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农村小学教学中骨干教师的机智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农村小学教学中骨干教师的机智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000字
论点:机智,教学,教师
论文概述:

骨干老师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机智探析将教学机智理解为:面对课堂中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敏锐捕捉其中的教育资源,从学生的利益出发,把瞬间的思考转化为创造性的教学行为.

论文正文:

介绍

    从教师队伍整体的综合素质来看,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在教师培训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参与培训的教师中有一群体一一小学农村骨干教师,作为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对他们的培训再教育旨在提高农村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这一教师群体的综合素养达到新课程实施的要求,紧跟课改步伐,更有效地发挥这一群体的骨干带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以促进整个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缩小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进Ifn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弱化城乡教育失衡问题。    2009年11月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袁贵仁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同时强调在义务教育发展中“均衡发展”是重中之重。‘与fn在教育均衡发展中,城乡教育失衡又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农村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对众多农村小学教师一一培训显然是不现实的,Ifn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对农村骨干教师的集体培训,以点带面,带动农村整体教师水平的发展,从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来说,从教育自身发展需求来说,农村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在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关涉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改善。      “由十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儿童,是开放性的、不确定性的存在,教育生活从根本上Ifn言是创造性的,或者说是期待创造性的,Ifn不是依葫芦画瓢,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教师的职业生活呼唤我们创造性地投入其中,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教育生活,给我们的教育生活空间营造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品质。”z;从教师个人素质及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课改10年来“教书匠”式的教师已不适合教育的发展,新的教育形势对一线教师的素质要求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Ifn“教学机智”也即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不论课改前还是现在,也可以说从古至今都是教师追求的较高境界,只是在新型社会中,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这种追求更加迫切。课堂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一一创新型、智慧型人才,不论从学生还是从社会的发展来考量,都需要智慧的教师机智地教学,让智慧点燃智慧,燃起师生彼此生命的激情。      教师培训中骨干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有经验的一批教师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骨干教师在认识自身教育状况的前提下,需提高自身的教育追求,由经验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变提升,以达到更高的教育境界。这就需要骨干教师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教学机智的养成,不论在集体培训中还是在口常教学中。这就需要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对教学机智及自身的教学机智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鲜见以教学机智为切入点对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希一望通过对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的调查研究揭示这一教师群体教学机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帮助教师了解自身状况,更加准确的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提出一些供教师参考的改进建议,希一望对教师养成教学机智有所帮助。    第一章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笔者有幸参加了几次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国家培训(吉林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通过与一线教师的接触,对这一教师群体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在敬佩他们经验丰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疑问,反复思考,最终选择教师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一一教学机智为切入点,展开对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的深入了解与研究,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希一望通过对100多名骨干教师的调查、分析能反应出被调查的农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机智方面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农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机智的改进建议,并希一望对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能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关十教学机智的研究有的单纯从理论上对教学机智的内涵、特点、价值、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理论论述并提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建议;有的依托教学案例对教学机智进行阐释;有的选择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如新教师、经验教师等,通过案例分析等进行研究,以揭示某一教师群体的教学机智的状况并提出较具体的改进意见。统}fn观之,鲜见以农村骨干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机智的相关调查研究。关十骨干教师方面的研究,关注教师培训的居多,另有以教师对知识的需求、教学关注对象、能力、素养等切入点对骨干教师展开的调查研究,}fn针对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的研究则更显单薄,可以说不管对教学机智的研究还是农村小学骨干教师方面的研究,农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机智的调查研究都是一个少有人涉猎的交叉点。通过本研究,试图揭示农村骨干教师掌握、运用教学机智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以使相关方面的研究角度更加多兀、内容更加丰富。    (二)实践价值    1.调查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的教学机智的现状,揭示其教学机智的群体特征。  本研究从教师到骨干教师再到农村骨干教师,概念的内涵逐渐丰富}fn外延逐渐缩小,把研究视角集中十一个具体的群体,从}fn揭示教学机智的群体特征。“优秀教师需要认识自己,这是隐藏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不会“戴着重重地墨镜看学生”,才不会“在抽象地意义上,遥远地,视其为疏离十世界的概念堆砌  参考文献[1]胡卫张继玺新观察:中国教育热点问题透视「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hH IJIJ小学骨十教师的能力素质提高}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3 (5)「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一教育智慧的意l}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1童广运、杨建文试论课堂教学机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6策小玉洞察犀利,应变灵活一一试论课堂教学的教育机智}J}南通师专学报1997 (2)[7」钟启泉、刘徽教学机智新论—兼谈课堂教学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8, 9土北生教学机智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的土卫华.教学机智论 骨干老师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机智探析 「D].长沙:华中师范大学,2009土卫学.教学中教育机智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1.张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机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2006[12」赵i1:铭略论课堂教学机智CJ」中国教育学刊,2006 (6)刁培曹、吴也显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1}1]佐藤学学习的快乐一走向快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15[15」华应龙课堂因融错而精彩 http://sblunwen.com/dxlslw/ 「EB/OL].金艳突破教师职业发展高原期的思考与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06 (6)李凉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一一教学专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18]Carlsen. w. s. (1993) Teacher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control:Quantitative evidence from novice biology teacher’s classroo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0 (5),X171-X181[19] ;琦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20]卢军教师成长关键词[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   关于农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机智的调查研究摘要 4-6Abstract 6-7引言 10-12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12-19    一、研究问题 12    二、研究价值 12-13        (一) 理论价值 12        (二) 实践价值 12-13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4    四、教学机智文献综述 14-19        (一) 国外关于教学机智的研究现状 14-16        (二) 国内关于教学机智的研究现状 16-19第二章 教学机智的内涵及价值 19-23    一、教学机智的内涵 19-21        (一) 关于机智的理解 19-20        (二) 关于教学机智的理解 20-21    二、教学机智对教师发展的价值 21-23        (一) 有利于教师适应课改环境,赢得专业发展空间 21-22        (二) 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自身教学潜能 22-23第三章 关于农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机智的调查 23-44    一、调查设计 23-24        (一) 调查目的 23        (二) 调查对象 23        (三) 调查方法 23-24    二、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24-44        (一) 调查问卷分析 24-42        (二) 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42-44第四章 农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机智的影响因素 44-48    一、农村教师缺少专业引领,导致低水平重复 44    二、发展高原期,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与动力 44-45    三、囿于经验,缺乏自我反思 45-46    四、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价值判断 46-47    五、学科知识欠缺,影响教学机智的表现与形成 47-48第五章 农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机智的改进建议 48-53.................................................后记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