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0,000,000”字分析

4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0,000,000”字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2000字
论点:数词,概数,研究
论文概述:

本文数词体系的分类主要是按照梅轶洁的《(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中对数词的分类标准来进行的。在这一分类基础上,从“百、千、万”与数词的组合研究、“百、千、万”类词与数词辅助

论文正文:

导言

1.1研究现状
数千年来数字几乎没有变化,属于基本词汇。“韩曙历史悠久。李露·商志”,上面写着,“数字是1,10,10,000,10,000。”\"虞姬、谢雨时、白宇、余倩、万宇,其方法是算术.\"近代,中国第一部汉语语法书《马史文通》将数词归类为“静态词”(即形容词),一些有代表性的语法书基本上遵循了这一观点:张赵石的《中国文典》将数词称为指示形容词;黎锦熙的《新汉语语法》和杨树达的《高级汉语语法》将数词和量词组合成形容词,称之为“数量形容词”。吕叔湘(1942,1944)将数词和量词归类为《汉语语法大纲》中的指称词,并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量”章节,称为“量的指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可以说是数字研究的最初阶段。直到20世纪40年代,王力才从形容词中提取数字,并将其分成词类。他认为“数字是那些表达数字的东西”,它们与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并列,并把它们视为实词。目前大多数语法著作都遵循王力的观点,把数词归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例如,黄伯龙、廖旭东、邢付逸、胡玉树等。所有人都把数字归类为一个独立的实词类别。其中,黄、廖认为数字是代表数字的词,而胡和兴认为数字不仅代表数字,还代表顺序。
自数字被确立为独立地位以来,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数字研究的专著和单篇论文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这些专著的切入点不同。有些人从内部数字分析数字,并研究它们的结构和类别。有些人从外部结构入手,研究特定结构中的数字,然后分析由数字组成的短语,或者研究句型和句型,分析作为句子语法成分的数字,然后分析它们的句法和语义关系。数字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以下是近30年来汉语数词研究的简要回顾。
在数字被确立为独立地位后,迫切需要对数字进行分类。20世纪80年代,数字的分类有很大差异,出现了数种数字分类平分世界的情况,即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和多分法。胡玉树(现代汉语1962)认为数字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只包括:零、半、一、一、二、二...十,一百,一千,一万,一亿。同时指出数字可以构成数字短语:7,811,7/8等。刘月华(现代汉语实用语法1983)和邢付逸(现代汉语1986)把数字分为基数和序数。刘月华认为基数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和倍数,而邢付逸将基数分为:代表定数(如一、三、八)的数和代表不确定数(如数、多、数不清)的数。朱席德(语法讲义1982)坚持三部分原则,认为数字包括系数词、数字词和近似词。张志公(现代汉语1982)、黄伯龙和廖旭东(现代汉语(修订版)1987)使用五点法将分数、倍数和估计值直接放入与基数和序数平行的水平。
20世纪90年代,黄伯龙和廖旭东将现代汉语中的五分法改为二分法(修订本2,1997),一致认为数词分为基数法和序数法。小郑国和李英哲在《汉语定数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变》(1997)中也采用二分法,将数词分为数词和序数。在梅易捷的《数词语法研究》(2005)中,数词系统大致分为四类:基本数词、自然数词、数字助词和复合数词。基本数字可分为系数词、数字词和特殊数字。基本数词在数词内部结构中起着最基本、最关键的作用,具有强大的构词功能。合成数字是指由系数词、数字词、特殊数字和数字助词组成的数字。笔者在总结和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梅易捷的数制分类较为完整合理。本课题研究的主题是“100,000,000”和“100,000,000”两个词。在分类上,它是以梅易捷的《数词语法研究》中的数词分类系统为基础的。
人们对基本数字和自然数字的理解相对没有区别,但对辅助数字和复合数字的理解有所不同。对于这些差异,一些文章也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如郭磐、熊志华的《数论三论》和邓张颖的《也谈现代汉语中的数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数词的分类差异,并总结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现有对数词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1)对约数、虚数、基数等的一些特殊研究。
相对而言,关于近似数字的论文相对较多。近似不属于语法范畴,不是数字的小范畴,而是属于语义范畴,是一种用数字表示的数字。一些早期的语法著作,如:朱席德(语法讲义1982)、张志公(现代汉语1982)、黄伯龙和廖旭东(现代汉语(修订版)1987),都认为近似词是一个小的数词类别。后来的语法著作(如现代汉语)只清楚地表明近似数字是一个用数字来表示数字的范畴,并且有许多方式来表示近似数字。《汉语语法大纲》列出了六类近似数字。《汉语历史语法》分两节讨论不定数的表达。《现代汉语概论》指的是表示近似数字的“越、可、许、巴”等词。关于表达近似数字的单个词也有相当多的研究。例如,吕叔湘的《试着说近似数的“来”,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近似数的“来”的应用范围和位置。江蓝生对近似数词“来”的历史考察从“来”的来源、意义和位置三个方面来研究“来”。吴镇宇的《中间近似词“可”和“许”的测试》描述了“可”和“许”在《太平广记》中的位置和格式,并简要论述了它们的来源和历史。张一圣的近似数助词“来”和“多”考察了“来”和“多”的分布,比较了它们在分布和搭配上的异同。王改将“近似数词“来”的语义调查研究改为“来”,并从语义层面对“来”进行了调查研究。
对虚数的研究主要是从虚数用法的静态描述、虚数规律的探索和数字语法化的修辞意义入手。例如,梅易捷对《祖堂集》数词的语法研究将虚数分为简单虚数和复合虚数,并分别进行讨论。马思洲的《论数字弱化》指出了数字弱化的一般原理,并讨论了数字“6”、“7”、“8”的语义弱化现象。娄志新、张觉的《成语中数词的语用功能和修辞浅谈》列举了数词的修辞,如夸张、隐喻、重复、衬托、对比、转喻和互文。黄月周的《从一千到一万——成语中数字的抽象意义》概括了成语中数字“一”到“一万”的抽象意义。陈云纹的《古诗中独特的艺术价值》指出,巧妙运用数字会使诗歌形象生动简洁,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意志、表达自己的感情、描绘场景和对象。

