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学术史概要

3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学术史概要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00字
论点:文学,传播,媒介
论文概述:

本文通过考察文学传播媒介对文学的深刻影响,从传播学立场出发,揭示文学传播媒介对文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影响和意义

论文正文:

学术史摘要
文学活动包括世界的四个要素,作家、作品和读者,以及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的两个具体活动过程。文学活动伴随着人类生存活动的发展。自从亚伯兰·
在《镜子与灯》中提出文学的四要素以来,文学活动被视为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文学传播在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自20世纪初传播学进入中国以来,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它与社会各方面联系紧密,相互渗透。我们也越来越关注交流对十个社会的影响。大众传播的兴起使我们认识到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了传播媒介与文化文学的密切关系。世纪之交,国际文学理论学会主席、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杰出批评家菲利斯·米勒(Hilis Miller)将文学研究继续存在于黑洞和全球化时代吗?在《文学》、《文学》等一系列作品中,对媒介与文化文学的关系,以及文学符号和文学符号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特殊的论述,在国内外理论批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近年来,中国学术界也开始关注文学媒体和传播方式的发展,它们深刻地改变了文化形式,影响了文学的发展。[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交流的时代。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
文化传播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目前,关于传播和文化的作品也非常成熟。每个人都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变化与转型、差异与冲突、融合与创新离不开传播的介入。庄小东的两本书《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和《传播与文化导论》探讨了传播文化与文化的传播,并以文学作品为例分析了传播与文化的关系。首先,人们认为交流是文化存在和变化的载体。只有文学作品通过媒体进入读者的接受过程,文学创作才能真正完成。其次,沟通是实现文化价值的主要手段。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传播技术和形式将直接塑造文化生产方式,如电影与小说的互动关系。我们已经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小说叙事的时间原则倾向于空跨时间原则,小说倾向于跨时间空和脚本化。这些展示了影视思维在小说文本中的借鉴和运用。传播对文化的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媒体对人类语言素养有“双刃剑”作用。文本阅读和文本表达越来越受到机器语言的影响。文本的逻辑和解释的准确性
受到损害。严肃的知识追求让位给娱乐。(在他看来,现代媒体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社会辐射的文化手段,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扩展性”。它不仅影响文化交流的范围、内容和速度,而且成为文化交流的强大动力。现在媒体的许多特征已经进入了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得当代文化呈现出媒体的特征。还有
学者根据物质载体的不同类型,将文化形式分为古代“讲故事”的口头文化、以小说和新闻(印刷)为代表的读写文化、以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导的视觉
听觉文化,它们分别代表不同媒体引导和表达的不同文学形式。此外,我还阅读了蒋小丽编辑的一系列媒介与文化研究,如《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文化视角下的媒介与文化——媒介研究》、余象顺的《传播、语言与社会》、蔡海的《文化、社会与传播》、周洪铎的《文化传播通论》、杨璐的《文化研究导论》等。他们认为文化媒体扩大了空。它改变了文化的产生、传播和接受方式,甚至改变了文化产品的意义构成,强调了交流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这些为本文第一章写作文学传播媒介的文化意义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和建议。
这种文化交流现象必然会在文学活动中表现出来。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都会促进和改变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这两个环节。文学媒体本身不仅是文学传播的物质传播渠道,也是文学本身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学的作者和受众,以及文学生产和消费的规模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黄发的《媒介
制造》和《文学媒介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提出了许多突破性的观点。他认为,通过审视媒介文化对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可以从传播和接受的角度重构中国当代文学史,探索文学传播和接受对文学外部环境的重构和文学内在规律的渗透,从而拓展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并提出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研究应从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文学社会学等理论中汲取营养。它还应融合中国新闻史、传播学、语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深入研究传播和接受对社会地位、思潮、价值选择、主体意识、审美倾向、文体演变等的影响和制约。强调文学内外环境的双向互动。z;退赤川将媒介对十种文学的影响归纳为四点:第一,媒介是文学文本的物质传播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媒体就没有文学。其次,媒体是作家写作行为的物质结果。作家的写作只有作为媒介物化,才能转化为社会人际交往过程,否则只能被视为内在潜在的文学交往行为。一旦写作吸引了媒体,它就宣告了文学传播过程的开始,文学由此进入了传播、流通、消费和接受的过程。其次,媒体是读者进入文学传播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当读者参与文学活动时,他们首先接触的既不是文学文本的语言,也不是它所表达的意义,而是语言和意义传递的媒介。如果你离开媒体,读者将无法接触文学的语言和意义,也永远无法进入文学的传播领域。第四,媒体是影响文学文本意义和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十种不同的文学媒介在社会系统或文化语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为文学媒介会对十种文本的意义和修辞效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死亡是这样一个总结,研究媒体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一些学者还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媒介文化与文学变革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观察了媒介对十种文本接受过程的影响。然而,所选择的研究方法是将文学活动中的交际接受作为静态的研究对象,有些研究只是将交际理论和接受理论刚性移植到文学活动的阐述中。
