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18字硕士毕业论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丁玲的思想转变及相关创作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0818字
论点:转型,创作,延安
论文概述:
作为少有的几位贯穿20世纪中国文坛的作家,丁玲研究已取得相当多的成果,探讨之处仍旧很多。与多数作家不同的是,除被打为右派期间,丁玲一直处于文坛的但可“先锋”位置,并体现了中
论文正文:
导言
一丁玲
丁玲及其文学创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一个复杂而引人注目的现象。她是“五四运动的最后一位女作家,也是第一位左翼文学的女作家”。丁玲,姓江魏明,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安福县常德县的奶奶家。她的生活充满了起伏,她经历了许多成功、失败、荣誉、欢乐和悲伤。“一波来了...上升到天空,另一个波浪消失了,沉入海底。”他4岁时失去了父亲,14岁时失去了弟弟,27岁时失去了第一任丈夫胡叶萍。他两次被判入狱八年。1910年,他和妈妈一起去上学。此后,他先后在常德、长沙、桃园、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学习。1927年底,她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蒙克》,次年,她通过出版她的著名作品《萨菲女士的日记》(Ms. Safi\'s Diary)成为著名的女作家。1930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胡伟》,1931年他写了一部中篇小说《水》。延安时期,她先后写了《医院里》、《我在下村的时候》、《黑夜》和《桑干河上的阳光》。其中,《桑干河上的阳光》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她担任各种行政领导职务,并将创作精力集中在散文上。1955年,他被错误地指定为“丁陈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后来,他被指定为右翼,并多次受到批评。陈明(丁玲的第三任丈夫)被转移到劳改营后,他申请和丈夫一起去大北野地黑龙江佳木斯垦区参加劳动改造,并离开北京。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关进“牛棚”。1979年经中央政府批准后,他回到北京接受治疗,并以《牛棚小品》和《杜万祥》重新出现在文坛。丁玲1986年去世后,新华社发来电报指出:“在新文学的几个转折点上,她的创作都反映了党倡导的文学发展方向。”这是对她的最终判决。纵观丁玲的一生,她的创作持续了大约60年,跨越了几个时代,留下了430万字和430万封信。他的创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他的创作到他的保安(1927-1936);从1936年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1957年)保安到达后。复出后的创作(1979-1986)。每个时期都有重大或微小的变化。
二。丁玲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思想转型的界定
本文着重论述丁玲的第一个写作时期——从她的处女作到去宝安前的小说。在此期间,她的创作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可以用“转型现象”来概括。继蒙克之后,1928年2月10日,叶圣陶主编的《小说月报》第2期第19卷头版头条刊登了丁玲署名的《萨菲女士的日记》。从那以后,丁玲,作为“一个新的、令人惊叹的女作家”,“仿佛她在这个死了的文学世界投下了一颗炸弹”,“震惊了一代人的文学艺术界”6。1933年5月14日,她被国民党绑架。1936年9月,她在共产党的安排下逃离南京,开始潜入保安。在过去的十年里,她共创作了七部小说集,包括《黑暗中》、《自杀日记》、《女人》(与胡叶品合著)、《一个人的诞生》(与胡叶品合著)、《水》、《夜总会》和《意外收藏》,以及《胡伟》、《母亲》(未完成)、《许多事物的秋天》(未完成)等小说。共有38部小说,包括3部未完成的小说(无题,多事的秋天,母亲7)和1936年陈伯祥1月23日的《松滋》重聚。孙犁过去常常夸大:“丁玲在20世纪30年代的名气、影响力和吸引力让当时的文坛青年为之疯狂。不仅因为她写小说,还因为她致力于革命。”长期以来,许多学者从政治角度对现阶段的转型进行了评论。他们认为,从蒙克和萨菲女士的日记开始,作者就明确关注了社会现状和阶级矛盾。丁玲在复出后的谈话和写作中多次提到这个问题,认为她正积极主动地转向革命。不可否认,丁玲的转型具有政治内涵,并在具体创作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转型。意识形态转型是20世纪20年代末文坛的普遍现象。这也是解放区和新中国文学中的一种集体现象。先锋们用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充分调动和发挥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正义感和成就感,从而“牢固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然而,丁玲的思想转变并不像一些批评家所说的那样,从创作之初就着眼于社会现实,也不需要在普遍情绪到来之前积极参与革命。相反,她的早期创作只是为了纯粹的文学目的,她的转型相对落后,更加突出。早期的创作,即转型前的创作,只是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表达年轻女性的心理苦闷和躁动。虽然它在1930年左右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但它仍然没有跳出“爱情”的圈子。直到胡叶平去世,他才积极向左翼联盟靠拢,并首次接受了左翼联盟的任务(主编北斗)。从此,丁玲与左翼联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她逐渐担任左派联盟的行政职务(左派联盟书记和左派联盟党委书记),并创作了“服从文学”。
