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18062字硕士毕业论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高层住宅环境的设计方法

18062字硕士毕业论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高层住宅环境的设计方法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18062字
论点:高层住宅,居住,住宅
论文概述:

21世纪,我国将进入城市化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作为解决城市住房短缺问题和改善居住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高层住宅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会是住宅建设的重要内容。

论文正文:

1简介

1.1选题背景
1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层住宅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大城市建造高层住宅更为普遍。北京尤为突出。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2年,北京高层住宅的比例约占新建住宅的10%。1985年建成的高层住宅建筑面积占全部住宅建筑的33.7%,1988年上升到40%左右,1989年甚至超过T50%。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商品房出现较早的地区,高层住宅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由于气候条件相似,该地区基本上沿袭了香港的高层住宅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住宅建筑的商业化,大城市高层住宅建筑的发展更加迅速。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高层住宅建设占住宅建设总量的30%以上。深圳楼市的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的比例一度达到6:1。1997年,北京新建住宅中高层住宅的比例上升到近50%,几乎所有新郊区开发区都成为高层住宅区。进入21世纪,高层住宅建设如火如荼。近年来,中国的高层住宅建筑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一半以上的高层建筑是高层住宅建筑。截至2001年底,北京已建成高层住宅建筑衬砌6280万层,占同期竣工住宅总面积的31%。2000年和2001年分别建成755万平方米和955万平方米,分别占当年竣工总住宅面积的52%和53%,打破了北京多层住宅的局面多年。2001年上海住宅销售50强排名显示,在房地产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上海的房地产占总面积排名的44%,显示许多高层住宅建筑已经出现在一些中小城市。然而,它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住房已经成为公民买房的主体。目前,深圳开放的建筑几乎都是高层住宅。在港口开放之初,一些多层住宅建筑大多被夹在高层建筑中,这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见证。

2)中国高层住宅快速发展的原因
中国城市住宅建设中的人地矛盾
世界主要城市的共同问题是城市土地和城市住房日益短缺,尤其是低容积率别墅。人地矛盾突出,使得我们不可能采用低层低容积率的居住模式。我们只能尽力提高居住用地的集约度,有效利用城市土地,以获得更多的居住区空。这是客观的社会需求,不是任何人偏好的结果。高层住宅建筑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国高层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自身的优势。首先,发展高层住宅建筑有利于保护城市土地和控制城市蔓延。节约土地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适当增加住宅层数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与多层住宅相比,高层住宅的最大优势在于朝向空发展,具有占地面积少、居住密度高、容积率高和明显的节地效益。在高容积率条件下,建筑覆盖率相对降低,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图1.5显示,在相同的容积率下,空容积率随着住宅楼层的增加而增加。图1.6指出,在多层和高层住宅混合布局的情况下,随着高层住宅比例的增加,节地性能也在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高层居住建筑占用率的降低,更多的土地可以空用于绿化和城市交通,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降低城市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绿地率,改善环境质量(图1.7)。居住区内的空土地可用于装饰绿化、停车和居住活动场所,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高层住宅环境受地面灰尘、废气和噪音的影响较小,可带来良好的视觉、新鲜空空气和充足的阳光,从而提高居住舒适度。美丽的高层住宅还可以丰富城市空,改善城市景观,形成美丽的天际线。2的容积率计算为1.5。选定的住宅建筑面积为60mx12.6m,层数从4层到18层不等。住宅建筑日照间距标准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为1.5。住宅建筑山墙间距为多层,中高层建筑间距按sm计算,高层建筑间距按13m计算。地板高度是27m。空地板率=遮荫柳树的整个典型单位面积。由于现行规范规定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山墙之间的距离增加,楼层率空在此处转弯。一般来说,人地冲突在大城市和城市中心地区尤为明显。到2002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提高到38.09%,城市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加给城市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城市总数的1/4缺乏居住空间空,绿地和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上升到45%,增加2.5亿非农业人口。根据建设部确定的2010年住宅建设发展纲要,城市平均居住面积将达到12.5小时。此外,考虑到危房改造和自然淘汰,以及城市人口从3.7亿增加到6.3亿,中国城市住宅需求预计将达到每年5.5亿mZ。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中国的土地资源极其紧张。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共有耕地19.51亿亩,人均耕地1.76亩,仅占世界人均耕地(3.75亩)的47%。在人口超过2000万的48个国家中,中国人均耕地排名倒数第七。相关研究预测,即使现有耕地不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到2010年和2030年人均耕地将分别下降到1.43亩和1.34亩。高层住宅还有其他一些优点。集中居住布局可减少
对每平方米居住建筑市政管网的投资,并可紧密安排城市服务设施,缩短公共交通距离。这样,节省了室外设施和运输成本,节省了运输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高层住宅建筑的地下空房间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空房间,战时也可以作为空的防空洞,节省人防工程投资。当然,高层住宅绝不是一种完美的生活方式。近年来,高层住宅的利弊在建筑业引起了许多争论。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高层住宅建筑是一种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居住形式。在我国城市的适当区域,高层住宅的合理开发可以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提供更多更好的住房,这将有利于住房问题的解决和环境的改善。
②居民行为和心理需求的改善和变化与低层高层住宅建设之间的真正矛盾。中国高层住宅自诞生以来,在旧城改造、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物质生活的发展,在基本满足城市居民“有房住”等生理需求后,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已经开始追求一个更好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感、归属感、人情味和对生活的兴趣等心理需求。同时,社会的发展也给高层住宅环境提出了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要求考虑住房类型、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计。计算机的家庭化、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使21世纪的住宅不仅具有住宅的内涵,而且具有多功能的智能内涵...这些变化将改变人们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从而使高层住宅环境的发展面临各种新的挑战。

