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1344字硕士毕业论文嘈杂的孤独,不受控制的孤独——论冯唐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21344字硕士毕业论文嘈杂的孤独,不受控制的孤独——论冯唐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1344字
论点:生命,孤独,小说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论文,本文研究的价值和目的,就在于通过文本细读,对冯唐小说创作中所体现的生命意识观念,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探析,分析冯唐小说创作中生命意识的成因。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冯唐小说生命意识的成因。第一部分是关于他八年的医疗生涯。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作家。他们曾经是生活中某个阶段的医生。例如,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之一的鲁迅,死于父亲的消费。因为他不能帮助他的父亲摆脱疾病的困扰,他渴望在日本仙台学习医学和西医。一代文学巨匠郭沫若在日本求学期间也学习了现代医学。当代著名作家余华高中毕业后是一名牙医。出于某些原因,他们终于走上了文学之路。 医生这个职业一直被认为是与人体和人性最密切的接触。因此,医生和作家有一定的巧合。它们分别治疗人类的身体和精神疼痛。 八年的医疗生涯是冯唐小说生命意识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冯唐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专业。在他八年的医疗生涯中,他对生命的生理结构和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 只要人类意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和消失,特别是生与死的知识和经验,生命意识就会自然地产生。 在他八年的医疗生涯中,冯唐印象最深的是“晚期卵巢癌患者是如何像一堆没有木头的柴火一样慢慢熄灭的,柴火熄灭几个星期后,这个身影仍然在病房里慢慢徘徊,仍然站在秤上称重” (1)从这个意义上说,冯唐在医学院学习医学的八年是八年不断地画人和八年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这两点对他世界观的建构和创造至关重要。 在他八年的医疗生涯中,他最近接触到了死亡。他早已习惯了生、死、死,[/K0/]并不感到惊讶。 一天晚上,在医院里,他看到一个黑色的身影从新大楼的屋顶上落下来,像树叶在风中摇晃,然后发出低沉的声音 病人患有晚期肿瘤,因为无法忍受绝望和痛苦的折磨而跳楼自杀。 临死前,他写了一张纸条,问道:\"什么是幸福?\"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生命的脆弱和生活的脆弱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冯唐当医生时,他经常坐在妇科肿瘤实验室里,思考生死问题。从他的专业角度来看,他越来越相信生与死是一回事。 由于人的生命短暂而易腐,学医的冯唐对死亡意识的超越有了更清醒、更清醒的认识,这激发了冯唐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和思考,即如何在生命短暂的时刻过得更精彩,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什么是幸福的生活,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等 第二节作家的人生感悟...................作家的人生经历是生命意识形成的关键一步。它决定了一个人感知生活和理解生活的能力。作家只有绝望地感知生活,才能赋予生活最高的目的和价值意义,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一般来说,作家的个人生活经历包括个体身体的成长过程和精神世界的成长过程。 个人生活经历也与作家的地域文化和内在性格有关 作为当代文坛的70后作家,冯唐将他的生命意识完美地融入到作品中,展现了一个孤独的灵魂,独自行走在荒诞的世界中。 他快乐地写道:“青春是一片奇妙的森林。它又深又浅。不清楚是否天黑了。然而,有多少脸颊沾满青春的人匆匆走过,笑着追逐着彼此。他们没有看到花和雪,没有听到鸟儿歌唱猿蹄,也没有注意沿途的山川。他们太忙了 匆忙中来不及观察,来不及体验,来不及哭泣,所以匆匆从自己身边走过 “在冯唐看来,我们不能匆匆走过青春。我们应该放松,享受年轻人的厚颜无耻和激情。毕竟,青春易逝,时间不等人。 冯唐总是陷入思考的漩涡。“为什么我17年前来到这个世界?我从哪里来?100年后我会去哪里?尤其是现在,我是什么?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该怎么办?想到这些问题,想到我的同学,我不禁有一种淡淡的悲伤:学校,食堂,家庭,填鸭式的书籍,吃饭,睡觉,我们就像驴子在磨,被什么蒙住眼睛,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只知道前进有多难,但最终无法逃离这个圈子,更不知道我们在磨什么。 然而,我现在知道我的脸颊上一定有红色的血,我的身体里一定有力量,我的心脏里一定有勇气。 他用他的哲学语言写下了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人的总体青年成长状况。每个人都像一头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单调的工作中辛勤劳作。他的眼睛被什么东西遮住了。