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7633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新闻广州形象建设研究

27633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新闻广州形象建设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7633字
论点:中国,广州,形象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新闻媒体论文,笔者认为西方话语之下中国及其城市始终都是之于西方文化的“他者”,西方根据自己的国家、文明的需求与意愿去建构一个他们希望看到的中国。

论文正文:

介绍

1.1主题选择的来源

《中国日报》是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于1832年5月在中国广州创办的英文月刊。它也是鸦片战争前后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期刊。该杂志面向中国、美国和欧洲的西方读者。其内容涵盖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宗教、地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提供关于中国及其邻近地区最可靠和最有价值的信息”。美国宗教历史学家李德利(Rydley)认为,《中国日报》是“关于中国的知识宝库”、“当时中国对外关系的最佳史料”,是研究当时中国“不可或缺的史料”。\\u\\u\\u\\u\\u\\u\\u\\u\\u。

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英文报纸之一,《中国日报》的总发行量达到21000份。当时,北美评论(North American Review)和威斯敏斯特评论(Westminster Review)等西方著名出版物的印刷量只有约3000册。《中国日报》连续出版20年,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最重要的信息来源。虽然他在此期间到过澳门和香港,但作为鸦片战争前后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期刊,裨治文和他创办的《中国日报》成为19世纪外来者对中国认知的最重要的塑造者和建设者之一,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对外关系的走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u\\u\\u\\u\\u\\u\\u\\u\\u。

广州作为清朝1757年“一港通商”后唯一的外贸港口,不仅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开放城市和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它可以说是当时外来者最熟悉的中国城市,也是外来者了解中国最重要的窗口城市。通过广州进入中国的西方人也以各种形式记录了他们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所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广州是外来者“中国叙事”的对象之一。\\u\\u\\u\\u\\u\\u\\u\\u\\u。

《中国日报》第一期于1832年5月首次出版,1833年4月的第12期是第一卷。第二卷出版于1833年5月至1834年4月。直到1840年4月,共出版了八卷。从1840年5月到当年12月,《中国日报》第九卷只有八期。从1841年的第10卷开始,每月一期,每年一期,直到1850年的第19卷。1851年,第20卷分八期出版,从1月到7月,每月一期,从8月到12月一期。因此,《中国日报》20卷中似乎有232期。关于广州的报道不仅包括“广州城市的描述”和“走遍广州,信息技术中的人和事的通知”(1)和其他介绍广州地理文化、当地条件和风俗的专题文章。同时,由于报刊的位置、鸦片战争的爆发等原因,有关广州的相关报道经常出现在时事报道中。此外,其他指标类别①也有相关信息。

..............................

1.2研究内容

本课题从两个部分着手:中国工报塑造的广州形象和中国工报塑造广州形象的原因分析。本研究将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学术文章和新闻报道两种典型的文本形式来分析和探讨《中国丛报》是如何描绘广州的,不同的文本表达对广州形象的构建会产生怎样的不同影响,最后在外人眼中广州形象有什么特点。具体来说,在《中国日报》对广州报道的研究中,选取两篇广州文章和时事报道栏目中所有与广州相关的报道作为研究文本。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探讨了广州文章中塑造的广州形象。随后,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分析了广州在时事报道栏目中的形象建设。

第二部分将着重分析这一建构背后的深层原因。本部分从19世纪世界发展历史的角度审视《中国丛报》,试图阐明哪些因素制约了广州在《中国丛报》中的形象建设,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和干扰《中国丛报》的文本,广州最终形成的印象如何影响外来者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以及这些认知和态度如何成为影响中外关系发展的因素,这将是本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

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从全球历史的角度对原始数据进行考证和文本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考证,能够窥见广州在中国工报中的形象建设,从而为同一时期中国教会报纸形象建设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外来者中国形象的建构如何影响历史走向,最终形成我们现有的历史文本。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内容、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基于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以《中国丛报》20卷的文本内容为基础,分析广州文章和时事报道中不同形式的文本内容对广州的描述和报道,从而获得当时西方人眼中的广州形象。

第三部分以第二章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了《中国丛报》塑造的广州形象背后的全球历史图景,并从全球历史的学术视角分析了广州乃至中国塑造外国形象背后的民族关系和全球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是结语,总结全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并对历史所反映的现实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

《中国新闻》塑造的广州形象

《中国日报》于1832年5月首次在广州出版,1839年春迁至澳门,1844年10月编辑部迁至香港,1845年回到广州,直到1851年12月该刊停刊后才迁址。它已经出版了20年,在广州出版了近15年。在卫三畏为《中国日报》编制的20卷索引中,有一个名为“广州、外国工厂”的专栏,其中包含24篇文章,涉及广州的城市特色、商业、火灾保险、监狱、公共安全等方面。可见,广州作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外国人进入中国的唯一入口和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中国都市报》为外国读者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因素。

