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1966字硕士毕业论文寻根小说的叙事话语范式分析

31966字硕士毕业论文寻根小说的叙事话语范式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1966字
论点:寻根,文化,叙事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论文,笔者认为文化寻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让我和很多研究者一样,希望以更开放的视野,从更新颖的角度,在更宏阔的层面上去解读寻根小说

论文正文:

第一章文化再造:寻根小说的认知范式 当然,民族文化中也有消极因素的反思和探索,这早已成为新文学创作使命和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民族文化的其他元素,如积极自由的生活态度和生动的生命意识,也将成为新时期寻根小说的出发点和寻根目标。 从汪曾祺对江南文化的自发性、李航宇吴越文化不愿在蜗牛壳中追求自由、莫言在高粱地里恣意放纵的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作家积极的文化寻根取向和基本态度。 当然,这样的文化元素不可避免地会背对着太阳。“无拘无束的风格空”和自由追求的“物种退化”的担忧经常联系在一起。 然而,寻根小说家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的个性特征,可以给人们以文化反思的启示。 首先,诗意的生活、自由的追求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寻根小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寻根吸引了当时文坛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如果这种寻根活动只探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及其“坏习惯”,可能会使人们更加认为这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联系。然而,寻根小说作家在发现和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诗意温情时,正是民族文化所孕育的自然和谐的兴趣和健康的人文情怀,人们可能会更想去寻找寻根小说。 事实上,许多作家在创作实践中首先在这方面做出了非凡的努力,如汪曾祺、李航宇、莫言等人都是这方面的“寻根”实践者。 汪曾祺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年轻作家,但也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 新的历史时期的适宜环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赋予了他独特的写作视角,使他步入老年后,在那个写作时代的主流话语环境中重新脱颖而出。 他说他赶上了好时光,因为他总是与文学保持距离。\"他可以更仔细地观察生活,从远处思考生活.\" (1)沧桑后恢复的平静安详的心情也使他的小说没有紧张的场面,也没有大人物和悲伤人物的情感。在平淡的叙述中,生活是审美的和艺术的。 甚至对风土人情的描写也充满了诗意和如画的感觉,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感觉。 正如《劝诫》的结尾所说:“紫灰色的芦苇穗是银色的,柔软而光滑,像一串丝线...野生荸荠有四朵小白花 惊起一只蓝色的鸟,摩擦芦苇穗,扑向远处的陆璐·路飞 “芦苇、浮萍、水鸟,这些常见的场景空就像是作者用简单细致的语言和简单的比喻慢慢展开的画卷。 他们舒适地生活在这里,穿着自然,给英雄和读者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同样,大脑的春、夏、秋、冬也很美。 春天温暖时,紫色芦苇齿和灰绿色藜蒿生长,这是绿色的。夏天,他们在微风中吐痰和点头。他们在秋天装饰屋顶。冬天残留的雪堆积在沙滩上。 这样,四季被写成芦苇和藜蒿,衬托出达能人看似平凡却富有诗意的生活。 同样,在李航宇,一条河、3322年的村庄和葛川河的故事是这样展开的。 这是一个仍然保留古董和小调的地方。它也是现代文明爆发的地方。 这里的人简单而单纯,善良而愚蠢。他们热爱并忠诚于这条河。他们的悲伤和快乐随着河流慢慢流淌。 ..............................《第二部分——批判与反思——反思与批判民族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可能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强有力的声音。然而,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思潮的背景正是这样一个文化因素,刚刚过去的政治狂热给这个国家造成了沉重的心理打击。因此,寻根文学作家可以更敏锐地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自卑感和封建性,尤其是在现代意识和现代文明的比较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丑恶。 读者不难理解作家在寻找文化根源时的悲伤以及由此产生的批判意识。 与此同时,当时的寻根作家常常陷入两难境地。正如李航宇所说:“一方面,我非常清楚我所遭受的民族意识有多糟糕,另一方面,我必须顽强地捍卫它,以免我一无所有。” 然而,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他们仍然勇敢地举起文化批判的旗帜,做文化反思工作,如揭露封闭和贫困所带来的社会悲剧,批判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某种自私、奴性和无知等。同样的目的是重新照亮民族的自我,为民族文化的重建扫清道路。 这种文化批评和文化反思深刻地表达了寻根作家“失去根”的痛苦。 首先,对传统糟粕文化的批判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强烈或微弱地制约着人们的认知和民族的发展,甚至直接导致类似于某一历史时期荒谬的文化缺失现象。 作家郑毅曾经以太行山为背景,在他年轻和理想的贫瘠土壤中,回忆和思考着悠久的文化糟粕。与此同时,他也充满激情地描写了他们这一代人为土地和自由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扭曲的爱情。 “1)长期以来,郑毅提倡现实主义写作技巧 他觉得“文学应该在人们面前捧一把漂浮着草叶、羊粪蛋和泥沙的黄河水:别害怕,试试看,这就是生活!”