他只知道他正绝望地走向一个地方。大多数人还没有感受到青春,青春时代已经逐渐消退。 因此,冯唐关注的是叛逆、沮丧、理想和迷茫的青年...他用诙谐、逗趣和戏谑的语言解释了关于青年的哲学思想。他还写道,在他的高中时代,每个学生都知道珍惜时间并抓住它,但是他们不明白时间对于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永恒的,没有开始或结束。只有他们自己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死去。 在这里,冯唐深刻意识到个人生活的有限性和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他对他们“时间不多了,时间不多了”的行为感到悲伤和遗憾。 冯唐善于用讽刺的语言刺伤人们内心最敏感的神经。在改革和发展的浪潮中,青春期的青少年抓住每一分钟。学校教育只有在他们抓紧时间学习的时候才会把他们视为正确的事情。为了高考,他们对窗外的事情充耳不闻,只看圣书。他们的青春正在悄悄流逝。 ...................第二章冯唐小说生命意识的主要内涵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感觉紧随其后。 孤独源于与世界和他人的隔绝,人与人之间的隔绝和冷漠,以及家庭情感、友谊和爱情在生活中的消失。 孤独的存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积极的孤独,另一个是消极的孤独,“消极的孤独是在沮丧、失去地位、失去办公室、失去爱、失去宠爱时乞求交流,以克服孤独。” 积极的孤独是被实现和实践的孤独。人生哲学,不求地位,个性独立,标准高,不愿意趋同。 不同于消极和消极的无所事事的孤独,积极和创造性的孤独可以激励人们...②然而,冯唐小说中的孤独属于积极主动的孤独,因为他从不逃避孤独。他倡导思想自由,追求生命的独立,坚持精神家园 一、孤独的爱——绝望的情感在欢乐中表达冯唐以自传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他的初恋孟逊,以及年轻时的男女。每个人都一起战斗,一起野餐,一起逃课,一起喝酒,尽情享受青春的美丽。然而,初恋最终没有选择他 在冯唐的小说《给我一个18岁的女孩》中,秋水和他的妻子朱尚在第一次见面时就下定决心尽一切可能和她在一起呆很长时间。 17岁和18岁的人没有时间的概念。他们相信生命是永恒的。因此,追求朱尚已成为秋水的理想。 朱畅又白又漂亮。她多才多艺,落落大方。追求朱畅已经成为男孩心中的目标。每个人都在想谁能赶上她,成为她的男朋友。那个人一定很牛逼。 在秋水的心目中,朱尚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同义词。为了和朱尚同桌,秋水用两本书和朱尚的同桌桑宝强做了笔交易。经过多次挫折,他成了朱尚的同桌。 从那时起,他可以近距离体验这种美。他和朱昌保持着脆弱的关系。虽然他喜欢朱畅,但他和翠儿的关系也不明朗。秋水仙碱和翠儿是儿时的朋友。他们在幼儿园时是同桌。那时,他们经常一起回家。许多年后,当秋水被“女流氓和有权势的女人”抛弃时,翠儿偶尔会让我拥抱她。重复几次后,翠儿几乎成了秋水的妻子 一方面,他想要朱尚,另一方面,他迷恋翠儿。最后,朱尚改变了学业,离开了他。翠儿也离开了他,去过更好的物质生活,并嫁给了非洲。 秋水不知道自己想追求什么,但陷入了爱河,无法自拔。 《北京,北京》写道,我的初恋让我一无所有,我选择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公司副董事。 我爱上了我朋友小白的女朋友小红,并和小红纠缠在一起。秋水此时失去了所有的标准和道德谴责。最后,小红选择了小白,一个更有前途的出国留学医生。 《万物生长》还写道,在清华大学找到男朋友后,我的女朋友会和我分手。 我非常生气,去见了刘清。 ...................《第二节虚无下的生死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本体关注甚少。中国传统哲学大多解释如何生活的问题,很少涉及人为什么生活,人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很少关注死亡。 由于人们对生命意识主题的不断研究,生死问题在文学中不断受到关注,个体生命的生死意识也在进一步提高。在冯唐的小说中,他认为生与死其实是一回事,生活应该是愉快的,死亡应该是潇洒的。他作品中的人物生动地展现了一种超然开放的生死观。 空虚混沌生活体验美学的创始人叔本华曾经说过,“生活的意志就是首先生活的意志。他指出,生存意志的本质是痛苦。意志越完美,痛苦就越多。因此,他非常重视文学艺术对生活痛苦的补偿作用。他相信文学和艺术可以引导人们进入无私的境界,暂时摆脱生活意志的束缚。他称艺术为“生命之花”。\" (2)作家善于通过文学艺术的表达暂时将人们从生活的困境和焦虑中解脱出来,冯唐也是如此 冯唐笔下的大多数人物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人。他们凭借超强的生存意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有目标,追求,以及现实世界的痛苦和无助。他们经常生活在空虚和混乱的状态中。当他们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他们不知道下一步去哪里,追求什么。 例如,出国留学的医生、女神一号的资深知识分子田晓明经常迷失自我,跌入无底的未知深渊。 二十年前,我离开了湖北的一个小镇,来到了每个人都向往的大都市北京。我15年前离开北京,15年后飞回北京。二十年前,我是一个大破盒子,一个带着中国口音的科学屌丝人,二十年后,我是一个带着两个盒子和英国口音的中年科学人。“在中间时间和空之间,我好像喝完了所有的汤,可以清楚地看到盘子里的白色。” 起落架在一瞬间与地面接触,砰的一声,田晓明的心砰砰直跳,仿佛陷入了一种解释不清的状态。 二十年前,田晓明去了远离家乡的北京学习。那时,他只有一个破手提箱。他普通话说得不流利,但也带有口音。 二十年后,当田晓明从国外留学回来时,他有两个手提箱,一个妻子和他未完成的杰作。 