目录
1简介.........................................1
1.1主题选择背景..........................................1
1.1.1倍背景..............................1
1.1.2理论背景.....................................................................7
1.2选题的意义.............................................7
1.2.1提高我国高层住宅环境质量的必要性.........................................7
1.2.2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需求......................................................8
1.2.3需要适应新的市场形势......................................................8
1.4研究方法和框架二....................................................................9
1.4.1研究方法.....................................................................9
1.4.2研究框架.....................................................................10
2高层居住环境居民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2.1高层居住环境中人们的基本行为和心理需求.........................................11
2.1.1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和心理标准........................................................11
2.1.2高层居住环境中居民的行为和心理需求.........................................12
2.2高层居住环境中居民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差异及变异性................................31
2.2.1居住环境中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差异................31
2.2.2居住环境中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可变性.............................................33
2.3高层住宅环境中特殊群体的行为和心理需求。.........................................35
2.3.1高层住宅环境中的儿童....\"...............................................35
2.3.2高层住宅环境中的老年人和残疾人...,.........................................37
3高层居住环境中居民行为和心理需求的设计策略研究二、满足生活舒适性的设计策略41
3.1.....................................................................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论
众所周知,住宅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比室外更好的室内环境,这有利于居民的健康,但同时,住宅也是一个培养人的素质、激发人的精神和成就事业的地方。正如丘吉尔所说,“人造房屋造就人。”因此,住宅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每一个想法、布局和每一个小型设计都应该关注人。生活环境不仅有物质表现,更重要的是能体现精神内涵。关注人文元素的生存环境可以弥补高科技带来的冷漠,体现人性的渴望,使人、自然、社会达到和谐。只注重物质功能的构成而忽视人的精神需求,或者根本不考虑人的精神需求,是不科学的,违背人性的。最终会给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态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参考
[1]美国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协会。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2]魔术雷春农编辑。高层建筑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雷春农著。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丹麦)杨。盖尔。谁能翻译。协会和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BR/] [5]林崇顺著。心理学建设。重庆大学建筑材料系[/比尔/] [6]埃伦森。社会心理学导论。大众出版社,1987年[/BR/] [7]徐雷青、杨红霞著。环境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8]由向俊一和古燕顺著。由周畅和李寿翻译。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
[9]陆袁遗、尹培同著。外部空设计,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10(英文),作者:肯特。谢立新。心理学建构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