郑毅的《元村》和《老景》正是因为这样的现实记录,才使得对传统糟粕文化的批判更加深入和深刻。 他描写了太行山的夏夜,那里布满了露珠和薄雾。天地宁静而朦胧。还说太行山的土地分散,一个接一个地挂在小山丘上。他记载说,“老井渴死无井,十年九年的干旱和水就像石油”(“远村”),太行山才是真正的“贫土、贫民、淳朴的民俗” 贫瘠干旱的太行山给山区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杨万牛回到这个落后的山村,毫无用处,只是为了展示他放羊和打酸枣的惊人准确性。老虎彪的小儿子范程子的儿子,因为土地无法挖出一半嫁妆,他只能让青梅竹马的瑛子苦苦等待,几乎变成了杨万牛和叶野的另一个辛酸的爱情故事。 在这里,摆脱各种无助和贫困,“幕后操纵”不再是一种严重的罪恶,人们可以给予很好的同情。 然而,杨万牛的侧袖已经拉了20年,他不能放弃巨大的不公和苦难。他爱这个对他比对自己好的女人。然而,叶烨,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只能因为贫穷而接受“豆腐换亲戚”的悲剧。然后她把自己的心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给四库,一部分给孩子,一部分给杨万牛。 一个水灵透明的女孩,一只唱民歌到极致的云雀,被生活和感情束缚,最后死在一个即将坍塌的山洞里。 显然,作者对“换亲”和“牵线搭桥”文化习俗的描述充满了痛苦的文化悲哀。 第二章..............................兼收并蓄:寻根小说的叙事模式第一节民族文化与现代主义叙事风格寻根小说的现代性一直是文学批评中有争议的话题。 毫无疑问,寻根小说的创作一定是借鉴并灵活运用了西方现代主义,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方法,使寻根作家看到了自己创作的活力和生机。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一次又一次地积极学习和实践,希望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文学意象是中西文学理论中文学意象审美形式的综合表现。符号和隐喻是中西作家常用的写作技巧。它们的共性和共性在寻找和讲述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根源”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魔幻现实主义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结合在一起,与其说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不如说受到一些少数民族作品的吸引,以及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对印第安本土文化的推广。 这种具有现代主义特征、融合了民族传统文化独特性的写作风格,使中国作家找到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说:“‘寻根’小说根本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广泛文化现象的突出表现;那些在各个领域大力倡导和宣传“寻根”意识的人出人意料地成为最前卫和最新的人物。秘密在于,在审视了西方现代主义之后,这些新的数字出人意料地得出结论:越是国家,世界就越大。 “20世纪80年代的作家都钦佩福克纳的魔幻现实主义,并开始以独特的东方文化为实验,努力培育寻根文学花园。 郑万龙说:“我试图表达一种生与死,人性与非人性,欲望与机遇,爱与性,痛苦与期待,以及来自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更重要的是,我试图用神话、传说、梦想和习俗作为小说的框架来建立我自己的理想、价值、伦理和文化观念。 “是的,他是在他的一系列外国奇怪故事中做到的 他写道,他的母亲总是在老马身上插三根香,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全能的陈三交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像他这样勇敢的英雄刘三泰继续他的生活。山顶上的黄色烟雾已经恶化了周围的生态环境,而且由于当地的迷信,它还吞噬了许多无辜的生命。申肯和老熊是山上的精灵。 只有山地森林独特的地理优势才能产生如此多的魔幻现实主义主题。 第2节................................文化多样性与灵活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指的是文本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关系。在结构主义者看来,任何系统的单个组成部分或单元只有在其相互关系中才有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叙事结构了解叙事作品背后隐藏的真实内容和情感 与其他文学思潮相比,寻根小说最显著的变化是远离了以往的宏大叙事,不再受主流话语的束缚。他们开始从记录重大社会历史事件转向探索和书写文化习俗,从描述社会人转向描述文化人。寻根小说体现了更多的文化思维,倡导文化姿态的多样性。 他们利用古代小说和散文小说的叙事结构来冲淡正常的生活。他们还注重文化“根”的神秘和合理的文学想象,并以感官叙事结构来表达。 首先,当寻根作家不再受主流意识支配时,他们的叙事风格很少是那种宏大而严肃的结构,而是大多随波逐流,与日常生活的随意性相辅相成 阿城、贾平凹、汪曾祺都是散文小说创作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诗歌散文风格和轻松生活的追求者。他们被自己的写作风格所塑造,主要是一种轻松的叙事结构。 王蒙这样评价阿城的小说:“我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文字、风格和叙事风格了。” 阿城的小说几乎充满了叙述,平淡而直白,每一次叙述高潮都戛然而止。寂静无声。他摒弃传统曲折的情节结构,有意隐藏人物的内心冲突,达到“沉默胜有声”的阅读效果 因此,季洪珍称赞道:“在这种多元繁荣的氛围中,阿城的小说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领域,故事简单,叙事也比故事简单。赢得大量读者是极其困难的。” “阿城的叙述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与他一直钦佩和从事散文小说创作是密切相关的 他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作品很好地展示了散文小说的优势和特点。 