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92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农业现代性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392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农业现代性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200字
论点:制度,农业,农业现代化
论文概述:

综合提出保障中国农业现代化组织创新的制度策略: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制度。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土地产权制度等制度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特别是目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将日益严重。要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通过组织创新构建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制度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50多年的跌宕起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也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社、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承包和农业产业化等一系列制度变迁。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通过行政干预、土地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从农业中提取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本积累,导致农业资源加速向城市流失,农业剩余资本流失。要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社会经济和资源。正如陈锡文所说,“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适合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制度体系,以促进农业经营组织制度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涌现出各种新的农业管理组织。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政策不明确、制度不完善、法律不完善等原因,出现了逆向租赁、土地流转等“现代化误区”,引发了大量农民纠纷,成为当前农村的主要社会矛盾。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业现代化组织创新的制度研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索实现当前农业制度创新的路径,加快建立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农业管理组织体系。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中叶中国提出农业现代化目标以来,学者们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制度因素和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农业现代化在速度、效率和程度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了数百年的农业现代化。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断言,“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制度变革”。西方经济学家将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相结合的农业现代化;第二阶段是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和社会的有机结合。第三阶段是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从1960年到2008年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从7个增加到30个。农业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9%,农业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为81%。
与发达国家完整的农业体系和理论体系相比,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研究相对较晚,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林毅夫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未能转化为现代农业,土地、资本等生产系统要素的缺乏是重要因素”(2)。陈锡文在谈到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道路时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困难在于组织和制度。”(3)谭宏江认为,“农业现代化不是农业领域的一个方面和一个过程的现代化,而是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的现代化。”(4)在制度创新方面,徐青认为,“在家庭分散、单独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农业规模不经济、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无法解决。因此,土地制度改革的可行思路是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5)朱天骄认为,“农业现代化只能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制度因素的影响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一体化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农户经营收入来实现。”⑥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认识上仍有许多分歧。这些思想差异对农业制度建设有一定影响,导致许多地方在农业组织创新实践中出现失误。因此,只有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研究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并结合中国实际,才能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组织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

2.1制度与农业现代化组织创新的关系
2.1.1制度
制度的内涵制度是一种行为准则,或一种管理经济单位之间合作或竞争的游戏规则。马克思认为,制度的本质是社会分工中不同群体、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从生产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出发,研究制度,首先必须分析作为整个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的生产力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这一制度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引起新的制度变迁,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谓的制度变迁是新制度的替换、转化或交换的动态过程。作为一个替换过程,它是一个更有效的系统来替换原来的系统。作为一个转换过程,它是一个更高效的系统生产过程;作为一个交换过程,它是一个系统交易过程。林毅夫认为制度变迁包括“两种基本类型:自下而上诱发的制度变迁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2.1.2农业现代化概念的定义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发展概念和世界性概念。作为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分阶段的发展过程,随着人类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理解的加深,它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空。从本质上说,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不断转变的过程:是一个用现代技术和生产资料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不断发展综合农业生产力的过程;这是一个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调整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第三章中国农村的制度变迁……8
3.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制度变迁........8
3.2市场经济下的体制变革……10
3.2.1一体化承包-家庭承包责任制........10
3.2.2市场经济体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10
3.3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变迁.......11
第四章当前新型农业组织发展的难点.......14
4.1当前几种新型农业组织模式的评价........14
4.1.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案例分析.........14
4.1.2主要粮食生产者的发展和案例分析.........16
4.1.3家庭农场的发展和案例分析.........18
4.1.4龙头企业的发展与案例分析.........20
4.2阻碍农业现代化组织创新的制度因素........22
第五章发达国家的体制变革……24
5.1发达国家农业机构的演变........24
5.2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机构对中国的启示.......

结论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创新的过程。当前,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成本在上升,相对收益在下降。农业面临的深层次制度约束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农业组织创新,构建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内部诱因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交替出现。单纯依靠政府行政手段的“自上而下”强制性制度变迁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农民自身的制度创新动机已经放缓。农村制度创新已经从外围进入核心,“浅水区”进入“深水区”。单纯依靠农民自发探索很难突破体制瓶颈。政府必须为改革制定一个总体计划。因此,外部强制性特征相当明显。在依靠政府力量突破深层次制度约束的同时,应结合农民意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创新。
2。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创新,当前城乡二元体制是最突出的制约因素。由于转型期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和城市利益格局的刚性约束,城市二元结构和农村二元结构的“新二元结构”在一些领域出现。土地产权制度是最关键的制度瓶颈。所有权不清、使用权不活跃、缺乏有效的交易平台制约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仍不完善,有效的农业金融供给体系尚未形成。
3。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人均农业资源稀缺将难以改变,大量人口仍将生活在农村的现象将难以改变,以村庄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形态也将难以改变。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从人口多、人口少、农业资源短缺的现实出发,在稳定农村基本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管理组织体系,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把“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动态的农村管理体系。

参考
[1] furubotn,eirik g .和rudolf richter,Institutions http://sblunwen.com/nyjslw/和economic theory: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 .
[2]埃格森,色雷斯,《经济行为与制度》,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年。
[3]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丘石,2007,(22)。
[4]陈锡文。2012年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10
[5]林毅夫。系统、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6]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
[7]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年
[8]科斯,阿尔金,诺斯,产权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