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论文 > 36980字博士毕业论文中文研究论文精选模式——汉语“复合词偏义”现象研究

36980字博士毕业论文中文研究论文精选模式——汉语“复合词偏义”现象研究

论文类型: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980字
论点:现象,研究,语境
论文概述:

考察“复词偏义”现象的成因要充分注意到语言事实在共时平面上的差异性和在历时平面上的层次性,即我们要看到这样一个语言事实,同样的一个相反相对或者相类相关的并列式双音组合,在

论文正文:

1前言

 1.1引言 语言学界便沿称这种言语结构为“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汉语词汇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小类,这样一种并列式双音组合在一定的语境当中语义偏其一侧的特殊的言语现象,具有很大的语言特性,在语言研宄中具有巨大而独特的价值。这种特殊的言语现象,其性质如何,形成过程怎样,在语言属性尤其是语法和词汇属性上具有什么特征,其语言特征在语境当中具有什么样的体现,都值得我们加以极大的关注并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宄。但是,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对“复词偏义”现象的研宄还比较薄弱,有些问题还没有涉及,有些问题讨论得还不够深入,有些问题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圆满的解答。比如:“复词偏义”现象的总体研宄状况,学界一直没有进行过全面、系统而深入地总结和梳理,这反映了研宄状况的薄弱,也不利于研究的继续深入开展。“复词偏义”的成因,以前有多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但是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揭示了 “复词偏义”的特性,不能真正有效地解释。“复词偏义”在语境中有什么体现,也无人提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1.2研宄对象的界定 其实,汉语偏义现象存在于汉语组合的各个层次,不仅是双音词语,即使是在两字以上的短语和复句当中也普遍存在。而且,就是在双音词语中,整体语义偏侧于双音组合其中一个成分,也是古今共有的现象。“复词”而“偏义”,在现代汉语中俯拾皆是,如“窗户”、“国家”、“兄弟”、“动静”等;也有古代汉语所特有的,如“市朝”、“缓急”、“车马”、“公姥”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偏义复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当中,并列式双音组合的语义是否发生偏侧和偏侧于哪个组成成分是不同和不确定的,该并列式双音组合的语义随语境而变、依语境而定,这种既存在内部制约语境又存在外边制约语境,仅仅从词语的内部结构无法判断其语义、不能确定偏义取向的并列式双音组合,是严格意义上的“偏义复词”,亦即大家通常所提及的“偏义复词”,有人称之为“言语性偏义复词”,多出现于古代汉语当中。还有一类是双音组合的语义固定地表达其中一个组成成分的意义,另外一个组成成分的意义己经完全虚化脱落,该双音组合的语义发生偏侧及偏侧方向都是既定的而不依赖于语境,这种只存在内部制约语境的双音并列式“偏义复词”,语义己经完全规约化、定型化了,也称为“语言性偏义复词”,并和前一类统称为广义的“偏义复词”,多存在于现代汉语当中。本文重点研究第一类,即本文的研宄对象是古代汉语中的受语境影响而语义发生偏侧的并列式双音组合,它们由两个在意义上相反相对或者是相类相关的单音节词连用所构成,在一些语句的实际理解中,这类并列式双音组合的语义都是只选取其中一个组成成分的意义来承担,另外一个组成成分只是作为陪衬,如前文所引例释。由于第二类的“偏义复词”能够脱离语境信息而识义,语义己经完全定型化,和第一类有本质区别,所以本文的研宄对象不包括第二类的现代汉语中的语义己经完全定型化了的双音复词。 2 “复词偏义”现象研究状况述评 2.1以往有关“复词偏义”现象研究的文献材料 自从三国魏时王肃首先指出“复词偏义”这一言语现象以来,很多先贤时彦都对它有所关注,并对它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和阐述,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相关论述。本人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尽最大努力地对有关“复词偏义”现象的研宄文献进行穷尽式搜索,得到现存的几乎是有史以来所有的关于“复词偏义”现象的资料和论著,并把它们编为一篇《“复词偏义”现象历来研究文献汇编?索引》,附录于文后,以作后人研宄之阶梯。该文献汇编与索引,主要是国人的论著,共包含各类论文和相关论述材料232篇(则)。其中,从三国魏时王肃指出“复词偏义”现象到清末,皆是从传统训估学的角度阐述“复词偏义”现象,材料共计13贝1J。从1930年黎锦熙先生首倡“复词偏义”之说之后至今,主要是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和阐释“复词偏义”现象,包含专题论文180篇,硕士学位论文4篇,博士学位论文无,其他论文或者某些著作中的部分章节论及“复词偏义”现象的有35篇(部)。我们从时代背景、选题及观点的开拓性和创新性、认可度、影响力、观点能否经得住历史检验等几个方面综合考量,认为在学术史上意义较大、学术价值较高的材料和论文主要有(依据时间先后排序):三国魏王肃《左传》注、唐孔颖达《毛诗?郑笑》疏、《礼记.郑注》疏、《左传正义?杜注》疏、南宋陈骇《文则》、南宋王楙《野客丛书》、明徐《笔精》、清初顾炎武《日知录》、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黎锦熙(1930)、王了一(1946)、杨树达(1954)、余冠英(1956)、吴三立(1978)、丁忱(1980)、陆惠宁(1981)、曾宪祝(1981)、徐朝华(1982)、张军、张家太(1982)、许宰宇(1982)、沈多瑞(1983)、袁宾(1983,1984)、刘明权(1984)、俞敏(1984)、徐越(1986)、部廷贵(1987)、杨烈雄(1988)、宋薇筋(1988)、陈伟武(1989)、潭达人(1989)、陈淑英(1989)、黄德彰(1991)、钟如雄(1991)、俞扬(1992)、彭伟量(1994)、邓细南(1994)、程邦雄(1995,1998)、万震球(1996)、曹方人(1997)、李运富(1998)、勾俊涛(1999)、刘瑞明(2000)、周建成(2000)、蒋礼鸿(2001)、苏宝荣(2002)、肖晓阵(2003)、项防初(2003)、夏凤梅(2004)、杜纯梓(2004a,2004b)、道尔吉(2004)、刘道锋(2005)、王永革(2006)、叶荣勒(2006)、王卯根(2007)、赵俊卿(2007)、孙道功、祁文慧(2007)、黄海泽(2008)、张若若(2008)、马红云(2008)、魏丽(2009)、李冰燕、杨英法(2009)、齐红飞(2009)、曾晓洁(2009)、毕银縛(2010)、高晓菲(2011)、贾亚萍、李天贤、朱小玲(2011)等。 