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重建非洲的荣誉——艾奇贝的殖民批评与反殖民写作

4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重建非洲的荣誉——艾奇贝的殖民批评与反殖民写作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0000字
论点:非洲,殖民,批评
论文概述:

目前,国内对非洲文学的研究还非常单薄,没有一部非洲文学史,仅有一部翻译自美国人伦纳德克莱因主编的《20世纪非洲文学》,在国别文学史中只有一部山李永彩主编的《南非文学史》,没

论文正文:

第一章阿奇贝与现代非洲文学

第一节阿奇比·[的生活和身份/br/]奇努阿·阿奇比(1930年11月16日),他的真名是艾伯特?奇努阿·阿鲁·古墨?艾伯特·钦iialumogu Achebe(Albert Chinialumogu Achebe),其在伊博语中的本义是“我的灵魂为我而战”,出生于尼日利亚东南部伊博人的新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教会小学教师。艾奇贝在成长过程中深受传统非洲部落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这种生活环境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Ibo传统中,讲故事非常普遍。阿契贝的母亲和姐姐经常给他讲故事,他也喜欢。他还对乡村拒绝的传统活动感兴趣,例如经常举行的化妆舞会,这些活动在他后来的小说中经常生动地再现出来。阿奇贝在一所教会学校上学,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一位老师称他是班上书法和阅读最好的学生。他还参加每周一次的小学活动和每月一次的福音特别活动。当反对新教的人问传教士基督教是什么时,争论很大,阿奇贝后来在《分裂》中写道。高中毕业后,阿奇比以高分被伊巴丹大学录取,主修英语、历史和神学。在伊巴丹大学,他还培养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包括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沃尔夫、索因卡和剧作家约翰?胡椒。克拉克和诗人克里斯托弗·奥基博。1963年,尼日利亚共和国独立,不久伊博叛乱爆发。阿切贝参加了内战(1967?1970年),成为比夫拉共和国的正式支持者,并成为新政权的成员。平民深受战争之苦,由于暴力和饥荒,死亡继续蔓延。他向欧洲人和美国人寻求人道主义援助。当尼日利亚政府在1970年再次吞并该地区时,他加入了执政党,但很快他对自己亲眼看到的腐败和排斥感到失望,并退出了该党。1971年,阿切贝创办《奥基克》杂志,为尼日利亚作家协会的新作品提供出版领域。自1982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尼日利亚作家协会主席,并多次在欧洲和美国教授非洲文学。他还曾担任美国纽约哈德逊河波士顿大学巴德学院语言文学系的教授。

第二节艾奇贝在非洲现代文学中的独特性
艾奇贝在许多非洲现代文学作家中有着独特的成长背景。他不同于非洲本土作家,如埃及的马哈福德和西巴伊,也不同于尼日利亚的本?奥克利和其他移民作家。前者的本土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没有离开非洲,也没有在西方留学。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西方文化也有很好的理解,但他们也属于在非洲被接受的西方宗教。在他们的作品中,更多的是本土的生活经历和对历史文化的感知。当地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其创作土壤。他们都坚持用自己的语言,主要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来揭示殖民统治的残余,探索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自我完善和觉醒之路。此外,作为北非阿拉伯国家的作家,他在文化亲和力方面属于地中海文化圈,这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文学中通常没有提及。后者的移民作家很早就移民到了西方国家,在西方文化氛围中成长,接受了完全西式的教育,并用他们自己以外的语言创作。虽然他们的环境远离非洲,但他们自然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累有敏感和关注,所以他们更同情不同文化的碰撞,这赋予他们在各种文化背景下写作的天赋。然而,他们自身文化身份的边缘性往往使他们感到孤立,因此他们积极倡导与强大的西方文化交流和对话。阿切贝与上述两类非洲作家有着不同的写作背景。他在非洲长大,在非洲生活了很长时间。他非常了解原始部落生活。他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留学西方的经历也让他对这两种文化非常熟悉。

第二章从《非洲印象》看阿奇贝的殖民批评

第一节殖民批评或后殖民批评在理解和研究
阿切贝及其作品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曾经借用的理论工具。由于艾奇贝大部分作品所反映的殖民背景的特殊性以及他在殖民批评理论方面的独特成就,中国研究者往往从后殖民理论的惯性思维来解读艾奇贝。然而,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批评范畴,正确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阿奇贝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此外,通过对艾奇贝殖民批评文本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他文学批评的敏感性。参照艾奇贝及其小说,我们似乎可以很容易地与殖民批评的相关理论联系起来。一方面,他的小说内容实际上展示了尼日利亚殖民和后殖民时期的各种文化冲突和社会变迁。另一方面,这要归功于艾奇贝著名的演讲《非洲印象:康拉德《黑暗之心》中的种族偏见》(African Impression:Racial Prejudiction in Conrad \' s Heart of Darkness),该演讲是1975年在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发表的,被视为殖民批评的里程碑式文献。事实上,除了对作品内容的分析之外,目前国内对阿切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后[人民批评理论的角度解读阿切贝的创作思想上。
后殖民批评中的所谓“后殖民”应该与第三种含义相一致。人们普遍认为后殖民批评主要源于赛义德1978年出版的《东方主义》。赛义德是一位在巴基斯坦和埃及接受基础教育并在美国完成高等教育的学者。他的东方主义包括三个本质:第一,他坚持西方知识与用意志和权力控制世界的西方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二,他坚持殖民话语分析的本质必须有多学科交叉;第三,他坚持认为东方主义的早期传统对中东当前的政治有着持久的影响。从这三个基本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后殖民批评侧重于对知识和文化等抽象因素的影响和控制,这与福柯基于权力和意志的写作对赛义德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霍米·巴巴(Homi Baba)是在印度长大的波斯人,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他对后殖民批评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几个核心概念:“模糊矛盾的混合”、“模拟”、“文化差异的发展”和“三度空”。其中,他对前两个概念的解释具有现代语言学分析的色彩,而后两个概念突出了霍米·巴巴(Homi Baba)对东西方不同文化融合的主张。

第二章考察艾奇贝对殖民主义的批评............................14-22
摘自《非洲印象》。第一节殖民批评或后殖民批评................................14-17
第二节黑暗之心的批判................................17-22
第三章................................22-32
在阿切贝的反殖民写作中从《解体》第一节还原非洲的真实图景................................22-24
第二节殖民历史的实现................................24-27
第3节黑白................................27-29
第4节英语本地化................................29-32

结论

阿奇贝是非洲的启蒙作家,也是西方的颠覆作家。他是第一批获得非洲认可的本土作家之一,也是第一批受到西方关注的非洲作家之一。他是一位具有非洲自我意识的作家,也是一位具有全球视野的作家。他把自己的个人作品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通过文学作为民族启蒙的精神载体,他帮助人们了解殖民历史,积极传播非洲文化。阿奇贝通过殖民批评推翻了殖民文学中陈腐而不公平的非洲形象,并深入分析了贡佐的文化心理。从非洲文明本身的角度出发,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他将殖民主义的历史遗产与非洲文化传统结合起来,让非洲的声音被听到,从而构建了一个独立而独特的非洲话语范式。通过自己的反殖民写作,他重塑了非洲自然真实的形象,再现了被历史遗忘的部落传统生活,从非洲的第一视角认识了殖民历史,在写黑人故事时客观关注了人们的形象,并用本土化的语言描述了非洲。阿切贝毕生致力于打破西方对非洲的公式化理解,通过“打破”殖民批评和反范敏的“建立”,重塑非洲形象,重建非洲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