本文探讨了文学媒体对文学的深刻影响,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揭示了文学媒体对文学活动各个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如果这四个环节依赖十大媒体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事实,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通信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可能性。在《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
评论》中,朱国华分析了口头传播时代、文本印刷时代和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权力,提出了以商业传媒为代表的文学意识形态,商业传媒是这一阶级意识形态的物化载体。此外,张邦威老师在《媒介诗学——媒介视角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一书中也提到了权力媒介理论和意识形态分析。本文第二章参考相关书籍,分析了文学媒体所有权和文学意识形态的变化。媒体对十大文学活动的影响在十部作品形式的变化中最为明显。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许多关于媒体形式和作品及其关系的相关作品。例如,武汉大学的李静怡和云南师范大学的郝普宁都写了《中国传播学史》。这两本书从传播形式、传播思想和传播技术等各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现代乃至现代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钱存训的书《十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载》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书籍的发展史。本文第一章描述了文学的物质载体,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有价值的史料。此外,它还指宋丽华的《明清小说传播》。该书选取了最能反映明清时代特征的传播元素,即当时通俗小说和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它将微观与宏观研究、文学与历史相结合,运用统计方法对明清小说传播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对于十篇文章分析传播媒介与其他时期不同作品形式的关系有很大的理论帮助和启示。事实上,许多学者对十大媒体对十大文学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文学传播现象,总结了古代传播方式变革的过程和意义。然而,他们往往关注一个朝代的媒体和传播方式对十个朝代文学发展的影响。这些成就并不系统,其中大部分是十个零星的案例研究。客观因素对十种文学活动的影响基本上局限于对十种文学风格的梳理和对作家作品的解读,而忽略了文学媒体在文学活动建设中的作用。
此外,传播学这一边缘学科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引入中国。“十年交流”和“十年交流”的概念没有得到充分理解。自然国内学者也在慢慢探索。为了深刻理解研究媒体与文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更有必要向海外传播者学习营养。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世界级著名学者,通信技术学派的先驱,也是著名通信学者麦克卢汉的老师。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见》和《时间观念的改变》。英尼斯对传播媒介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首先,他从
经济史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媒体的社会作用。它揭示了媒体技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媒体技术视为划分文明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
。此外,他还开创了一个研究媒体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关系的新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是分析媒体与权力结构的关系。摘要:基于传播中的时间偏差观点,本文对中国传统传播媒介进行了时间和空偏差分析,并探讨了文学传播媒介对重构空结构、文学活动和文化形式的影响。
马歇尔·麦克卢汉作为大众传播理论的大师,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几种独特的媒体理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在人的
外延上逐一理解媒体”和“麦克卢汉精髓”提出媒体是人的外延。媒体是信息、热媒体和冷媒体的媒体理论。强调媒体的性质和功能Ifn不是传播的内容。在他的媒体理论中,技术是主宰一切的关键。此外,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在他的著作《第二媒体时代》中也指出了媒体技术的重要性。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电子媒体的新发展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交流习惯,并深刻地重新定位我们的身份。因此,他提出了“第二媒体时代”的时代标签。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所接受,但媒体技术决定论
很少与文学领域相关。在撰写本文时,麦克卢汉和波斯特的观点也被借鉴。媒介本身的形式和特征将影响和决定文学的形式和发展。[/比尔/]在第二章中,本文借鉴英尼斯的媒介时间空偏见观点,探讨了文学媒介如何影响文化文学的演变和变化。在此基础上,强调媒体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重塑了时间空结构,不仅局限于十种媒体本身的时间空偏见性质,而且各个阶段的传播技术进步将突破空之间的壁垒,及时改变传播速度,影响文化变革。吴菲、杜学成主编的《媒介、文化与社会》第四章论述了传播与文化建设、文化控制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它认为文化的变化与不同文化之间持续紧密接触的程度有关。这种连续和紧密的接触取决于十种介质的发明和应用。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扩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此外,通讯技术的应用也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我们观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例如,在口头交流的时代,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与声音和图像同步,听觉已经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书写和印刷媒体的发明和应用增强了人类的视觉,同时削弱了人类的听觉。无线电的出现扩大了人类的听觉,电视的发明扩大了人类的视觉。然而,网络技术的出现很可能整合所有分离的感官,使人们回到声音和图像的早期同步空,并使我们回到感官平衡的原始状态。
本文希望通过考察文学媒介对文学的深刻影响,从传播接受的角度审视文学活动,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探索文学活动的四个环节对十种文学媒介的深刻依赖,寻找文学媒介与文学活动互动演进的范例,探索文学传播对文学外部环境的重塑和文学内部规律的渗透,从而拓展文学活动的研究领域。重新解读过去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现象,探索文学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发展,重新评价文学活动的文化价值,把握文学传播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好地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
参考
fll童庆冰。文学理论课[硕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邦威。形象倍增:语言衰落与形象狂欢。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版,2005。6号
[3]张邦威。媒体诗学——从媒体角度看文学和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陈夏洁,郝夏青。媒体和媒体[。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0.