2.1《中国新闻》广州内容中广州形象的构建

在卫三畏编制的《中国日报》索引中,“广州与外资企业”栏目下有24篇文章,其中有14篇文章专门针对广州。事实上,这14篇文章是从《广州漫步》和《广州介绍》两篇文章中连载而来的。其中,《广州概论》连载5次,出版于1833年,第2卷,第4、5、6、7、1846期,第15卷,第2期:第2卷,第4期介绍了广州的历史和现状。第五期的主要内容是广州的建筑和居民、地方官员及其工资。第六期讨论广州的教育状况,包括法律教师、科举、学校教育、寺庙和慈善救济组织。第七期在总结广州地理位置和贸易的基础上,介绍了各国与中国的贸易情况,并提供了1805年至1833年间的进出口贸易额。第15卷,第2期,主要讨论广州的居民和他们的特点,商业条件,附近村庄的道路,进入城市的权利,戴维斯给老年人的笔记,佛山的探险,战争的影响,方言和传教站。\\u\\u\\u\\u\\u\\u\\u\\u\\u。

《广州漫步》已经连载九次了。它出版于1835年,第4卷,第1、2、4、5、6、7、11、12和1846年,第15卷,第6号。第4卷,第1号,以个人日记的摘录开始。作者走过广州的田野、河流、风俗、码头、火罐店、新都兰街、警卫室、文同街,讨论广州人的衣食。第二期聚焦于弃婴、公共法庭、13排和中国射箭。第四期聚焦海南岛、流动图书馆交通、暹罗大使官邸、鞭笞、木偶戏、鲁班、灵堂和磨坊。第五期描述药店、盲人音乐家、小女孩乞丐、板球比赛和施舍僧侣。第六期介绍绘画、澳门、珠江旅游、城镇、居住区、人口、行政管理和公共建筑。第七期涉及欧洲登陆、赌博妇女、失踪儿童、马肉、鸦片窝点和殴打。第十一期聚焦葬礼、联兴街、书店、豪宅和广州城墙。第12期是鞭笞、绘画、新年、火和壁炉。第15卷,第6期,来到广州的停尸房,医疗寺庙,穆斯林寺庙,城北,堡垒,城堡和墓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州概论》继承了一贯追求文章严谨性和学术性的《中国丛报》的风格,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广州的历史渊源、各种现状及其发展。而《广州漫步》则具有游记的性质。作者遵循旅行笔记的性质,不拘泥于形式地展示他在文章中看到和听到的内容。

................................

2.2《中国新闻》时事报道栏目中广州形象的构建

在栏目设置方面,《中国日报》在过去的20年里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第一期有三个专栏——《评论》、《宗教智慧》和《事件杂志》。书评区主要选择有关中国的书籍进行评论。典型的文章包括卡尔·居茨拉夫的游记、中国和东印度群岛航海记录、中国通史和邢世保岩。宗教新闻栏目主要介绍基督教在各国的传教工作、具体进展和成就等。时事报道专栏(current affairs report column)主要报道在中国出版的时事新闻,其内容主要关注世俗新闻,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新闻。

在第二阶段,将增加杂集、文学启事和后记。杂项记录的内容相当琐碎,包括宗教文章、中国情况以及读者来信和旅行笔记。《文学启事》也被翻译成“文学新闻”,主要是出版启事、修订文章和一些与中国有关的文献报道。后记与时事报道相似,但篇幅较短,经常引用《北京日报》的内容,可视为时事报道栏目的补充。

1834年5月以后,《中国日报》的栏目设置发生了重大变化。所有文章前面都有英文文章的缩写“art”,后面是罗马数字一、二、三、四、五……,即每篇文章都标有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最初的栏目名称偶尔出现在Art之后..只有时事报道是唯一保留的栏目,广州有111个时事报道栏目。本部分将运用新闻学研究的框架理论,对《中国新闻》时事报道栏目中涉及广州的报道进行定性分析。

2.2.1新闻框架的理论分析

新闻框架理论是研究和分析媒体以形成人们对事物印象时常用的一种新闻理论。人们普遍认为戈夫曼是新闻框架理论的创始人。他首先强调个人通过“框架分析:关于经验组织的论文”中的框架理解他们的社会并解释他们的生活经历。约翰·菲斯克对新闻框架的定义是:“媒体框架是选择的框架——强调、解释和表达的象征。”在反映事物的过程中,框架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表达者将受到他们自己的阶级、地位、经验和许多其他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呈现做出不同的角度、细节和结论选择。\\u\\u\\u\\u\\u\\u\\u\\u\\u。

..............................

