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业融资 >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如何应对与论文内容相关。请给我一些建议。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

为了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我们将分析现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每个渠道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将对这些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企业融资渠道根据融资对象分为内部融资渠道和外部融资渠道 不争的事实是,内部公司,例如,出售他们的原始股票内部和外部公司,例如,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中小企业融资难。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1)中国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2)中国缺乏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3)中小企业经营稳定性差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4)中小企业可以用于抵押担保。根据有关数据,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约有42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8%,通过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有460万个人和3800万私营企业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生产的商品占社会总销售额的60%。事实上,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容易出现现金流紧张甚至断裂。因此,如何盘活资金成为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的真实交易背景。 它不同于过去传统的银行贷款。第一部分是融资的基本概念、定义标准和分类。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小企业自身的整体因素、金融体系因素和国家宏观政策因素。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如何应对与论文内容相关。请给我一些建议。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范文

本文的目录导航:

[标题]金融服务创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第一章]中小企业融资与服务创新导论
[第二章]金融服务创新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浅析
[第四章]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国际借鉴
[第五章]深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战略探索
[第六章]中小企业融资结论及中国发展前景

第三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3.1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15年底,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2000万家(如图3.1所示),个体企业数量也超过5400万家。图表显示,2011年至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数量从1253.1万家增加到2168.4万家,五年增长73.04%,年增长率分别为9.06%、11.8%、19.08%和19.2%。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增长率在过去五年中一直在15%左右,而且还在逐年上升。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它们对国家利润和税收的贡献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底,中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2011年的500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36.5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7.4%。税收收入达到2.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总额的49.2%。完成利润4.1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64.5%。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城市居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机会和82%的新产品开发。他们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是实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关键力量。

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图3.2所示)。从全国中小企业分布来看,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占全国总数的40%,这四个省也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四位的省份。从广东改革开放初期加工来料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经营模式下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到长三角和江浙地区小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山东、江浙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小企业也在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符合国家大力推进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环保意识提高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通过互联网交易,交易更加方便快捷,突破了原有的地理限制,节约了交易成本。自1998年以来,中国第一次网上交易取得了成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网上交易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以“双十一”网上购物为例,中国“双十一”网上购物量从2009年的6000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1695.4亿元,增长率为282.467%。在过去的七年里,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呈几何级数发展。虽然增长率从2010年的17.333%的高位逐渐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而是反映出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正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根据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据估计,全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量将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中小企业的最佳平台,它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从日常服装和鞋子到家用电器和服务的商品和服务都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活动,推销自己的产品,获得比实体经济更公平、更平等的竞争地位。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在21世纪之前,谁会想到腾讯和阿里巴巴会成为中国互联网通信和消费模式的领导者。科技进步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小企业如何在互联网商务发展浪潮中把握机遇,正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合理做出战略决策,是每个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小企业必将成长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有效措施。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金融服务创新的角度寻求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3.2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中国是一个有强烈忧患意识的国家。人们普遍具有节俭和节俭的精神,并习惯于存钱以防止风险。因此,中国以其高储蓄率闻名于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10年至2014年,我国金融机构各种资金来源存款的变化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至2014年金融机构各种资金来源存款的年增长率如下:

12.68%、13.36%、13.76%、9.08%。然而,社会融资规模波动很大,2011年至2014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8.49%、22.087%、9.85%和-5.21%。

社会融资规模不仅只占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存款的一小部分,而且波动很大,达不到逐年上升的水平。

在目前的融资体制下,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大中型企业放贷,而不是向急需资金、融资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放贷。中小企业占金融机构贷款的一小部分,融资市场的监管作用失衡。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见表3.1)。虽然2013年至2015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但与此同时,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尽管略低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增长率。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也保持在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的12%左右。小微企业贷款比例低也表明银行对大、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存在不平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缺口大。一方面,商业银行在放贷时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有所怀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内部融资能力有限,融资渠道少。在这两种情况的共同作用下,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这些数据表明,一方面,中国金融机构的存款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社会融资规模不稳定,受经济环境影响很大。中小企业作为融资方之一,在发展机遇中需要更多的融资。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笔巨额存款,将大大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本文希望通过金融服务创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关键是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激活社会储蓄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3.2.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表现。

