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4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小学男生发展困境研究

44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小学男生发展困境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4000字
论点:性别,研究,这一
论文概述: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男生文化特点的形成,从表面看是因为他们人数稀少所造成的,然而这背后却是由于人们在职业发展中对于不同性别所存在的固有观念所形塑的。这些观念的背后是人们对于长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普通小学专任女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6年为55.23%,  2007年为55.73%,  2008年为56.36%,  2009年为57. 11%,  2010年为57. 95% 。可见,在小学教育阶段男教师的缺少口益明显。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我国,在其他国家也较为严重。美国1983年学前教师的1. 8%和小学教师的16. 7%为男性,1993年学前教师的1. 4%和小学教师的14. 6%为男性。[3 ]而与此对应,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中男女比例差距也较为明显。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与晓庄师范学院合办的本科专业首次招收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共80名,其中男生仅14名,而从现在开办这一专业的师范院校中能看出,男女比例口益扩大。男性是否有意愿成为小学教师严重地影响了这一专业招生人数中的性别比例,也影响了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性别比例。从数字中能够反映出社会职业和劳动分工中的性别倾向,即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的这种“职业性别隔离”现象。同理,学生在高考报考时也容易因对以往分工的感知和传统性别观念而自然形成专业隔离,因而在小学教育专业中,男女比例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小学男性教师的缺失被认为将导致男性学生缺少社会性别行为学习的偶像,使得课堂教学思维单调,因此许多教育者提出要提高男性教师的数量。与此同时,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男生的稀少,不仅意味着他们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也意味着他们在建立群体性文化时会受到忽视。因此,需要了解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男生在学校范围内具有怎样的文化特征,而这些特征又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才能通过改变外部环境以使他们获得更加自由的发展,吸引更多男性进入这一领域。
     (二)研究意义    在我国乃至世界,从事教育事业的男性数量都比较少,尤其是在小学和幼儿园中,更是稀缺资源。在师范体系中,以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为职业接受教育的男性学生的数量劣势正口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一般出于对男教师数量的焦虑,而希望扩大男性师范生的数量,以促进小学和幼儿园中的男生能获得合适的行为模仿对象、发展男性气质并促进课堂教学的思维多样化。然而,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时,人们常常忽视了数量的问题可以影响文化的建构,而解决数量的问题,不能仅仅提出在招生过程中的给予男性优厚的政策以吸引生源,更应该思考如何改善文化生成的环境。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访谈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男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文化发展困境,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进而分析这些因素会如何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认同。本研究在微观层面意在揭示与小学教育专业男生在本科期间直接相关的微观环境,在中观层面意图了解本科教育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在宏观层面旨在描述传统观念、职业特点、就业市场和婚配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会如何影响学生的专业和职业选择,最终探究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性别比例出现明显差异的症结所在。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男生所处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来思考这一专业男生人数偏少的原因,藉此提出有益的改进措施,以促使这一专业实现性别发展的口益均衡,使选择这一专业的男生能够具有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进而促使他们在未来通过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改善口益凸显的小学教师性别结构问题。
