其占用的不可逆性,有必要从源头上加强对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提高集约经济利用程度。除生态退耕外,应适当增加耕地占用成本,新增耕地后期管理和保护的附加成本应纳入耕地占用成本。加强对新增耕地的监管和后期保护,确保新增耕地生产能力的长期稳定。建立基于耕地生产力的年度评估和评价机制。(2)从耕地数量层面:适度扩大补充耕地来源。一是通过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将耕地内分散的林地、园地、废弃坑塘改造成耕地,从而提高耕地的集中度和联结度,优化耕地内部结构,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二是扩大耕地认证范围。由于果园、茶园等高效农业项目占用的土地与耕地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在调查当前土地类型时,此类土地被部分认定为非耕地,此类土地占用也应纳入耕地类别。(3)在耕地生产能力层面:实施以生产能力平衡为核心的耕地占用补偿平衡制度,制定耕地生产能力计算评价指标体系和可行的核算转换制度,在保证生产能力平衡的基础上协调占用补偿面积与质量的转换关系。(4)生态保护方面: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耕地复垦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论证和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开发利用适合复垦的储备资源。防止“毁林开垦”、“围垦湖泊”等生态环境破坏。参考[1]王艳。江苏省耕地平衡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7 (19)。[2]孙芮,孙平,吴谨西,等.中国农地平衡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3)。余峰。关于完善农地平衡制度的思考[。国土资源信息。2011 (10)。陈先光。耕地质量改善潜力的计算与评价路径分析——以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7 (13)。曹操。基于耕地质量成果的上海市耕地平衡运行机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7 (11)。陈丽。金祥木。基于质量改进的规划期县域耕地容量平衡潜力评价[。自然资源杂志,2016 (2)。[7]许丽丽。《2000-2010年中国耕地变化及耕地平衡政策效果分析》,[。资源科学,2015 (8)。陈梅秋、刘涛举、吴萍。实施耕地平衡政策的现实困难及改善对策[。中州学术期刊,2016 (5)。孙蕊, 孙萍, 吴金希, 等.中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成效与局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3) .[3]喻锋.对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 2011 (10) .[4]陈显光.耕地提质改造潜力测算与评价路径探析-以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7 (13) .[5]曹操.基于耕地质量成果的上海市耕地占补平衡运行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7 (11) .[6]李陈, 靳相木.基于质量提升的规划期内县域耕地产能占补平衡潜力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 2016 (2) .[7]许丽丽.2000-2010年中国耕地变化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果分析[J].资源科学, 2015 (8) .[8]陈美球, 刘桃菊, 吴萍.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的现实困境与完善对策[J].中州学刊, 2016 (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