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 > 如何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如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如何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如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如何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如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程序:一是干部管理部门根据干部任期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出具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委托书,报审计部门执行。二是审计机构根据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组建审计小组,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切实可行。

如何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如何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呼吁“建立和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制度” 特别是提出“完善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辞职和罢免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这充分表明,作为强化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在当前新形势下做好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优先事项。 权力的运作需要通过一些重大问题来体现。我们如何找到主要问题?首先,单位的相关会议纪要反映了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情况。通过权利,一是推进离任审计监督的“通行证”,加大在职审计从事后监督到事前和在职监督的力度。 这不仅可以实现“防患于未然”,而且可以防止和避免经济行为的“一错再错”。它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干部,而且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优缺点。不仅可以减少和避免账目,而且可以减少和避免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督的重要手段。这也是领导干部政绩和经济责任的深层次“渗透”。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审计内容包括: (一)党和国家、上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本级党委重大经济政策和决策的执行情况;(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三)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重大经济社会问题,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如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如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程序:一是干部管理部门根据干部任期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出具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委托书,报审计部门执行。二是审计机构根据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组建审计小组,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切实可行。

如何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如何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

如何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文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已经开展了33年。作为我国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在促进审计领导班子建设和严格管理领导干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如责任界定不准确、审计评价不准确、审计效果利用率低、审计结果不公开等。为此,本文从审计计划、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质量、审计结果和审计队伍六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促进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发展;审计团队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制度,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反腐败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两局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和2014年中央政府制定的配套实施细则进一步凸显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地位。2017年中央经济责任审计部际联席会议通过的《2017年经济责任审计指引》对当前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八项要求,对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突出问题

经过一系列实践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逐步完善,审计方法不断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审计监督的作用。然而,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制约了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亟待研究和解决。

1.1审计计划管理不够科学合理

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开端,审计计划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严格执行两地《条例》的相关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没有充分考虑审计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计划;审计项目数量与审计力度不匹配,随意性较大:没有制定中长期审计计划。 坚持“每次离任审查”的原则,审计在任期内所占比例低,甚至审计对象也是“分批委托”。

1.2审计评价不够客观准确

由于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的不一致,审计评价具有随机性,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主要表现为:第一,评价内容不客观;其次,评价没有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特点建立相应的适合其发展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第三,评估没有在范围内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别”没有作为重要的指导,领导干部的职责没有认真研究和客观界定。

1.3审计报告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审计报告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审计报告反映了财政收支问题,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缺乏相关性,没有充分反映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落实密切相关的问题。

1.4审计结果的转换和应用不充分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难以有效利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先任命后审查、先离任后审查的普遍现象制约了审计结果的实际使用;其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审计建议经常被忽视,审计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和纠正。第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尚未普遍建立。

1.5审计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

审计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是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根本保证。目前,审计干部队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般来说,金融会计专业毕业人数较多,工程技术和环境保护专业毕业人数较少,不能满足重大投资项目、环境资源、国有资产配置和经济效益评价的经济责任审计发展需要。第二,审计人员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新旧交替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审计工作开展时,没有统一的审计流程和规划,只有依靠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最近缺乏人员经验,迫切需要提高政策的理论水平和检查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

2中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成因分析

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2.1未考虑经济责任的利益

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程序性问题。其中,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重大经济决策的程序性是审计重点,对效益问题不进行审计。从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仍然是从资金到资金,侧重于资金使用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少关注企业管理问题和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2.2审计责任难以界定,难以有效利用审计结果。

由于经济活动的不断发生,很难明确划分审计对象的审计责任,特别是前任领导干部和现任领导干部之间的审计责任。如果“先离开后复查”,即使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由于前任领导与原单位之间没有经济关系,审计结果也不再有任何应用价值,导致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2.3经济责任评价体系不完善

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问题是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最终目的是任免干部。然而,在审计实践中,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影响了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首先,审计评价依赖于当地的统计数据,审计风险很大。第二,财务管理水平与绩效评价相关。

[/s2/]3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关于促进审计[科学发展的建议/s2/]

针对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现状,就如何改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3.1促进全面审计覆盖,严格执行审计计划制定程序

要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的重要性,坚持在职审计为主,离职审计为辅:关键领域(部门、单位)和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在任期间至少审计一次。根据两个办事处的《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应严格执行审计计划中规定的程序。

3.2全面实行严格的党政管理,坚持政策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内容设计

根据领导干部生活环境的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不仅要对常见问题进行适度统一的定性和规范性陈述,还要突出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绩效特点。要努力把全面严格执政的相关要求纳入审计内容的重点:改变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收支审计等同的传统做法。重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经济政策、决策和安排,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重大决策及其实施效果,预算和财务管理,内部管理,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廉政(行业)条例的落实。

3.3鼓励创新,建立面向数据的全过程审计模型

一是积极推进“1+N”模式。要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主导”作用,加强与财政预决算、政府投资、资源环保、民生资金等专项审计的结合,通过审计项目的整合实现多元化审计效果。

二是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数字化平台建设,构建面向数据的全过程审计模式。审前准备阶段,连接审计对象数据库,制定审计分析模型,对审计事项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为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审计实施计划和数据的深入分析奠定良好基础。

3.4抓好审计评价、责任界定和审计报告撰写三项任务,全面提高审计质量

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实事求是,坚持“三个区别”。首先,我们应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二,合理划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明确相关责任。最后,应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模式,强调其特点、全面性和可读性。审计报告应使用实事求是的语言,做到基础充分、简洁全面、表述恰当简洁。

3.5加强审计结果的应用,坚持有效推进公告制度和强化问责相结合。

一是探索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要加强对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督促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按时落实整改,提交整改结果和相关证据,加强整改分析研究,全面客观地评价审计整改效果,使审计结果真正得到利用。

二是加强能效问责制建设。对于不能完全纠正的问题,应深入分析原因。对于因非客观原因无法纠正的问题,应按照相关规定追究严格的责任。大力探索审计监督、纪检监督和组织监督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的应用水平。

3.6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为了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审计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应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深化各类综合培训。通过发展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拓宽审计人员视野,弥补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不足,逐步完善人才结构。二是构建“因人而异、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第三,改进培训方法,整合培训资源。将实战训练、教学训练、交流讨论有机结合,组织审计干部参加国家审计署、南京审计大学、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组织的各类培训。四是加强审计机构之间的工作交流,采取有效措施,搭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