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 >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问题及建议,图书馆读者服务站是做什么的?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问题及建议,图书馆读者服务站是做什么的?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问题及建议

什么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站?顾名思义,它必须是一种服务类型。读者服务是给来图书馆借书、看书、处理借阅事宜等的人指路。图书馆读者服务岗位的内容如下:(1)实行早夜班、两天休息的工作制度;(2)读者服务环境管理;(3)整个文件架、搁架、安全管理等。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问题及建议

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方式有哪些

为了倡导读者文明使用图书馆,根据国家图书馆在1999年读者服务宣传周期间提出的旨在成为文明读者的“文明读者大会”倡议,其具体内容如下:着装整洁;不要穿背心和拖鞋进入博物馆。 注意卫生;不准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 文明点。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而不是在图书馆里争吵和打架。 读者是图书馆唯一的服务对象 作为公共图书馆,与其他专业图书馆、工厂、矿山、企业、事业单位和高校图书馆相比,它服务对象广泛、层次复杂、数量众多、层次不均衡。 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最简单的是帮助读者找到他们需要的书,第二件事是给读者提供建议,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向他们介绍书的质量。现在图书馆的书已经电脑化了。你需要了解基本操作、借阅和交换过程、书籍的分类和位置。你需要记住你有什么书。这是必须的。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除了五险一金,并获得2800英镑。有些部门有一些好处,你知道。 图书馆是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它履行教育、情报和服务职能。 不同的岗位有稍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不同的工作要求。 1、根据学院专业发展的需要,负责文献的收集、科学处理、管理和公开,为学校的教学、

图书馆读者服务站是做什么的?

什么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站?顾名思义,它必须是一种服务类型。读者服务是给来图书馆借书、看书、处理借阅事宜等的人指路。图书馆读者服务岗位的内容如下:(1)实行早夜班、两天休息的工作制度;(2)读者服务环境管理;(3)整个文件架、搁架、安全管理等。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问题及建议

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方式有哪些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问题及建议范文

摘要:在“文化养老”的新趋势下,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承担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为老年读者创造高质量的阅读环境。在分析“文化禀赋”趋势下加强老年服务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老年服务的对策,主要包括服务手段专业化、无障碍硬件设施化、借阅服务人性化、阅读活动专业化和阅读多样化空。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年长的读者;老年人的文化支持;摘要:在“文化养老”的趋势下,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吗?承担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为老年读者创造优质的阅读环境。在分析“文化养老”趋势下加强老年读者服务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优势的对策,包括服务手段专业化、硬件设施无障碍化、借阅服务人性化、阅读活动专业化和阅读空间多样化。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文化上支持老年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2月28日举行的全国人口老龄化教育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1亿,占总人口的17.3%。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据估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高峰,占总人口的34.9%。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在家庭、医疗和养老方面的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同时,中国老龄化具有“快速增长、大规模”的特点,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公益单位,其文化服务效率逐渐成为“文化禀赋”体系的支柱。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准确、更优质的服务,尤其是如何在信息时代实现和保护老年读者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图书馆