(2)数词语法特征研究
数词语法特征的讨论大多见于一些语法著作中,如:周发高的《古汉语语法,称代篇》、邢付逸的《汉语语法》等个别论文也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例如:((游仙石窟)数词研究,(祖堂集>数词语法研究)和“古代汉语数词两种位置的比较”等。郭磐《汉语数词研究》的第一章专门研究语法层面的数词问题。他总结了数词的语法特点,并从数词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主动用作动作动词和使役动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3)其他与数字相关的研究
其他研究包括单个数字的研究、几个或一系列数字的比较研究、数字的动量和名词性数字的研究、数字的文化内涵和修辞研究等。动量尺度和名词尺度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现代汉语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吴福祥、冯胜利、黄正德的《汉语“数+量+10”格式的来源》一文从汉语历史语法的角度论证了现代汉语“数+量+10”格式的来源。至于单个数字、几个数字或一系列数字的比较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一”、“二”、“三”、“二”、“半”等词,如闰语中的“特殊数字“一”的研究。此外,研究强调感性,不全面、不系统。孙德新的《十万略论》也只论述了“十万”的语义和历史演变。

(4)对外汉语数词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数词教学研究的论文和著作相对较少,近年来略有增加。刘小兵的硕士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字教学》为系统的数字教学提供了一些参考。春燕郭的《对外汉语近似数助词“多”、“来”、“把”的教学》分析研究了这三个词的分布特点、价值范围、用法和成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李林欣的《汉语近似研究》提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其他一些小论文,如:陈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嵌入数字的成语分析与文化内容讨论》,以包含数字“一”、“三”、“九”的成语为例,分析这些数字在成语中的非数字意义,并分析这些意义的来源。

