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8622字硕士毕业论文“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的新闻传播研究

28622字硕士毕业论文“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的新闻传播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8622字
论点:媒体,新闻,传播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新闻媒体论文,本文主要以 CNKI 中国知识总库为文献搜索范围,对以“微信”、“微信公众”、“央视新闻”等关键词的期刊文章、优秀硕博论文及学术著作进行了搜索。

论文正文:

介绍

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每一项技术创新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创新也为传播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人类交流经历了口头交流、书面交流和无线交流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交流正式迎来了数字交流的新媒体时代。这不仅会影响信息交流的方式,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微信等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将媒体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甚至是多向传播,将整个社会编织成一个各方紧密联系的网络信息社会,网络中的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和信息互动的参与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著名预测:互联网技术最终将实现“每个人都可以建立一个未经许可的电视台。媒体及其依托的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的媒介,是人类传播的基本形式和社会的整体表现形式。数字生存和媒体社会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特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结合给原有的媒体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变化。新闻信息的点对点推送功能使受众能够随时随地查看自己关注的热点新闻。因此,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此外,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媒体资源,丰富了媒体类型。它对新闻传播的准确定位和多向互动传播给社会和受众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是媒体生存的基础,也是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新闻制作。受众的角色已经从最初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甚至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成为影响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赢得观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媒体定位更加精准,重要信息被实时推送,观众获取信息的难度最大程度降低,培养媒体稳定的观众,努力在这样嘈杂的媒体环境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推出以来发展迅速,创造了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奇迹。一组数据见证了奇迹:微信于2011年1月正式上线;六个月后,微信用户数量超过1000万。2013年11月,注册用户数量超过6亿。微信仅用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就正式推出并覆盖了6亿多用户。然而,根据腾讯2015年8月发布的最新数据,微信目前每月有6亿活跃用户,其发展速度让业内人士感到意外。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以应对社会关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府信息。这足以表明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一员,已经基本上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认可。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本文主要以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库为文献搜索范围,用“微信”、“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等关键词搜索期刊文章、优秀博士论文和学术著作。此外,梳理了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新闻传播和微信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和整理,笔者发现国内新媒体研究的数量自2004年以来急剧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研究方向也在不断深化和多样化。在此,笔者主要梳理了新媒体环境对新闻传播影响的相关研究。自2012年以来,微信的研究逐年增加。然而,由于微信是中国开发的社交应用软件,基本上是国内一些学者对微信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文献很少。对微信的研究大多涉及微信营销、微信运营和微信信息传播。对微信新闻传播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公众号“央视新闻”为例,而对微信新闻传播的详细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1)新媒体对新闻传播影响的研究现状

新媒体的出现对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对微信公众号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的制作和新闻传播方式上。

就对制作内容的影响而言,袁舒静在他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中,着重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如增强时效性、互动性、全媒体性、全时间性、传播主体的多样性等。,并建议新闻报道应包括自我媒体,报道的新闻应深入和有价值。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的传播特征培养了人们新的新闻阅读习惯。只有深入了解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新闻阅读习惯,选择合适的新闻内容,才能更好地促进新闻传播。

就新闻传播的影响而言,杨春兰曾在文章中指出:“今天的手机不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它还扮演着“第五媒体”的重要角色。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新闻媒体的资源,使新闻传播方式多样化,将单一的新闻传播方式从点到点转变为点到点和点到面的结合。

⑵微信公众号和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新闻传播研究现状

微信是一个免费的应用程序,通过智能手机的载体为受众提供即时通讯服务。自2011年推出以来,微信在中国乃至国际上迅速传播。然而,由于微信起源于中国,国外对微信的研究相对较少。尽管如此,微信的发展还是受到了国外的高度评价。《纽约时报》曾评价微信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本土互联网产品的一种尝试。“微信之父”腾讯高级副总裁张小龙也获得了2012年《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的“中国创新人物奖”科技奖。

................

2《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的产生和发展

2.1《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生成背景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作为新闻信息传播平台,依靠新媒体软件微信的产生和发展,而微信的产生得益于整个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新媒体”的概念是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德马克首先提出的。毕晓梅在他的文章《追踪外国新媒体研究的源头》(Tracing to the Source of Foreign New Media Research)中曾提到新媒体的起源:“从相关的外国文献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这个概念被用来指不能纳入传统大众传播范围的新媒体现象。在此之前,新媒体没有明确的指示。”她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把握了新媒体的定义,并阐述了新媒体的两种定义。她说:“第一个定义试图描述新媒体的技术特征,这是理解新媒体丰富内涵的基础,同时也定义了一定时期内新媒体研究的媒体对象。在此基础上,第二个定义给出了理解这一媒介的框架和一般方向。”

由于新媒体的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新媒体的“新”是指技术创新、新媒体形式创新还是新媒体传播模式创新?目前,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因此仍然没有明确的定义。

龚程波等人对新媒体进行了更详细的技术解释,将新媒体定义为依靠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新媒体形式、软硬件或信息服务模式,如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移动电视、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RSS等。

可以看出,“新媒体”的概念在不断发展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动态的事物,其定义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术界对新媒体定义的最新解释是:“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今天,新媒体是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媒体形式。它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通信形式和媒体形式。”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创造了新的媒体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传播的超时空性质使得麦克卢汉的“地球村”预测得以实现。传播的互动使新闻传播更贴近受众。传播的超媒体性质使新闻事件对观众来说更加真实和生动。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新闻传播的方式、内容和形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正在经历流血改革。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将对社会和受众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不断出现,为“央视新闻”等媒体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