1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养老”趋势下加强老年读者服务的必要性“文化养老”是相对于物质支持而言的养老理念。随着社会对老龄化和养老问题关注的加深,“文化养老”的新实践应运而生。国家老年人办公室201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当前老年人文化建设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完全满足[3];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4]。这些文件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化养老的法律基础和保障。截至2016年底,共有49,289所老年大学和学校,学生近587万人,老年人活动室359,000间。各级有401,100个老年人协会,有4,389万参与者,[5]。老年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表明,“文化养老”已成为当今的一种普遍做法。公共图书馆是促进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使命和社会责任。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应坚持“公益性、基础性、平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为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老年读者提供免费、开放、满意的服务。从阅读需求的角度来看,老年人退休后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一些老年人会发现很难适应从完全工作状态到不正常生活状态的变化,与社会的交流会逐渐减少。很容易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然后怀疑他们的自我价值。一般来说,孩子更注重老人的食物、衣服和温暖,但对老人来说,光靠物质满足是不够的,更迫切的是精神需求。因此,一些老年人会选择去图书馆补充他们的精神食粮,以避免与社会脱节。根据他们的阅读类型,他们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休闲”读者选择最新的社会趋势相关文学来阅读和保持与社会的联系;第二种是“研究型”读者,其中一些人在从教学或研究岗位退休后,正在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写书。第三是“面向应用”的读者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后会去图书馆寻找解决方案。公共图书馆良好的阅读氛围能让老年人感觉更舒适,有助于缓解“老年人孤独”的社会问题。2公共图书馆实践“文化禀赋”的优势文化禀赋的本质是精神禀赋。它是在充分肯定基本物质禀赋的前提下,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精神关怀、情感安慰和道德支持的养老理念。这种养老方式是社会进步和文明进步的体现。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文化禀赋”方面具有较强的基础条件和独特优势。(1)政策优势。2017年,文化部发布了《国家公共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呼吁加强对老年人和其他特殊群体的服务,包括软件配置和硬件配置,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该规划为公共图书馆养老服务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也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全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许多图书馆实行优惠借阅政策,如对持有老年证件的读者实行减免押金等。这些政策降低了老年人从事文化活动的门槛,促进了老年人享受更丰富的娱乐生活,培养了积极的生活观念。(2)信息资源优势。与书店、社区文化馆等文化场所相比,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更加全面,报刊书籍丰富,可以为老年读者提供学习和阅读的场所以及方便的阅读设施。鉴于空老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文化养老问题,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其馆藏优势为老人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从而成为保护“文化养老”和老人文化权利的有效载体。(3)活动平台的优势。除了纸质书籍之外,公共图书馆还定期举办阅读会议、展览、讲座等活动,帮助老年人积极提高自己。许多科普文化活动为退休人员展示自己的价值观提供了平台,例如作为客座讲师和分享他们的阅读经验。老年人不再是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但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已经从“先老后富”转变为“为老年人做点什么”,成为当地文化中的一支有效力量。(4)文化氛围优势。对老年人来说,阅读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与时俱进、寻找心理安慰、加强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阅读的方式可以是一个人读一本书,也可以是所有人共享一本书。在公共图书馆空,老年人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缓解老年人的“退休综合症”和孤独感。3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随着“文化养老”趋势的深入,老年读者服务在公共图书馆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具体服务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作为弱势群体,其服务质量仍然与老龄化速度和“文化禀赋”趋势不相匹配。3.1老年读者服务法律法规较少。在2017年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等级评定中,省级(副省级)图书馆、地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的等级要求和评定标准将“为老年人服务”作为基本分项。2018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四条还提到,“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和服务”。这些规范填补了以往老年读者服务法规中空的空白,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渐重视老年读者服务。然而,这些规范的内容相对简短。其中大部分将老年人置于“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中,而专门针对老年读者的服务指南和工作标准暂时缺失。3.2专用硬件设施较少,图书收藏没有针对性。