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文化建设在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文化建设在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000字
论点:地方,高校,特色
论文概述:

文化建设地方高校中的作用, 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地方高校文化是地方高校的根基和血脉,是地方高校和谐发展的核心载体和核心标志,其对学生的

论文正文:

导论一、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发展,地方高校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成为普通本科院校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及其学生规模远远大十老牌本科院校,承担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校能不能又好又快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高等教育能否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关键。}fn一所地方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乃是其独具特色的地方高校文化。因此,培育地方高校特色文化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fn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无特色”等不良倾向,表现出地方高校文化鲜明个性缺失等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    地方高校文化作为根植十特定社会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归属十一定的地域,它的形成和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地方高校作为地域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集中地,不可推卸的承担着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因此,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将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最终形成地方高校特色文化,提升地方高校的比较优势,引领地域文化发展,成为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二、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地方高校文化是地方高校的根基和血脉,是地方高校和谐发展的核心载体和核心标志,其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地方高校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更多的是重视规模效益,忽视了文化软实力,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处十高等教育大众发展初级阶段的地方高校,要找准位,定好位,有特色意识,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同时引领地域文化的发展,主动接受地域文化的熏陶,培育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研究是一种既具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不仅可以深化对地方高校文化的认识,拓宽大学文化的研究领域,ifu }_有利十更准确的把握地方高校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为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一)理论意义    1.本研究能够丰富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本研究明晰了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内涵,对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培育路径,丰富并完善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为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丰富了我国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理论体系。    2.本研究能够丰富大学文化的研究内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学文化建设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果。但对十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的成果比较少,到目前为止仍未有涉及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专著。因此,对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没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试图对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内涵、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建设意义以及培育途径等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对地方高校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ifu }_也充实了我国大学文化的研究内容。(二)实践意义    1.本研究能指导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促进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本论文有利十地方高校形成比较优势,对在地方高校办学过程中提升特色文化的建设水平、促进地方高校走特色办学的道路、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本研究能够发挥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功能,实现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发展。二、国内外关十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经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关十地方高校的文化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十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是单纯探讨地方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措施等以及地方大学文化的特色发展等方面,其中有的是结合本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参考文献}l}郭峰.大学自我批判精神重塑[[J].教育研究,2008(3).郭必裕.大学物质文化的解读与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f31张奎旭.大学文化特色建设浅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9(12).费孝通.我为什么卞张文化自觉[[J].冶金政工研究,2003(6).L5]赵存生,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3(24).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 (2).f7]赵沁平.发挥大学的第四功能,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5).f81赵军.地方大学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二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刘宝存.何谓大学一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4).}10}韩承敏.地域文化与校园精神[fJl.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1999(2.[11]PaulShore.The  Myth  of  the  University:Ideal  and  Reality  in  the  Education.University  Press  ofAmerican,Inc,1992.[12]Edited by Ted I. K. Youn :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7.[13] Abraham Flexder. 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14]John S .Brubaeher and  Willis Rudy: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ChaPterl4,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by Transition Publishers ,1997.[46]Newman John,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Dame Press,Indiana,1982. 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研究摘要 6-7ABSTRACT 7导论 8-13    一、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8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8-9        (一)理论意义 9        (二)实践意义 9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9-10    四、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0-13        (一)相关概念 10-11        (二)研究思路 11        (三)研究方法 11-13第一章 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之意蕴 13-22    一.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内涵解读 13-15        (一)地方高校特色物质文化 13-14        (二)地方高校特色精神文化 14-15        (三)地方高校特色制度文化 15    二.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特性 15-17        (一)导向性 15        (二)独特性 15-16        (三)优质性 16        (四)稳定性 16-17    三.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分析 17-21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17-18        (二)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文化的关系 18-21    四.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建设意义 21-22        (一)建设地方高校特色文化有利于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1        (二)建设地方高校特色文化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1        (三)建设地方高校特色文化有利于推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21-22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问题透视 22-24    一、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趋同化” 22-23    二.地方高校物质文化“俗化” 23    三.地方高校精神文化“弱化” 23-24    四.地方高校制度文化“僵化” 24第三章 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24-33    一.适时调整地方高校办学定位 24-25    二.美化地方高校特色物质文化 25-27        (一)合理布局校园规划 25-26        (二)建设标志性建筑和人文景观 26        (三)完善学校各种教学设施 26-27    三.亮化地方高校特色精神文化 27-29        (一)确立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理念 27-28        (二)凝练地方高校特色校训 28-29        (三)培育优良校风 29    四.规范地方高校特色制度文化 29-33        (一)规范教学制度文化 29-30        (二)规范科研制度文化 30-31        (三)规范管理制度文化 31-33结语 33-34注释 34-35参考文献 35-37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37-38致谢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