     (三)研究目的    本研究基于访谈法获取小学教育专业男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的文化特征,通过他们的专业选择、学习态度、学业成就、文体活动和职业发展五个维度描述这种文化,并探究学校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个体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所形塑的,但建构个体文化的条件又是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进行改变的,因此,只有了解研究对象具有的文化,才能从学校方面提出改进的措施。进而,小学教育专业的男生才能更加自由地进行学习、生活,并成为符合社会期望的教师,并吸引更多男生报考这一专业,满足学校和社会的需求。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构成    1.从性别角度对教育和教师现状进行的研究    这类研究以性别的视角审视教育活动中与公平相关的问题,关注受社会、权力结构和气质影响的群体如何在教育中获得更好的待遇。在此方面的主要专著为:《性别与教育》(郑新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周小李)、《性别差异与教育》(强海燕)、《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史静寰)等;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论教育的社会性别主流化》(史红)、《社会性别:教育研究的新视角》(韦禾)、《论学校教育视域里的性别文化建构》(苏莉)、(( 7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教育中社会性别问题研究述评》(刘静)、《专业化视角下美国教师性别结构变迁研究》(郭志明)、《迈向社会性别平等的教师教育一一论女性主义对欧美教师教育实践的影响》(刘静)、《论教育管理研究中的社会性别视角缺失》  (李海生)、《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性别结构失衡问题》(惠中,韩苏曼)、《教师群性别构成女性化及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效应》(荆建华)、《试论小学“女性化”教育的弊端及其对策》(王伟兰)、《女性教育机会均等与可持续发展》(钱民辉)、《教育男生和女生:对性别平等教育的启示》(苏珊·麦吉·贝利)、《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文东茅)等;以社会性别视角对于小学教师进行研究的学位论文主要有:《小学不同性别教师课堂管理的差异性研究》(富丽磊)、《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性别差异研究》(王小鑫)、《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调查与分析一一以盐城市小学为例》(陈同军)、《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贾盈楠)、《小学男教师职业状况调查与研究一一以青岛市李沧区为例》(张惠烧)等。    2.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性别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在中国还不完善,一般讨论教师中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更多一些,而对于师范生研究更侧重于他们的心理和职业认同,相比之下,在欧美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起步较早,成果也较多。John Johnston等人(1999)曾经借助访谈法和问卷法对334名师范生(其中男生为_50人,女生为284人)进行其对于小学教师这一角色的感知的研究,James C. Stroud等人(2000)则对师范生选择进入小学任教的影响因素的进行了研究,以及Marcus B. Weaver-Hightower( 2011)对于男性师范生进入小学任教的阻碍因素进行的研究,等。    3.与质的研究方法有关的文献    这类文献有助于了解教育中质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供制定研究计划的依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专著有:《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美〕威廉·威尔斯马,斯蒂芬·G于尔斯)、《教育研究方法:定性研究的视角》(罗伯特·波格丹,萨利·诺普·比克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陈向明)、《在行动中学质的研究》(陈向明)、《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质的研究方法的教与学》(陈向明,林小英),等等。
     (二)以往文献的特点    1.社会性别视角逐渐被引入教育领域    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教育领域,其目的是寄望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性别平等的基础上获得自由的发展。然而,欧美教师教育针对社会性别问题的实践显示,女性主义研究者虽然有了较深的观察,也提出了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却缺乏系统的实践,不能产生巨大的反响。在批评女性所受到的不合理待遇时,从社会性别出发,可以看出女性选择进入教育领域是由于男性选择了更能掌控权力和经济的职业,而从事教育工作将为女性带来较为令人满意的报酬,这反映了体制和社会结构内隐的不公平。从社会学角度看,人们认为小学教师职业带有家庭生活性质,被定位为“适合妇女的职业”;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学校教育的制度化、教师资格标准的提高却未尝伴随薪酬的大幅度提升,导致男性远离这一职业;女教师大量进入这一职业也受惠于妇女运动;从社会分工来看,教师是女性能够获得的在经济和社会地位较好的选择。    即便在学校中女性教师较多,然而女性在待遇、晋升和培训等方面不如作为少数存在的男教师。与教师行为共同影响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教科书,也常常成为了导致性别偏见的工具。20世纪40-5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开始从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教材中的性别问题进行研究,70年代后,西方女性主义者也投身入这一领域,及至目前许多国家己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儿童读物和教材体现性别平等和公平的原则。在我国,1988年汪名骗、崔建民,199_5年曾天山较早发表了从性别角度对于教科书的研究,在2000年后,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在中国,这一问题虽然起步较晚,学者们通过教科书对于性别的关注呈现出口益多元化的发展,从各门课程而不仅限于一门课程的教科书研究其中隐含的性别问题,但主要是对文科课程的教科书进行的思考。教师教学过程的性别倾向与学生所受到的隐性教育都有碍于教师与学生获得一个性别平等的发展环境。因此,以社会性别为起点来思考教育领域中的众多问题,将有助于人们厘清其中潜隐的矛盾和不公正待遇,也将有助于思考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的种种问题。    2.