(1)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大。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正处于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其转型升级。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少,决定了其内部融资能力有限,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根据总部的一项调查,69%的中小企业有融资需求。技术创新、产能扩张、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企业融资需求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本次调查具有代表性,约有70%的中小企业有融资需求。如此大比例的需求应引起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相关金融机构和学者的关注。应对中小企业如此巨大的融资需求,是否正确将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2)融资成本高。

融资频率高、单笔融资量小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特征,这是由中小企业的规模决定的。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发展战略,并根据发展战略制定融资计划(如图3.6所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分别为28%-10万、34%-10万、12%-50万、14%-100万、3%-500万、5%-1000万和4%-5000万以上。其中,74%的中小企业有0-100万的融资需求,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可能足以达到这些中小企业的总数。但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贷款时需要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数倍甚至数百倍的支持服务,这实际上增加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大于大企业。因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拒绝贷款和提高利率来规避风险和增加回报,这反过来又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加。

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利率一般在10%左右,加上存款和担保费等费用,融资成本高达10%-15%。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困难,一些中小企业选择了民间借贷渠道,贷款利率远高于15%。这意味着中小企业的利润率至少要达到10%,才能达到收支平衡。然而,我国很少有平均利润率为10%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负担不起如此高的资本成本贷款。商业银行利率的高波动进一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3.3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分析。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中小企业自身、金融体系和政府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3.3.1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限制了它们的融资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发展过程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因此,我国中小企业不仅具有世界其他国家中小企业的共同特征,也存在一些中国特色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资本低、企业管理者素质低的特点,导致其管理和发展规划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1)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

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是“出海”创业的。借用邓小平的话说,“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不仅指出了改革开放是一项不断深入推进的改革创新的伟大事业,而且揭示了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和我国经济体制不规范,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以敢于斗争、敢于突破的精神,利用体制漏洞,积累原始资本,逐步壮大企业。这些企业家无疑是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中的佼佼者。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企业家的成功是时代的产物,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成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人包括政府机构“出海”、学校教师和不同学习阶段的毕业生,但他们大多数是农民、工人和其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人。据相关统计,文盲和小学教育占0.3%,初中教育占31.4%,高中教育占41.7%,大专和本科教育占19.5%,研究生教育占0.7%,只有少数企业经营者接受了系统的管理培训。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能力。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2012年在中国21个城市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约70%的企业经营者不懂财务报表,90%以上的企业经营者不懂英语和计算机。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规范,在与国际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接轨的同时,保持了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在监管体系日益严格、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经营者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着日益规范的竞争规则,其质量水平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甚至出现了许多经营者决策失误的情况,造成巨大损失或破产。据统计,世界上每1000家破产的大型企业中,约有850家是由经营者的决策失误造成的。

(2)管理体系不规范。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多数中小企业实行以家庭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存在大量任人唯亲的现象。据调查,我国97.2%的中小企业在管理体制上采用家长式管理模式,58.8%的企业由一个经营者决策。该制度的制定和废除有很大的随意性。企业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混乱,不利于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极易产生风险。特别是具有一定风险的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过程管理不规范、对安全生产缺乏关注、对食品卫生安全缺乏关注,往往会导致生产事故或食品安全事故,最终导致企业倒闭。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国家法律的制裁。

(3)金融体系不完善。

大多数家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低,经营不规范,容易出现财务混乱。财务管理的混乱可能导致企业资本损失的风险,也可能导致企业无法通过财务报表等数据客观、正确地总结和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做出正确的战略计划和决策。然而,不健全的金融体系也加大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面对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大多采取了对中小企业不发放贷款的歧视性贷款制度。