老读者阅读的专用硬件设施较少,藏书也不具有针对性和丰富性。这在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很常见。许多新图书馆建在远离居民区的新城区,这使得交通不便。许多中小型图书馆没有专门的阅览室或老年读者专用阅读区,也没有足够的适合老年读者的书籍,这在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图书馆尤为明显。3.3老读者不熟悉现代服务设备。现代设备的引入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标志,也是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一步[8】。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公共图书馆引入了现代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无线射频识别(射频识别)提供智能服务。同时,他们增加了对自助设备和电子资源的投资。许多大型图书馆也为移动图书馆推出了移动服务。对大多数读者来说,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满足信息服务的需求。然而,老年读者对现代设备相对不熟悉,很难使用自助设备。他们无法快速掌握诸如借书、续借、在线活动注册或在移动设备中登录二维码等服务。这实际上增加了他们参与图书馆活动的障碍,削弱了他们的参与热情。4“文化禀赋”趋势下服务老年读者的几点建议4.1服务标准专业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老年读者服务指南。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协会制定了一系列服务标准和原则,以保护老年读者的文化权利。例如,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英国情报专业协会(CILIP)都制定了《老年读者服务指南》,呼吁关爱老年群体,关注老年读者服务。通过各种指南和手册,他们为老年读者服务[9]提供了更详细的工作指南。中国图书馆业还应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通过调查我国老年读者服务现状、研究发达国家的政策方针、收集国内外成功案例等,完善我国老年读者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当地情况介绍当地的政策文件,为各图书馆的实际运作制定具体的服务计划或指导方针,使老年读者服务能够以证据和实例为依据。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员准入制度。职业准入制度是国际公认的技术和技能人才资格认证制度。虽然中国图书馆学会自2001年以来组织了业内专家开展图书馆员资格认证的研究工作,但迄今为止,这一资格认证在最新的国家认证许可和认证项目目录中尚未找到。在日常生活中,图书馆员经常被误解为图书馆员。许多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内容只是机械的借书和还书,他们根本不需要先进的专业知识。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严格的专业准入制度来控制图书馆员。例如,日本在1933年修订了《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令》(Public Library Staff Order),建立了部门图书(即公共图书馆中的法律职位)资格考试制度,并正式建立了日本图书管理员准入制度。美国图书馆为专业准入设立了一个“门槛”,要求图书馆员在就职前持有ALA认证机构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这些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规范了图书馆员工的职业门槛,促进了[图书馆服务的精细化。因此,根据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实施高水平、全方位的职业资格认证。建议公共图书馆在人员招聘中严格满足新员工的学历、职业和个人道德素质要求,加大对图书馆专业知识的评估力度。同时,在新员工正式上岗前,必须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以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只有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为老年读者提供更有针对性、更细致的专业服务。4.2硬件设施的可及性老年读者的身体素质、阅读需求和借阅习惯与其他年龄组有很大不同。老年读者生理功能的恶化使得他们在使用图书馆时需要高度无障碍的硬件设施,因此公共图书馆应首先加强硬件设施对老年读者的实用性[11]。配备老年人专用阅读设备。就身体素质而言,老年读者视力和体力差。他们需要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甚至配有老花镜、放大镜或专为老年读者准备的座位。购买书籍时,应考虑读者的视力,购买一些图案清晰、字体大的书籍,或配置放大设备。例如,广州图书馆在读报区放置放大镜,方便老年读者阅读字体较小的报刊。为高级读者设立阅读区。老读者不同于年轻读者。从阅读需求的角度来看,阅读方法主要是纸质阅读。他们通常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在熟悉的地方阅读,而且阅读时间更长。这需要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然而,由于读者年龄跨度大,公共图书馆存在不同程度的噪音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进入门槛和设置行为规则来为老年人设立特殊的阅读区,配有非常合适的书架、桌椅,并且可以通过隔音墙和隔音玻璃[12]保护安静区免受其他功能区的影响。例如,北京海淀图书馆(North Library)设立了“乐陵区”,将期刊报纸区旁边的区域改造成老年读者的阅读区,并设立了远近观者,为视力不佳的老年人提供字体放大。4.3借阅服务的人性化在公共图书馆转型和大量读者的背景下,数字阅读、智能图书馆等新兴事物应运而生。图书馆建设依靠大量投资、先进技术和丰富资源,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数字资源服务、自助借还系统、智能分拣等大量新技术手段可以更高效、更快捷地开展读者服务,但也容易给习惯传统借阅服务的老年读者带来麻烦。从借阅习惯来看,一些老年读者接受新事物较慢,习惯了传统的纸质借阅和归还方式,很难独立完成电子资源检索和自助借阅的步骤。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设立简单明了的标志或工作人员来帮助他们借书,从而为老年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当代社会要求图书馆改善其社会服务功能,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扩大到图书馆以外,实现点对点和点对点服务。这种借阅服务的扩展对老年读者尤其重要。以汽车图书馆为主要流动方式,将流行书刊定期运送到社区、郊区、农村或其他偏远地区,为不能行走或地址相对偏少的老年读者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此外,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邮寄和借阅图书更加可行和方便。