[5]黄有发。文学媒体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渤海大学学报。2007.
[6]赵方云。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媒体观察[>,2007年。
[7] l-h:小东。文化交流:历史、理论和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庄小东。传播与文化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易图川。论媒体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
[10)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理论模型[。由祝建华翻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2008.川道格拉斯·切尔纳。媒体文化——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身份和政治/br/][11]。丁宁翻译。北京:印度商务保龄球馆。2004.
[ 12]博格。大众文化、媒体与日常生活叙事[·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加号)麦克卢汉。人民钟燕·[《一个接一个地了解媒体》。何道宽译。北京:印度商务}关公。2001.
[ 14]朱国华。文学与权力——对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评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5]盛英。国内网络与文献研究综述。《当代文学》2004年第3期,
[ 16]陈平原。文学史家的报纸研究。陈平原。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
。2003.
[ 17]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新技术体系。文学研究[·[]2000。5号
[ 18]肖金龙。米勒视野中的媒体与文学。文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19]张广胜。媒体与文明:基尼斯传播理论的政治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0]}旌鸣。宋艺伎和宋词的创作与传播。《云南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叶树生。俞敏慧。明清江南私家刻弓历史简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2]马克海报。信息模式——后结构变义与社会语境[。范静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3](美国)费德勒。媒体形式的变化——解读新媒体《明安巷》的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4]邵培仁。传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5]宋玉}宫。从传播工具到功能,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媒与文学的关系。《社会科学杂志》[[2007]第5期。
[26]李宇。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第一,[/[27]石磊蒋小丽。媒体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媒体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8]刘心悦。传播方法和文学活动。《二七大学学报》[[版,2004年第4期。
[29]刘旭光。机遇。还在阴影中——一个接一个地谈互联网对文学的意义。刘旭光。姬伯·[。上海:上海二连宫店。2006.
[30]叶德辉。滋事点角。}龚琳·花青。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31]段鹏。传播基础-历史、框架和延伸。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2]焦宝。贺山。论中国被占文学传播模式的嬗变过程。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版]2006,
5号。
[33](德国)恩斯特·卡西尔。《人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4]周闲。徐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文化传媒翻译丛书总序。
[35]吴满意。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6]南帆。双重视野——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7]黄真伟。中国社论出版史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38]邵培仁,海国。杭州大众传媒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9]邱吕元,钟广光。唐诗与中国古典小说在唐代的传播。李素衣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0]吴彼,土学城。媒体、文化、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1]萧山-xi。邢红梅。从再创造到审美实现——论文学传播与接受中的文学价值生成。鲁东大学学报} 2007。[/比尔/] [42]尼克·施;文森特。理解媒体文化。屠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3]周跃杰,金虞梦,吴峰。4 .网络媒体的概念、传播特征、现状和发展前景。现代通信2001。[/[44]吴玉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5} Xi春年。《中国弓的起源》,南京:江苏战戟出版社。2002.
[46]钱存训。朱波。上海:上海恩甸出版社。2004.
[47]宋远方。《中国出版的史料》(一代人)[·米]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8]匡文博。北京网络媒体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9}麦克卢汉《文化研究导论》。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s0]宋丽华。明清小说传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s 1]易图杨璐。上海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李静:《中国传播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