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4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参考模型文本——欠发达地区有效中学化学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44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参考模型文本——欠发达地区有效中学化学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4000字
论点:教学,学生,学习
论文概述:

在新课程理论和有效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亚发达地区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有效教学案实施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突出了合作学习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促进了亚发达地区学

论文正文:

1文献综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深入贯彻落实到化学教育教学之中,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己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由于能更切实有效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高效学习行为,“教学案”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亚发达地区受各种条件限制,其化学教学案的有效设计尤其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1.1相关概念辨析
     1.1.1亚发达地区    所谓亚发达地区是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雅称,是指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上相对落后的地区①。亚发达地区高中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高中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办学模式单一,办学效益不理想,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办学普遍陷于停滞不前期。(2)师资结构欠合理,具有高级教师职称或功底扎实、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为数不多。年轻的招聘教师是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年轻化给学校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流动性太大也带来了教师队伍建设诸多的不确定性。(3)生源素质差是亚发达地区普通高中的普遍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大都本着先保名牌、保重点的原则分配高中生源,允许优秀生到省、市名牌高中就读,留给一般高中的多为局部问题生:有的学习基础差;有的学习习惯不好;有的方法欠缺;有的动力不足;有的缺乏必要的家庭支持,这样的学生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引导,更多的细致工作。(4)急功近利是亚发达地区高中的通病,热衷于角逐升学率,而对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不够,这实际上也是社会、家长、教育行政部门逼出来的无奈之举。(5)亚发达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还欠科学,民主管理不够,在相当多的这类学校中,专制管理风气盛行。
     1.1.2教学设计    布里格斯曾为教学设计下了一个定义: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瑞达。瑞奇提出,教学设计是“为了便于学习各种大小不同的学科单元,而对学习情境的发展、评价和保持进行详细规划的科学”。在他们的定义中,都包含了生成教学资源的活动,以及试验和修改教学的评估活动。可以认为,教学设计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①。当今的教学设计要融入新课程思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④。
     1.1.3教案、学案、教学案      教案就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学案,亦称“导学案”,是指用于指导学生每一课时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它是相对于“教案”而言的。学案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案,其中包括“学习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如何学习(学习过程)?是否学会了(如何判断或检测)?”等三个共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学案中必然存在一些共同的要素,比如一定要呈现学习目标、提供怎么学习的思路或方法(供借鉴参考)、给出一些自我判断或检测的方法与途径让学生自我检验等。学案是教学方案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和在完成学案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对教学方案进行灵活调整。      近年来,一体化教学案逐步浮出水面,成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所谓教学案,是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二者融为一体的教与学方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但又是一个开放的学习方案,教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在课前自学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疑问和问题,又能够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体现教学案的生成。教学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和认知结构。“教学案”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可以归结为:(1)明确学习任务,说明学习背景,进行学习定向;(2)提示学习策略和参考思路,帮助学生做出选择并制订学习方案;(3)提供学习“支架”,解决学习困难;(4)组织自我检测,提高元认知水平;(5)整合学习成果,优化认知结构。
     1.1.4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是指一件物品或一项活动具有预期所要达到的积极的或肯定的结果的程度①。与“有效”相反的是“低效”和“无效”。这里举一个典型例子说明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一位高中化学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解答一些常考题,不管有多少变式,只能用他要求的唯一的方法,他也只介绍一种方法,每一类都出一个题让学生完成,经过老师修改后再要求学生一字不漏地熟记解题格式和过程,然后多次强化,再出现错误的学生每错一个重抄50遍。这样,学生自然不敢怠慢,不睡觉、不吃饭也得把它一记准、记牢、记熟。所以,在每次考试中,这位教师所教班的化学成绩,其平均分都比其他教师教的班要高出许多分。这就是他的秘诀。这种应试绝招,在考前做一做,在当下的大气候中也无可厚非,可是,长时间这样做却是在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出的学生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可想而知的。表面的“有效”实际上是“低效”和“无效”。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包括有效教学的管理、组织与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的活动,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更有效益的教学活动①。
     1.1.5有效教学案    有效教学案指的是体现有效教学思想的教学案,它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但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意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出最大效益。有效教学案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有效教学案的编写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高效地学习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新课程理论、有效教学思想是实施“有效教学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   
1.2已有相关研究
     1.2.1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有专家对国外关于教师有效教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外有效教学主要研究有:一是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二是有效教学技能的研究;三是有效教学风格的研究;四是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五是有效教学多维性的研究;六是有效教学构成的研究;七是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研究;八是有效教学特征的研究;九是有效教师的教学艺术研究。近年来,国内有多篇论文以西方有效教学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有效性教学的理论、归纳了有效性教学的实践,探讨了教师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对策,探索了有效性教学理论的最新动态与未来发展方向。在我国,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还处在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进行初步研究的阶段,从整体而言,有效教学的理论还有待研究,实证研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①