年长的读者通过书面申请向图书馆借书。公共图书馆根据图书和期刊的用途和需要指派专人邮寄相关图书和期刊,并在读者用完后归还给图书馆。这个过程节省了读者进出图书馆的时间。目前,浙江图书馆的“U-book”快速借阅服务、合肥图书馆的“credit+reading”公共服务借阅服务、辽宁图书馆的“辽图约舒”服务都是新时期邮件借阅的模式,对解决实体图书馆服务半径的局限性非常有帮助。4.4阅读活动专门针对老年人群的阅读活动。根据老年读者的年龄特点、阅读习惯、兴趣爱好,开展以老年人为主要参与者的阅读活动。如为老年人举办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和阅读分享会,帮助老年读者找到志同道合的阅读朋友,形成“群体”效应,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或者利用公共图书馆现有资源和设施,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老年读者感兴趣的养生、书法、花卉等活动讲座或沙龙活动,丰富老年读者的日常娱乐生活。主动了解老年读者的需求,缩小信息差距。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老年读者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网络时代。许多老年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借书还书和阅读纸质图书的水平,他们不知道公共图书馆还会提供大量的数字资源和各种文化服务。为此,公共图书馆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工作人员与读者的接触频率,积极推广适合老年读者的各种活动,为老年人举办网上培训,举办阅读研讨会,制作大字体的宣传手册等。,从而吸引更多的老年读者加入信息化的步伐,享受更加便捷和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例如,广州图书馆于2016年6月成立了“银发杜悦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专属服务。它在硬件设施方面提供老花镜和放大镜。同时,它每月举行一次图书馆知识研讨会,专门为老年人和老年人的智能生活培训。通过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促进老年读者的多元化发展,与时俱进。4.5雷丁空是一个多元化的多机构合作项目,旨在建立场外服务点。公共图书馆可以与退休干部局、老年人协会、社区文化中心等社会组织和机构合作。通过主要传授知识和传播信息,以及通过合作为老年人建立文化馆、老年大学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质量和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同时,图书馆内的图书和借阅设备应放置在合适的场所,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防止老年活动中心变成仅仅是一个“棋牌室”。例如,福建省晋江市图书馆与市老干部局和新体育总局共同经营一个图书馆。2015年,成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的一个分支机构,以收集老年人文献为特色。全年举办著名讲座、阅读沙龙等阅读推广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优势。学习成功经验,实现资源互补。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国内外优秀图书馆或社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信息服务资源的互补。例如,广州图书馆与犹他州家谱图书馆合作,于2013年建立家谱查询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家谱查询服务。现有藏书近2万册,吸引了大量读者,尤其是老年读者的注意。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上半年,就有417名读者使用真名查阅家谱,其中53人年龄在60岁及以上,年龄最大的读者为84岁。在“文化养老”的新趋势下,公共图书馆必须发挥社会文化公益组织的重要作用,创新工作理念,承担城市文化建设和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为老年读者创造优质的阅读环境。同时,自觉引导老年读者发挥剩余能量,为他们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用文化建设引领老龄事业发展,推进成员单位、社会组织和老年社区参与的“大老龄化”工作模式建设,为中国特色老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参考[1]郭亮,金伟刚。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加速[的经济增长。[2018-02-28]。128479664.html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29/c。[2]罗郑光。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1亿,占[总人口的17.35%。[2018-02-26]。国家老年人办公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老年人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意见》[EB/OL。[2018-02-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特区,2015-04-24。[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8-02-13]。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708/20170815005382.shtml.·[6]赵欣颖。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要求[。图书馆信息,2017 (5) :24-25。[7]方艾青。王昊。文化禀赋的基本内涵、当代价值及其[路径。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 (4) :34-37。[8]胡彩虹。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分析[。河南图书馆学报,2013。33 (4) :4-5。[9]肖雪。国外图书馆协会老年服务指南的质性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图书馆学杂志,2014,40 (5) :82-97。[10]赵云丽。科研机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及对策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9.[11]王宝兴。老年读者阅读心理及服务策略研究[。中国信息,2017 (5) :48-49。[12]里斯。公共图书馆转型背景下的噪声问题——基于微博的调查[。图书馆论坛,2018 (1) :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