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论文 > 1025字职称论文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因素分析

1025字职称论文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因素分析

论文类型:职称论文
论文字数:1025字
论点:支农,资金,财政
论文概述:

本文是职称论文,本文所指的对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评价指的是评价财政支出的资金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映的主要是政府进行的调节资源配置的活动有没有达到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目的,

论文正文:

目前,我国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最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税收优惠减轻农业相关经济活动的税收负担,二是通过减税、免税和退税支持农业活动的发展。第二是投资政策,即通过补贴、补贴等形式增加对农业经济的投资,支持其发展 一般来说,财政支农资金可以分为三类:小型、中型和大型。所谓小规模,是指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农村气象和水利部门的运行,或支持农村生产等。中等口径是指增加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在原有的小口径支出渠道之上。大口径是指进一步扩大原有的中口径支出渠道,增加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各种具体补贴和支持,如对种植粮食和水稻的农民的直接补贴,通过“折价换货”等财政补贴提供高科技农业生产资料,以及政府直接购买滞销农产品等。 一、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概述本文所称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是指财政支出资金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政府调整资源配置的活动是否达到满足公众需求的目的,是否取得相应的实际效果。 在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的评价过程中,有必要运用规范科学的评价方法,根据一定的评价原则和统一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合理、公平的计量和综合评价,主要是看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支出能否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多的目标。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体现在一系列成就上,包括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农业总产值、减少农村失业人口等方面。 在研究和分析支农资金效益时,可以从总效益和支出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总效益是指对财政支出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总效率的评价,支出结构是指对财政资金在与农业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分配支持农业所带来的积极效益的评价。 二,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在农业上的支出比例仍然相对较小,需要加强支持力度。最直接的反应是政府支出倾向于农业经济的比例。 从现有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财政农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相对较低。 虽然自1990年代初以来,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一直在增加,但农业支持资金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例没有增加,甚至在一些年里有所下降。 中国支持农业的资金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例甚至低于泰国和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约15%的财政支出用于支持农业,而中国尚未达到这一水平,这表明中国对农业的财政支持不够强。 2.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没有使农业经济实现预期发展。财政资金用于农业包括许多方面。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不合理使用主要体现在:大部分财政资金用于各类农村经济相关业务支出,用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较少,农业经济技术研发投资比例也很低。 由此可见,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比例相对较小,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为水利气象部门维持运行的业务支出。它还没有被用来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各部门的业务费用是由组织内人员的增长引起的,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扩大关系不大。 可见,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人员冗余现象,挤占了大量的财政支农补贴。这部分被挪用的资金最终回到了城镇,并没有使农民获利。 这种不合理的支出结构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优化,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下降。 但是,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投资于水利和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这些投资可以给整个社会带来好处,但它们大大转移了本应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投资。这也导致财政支农资金绩效低下,未能实现财政支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预期作用。 3.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落后,导致资金管理不善,浪费严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也反映在资金管理上。 目前,我国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漏洞百出,职能部门过多分散,导致多头资金管理效率低下。各部门没有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责,缺乏沟通。因此,金融基金的投资项目往往规划不当。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各部门相互推诿,无法实施有效的处罚措施。因此,用于支持农业的资金投入越来越无效。关键投资领域无法获得足够的投资。非重点投资领域投资泛滥,资金使用效率极低。 此外,部门重复将直接增加管理成本,还会侵占部分财政支农资金。 4.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要经过许多环节。“筛效应”是严重的。中国的财政补贴方式通常由中央政府分配,然后通过下级政府逐级分配。“筛选效应”将出现在每个级别的分配级别中。这主要体现在对支农资金的不合理长期占用甚至不合理挪用上。中层政府或部门的寻租活动大大增加了中国支农政策的实施成本。这将导致支农资金无法及时到达最终需要资金的个人或单位,支农资金最终可能成为无效的资金分配。 第三,为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绩效水平,完善上述财政支农资金绩效水平低下的应对策略,本文针对导致绩效水平低下的几个原因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1、增加农业金融资金投入,实现对农业经济的稳定支持,农业经济比工业经济具有更大的自然风险,工业极易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稳定的政府支持机制对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增加对支持农业的财政投资可以帮助农业改善其基本生产设施,提高其生产效率,并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结果,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资金的总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总值,远远大于农业劳动力。由此可见,财政资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2.增加农业生产性支出,控制行政支出无效增长,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经济中相关行政机构的成本迅速增加,主要是由于机构人员的增加。这大大挪用了本应用于农业经济生产建设的资金。 许多本应办事的部门把财政支农资金视为其隐性收入来源,玩忽职守,浪费大量财政支农资金。 因此,提前精简农业部门的组织是当务之急。应取消重复设立的不必要部门,精简在职人员,权责分离,责任明确。要从根本上严格控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支出的增长,确保更多的财政支农资金流入农业生产性支出。 同时,各级农业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提高农业管理效率,严格控制公共资金。 对于那些认真履行公共职能的行政机构,应实行充分保障。对于发展研究机构等需要补贴的机构,应加快改革,提高其自给自足能力,实现自给自足,并逐步使其从金融供给转向市场。 在资本投资方向上,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投资。一是加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待遇水平,加强农业科技专家培训,积极开展农民成人教育,提高农民农业技能。 二是投资使用和推广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如耕作和育种、科学灌溉和合理施肥。 3、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除了上述调整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外,还应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有效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农业法》、《会计法》和《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我们要认真查处资金使用中出现的违法违纪和离岗问题。 随着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的逐步增加,各级政府部门要把重点放在“三农”金融监管工作上,把支农资金使用监管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制定严格规范的支农资金分配程序,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使支农资金的使用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这样可以提高监管的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监管成本。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明确提出要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之外,最后,本文还提出,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相关部门必须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评价质量,积极建立和优化绩效评价机构或小组,并积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简单的方面(1)在评价中,应注意验证所收集数据的真实性。注意检查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对各种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验证数据的真实性;(2)及时开展检查和评价工作,对评价中发现的错误及时纠正,避免最终评价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性影响;(3)加强对评价人员素质的评价和控制,防止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