     1.2.2关于影响教学设计有效性综合因素的研究    1.2.2.1源于教师的影响    (1)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位教师对国家的教育方针理解,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理念是否树立,改革、创新、效益等意识是否具备,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小②。    (2)智力水平的影响。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观察敏锐、想象丰富、思维灵活、记忆力和创造思维力较强③。    (3)文化水平的影响。只有教师掌握了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能综合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各种知识,并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才’能使教学设计得到最优化④。    (4)各种能力的影响。理解交往、规划设计、组织管理、教育科研等综合能力强的教师的教学设计会教给学生方法和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1.2.2.2源于学生的影响    (1)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个体之间在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智力、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好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个体各方面的特殊性。    (2)知识、技能基础的影响。奥苏伯尔指出:“假如必须把一切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己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⑤。”可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3)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影响。复述、精加工、组织、计划、监督、调节、时间管理等策略是“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的最本质要素①。所以,教学设计中要教解决问题的思维等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4)学生的参与度的影响。教学设计中要增加学生参与的活动设计,只有学习者自己建构的知识才对他们有意义。
     1.2.2.3源于内容的影响    要使教学设计有效,就必须使教学内容有效,有效教学内容涉及到内容的价值、内容的多少、内容的呈现方法三个方面。    (1)内容的价值。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古代教育家早己有远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联总干事纳伊曼说:“今天所教的百分之八九十都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学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结论以及分析事实和综合事实的能力上,方法比事实更重要②。”    (2)内容的多少。“教学的有效性不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正确、是否丰富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有效知识是指内化的、熟练的、编码合理的知识,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的知识⑧。教学设计中一堂课的内容过多,如果学生没有吸收内化,有效的知识量反倒更少。  (3)内容的呈现方法。教学设计中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就非常重要。假若教师只按教材内容教学,他也能采用多种呈现方式:可按内容的逻辑顺序,把教学划分为相互关联的步骤;也可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平行的单元,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与媒体;还可将上述几种方式综合起来使用。若是合作学习,内容来源渠道丰富,那呈现方式就更多气。 
 2 问题的提出....................... 19-21    2.1 已有研究..................... 19    2.2 本研究拟解..................... 19    2.3 本研究的思路.................. 19-20    2.4 本研究的目.................... 20-213 我国亚发达地区中学化.........................21-37    3.1 现状调查分析............................ 21-23    3.2 设计的理论依据......................... 23-27    3.3 有效教学案设计............................... 27-29    3.4 我国亚发达地区中学化学...................29-374 我国亚发达地区中学化............................. 37-42    4.1 有效教学案............................. 37    4.2 教与学目标的............................ 37-38    4.3 教与学方法与策.......................38-39    4.4 教与学手...................... 39    4.5 教与学过程.................................39-425 我国亚发达地区中学化............................42-47...........................................................  结论    在新课程理论和有效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亚发达地区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有效教学案实施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突出了合作学习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促进了亚发达地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1)“有效教学案”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案”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教学案”进行自学,教师根据问题精讲点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有效教学案”教学突出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在“有效教学案”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后,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讨论,增加全班学生从不同层面参与学习的机会,突出了合作学习意识。      (3)“有效教学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亚发达地区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将知识重难点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由浅入深编排,学生容易起步,学有所获,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去学习,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    (4)“有效教学案”教学促进了亚发达地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有效教学案”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注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促进教育的根本目的的实现。      (5)“有效教学案”促进了教师的素养的的提高和专业成长。教师在编写与使用教学案过程中,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的能力与经验将得到提升,知识积累与专业化素养将得到提高,精评巧点、组织课堂的技能与艺术将得到锻炼。通过认真编写教学案,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1] 莫莉,邹开乔.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学生行为分析[J]. 考试周刊. 2012(51) 周信军,黄爱民,吴俊明.  “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学案设计[J]. 化学教学. 2011(09) 张文会.  例谈学案的设计和功能[J]. 化学教学. 2011(08) 吴俊明.  冲破传统模式束缚,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再谈如何编好、用好学案[J]. 化学教学. 2011(05) 贾波.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师因素分析[J]. 中国民族教育. 2009(Z1) 黄海孟.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优化[J]. 今日科苑. 2007(12) 陆建源.  “一体化教学案”的编写探究[J]. 化学教学. 2007(06) 曹成刚.  新课程设计中的学生价值观取向[J]. 当代教育论坛. 2005(24) 李秋香,吴鑫德.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5(12) 吴鑫德,张庆林,李秋香.  化学思维策略的网络训练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