3《中国新闻》塑造广州形象的原因分析(26)

3.1全球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新闻(26)

3.2外来图像的观察角度……(28)

3.3《中国新闻》的文化角色(31)

4结论:中国新闻中的广州形象——西方文化中自我认同的隐喻……(38)

3.《中国新闻》塑造广州形象的原因分析

作为《中国新闻》的创始人和主要作者,裨治文和卫三畏的个人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观察视角对广州形象文本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他们站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拥有最新的交流手段和技术,在这种跨文化交流中具有很大的主动性。然而,中国新闻对广州形象的塑造不应被视为裨治文和卫三畏个人因素的结果。作为美国国务院派往中国传教的第一批传教士,邳唯等人被注入了西方文化的血液,肩负着向中国传播基督福音的使命。同时,他们始终处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机制、话语霸权和社会政治环境的控制之下。因此,对中国工包广州形象建设的研究,必然要在世界通史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机制,最终描绘出中国工包广州形象建设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前景。

3.1全球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日报》

作为20世纪下半叶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史学流派,全球历史学以不同群体、社会、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开辟了一个审视世界历史的新视角。从全球历史的角度观察《中国工报》,有助于摒弃历史考察中以国家为单位的传统思维方式。在把整个世界历史作为一个线性发展过程的前提下,某一阶段的历史可以放入整个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进行进一步的考察,有助于建立一种更加立体、客观的历史考察方法。\\u\\u\\u\\u\\u\\u\\u\\u\\u。

3.1.1中国新闻的时代背景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在世界上殖民和扩张张之路。此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拓展世界海外市场。资本积累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而贸易是他们的首要目标。19世纪初以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占当时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4,相当于整个欧洲的国民生产总值。工业革命后全球贸易的扩大使得与中国的贸易势在必行。然而,直到英国在印度发现了中国所需的鸦片,才开始改变与中国的贸易方向。

英国、印度和中国之间形成的以茶和鸦片为主的三角贸易,在18-19世纪不知不觉中使中国卷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在两种制度的碰撞下,由经济引发的中外交流必将最终渗透到各个方面。西学东渐,西学东渐,西学东渐……当时,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被迫成为现代化浪潮的一部分,世界历史开始了。

..............................

4.结论:中国工包中的广州形象——西方文化中自我认同的隐喻

《中国日报》花了大量篇幅介绍和研究植根于广州的城市。然而,作为当时中国最开放、最“现代”的城市,广州的城市形象仍然受到西方人对中国整体偏见的制约,在东方主义的总体框架下受到规范,最终根据西方话语的需要而形成。《中国工报》中的广州形象在文本形成之前和传教士踏上广州土地之前从来不是一张白纸。它的最终形象必须是西方集体想象和殖民统治话语的产物。

在19世纪全球发展历史的背景下,中国工包必须成为殖民地国家促进全球扩张的工具,以完成其民族属性。《中国丛报》及其编纂者向读者呈现的广州形象无法摆脱东方主义的刻板印象,必然会呈现殖民话语的色彩。广州的形象在这里不是中立立场下的客观描述和反映,但一方面,它成为西方人证明中华帝国与现代西方文明不相容的停滞证明,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他们企图利用殖民扩张的借口和修辞。

看看西方文本中中国及其城市形象的演变,无论是18世纪中叶以前对中国的赞美,还是此后高层的“救世主”态度。在西方话语下,中国及其城市始终是西方文化的“他者”。西方根据自己国家和文明的需要和愿望来建设他们想看到的中国。他们创作的文本最终呈现出真实和虚假的混合图像。同时,这一形象也成为一面镜子,反映了文本背后的正确话语体系。

在裨治文为《中国日报》发表的就职演说中,他写道:“然而,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世界上最方便的正义与繁荣法则,地球表面的这一大片区域仍然不允许通过。这很难理解。我们只能用特殊的感情来记录,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裨治文所谓的特殊感受,不仅包括他对古代文明难以忘怀的愿景和愿景破灭后的深深无助,还包括一个基督徒对一个非基督教国家及其人民固有的刻板印象——一种愚蠢落后的精神文明状态,统治着中国和等待救赎的中国人。也正因为如此,真正的“不可改变的事实”是裨治文等人在《中国日报》上塑造的中国形象。甚至本文所讨论的广州形象也只是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隐喻。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