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2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企业管理思想的哲学科学建构

22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企业管理思想的哲学科学建构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20000字
论点:管理,人性论,模式
论文概述:

在我国当前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实践管理的提出更有着特殊的意义。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管理是超越模式管理的

论文正文: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意义

虽然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中先后提出了许多人性假设,如“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抽象性。他们认为人性的某一方面是片面的、固定的和绝对的,认为它是人类固有的和不可改变的本性,从而陷入抽象人性理论的泥沼。例如,他们有时把人们的经济需求视为人性,有时把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视为人性,等等。这种抽象的人性理论的本质是,“在‘完整’的人的范围内,只有一个特定的环节是绝对的。”(3)在抽象人性理论的指导下,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中出现了各种片面的管理理论,即有时过分注重生产效率而忽视人的存在,有时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轻视管理的科学性等。正如管理科学家德鲁克所说,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只谈一个方面,只谈一个方面,好像这个方面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关于管理的主要部分的研究。但我认为,让管理层和经理们的工作如此有吸引力的是,它是一个真实的整体。”笔者认为,正是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在抽象人性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片面管理思想导致了信奉这种管理思想的企业的片面发展。“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存在大量由于对人性的曲解而导致的不合理的管理行为,这已经成为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组织有效性的主要问题。“(5)因此,从人性的角度探讨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正如南开大学齐·洪山教授所说:“从人性的一般性讨论到具体经验管理领域的各种人性假设理论,虽然理论很多,每一派都有自己的基础,但在方法论或具体理论层面上还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这种情况暗示了讨论这一问题的困难,也表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巨大理论价值。“(1)第三,要彻底克服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的局限性,真正体现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和主体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思想,需要马克思主义实践人性论的指导。
作者认为,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的最大局限是“人比人更有价值”,人被视为管理的对象。事实上,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没有人,管理就不复存在。管理水平最终取决于人的素质,这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思想家和企业家所认同。德鲁克说:“管理好人不仅是管理的起点,也是目的地。\"................
..............................

第二章人性实体理论与模式管理的发展历程

如前所述,笔者试图揭示和克服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模式管理的局限性,从而在马克思主义人性实践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一种超越模式管理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管理思想。因此,认知模式管理的发展过程及其实质性的人性理论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从模型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各种管理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构建都是基于人性实体理论中的某种人性假设。换言之,人性实体理论中的各种人性假设催生了各种管理理念和模式管理理论。不同的人性假设决定了不同的管理理论,甚至不同的管理实践。这是模式管理不同于实践管理的本质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实体理论的各种表现形式基本上与模式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相统一,也基本上与模式管理各种历史形式的内容相一致。因此,研究人性实体理论和模型管理的发展过程,掌握人性实体理论的各种历史形态,理解各种人性假设和不同管理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模型管理及其人性实体理论的历史局限性,理清模型管理的社会历史根源,为实践管理超越模型管理提供充分的逻辑前提和社会历史基础。

2.1亚当斯密和模型管理中人性实体理论的基础

作为模型管理哲学基础的人性实体理论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经济人假设”思想。史密斯写了他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两本书。第一本书《论道德情感》(2) (1759)涉及道德问题,而第二本书《关于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3) (1776)涉及经济问题。这两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前提,即“经济人假设”。在这个前提下,前一本书关注的是人类“自利”的动机是如何转化为利他行为的。后一本书深入研究了“自利”的人性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斯密的经济思想不仅主导了当时经济学的发展方向,而且为模式管理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模式管理中人性实体理论的产生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斯密在他的《情感理论》中指出,“自利”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首要关心的是自己。当然,无论在哪里,每个人都比别人更适合也更能关心自己。”(1)也就是说,每个人生活中首要和主要关心的是自己,没有人能更关心自己,只有关心自己才是正确和恰当的。..............................
.........................................

