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9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探索人权的哲学基础——以生命权为例

9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探索人权的哲学基础——以生命权为例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90000字
论点:人权,生命,法律
论文概述:

通过研究生命权的哲学基础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人权概念的哲学基础之一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权概念的可能意义问题。在儒家思想和信念中,人于天地之间有其无比尊贵的地位。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关于现代世界中“觉醒”和“人”概念的变化及其意义,

。第一节是关于那个时代的精神状态:尤其是人类生命本身的意义

一百年前,德国哲学家鲁多伊·费肯(RudoifEueken)在他的代表作《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开始就描述道,很难否认“当今问题的现状”。今天的人们对自己或他生命的意义没有明确的信念。这不仅是因为他总是反映各种各样的环境差异,也是因为他的整个存在被一个绝对的对立分为两半。过去遗留下来的旧传统与各种新理想竞争,要求他完全忠诚。这些传统不仅在细节上相互冲突,而且将生活置于根本不同的差异之上。因此,每当涉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时,它们就截然相反。以宗教和内部理想主义为代表的旧秩序赞扬了一个肉眼看不见但只有精神才能理解的世界的权威。对于感官生命来说,它只认识到它有从属于它的功能。它只是忽略甚至公开攻击它可能提出的具有某种独立价值的声明。相反,新思想试图解释生活,而不以任何方式求助于另一个世界。如果它不在我们感官世界的范围内,就没有办法让人们知道快乐和悲伤。在这里,只有在这里,生命才能找到它的统一和意义。任何跨越这些界限的企图都只能是幻想的产物,会让我们毫无希望地误入歧途。新旧观点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事实上,分裂了我们的忠诚。我们的理想和价值观主要由旧的思想路线决定,而我们的兴趣和事业主要由新的路线决定。我们最终会选择哪一个?我们将在哪里找到让生活有价值的方法?几十年后,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出版了一本关于“当代精神状况”的书,描述了更接近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精神状况。然而,今天以普遍理解为目标的骄傲,以及认为自己是世界主人并想根据自己的喜好塑造世界的某种傲慢和无知,正在敲打着每个人的心。......
与以前那个时代的人相比,今天的人可以说是被连根拔起了。他们意识到,他们只存在于他们的历史已经确定并继续改变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仿佛基汗的存在已经崩溃了。生活和知识的统一现在对我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知道过去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真正被掩盖的环境中。今天的人类已经能够理解事物的真相,这就是为什么生命的基础在我们脚下动摇。现在思想和存在的同一性对我们来说不再存在了。我们一方面看到生活,另一方面看到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同伴对生活的意识。我们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看待这个世界。第二章..............................
..............................

从生命权的立法历史中审视现代人权概念的“人”概念和哲学基础

第一节国际法中生命权的立法历史

法律只承认(或拒绝承认)某些利益事实是否值得保护(或限制或禁止)。那些以法律形式确认的利益成为合法权利。然而,我们有时可以从法律的一些禁止性条款中推断出人们实际享有的权利,尽管当时这种权利可能还没有被称为“权利”。例如,在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初期,刘邦和他的长辈们就三个章节达成了一致意见:“杀人者死,伤人,偷窃以赎罪。”从\"不杀人\"、\"不伤人\"和\"不偷盗\"的一般法律义务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人们享有生命权、健康权和财产权。《汉谟拉比法典》也有这样一条规定:“侵犯他人住宅的自由公民将在这种侵犯中死去并被埋葬在任何地方”(第21条);\"因盗匪被捕的自由民将被处死。\"(第22条)2从这两项规定中,我们还可以推断出巴比伦的自由公民享有不可侵犯的居住权和财产权。虽然古代中国或古代巴比伦根本没有权利的概念,但事实上人们可以依法向他人或国家提出一些合法的要求。这些合法的要求可以说是权利的基础。在古代社会和法律出现宣示表达权之前,人们根据法律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特别是人们能提出什么样的合法要求,几乎都是这样衍生出来的。
默示和默示权利的存在是古代法律的一个共同特征。它不要求存在任何授权的法律规范。在现代法律中,由于权利和人权概念的出现,明确和授权的规范成为法律,特别是《基本法》(宪法)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除非基本法明确宣布基本权利,否则任何可以称为现代国家的法律都不能称为现代法律。无论是源于义务的权利还是授权规范宣布的权利,它们共同的防御目标首先是可能对它们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权力,其次是个人之间的相互侵犯。默示权利不同于宣示性明示权利,因为默示权利要求国家权力,国家权力直接要求国家权力,并有义务满足和实现《基本法》明确宣示的权利。这表明了从古代法律到现代法律的进步。近代以来西方法律的主要特征是明确人们实际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
................................