由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性别比引起的思考    自90年代以后,中国有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关注到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师性别结构不均衡的现象,认为这不利于男生获得符合社会期待的社会认知,他们的思想、行为都会因为缺少同性成年榜样而产生偏差。对于如何吸引男性从事这一职业,所提出的建议主要围绕提高教师待遇、提高师范院校招生时的男生比例和给予男性从教者优惠条件。然而基于职业选择时的性别差异问题,对小学男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大样本的量化研究和对于个体进行的质化研究,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提出改变教师性别结构和吸引男性从教的意见。    国外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对于小学教师的研究一般集中于职业选择、学生所受的专业影响与教师自身发展三个主要的方面。这类研究大多认为以小学教师为职业是出于个体内因与外因的综合考虑,虽然兴趣与趋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外界环境既影响了兴趣的形成也具有吸引个体的直接因素,例如薪酬、家庭成员、教师和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了影响职业选择的合力。己有研究也显示出,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不同性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管理能力、保育能力、学术水平、权威性和积极性等方面一直存在着显著差异。    因此,研究中国环境下存在的小学教师性别不均衡的问题,还需要借助欧美等国己有的研究方法,并注重在本国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而不能仅限于理论的探讨。    3.国内在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的社会性别研究还有待深入    虽然小学教师以及小学教育师范生中存在的男女数量差别过大问题得到了关注,然而,在中国对于教师的关注较大,因为这一群体直接接触儿童,对于儿童有着重要的形塑作用,关注教师心理压力的量化研究较多,却缺少相关的质性研究,对于教师培养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只是笼统地提出需要平衡数量却缺少实践方面的研究。而在欧美对小学教育师范生性别差异问题的研究涵盖领域较广,覆盖了职业选择、培养过程、教学过程乃至对于小学生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并且对于量化与质化的方法都较为看重,其中大量的质化研究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深入了解小学男性师范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和职业选择有很好的借鉴。然而由于受到经济、文化等差异的影响,国外的研究不能完全为中国当前的问题提供参考,因而研究者还需要立足本土,运用多种方法了解这一群体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本研究通过对于己有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有助于了解以往人们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和男性学生的关注点与关注程度,进而基于前人的成果,吸取一些合理的思考并发现其中的不足,以便构建本研究的理论体系,藉此希望能够客观、具体地反映小学教育专业男生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多种影响因素。为结合当今小学教育不断发展的环境,本研究所选文献不仅涵盖部分专著和期刊中的研究成果,还借助网络媒体对于时事的追踪和报刊对于当前现实的反映,以使本研究所选文献做到尊重历史上的诸种观点和反馈当今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
     (二)比较法    本研究将通过借鉴欧美小学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对于男性的研究,获取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帮助。虽然中外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中存在性别比例过大的问题都有所关注,但西方国家关注相对较早,并于20世纪70年代后便开始从量化和质化的方面进行研究,十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侧重运用访谈法获取资料,这在国内还少有尝试,因而在方法上对于国内未来的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由于目前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男生的研究较少,并且缺乏质化研究方法的运用,导致国内缺少对于这一群体微观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还需要多多借鉴他国己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由于中外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背景、文化和政策有很大差异,在运用比较法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国内师范院校和社会环境的本土化特点,以免忽略了地域文化不同所导致的背景差异。