第三章实践人性论——……85
3.1实践人性的辩证统一管理.........................................87
3.1.1辩证.......................................................................87
3.1.2..............................91
3.1.3基于实践人性哲学的整体管理”................................98
3.2实践人性的生成和创新管理.............................................99
3.2.1创成式........................................................100
3.2.2基于实践人性哲学的创新管理.........................103
3.2.3创新管理是.........................115
3.3实际人性和社会管理的特殊性..........................................117
3.3.1实际人性的特殊性......................................................118
3.3.2............................122
3.3.3基于实践人性哲学的社会管理...................125
3。3.4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128
第四章以人为本的管理——超越模式管理实践管理的根本途径...133
4.1重视人的作用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134
4.1.1.........................................135
4.1.2将人视为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138
4.1.3.......................................................................139
4.1.4....................................................................142
4.1.5.........................................................................145
4.2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是人本管理的前提……148
4.2.1展示管理人员的组织和管理作用..............................149
4.2.2展示经理的战略规划角色..............................150
4.2.3履行经理的总体协调职责..............................151
4.2.4确保经理的激励和鼓舞作用..............................152
4.2.5实证分析....................................................................................155
4.3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是人本管理的具体表现……163
4.3.1约束和激励:人本管理原则.........................................164
4.3.2责任感和成就感:人本管理的方法................................165
4.3.3团队意识和最终结果感:以人为本管理的保证..............................167
4.3.4潜在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168
4.3.5……171英寸...................................................................
4.4社会主义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179
第五章企业文化——实践管理超越模式管理的价值追求……183
5.1企业文化的定义..................................................................................185 [/BR/] 5.2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88[/ Br/] 5.2.1历史验证:企业文化的本质和功能..............................188
5.2.2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持久卓越经营业绩的核心因素.......191
5.2.3企业文化是导致企业间业务绩效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193
5.2.4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关键因素。................196
5.2.5企业文化是影响员工态度的决定性因素。................................199
5.3企业文化显示了企业之间的本质差异。.............................................202
5.3.1企业文化是区分不同企业的基本标志。................................203
5.3.2企业文化创造不同的组织氛围.........................................206
5.3.3企业文化塑造不同的企业精神.............................................210
5.3.4形成不同管理风格的企业文化.............................................215
5.3.5显示企业间本质差异的企业文化实证研究..............................219
5.4企业文化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221
5.4.1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222
5.4.2包含企业员工行为守则.............................................224
5.4.3形成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227
5.4.4展示企业领导者的人格..........................................230
5.4.5.........................................232
5.5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236
第六章结论:超越模式管理——马克思主义实践管理的建构.......242
参考....................................................................................250

结论

实践证明,在优秀企业的成功实践中,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完全依靠模型管理提供的各种理论或“模型”来运作。相反,在现实中,有一些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没有上过高中或大学,也没有读过任何管理理论,但他们不仅成就了卓越的企业,还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如具有小学教育的松下幸之助(nosuke Matsushita)等。他们生活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并伴随着它成长。他们用自己天生的常识来处理企业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实际问题,然后从中学习和积累经验,从而形成运营的“秘密”,支持企业长期取得卓越的经营业绩。模式管理中的一些管理理论和工具就像流行歌曲一样,可能会在今年和明年消失。模式管理提供的理论、模型和公式不如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使用的不变公式有效。这是因为管理的本质是实践。
笔者倡导的实践管理不仅主张管理人员应该利用模式管理提供的一些理论和工具来收集管理中的“事实”信息,而且反对各种过于迷信、拘泥于模式管理的工具和理论,主张在收集“事实”信息的前提下,在没有这些理论和工具的情况下进行实践管理。这实际上反映了管理的双重性。正如德鲁克所说:“管理的实践是富有成效的。这使得管理成为一项技术任务。然而,管理也与人及其价值观、成长和发展有关。这使得管理成为一种人性化的工作。“(1)管理的二重性,即困扰模式管理的“事实”和“价值”问题,即“如何做”和“为什么做”或“做什么”的问题。因此,模式管理的各种管理理论总是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对立,但又不互相让步。……

参考

1。[美]阿里·德·赫斯:《长寿公司》,王晓霞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2。艾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企业文化》,转。印度,北京,联合出版社,1989年。
3。爱德华·霍夫曼:《洞察未来》,转。许金声,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4。美国[]爱德华·威尔逊:《论人性》,方占华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美]埃德加·莫兰:《失落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亦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博]奥欣汀斯基:《对未来的启示》,转。徐苑,上海文泽出版社,1988年。
7。保罗·梅耶尔,《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转。蒋龚辉等人,珠海出版社,1998。
8。鲍晓文等:《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9。[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张炎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转。孙姚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