第三章功利主义与人权............................................................39
第一节功利主义哲学:历史发展及其核心内容..............................39
第二节功利主义人权观和人权绝对理论.........................................43
第三节功利主义人权观具体分析:
以关于保留或废除死刑和生命权的辩论为例…….............................47
第四节人权功利主义的具体分析:
..........................................52
第五节功利主义哲学与人权
原则冲突:以生命权为例........................................................56
康德哲学中的伦理意蕴
.......................................................................59
第一节康德批判哲学概述:它的起源和一般..............................59
第二节实践理性的绝对秩序:
三种先验道德法则.................................................和……63
第3节实践理性的对象:善与恶;
实践理性的公共假设: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69
第4节康德对经验的批判
论幸福及其对人权基础的意义.........................................72
第五节是先验人权概念的基础:康德的伦理学提出了这样的论点,即在人类内部,
是价值和人类的绝对目的。..........................................................77
第六节是康德生命权伦理学的基本含义:
关于死刑,堕胎和安乐死的争议就是一个例子。.........................................83
中国传统文化“人”观在人权哲学基础上的可能意义
....................................................................87
从中国古代法律中死刑的规定
看传统“人”概念的变化第二节....................................................................87
论中国古代的生命观:从“人”与生俱来的超越
................................90
论生命权辩论的功利主义效应基础:
以中国的安乐死、堕胎和死刑为例...........................................95
第四节人权与生命权的功利主义效应理论批判.............................99
第5节儒家思想和信仰对人权基础的可能意义:
儒家思想赋予的宇宙中的人/br/].........................................102
结论....................................................................................107
参考....................................................................................109

结论

麦金太尔在《美德之后》中指出,当代人的世界观基本上是韦伯式的。麦金太尔的意思是韦伯的理论不仅概括了现代性的特征,也显示了现代性本身的特征。韦伯对现代西方社会特征的研究得出结论,这个社会是建立在一种理性主义的基础上的,而终极价值不再与社会的建构有关,而只是个人的选择,这只能建立在个人主观感受和情感的基础上。雷蒙德·阿伦在阐述韦伯的价值观时指出,根据韦伯的观点,“价值是由人类的决定创造的,...每个人的良心都不能被推翻,...而价值是基于选择的,它只能有纯粹的主观基础。”现代人对道德和终极价值的看法与古代人有质的不同。世界进入现代社会是诚信的改变。不仅人类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而且人类对自身的看法也与古代完全不同。
在论文的第一章,我们用两位哲学家的描述来强调今天的一般精神状态和“人”的概念。当今时代的精神状况混乱而没有基础。生活缺乏一个统一的意义,使人们能够安定下来。自近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以自然生命为基础的高等动物“人”的概念,已成为世界共识。在这样的精神状态和“人”的概念下,现代的人权概念也在扩大其影响,并逐渐成为判断世界各地人民生活状况甚至生命意义的世界性标准。
生命权是现代人权体系中最重要的权利。通过研究生命权的哲学基础,我们可以看到人权概念的一般哲学基础。在我看来,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以生命权为主导的人权概念,对于人类走出信仰生活、步入世俗生活追求幸福的现代理想确实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中文:
1艾尔:《20世纪哲学》,李宝楼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安倍可以成为:康德实践哲学,转。俞凤武和王洪稳,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3奥古斯丁:《自白》,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4威廉·巴雷特:《非理性人的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杨光亮和艾平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生活、阅读和新知识联合出版,1957年版。
6贝卡利亚:“关于犯罪和惩罚”,转。黄凤,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7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转。张炎、傅铿,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8汤姆·比彻,《哲学伦理学》,雷克勤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9边沁:《论政府电影》,沈舒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10边沁:《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印石弘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