     (三)访谈法    1.访谈对象的背景    访谈的对象分为己从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并成为教师的男女生和执教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师。被访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于2007年进入某省属211师范类学校就读,于2011年毕业并成为小学教师。他们在入学的第一年接受教育大类的学习,在大二选择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其中男生一人,女生两人。    被访教师是曾经教过这一班级的一位青年男性教师。    2.访谈设计的依据    由于研究者曾就读小学教育专业,因此能对己经毕业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比较自如的访谈,由于熟悉而获取更为真实的信息,避免了被访者(尤其是男生)可能因为触及到敏感问题而出现回避或给出不真实的答案。    本研究首先对一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的男生进行访谈,从他的回忆中构建出其所感受到的文化环境;其次,通过对该男生的两名同班女生进行访谈,以此呈现出女生所具有的文化,进而揭示男女生之间的文化差异;最后,通过对曾经执教过这一专业的教师进行访谈,以较为客观地评价男女生之间发展中的差异。    3.访谈方式 由于研究者与被访者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所以本次研究主要通过电子邮件、QQ和电话三种工具作为媒介进行访谈。 第二章 男生文化的自我....................16-29一、 专业选择的倾向与专............. 16-21(一) 男生的专业选择................... 16-17(二) 女生的专业选择..................... 17(三) 性别因素在专业选.................... 17-211. 不同职业对于不同性.................. 18-192. 不同性别劳动者对..................19-203. 小学对于男教师的.................20-21二、 男生学习态度的................1-23(一) 女生眼中男生的...........21(二) 教师眼中男生...................21-22(三) 男生对于自我...................22-23三、 男生在大学综................ 23-27(一) 男生的学....................23-241. 女生对于男生学业................ 232. 教师对于男生学业成................. 233. 男生对于自身学............23-24(二) 男生的课................ 24-261. 女生对于男生课外.................. 24-252. 男生课外表现的....................25-26(三) 综合测评隐含的...............26-27四、 对于男生职业认......................... 27-29(一) 女生对于自身和.................. 27(二) 教师对于男生职....................... 27(三) 男生对于自我职业...................27-29第三章 影响男生从.................... 29-37一、 传统观念中教..................... 29-31二、 职业的待遇 .....................31-32三、 就业市场的发展对于职................32-35(一) 当今就业形势的................... 32-33(二) 寻求稳定职..................... 33-34(三) 社会分层对于...............34-35四、 职业在求偶过程..................... 35-37第四章 促进男生文化自...........................37-42...............................................................  结语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男生文化特点的形成,从表面看是因为他们人数稀少所造成的,然而这背后却是由于人们在职业发展中对于不同性别所存在的固有观念所形塑的。这些观念的背后是人们对于长期不平等现象的维护或漠视,当人们对于许多己出现许久的现象感到习以为常时,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总会为之忧心忡忡,正如人们最开始认为女性更适合成为小学教师,而男性也不能被这一职业吸引时,男性便在这一职业中迅速减少,等到男女比例出现极大差异时,惊醒的人们还未感知到这个过程中有过怎样的变化。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男生的文化未必完全一致的,但是他们的发展与女生相比却有着自己未被人关注到的面貌。由于本文所采用了部分质性研究的方法,更关注将一种现实呈现于人们眼前,因而所得的结论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基于对于少数群体文化的关注,应从一种社会民主化的思想出发,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不仅需要考虑普适文化的特性,更要关注少数群体所呈现的特性,较高层次的民主应当更加尊重少数人的民主,使他们能够发展得更加自由。    女性在就业市场中选择的机会较少,结果在小学教师这一职业中产生了聚集,相伴的是这一群体受到了男性的轻视,而这一职业本身并不具有任何性别属性,当男性感到身处其中会有不适应,不能更好发展或对这一职业不够认同时,一方面高等教育确实应该思考自身是否存在缺失,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思考如何更加尊重每一个职业,尊重每一个个体,给所有人以更加平等的发展机会。 也许性格、兴趣等个人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于一个职业的倾向,但环境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人们形成种种职业认识,使得社会中己固化的现象逐渐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在这种习惯的背后,却充斥着种种不公平的专断,压抑着人们自由发展的可能,最终当人们发现习惯所产生的弊端时,又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去进行改变,这背后最难改变的便是人们己被规限的思想。
参考文献 〔美〕达维逊,果敦.性别与气质[M],程志民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美〕米德.性别与气质[M],宋正纯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王风华,贺江平.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 佟新.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8] 〔法〕波伏娃.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法〕布迪厄.男性统治[M].刘晖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美〕康奈尔.男性气质[M].柳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周小李.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史静寰. 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