通过阅读本文,还可以发现丁玲的思想转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社会问题。这是写作风格的变化,即从心理描写到社会学描写的变化。在早期努力表达年轻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的心理痛苦后,她改变了心理描写的方式,以主观参与的态度解决了整体社会矛盾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早期作家写个体女性心理的主观愿望客观上符合社会环境;转型后,作者主观上努力写社会冲突,客观上写包括女性在内的社会群体的心理变化。这就是丁玲转变的真正意义,这种转变长期以来一直被政治意义所掩盖。原著《蒙克》和《沙飞女士的故事》仅从纯文学的角度描述了女性的精神痛苦,表达了她们的“烦恼”。然后,他们逐渐赋予英雄阶级意识,他们要么加强自己,要么启发周围的人,如“胡伟”和“1930年春的上海”。随着作者自身思想的不断进步,丁玲开始从社会的角度挑起反抗和斗争,展示了群众和集体的力量以及光明乐观的社会前景,试图通过解决社会矛盾来解决包括女性在内的社会整体生存问题,如“法网”、“新闻”。可以说,丁玲小说的变化是一个从个人心理的主观描写到试图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
目录
第二章丁玲思想转变的原因...........................................................................................................27
第一节丁玲的转变现象及其影响的独特性....................................................................................27
第2节冲突与妥协:寻求变革的外部原因.......................................................................29
第三节困境与超越:转型的内在原因探究.........................................34
第三章丁玲转型现象的历史地位和意义.......................................................................37
第一节主流话语的先锋:丁玲与左翼文学.............................................……37
第二节:女性话语的受让人:丁玲与女性文学........................................................41
本章概述..............................................................................................................45
.....................................................................
结论
丁玲转型后的创作总体上没有达到早期小说的艺术效果,但作为一种现象研究,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从丁玲的转型现象来看,从广义上看,丁玲的转型在左翼文学发展史上也起到了示范作用。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个真正以大众为主角的作家,也是第一个走向解放区的著名作家。到达延安后,丁玲受到了领导和个人的接待。她获得了一个正式职位。她得到了情感和行政权力的高度认可和关注。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她写了一句话:“墙上的红旗正在落下/西风正在蔓延到孤城/新的安全人物电影正在开宴会/招待囚犯/纤维笔/谁像/3000名毛瑟的好士兵/阵形图正在向龙山/昨天的温小姐/今天的吴将军开放”。在“抗日战争”的口号下,文学背后的权威充分肯定了第一个跑到延安的作家,并以此为典型,吸引了更多国民党统治区的作家来到延安。在政治权威的控制下,丁玲的延安道路成为客观传播共产党文化的旗帜。抛弃自我,从个体走向更大的自我和集体,是中国知识分子在革命和文学道路上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延安讲话后,知识分子选择了改造和从事解放区工农兵文学,这是他们对“归属感”追求的表现。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在新政权中寻找“成为一员”的意识,消除自身定位中的不确定因素,积极向主流文学靠拢。在这种主动与被动之间,20世纪30年代丁玲作为女性作家和个人主义作家的自觉选择成为知识分子总体思想转变和创造性转变的先导。
主要参考文献
丁玲,《丁玲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丁玲,张炯主编,丁玲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汪曾如、李向东,《丁玲年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袁梁军,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
孙瑞珍、王忠臣,《丁玲留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沈从文,《丁玲实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张永全,《个人主义的悲剧——丁玲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