(4)积累意识不足,资产抵押不足。

根据《2015年中小企业发展报告》的调查,12.2%的中小企业认为其融资困难是由于担保不足造成的,7.32%的中小企业认为其融资困难是由于缺乏担保人造成的。问卷调查显示,36.59%的企业采用房地产和土地质押作为融资担保,比例最高。14.63%的企业采用企业间相互保险和应收账款质押的融资担保方式。7.32%的企业选择了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方式。在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营者缺乏积累意识,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个人享受,而不注重企业固定资产的积累。内生融资能力相对薄弱。一旦需要融资,内生融资就不能满足需求。向金融机构贷款时,由于缺乏资产抵押,申请贷款的难度和利率都比较高,导致融资成本高或无法获得资金,影响企业发展,甚至最终导致破产。

3.3.2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1)金融机构思维僵化,借贷程序繁琐。

为了防范和控制违约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格控制贷款,限制基层银行的贷款权限。

中小企业确实有许多问题。与大中型企业贷款相比,它们回报低,风险高。因此,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倾向于贷款给大中型企业,而不贷款给中小型企业。根据问卷调查,39.02%的中小企业认为银行贷款融资过程复杂,需要较长的审批时间。29.27%的中小企业认为银行贷款融资额度低,期限短。对于银行的短期发展来说,这种贷款政策确实有利于规避风险和提高回报。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回避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考虑如何通过一定的措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最大限度地避免融资带来的违约风险,促进大量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使自身与中小企业同步发展,实现收入的健康可持续增长。

(2)证券市场融资门槛高。

虽然中国证券市场有上海主板、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但与众多中小企业相比,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企业比例过低。2000多万中小企业和数以千计的上市和债券发行企业可以说是“十分之一”,显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整体融资需求。主要原因是证券市场的融资门槛太高。以主要服务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为例,其股权限制在3000万元以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这些条件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进入证券市场。

至于新三板市场,目前新三板市场仍然相对封闭,市场活动还不够。对交易的方式和数量有严格的规定,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进入和融资便利。

(3)缺乏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为了规避风险,大多数现有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此外,银行大多是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集中信贷审批制度。中小企业基本上是地方企业,决定是否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权力不在对中小企业有相对了解的基层银行经理手中,而在对中小企业缺乏了解的中高级银行经理手中。这是加剧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因素之一,而银企信息不对称本身也成为不利于中小企业贷款的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很难找到能够成功融资的金融机构。

3.3.3政府管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1)法律制度不完善。

现行法律制度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中小企业和金融金融机构融资活动的法律文件。对于中小企业贷款、金融机构贷款、信用评级体系等参与融资的相关方以及融资行为规范,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来明确融资活动参与者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对规范和确保融资活动健康有序进行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显然,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立法工作上落后了。现有法律制度不足以保护和促进金融服务创新,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化。

(2)权责不清,服务意识缺乏。

政府在履行中小企业管理职能中存在职能不清、定位不清、对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树立政府应服务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理念、仍处于简单的税收征管模式等问题。“官方标准”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等职能机构。然而,总体而言,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发挥的作用较小。

(3)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不力。

金融监管部门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市场监管不力。决策中有盲目的决策,至少没有风险评估。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攀升至5178.19点,随后大幅下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下跌逾35%。经过一年的反复冲击,a股市值蒸发超过25万亿元,近1000股下跌超过50%,股东平均损失约50万元。此次a股崩盘是由市场自律、去杠杆化和其他因素、监管当局监管不力以及引入不适当的政策和措施造成的。引发此次a股崩盘的“导火索”——熔断机制——可以从“熔断机制”的实施经历了一系列暴跌这一事实看出,这表明了这一举措对市场造成的伤害程度。但是,在提出和实施这一措施的过程中,为什么进行得很顺利呢?

是缺乏人才吗?显然不是,在中央政府的后续“老虎大战”中,金融监管部门的官员一个接一个地“掉下马来”,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大胆地犯下了在中国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动荡的罪行,所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表明了金融监管部门缺乏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