他15年前离开北京,15年后飞回北京。在他离开和返回之间,他经历了知识的洗礼和多年的训练,成为了一名出国留学的医生。 在时间隧道,他总是匆匆而过。他很少想到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他只是感到茫然和困惑。在他能够体验和享受生活的美好之前,时间过得如此匆忙。 ……第三章冯唐小说生命意识表达的独特性................第一节死亡视角下人格精神的二重性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19第四章消极中的积极意义............................28第1节看到另一个“自我”..............................28在《荒村》第二节中提倡对生活的哲学态度在《无助》.........................29第四章“消极”的积极意义。第一部分在“颓废”中看到了另一个“自我”。在冯唐的小说中,一方面,他描写了个体生命的存在。另一方面,他笔下的人物在成长过程中总是感到深深的压抑和恐惧,孤独和无助,被现实包围着。在这场矛盾的斗争中,他开始寻找另一个“自我”,并从自己的内心退缩。他想处于抑郁、恐惧、困惑和无助之中。 看冯唐的小说,我们知道他的人物总是有一种“颓废”的色彩。一方面,他擅长描写那些放荡不羁的人物,写出他们对生活的潇洒态度,赞美他们个人生活的真实气质,这与现实社会中那些虚伪的人类人物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他渴望净化自己的心灵,以达到心灵的纯净。 “‘了解你自己!这是写在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神庙上的一句名言 (1)冯唐的小说深受这种西方文学的影响。他折磨自己的灵魂,渴望听到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因此,他总是喜欢来到他创造的精神世界去思考和探索。在这里,他是自由的,他充满了思想,他会问问题并深入思考人性。 他对人性的探索直接出现在小说的叙事语言中,就像面对面的对话或与读者的心灵交流。 “你对人性了解多少?你对自己的人性了解多少?你有同性恋倾向吗?我不相信 你有虐待狂倾向吗?我不相信 有多少人生来就相信上帝?敞开你的心扉,倾听你内心的声音。你会害怕的。 但是不要害怕,生活中没有对错,生活中没有禁区,坦率地面对它。如果没有,你被压抑的声音会变得越来越大,直到你不能忽视它。然而,那时,也许你已经太迟了。 ”(1)冯唐告诫人们,要经常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了解真实的自己,人生从来没有对错,人生没有禁区,学会拥抱人生的真理和自由 ...................冯唐的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万物生长三部曲》,主要包括《给我一个18岁的女孩》、《万物生长》、《北京,北京》;一部是“紫布花三部曲”,主要包括《帕尔》、《天下蛋》和《安阳》。最后一个系列是“人性三部曲”。第一部是《女神1》。第二个和第三个还没有完成。暂定计划是第二个涉及武术。主要人物是张家活佛和甘龙皇帝。第三个涉及谋杀。它主要讲述诗人和世界之间的矛盾。 从“欢乐”到“万物生长三部曲”、“沉默三部曲”和“人性三部曲”,冯唐小说的主题也在一步步变化。他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冒险。 作为冉冉70后作家中的后起之秀,冯唐的小说逐渐进入了每个人的视野,也逐渐受到电影导演的青睐。他的作品已经搬上了银幕。 本文主要围绕《欢乐》、《万物生长三部曲》和《女神一号》挖掘和分析冯唐小说创作中生命意识的内涵,以丰富和补充大家对70后作家的理解。 对自然的真挚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对生与死的超脱以及人性丑恶的一面的暴露,不难看出地域文化的影响和一种深刻的生命内涵都以一种陌生的面貌呈现在他的小说中,并以独特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和公众。 冯唐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男女主人公欲望的表达上。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他的女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我”,都投入了别人的怀抱。因此,他有强烈的孤独感。冯唐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人类的通病,以供分析。 冯唐擅长思考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他作品中的人物总是陷入某种未知的漩涡,很难长期摆脱这种痛苦的状态。他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强烈的无能为力感。然而,他并不局限于此,而是通过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态度来追求一种愉悦的美,“看着鲜花在庭院前绽放和落下,仰望天空、云彩和云彩。” 在冯唐的小说中,有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一种是反抗——一种是作为一个人必须“活得精彩”,另一种是自杀——逃离现实世界,用死亡与生活的无意义作斗争,用死亡解放灵魂。 简而言之,冯唐的小说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只有细节。只有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述,我们才能理解冯唐想要解释和表达什么。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