1.2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首先查阅文献,通过收集整理文献,了解数字的研究现状,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从文献中总结相关理论和观点,寻求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其次,在论文的构建中,主要采用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是理论研究中常见的基本方法。在语言研究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对大量语料库的描述和分析,获得了对事物某些属性的理解,从而总结出语言的相关特征。作者对不同语料库中“十万、千、万”词的构词特点和词义特点进行了对比描述和分析。本文还采用了记录的方法,即记录他们在与外国学生交流时经常犯的、值得学习的错误。此外,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专门与外国学生交谈,引导他们使用我们需要学习的“十万、一万”的单词,并及时记录下来。
本文主要从“十、千、万”与数字的组合、“十、千、万”与数字助词的组合以及包含“十、千、万”的成语三个方面来研究数字“十、千、万”。本文对数词系统的分类是以梅易捷的《数词语法研究》中的数词分类标准为基础的。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中使用的114个语料库主要来自CCL语料库。它们主要是通过描述性和比较性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以找出“百、千、万”和数字组合的形式和意义范畴。第二章主要讨论“百、千、万”与数字助词的组合形式。通过对大量相关语料库的分析,从形式和意义上对近似助词进行了逐一描述和分析。第四章的成语主要来源于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成语标准大词典》,结合李修杰主编的《汉语成语考证词典》、董方盈主编的《中国现代汉语双序大词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选取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包括数字“十万、千、万”,然后从形式、意义和结构关系三个方面对这些成语进行分类。最后一章,留学生的错误语料库全部来自HSK动态语料库。摘要:结合以往本体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对外汉语“十万、千、万”词汇教学顺序的建议,并分析了这些词汇在HSK动态语料库中的常见错误,进而提出了教学策略。

1.3本研究的意义
与其他词类相比,数词的研究还不够。总的来说,数词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很少有专著和论文对数字作为一个整体或一些数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本课题将对数字“100,000,000”和“100,000,000”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分类。希望能对数词的本体研究做出一些贡献。长期以来,数词本体研究严重脱离对外汉语教学,而数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数词时犯的错误大部分是误用造成的,而外国学生在使用“100,000,000”和“100,000,000”等词时犯的错误占很大比例。因此,本课题主要以现有的数词研究成果为基础,探索“十、千、万”和“十、千、万”的词汇,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从而将其应用到对外汉语数词教学中。

2。”100,000,000”和数字……17-31
2.1系数字和“100,000...................17-21
2.2位数单词和“100,000..............................21-27
2.3特殊数字和“十万,千,万”..............................27-31[/比尔/] 3。”“百、千、万”字和数字................31-44 [/BR/] 3.1“十万,一万”字+后缀..............................31-38 [/BR/] 3.2前缀型近似助词+“十万,一万”............................38-44
4。“十万,一万”在成语中的地位,..............................44-56
成语中的4.1“十万,一万”..............................44-48
4.2................................48-51
4.3……51-54
4.4“千人”的特例分析..............................54-56 [/br/ ]5。外国的..............................56-67
.................................................................................

100,000,000字结论
本文对数系的分类主要依据梅易捷《数词语法研究》中数词的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十、千、万”与数字的组合、“十、千、万”与数字助词的组合以及包含“十、千、万”的成语三个方面对数字“十、千、万”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描述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汉语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库进行研究,发现114个语料库被用于“十万、一万”和数字组合的形式范畴和意义范畴。第三部分的研究是在第二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部分“百、千、万”与数字的组合结构,结合数字助词,主要是针对近似助词。通过对大量相关语料库的分析,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逐一描述和分析了近似助词。第四部分的成语主要来源于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成语标准大词典》,结合李修杰主编的《汉语成语考证词典》、董方盈主编的《中国现代汉语双序大词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选取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所有成语,包括数字“100,000,000”,然后对这些成语进行形式、结构和意义的分类。留学生错误语料库的最后一部分来自HSK动态语料库。摘要:结合以往本体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对外汉语“十万、一万”词语教学顺序的建议,分析了这些词语在HSK动态语料库中的几个常见错误,并提出了教学策略。

参考
[1]库克诉准则和第二语言习得...2000
[2]埃利斯,二语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1997年
[3]理解第二语言习得...2009年
[4]郝如意。浅析成语中数字“一”的数字意义和非数字意义[。同仁大学学报。2008(03)
[5]穆欣。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个原则[。碧桂桥日报。2003(05)
[6]应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文学教育(上)。2007(09)
[7]李平。尤先库《[》中的数字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8]王改盖。《近似数词“来”的语义调查与研究》[。汉语学习。2001(06)
[9]张一圣。试说近似数助词“巴”[。暨南大学中文学院学报。2001(03)
[10]李玉明!430070.量词、数字和名词的扭结[。语言教学和研究。2000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