2.2“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户平台的开发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户通过微信平台向用户发送新闻信息。腾讯开发研究的社交软件于2011年1月正式发布,三年内注册用户达6亿。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为微信公众号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截至2014年11月,据官方统计,微信在全国范围内的公共账户超过800万,在中国共有约2200万中小企业。超过1万个政府公共账户获得认证,占中国政府部门的1%,创造了互联网软件使用的奇迹。到目前为止,微信不仅是中国人喜欢的社交软件,也是中国唯一独立开发、跨境广泛使用的社交软件。

自从微信上线以来,它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聊天功能,而且因为有很多聊天功能软件,比如QQ和MSN,微信并不因为它的聊天功能而取悦大众。使其脱颖而出并赢得公众青睐的功能是附近人群的搜索功能、添加好友的功能、微信二维码、传递图片的功能、微信公众平台、摇动功能等。正是这些新功能的开发和研究使微信出名,成为一款家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数量以最快速度突破1亿。

除了一些软件应用功能外,微信充分吸收最新科技,支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本等各种信息载体的发送,支持多群组聊天,可以在用户所在地附近查看使用微信的人,还支持微博、邮箱、漂流瓶等插件功能。

以下是微信最广泛使用的一些重要功能:

搜索附近的人:该功能可用于查找附近使用该软件的人,并可添加为聊天的朋友。该功能是微信赢得客户的关键。微信成立初期,微信的使用并不乐观。在该功能上线之前,微信用户数量激增,立即打开了微信市场,让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微信。

微信公众平台: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向粉丝推送消息,实现点对点的准确传播。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随时随地查看他们关心的信息,并可以通过回复和评论与发送平台进行交互。

支持各种形式的信息传播:微信作为一种新的社交软件,使用最新技术全力支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本等各种信息载体的发送,支持多群组聊天。这为用户的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人们可以轻松自由地选择合适的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使信息传播更加具体和有吸引力。

..............................

3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户新闻传播现状.......16

3.1《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概述……16

3.2《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征……17

4“央视新闻”微信新闻传播问题……26

4.1新媒体平台使用不足...................26

4.1.1信息发布时间不规范……26

4.1.2过度信息推送至……27

5“央视新闻”微信新闻传播问题解决方案……34

5.1充分挖掘微信公众号新平台的潜力……34

5“央视新闻”微信新闻传播问题解决方案

5.1充分挖掘微信公众号新平台的潜力

5.1.1标准化新闻发布时间

太频繁或太少的新闻发布时间不利于提高媒体的受众接触率。在节奏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下空,碎片化的社会使得受众的生活和工作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如果新闻信息的发布时间与受众零碎的闲暇时间一致,可以被更多的受众点击阅读,甚至可能成为受众唯一的焦点(例如,如果只有一个媒体在受众闲暇时间更新新闻信息,那么这个媒体可能会受到独特的关注),信息到达率相对较高,也有助于媒体获得有效的信息反馈;如果新闻信息的发布时间与受众零碎的闲暇时间相冲突,信息就会被相对忽视。与收到信息后立即读取的信息相比,延迟的信息读取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信息时效性的降低和其他媒体更新信息的影响。总之,这不利于提高新闻信息的到达率。因此,合理的时间安排已经成为媒体赢得更多观众的重要竞争因素之一。

根据表4-1所示的新闻发布时间表,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提高新闻媒体在观众视野中的出现率,“央视新闻”的公开号相应地调整了新闻内容发布时间,从以前每天3-4条消息调整到8-10条消息甚至更多。尽管这种调整部分满足了读者阅读零碎时间的需求,但新闻发布时间并不规范。调整后的新闻稿发布时间有时过于频繁。如果受众设置公共账号作为新的信息提醒功能,频繁的信息发布必然会影响受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利于维护现有受众。因此,新闻发布的时间应该与受众的分散时间相结合,不要太频繁。令人反感的是新闻媒体发布新闻的时间设定原则。

《中央电视台新闻》的公开号码可以根据现代人的工作时间做出相应的时间安排。例如:工作日8条消息,休息日10条消息,等等。工作日期的释放时间可以选择为:上午6: 00(起床前)、上午9: 00(上班途中)、中午12: 00-下午13: 00(午休)、下午17: 00(下班途中)、晚上19: 00(晚餐前)、晚上21: 00(晚间休息)、晚上22: 00(睡觉前)。休息日可以增加早上一条消息和下午一条消息。这不仅规范了新闻信息的发布时间,而且充分利用了受众的零碎时间,有助于媒体留住更多的受众。

..............................

结论

微信在三年内奇迹般地俘获了全国6亿人的心。如此快速的发展趋势也让行业专家担心微信的未来发展趋势。信息时代唯一不变的特征是变化。就微信而言,它自身的发展融合了社会化、数字化和移动化。尤其是微信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因此,微信近年来仍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摘要:通过对“央视新闻”公众账号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微信公众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媒体平台利用不足、媒体信息同质化倾向、媒体互动受限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作者知识有限,本文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对微信公众号新闻传播的研究只是对央视新闻公开号四个月新闻发布内容的随机截取。因此,四个月的新闻信息必然是片面的。另一方面,由于作者知识有限,文章的内容总体上仍然比较简单,理论深度不够,需要进一步提炼和升华。

新媒体的迅速传播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就像新媒体对新闻行业的影响一样,它把受众和媒体置于一个良性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你有我,我有你,相互依赖,共同成长,使新闻报道更加关注受众的需求,遵循市场规律。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渠道纠纷和内容纠纷都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频道仍然领先于内容。由于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爆炸,有必要依靠渠道让用户先形成使用习惯,然后将用户与内容捆绑在一起,以免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被淘汰。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新的媒体渠道,必将给传媒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虽然微信公众账号等新媒体领域的新闻制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但新媒体的优势是任何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它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深刻变化也是无法阻挡的。我希望微信公众新闻将来能开拓自己的领域,为新闻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