它在句子的节奏、语调和视角上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在分散和淡化的叙事结构上 当现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碰撞时,他委婉地用淡化情节的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了困惑。 “三个国王”的故事简明扼要,作者就像一个讲故事的人,按照事件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报道。 他用生活的小场景形成了一幅巨大的社会图景来揭示或嘲笑生活和人性。 阿城的作品没有高潮,甚至当王一生在象棋比赛中与他的九个对手对质时,他也悄悄地一个接一个地告诉他们,没有表现出任何感情。 他知道:“激动的是读者,而不是我。” 阿城的小说结构广泛,描写互补。 他写道,当王吃了一辈子的时候,“他吃得很快,他的喉结缩了,他的脸上布满了肌腱。”添加筷子后,他将不得不吸干所有倒入饭盒的开水油。 王下了一辈子象棋,“他的姿势没变。他仍然双手抱着膝盖,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看着远处,盯着很近的地方。 只需轻轻一划,我们就能看到王一生在吃象棋和下棋中的奉献、精致和优雅。 ..............................第三章:雅俗共赏:寻根小说的文体范式................40第一节写作优雅与文学审丑共存............................40第二节寻根态度和恰当的语言……43结论..............................48第三章雅与俗的欣赏:寻根小说的文体范式第一节文学中雅与丑的共存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所谓不进入文学的东西,今天被当作文学的素材;对所谓下流的话,今天是有组织的和辉煌的 (2)这是对文学语言演变的描述 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只有具有高雅特征的语言才能进入艺术殿堂,甚至那些源于民间的本土语言和野生语言也必须经过深入的改造才能进入文学的审美境界。 然而,在寻根小说的创作中,由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独特性,那些看似粗俗丑陋的语言也公开进入了读者的阅读视野,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 当然,寻根文学中的审丑现象不仅表现在词语的粗俗化上,还表现在对寻根者丑陋的精神面貌的揭露和批判上。 贾平凹在商州系列作品中,坚持使用朴素端庄的语言,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古文的渊博知识,也补充了商州地区的秦楚文化因素。 他的小说语言的总体特征是柔和优雅:柔和的色彩、挥之不去的情调、清晰优美的措辞、整齐的句型和一种静态美 例如,他写道:“这个洞穴可以容纳数百人。它看起来像一个瑶室。墙之间的奶油有几英尺长。它像一头狮子坐在它的背上,像一头公牛躺在它的背上。像羽毛一样小,像蝉翼一样薄的东西散开了,像树上飞舞的霜。” 再往下,有一滩水。水里的石头是软的,当被挑选出来时,它们是坚硬的。敲击时,它们听起来都像钟声。 它是如此美妙和有趣。 “写高建在城堡的山顶上,沿着悬崖脚下直直向上,微风被几个人推着,黑暗的白天油漆光亮,已经是一百年的事情了 当然,写作的优雅也与他宣扬的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城堡里的道士说:“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运动。阴阳相互作用。矛盾相互作用。质量有数量,数量有质量。变化无穷。这是路 莫言也擅长使用民间语言,但是他和贾平凹有着非常不同的成长经历,他们的语言风格也明显不同 莫言最辉煌的语言当然是乡村民间语言,它粗糙、粗俗、率直、野性。这符合高密东北乡的风土人情,也符合作家的心情,也是活力的自然体现。 文化寻根在中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这个结论让我像许多研究者一样希望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新颖的视角来解读寻根小说。 然而,这并不容易谈论。文化、文化寻根和寻根文学内容丰富而深刻,但在写作中却难以避免。 不仅如此,我把“叙事话语范式”作为论文的框架,而且这一理论命题本身的理论能力及其在方法论层面总结文学创作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我面临的相当困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寻根小说的研究涉及到大量的作品,许多著名作家曾在这种寻根思潮中展示过自己的才华。 尽管我尽最大努力尽可能全面地阅读,尽可能深入细致地分析,但这些作品本身往往很难解读。在文学史上,著名学者之间一直存在意见分歧。 无论如何,由于初学者水平有限,我从认知、叙事和文体范式等方面对寻根小说及其文化寻根思想进行了一些探索。 其中,将这一文学体裁中不同类型的作家联系起来,寻求他们的个性和共性,分析这些看似独立却又有无数内在联系的创作实践,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如本文所述,文化寻根趋势的特征和成就不仅取决于它所寻找的“根”的优劣,还取决于寻根小说作家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态度和对“根”的理解。 一些作家,如贾平凹和郑万龙,发现了他们当地文化的优点,但当他们在城市时,他们发现了城市文化在城乡文化差异中的各种缺点,包括他们对当地文化的侵蚀。因此,作家们渴望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达到重建民族道德和民族精神的目的。 当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使得许多作家学习和使用基于民族文化的叙事和语言。 比如以莫言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用来解读民族文化奥秘的现代叙事方法:象征、隐喻、意象等。也有一些作家经历了人生的沉浮,他们的心态逐渐趋于平和。他们擅长学习古代小说。他们不仅内容薄弱,而且叙述和语言也薄弱。汪曾祺、阿城、张承志是这类小说创作的缩影。 寻根小说语言研究一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但其独特的成就及其对寻根小说认知和叙事的不可忽视的影响确实值得深入探讨。 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小创新 当然,由于缺乏信息和自身能力,这也是写文章的难点。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