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国家术语考证

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国家术语考证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
论点:国家,中国,天下
论文概述:

古代的“国家”是一个含义不确定的词汇,它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周代的分封制,使得天下变为各个诸侯国,这也就是说在一个天下范围内,存在着多个国家。“国家”

论文正文:

第一章绪论

1.1中国国家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对民族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中国,学者们对国家民族理论的研究并不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和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情况只发生了一点点变化,一些关于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文章时有出现。进入21世纪,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在国家理论研究问题上,一些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综述,如王艺宝的《近年来国内专制理论研究综述》、岳荣的《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研究综述》和罗兴祖的《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综述》等。,但总的来说,这些学者的讨论相对广泛。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家理论研究做一个更全面、更具体的介绍。但是,由于空间的限制,它只总结了中国的理论研究状况,并没有涵盖国外的情况。本文主要从中国国家的起源、古代人的国家观和中国古代政权制度入手,希望能对中国的国家理论研究有一个更清晰的概述。

2中国古代“国家”术语

2.1.1“国家”和“家”的解释

“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它意味着人口、力量和土地来自口中,来自战争和统一。由此不难看出,通用电气守护的领土就是这个国家。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据文献学家考证,古代汉语中用来指国家的“国家”一词由“会”和“格”两个符号组成。其中,“哥”是一个表示单词发音的音符;慧是词义的意义象征,就像一座有外墙的城市,也是汉字“一”的原始特征。因此,“国家”的原意就是城市的意思。简体字“国”只出现在宋代。这个词从“从口中”、“从”或“从口中”变成“从玉中”。在古代文字中,“玉”和“王”是相同的。据《康熙字典》解释:“说文解字”王祥与三王智联,其一致也。””徐说:“王中越来越近,王三越来越近。李杨冰说:“这三幅画都很好,就像王毅的一样。”《列篇》开始增加一些词语来区分它和皇帝陆德铭对《李记内则》的解读是:“国王,皇帝也”。因此,“国家”一词突出了王权的含义。在先秦时期,国家是一个附庸国。孟子说:“诸侯失去了他们的国家。”然后他说,\"皇帝的土地是一千里,大国的土地是一百里,第二个国家的土地是七十里,小国的土地是五十里。\"

目录

3中国古代“政府”术语研究....................................................................................42
3.1....................................................................42
3.2....................................................................................,唐朝的“政府”43
3.3.........................................................................44
3.4.................................................................................,清初“政府”50
3.5结论...................................................................................................51
中国古代“朝廷”术语研究.........................................................................52
4.1“超”,即“法院”的含义......................................................................................52
4.2周朝朝廷....................................................................................53
4.3帝国法院:....................................................................54
4.4结论...................................................................................................59

结论

历史上,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空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世界,所以对古代“国家”的考察必然涉及到“世界”。儒家过去常说“家、国家、世界”。这里,“国家”和“世界”指不同的物体。“国家”指的是统治者的领土,“世界”指的是皇帝控制的范围。事实上,先秦时代的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国家,因为尽管世界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空,但它实际上指的是法院可以控制的领土。这片领土也是一个国家,但古人并没有使用“国家”这个词,而是“世界”。这不仅是空之间的概念,也是意识形态的概念。“世界”不仅包括对自然地理的讨论,还包括古代哲学家关于国家的各种观点。古代“国家”是一个含义不确定的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周朝的分封制度把世界变成了不同的附庸国。也就是说,一个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国家”是指附庸国,国家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代理人。这是先秦时期的情况。帝国时代的“国家”与先秦时期完全不同。国家不再是指附庸国,而是一个名词,指统一的政权。这一时期,全国统一,专制皇权建立,县制的实施使附庸国成为中央直属的地方政府。国家由县组成,“国家”直接成为皇帝的国家。这也表明词义的变化与国家制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