2.2既往研宄的历史分期、特点及得失综观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历时上来看,研宄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历史上的“复词偏义”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四小阶段。第一大阶段,从三国魏时王肃注《左传》首先指出“复词偏义”的言语现象到清末,属于传统训话学时期。这一阶段,虽然时间久远漫长,但是由于受时代背景和语言学史整体发展的限制,对“复词偏义”现象的研究的材料较少,而且都局限于传统训诂学的一隅,都是以疏字注经或例释的方式去指正和解说古代典籍中的“复词偏义”现象,缺少理论上的分析和系统化的总结,更没有上升到真正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的高度。但是,此段时期的研究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王肃首先提出“复词偏义”的言语现象,其对后世训诂学和语言学理论的开创启迪之功,在语言学史上永不可磨灭。其后,孔颖达“足辞、协句、圆文”说和顾炎武“宽缓不迫”说及其中蕴含的节律观,孔颖达“连言、省文”说、阎若璩“连类而及”说、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论述及其中蕴含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结构主义观,陈骇“病辞”说及其中蕴含的修辞照应观等,不仅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重要思想,开拓和丰富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内容,直接影响后世的“复词偏义”现象研宄的观念和方向,而且,这些思想和观念蕴涵着一些现代语言学思想理论的合理的萌芽和内核,对后世的语言学研究具有深远影响。总之,这个时期的关于“复词偏义”现象的研究开拓和丰富了传统训诂学的内容和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传统语言学尤其是传统语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大阶段,从1930年黎锦熙先生在《女师大学术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国语中复合词的歧义和偏义一一古书疑义举例的理董和扩张》一文,文中指出“复合词中之并行词,有偏用其一字之义,而他字则连举而不为义者”,并首次称这种言语现象为“复词偏义”至今。这个阶段是使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全面审视研宄、描述阐释汉语中“复词偏义”现象的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小的阶段。从1930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为第一个小阶段。在这个时期内,主要的成就是黎锦熙先生的论述把对“复词偏义”现象的研究拉到了现代语言学的轨道上来,但是,由于社会的原因,由于语言学整体发展进程的局限,学界对“复词偏义”现象关注得不够,研宄的成果较少,而且多是沿袭以前传统训诂学例释的作法。当然,也出现了可贵的王了一(1946)对“复词偏义”现象成因的探讨和杨树达(1954)初具系统性的归纳概括。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末是为第二个小阶段。这个时期是“复词偏义”现象研宄的高潮期,其特点是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全面深入地描述和阐释“复词偏义”现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复词偏义”现象以其独特性和较大的研究价值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成为了当时学界研宄的热点。诸多学人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复词偏义”现象进行审视和研究,研宄出了一大批成果,几乎关于“复词偏义”现象的主要问题都有所涉及,例如-偏义复词的内部结构关系(丁忱1980,徐朝华1982,张军、张家太1982,沈多瑞1983,徐越1986),复词偏义的成因(吴三立1978,陆惠宁1981,徐朝华1982,陈伟武1989,钟如雄1991),偏义复词的判定(丁忱1980,张军、张家太1982),偏义复词的修辞作用(丁忱1980,张军、张家太1982,刘明权1984,徐越1986),偏义复词的语义偏向(吴三立1978,沈多瑞1983,彭伟量1994),偏义复词的历时演变(徐越1986,陈伟武1989),偏义复词与同形的联合词组、一般的联合式合成词的区别(徐越1986,杨烈雄1988),偏义复词的命名与定性(邹廷贵1987,万震球1996),复词偏义现象的内部差异(曾宪祝1981,宋蔽筋1988),古今汉语中偏义复词的不同特点(邓细南1994),偏义复词内部两个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程邦雄1995)等。这个时期的研宄开创了 “复词偏义”现象研宄的全新局面,构筑了 “复词偏义”现象研宄的主体框架,在一些主要问题上也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识,这都为“复词偏义”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宄出的很多成果比较具有学术价值,很多观点在现在看来仍不失为真知灼见。不足的是,由于“复词偏义”现象的研宄刚刚进入兴旺期,很多研宄做的是开拓性的工作,筚路蓝缕,加之缺乏较为先进的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指导,这个时期的“复词偏义”现象的研宄从整体上来说,深度和宽带都还不够,有些结论还有待历史检验,高质量的论文较少,研宄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2“复词偏义”现象研究状况述评...........62.1以往有关“复词偏义”现象研究的文献材料...........62.2既往研宄的历史分期、特点及得失...........73“复词偏义”的成因...........213.1复词偏义成因的历来解说评析...........213.2复词偏义与关联理论...........244“复词偏义”的语境体现...........344.1“复词偏义”是语境信息的最佳关联...........344.2“复词偏义”与语境信息最佳关联的体现...........374.3“复词偏义”与语境信息最佳关联的体现----替换...........404.3.1等同语义替换...........40 结论 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言语现象,汉语“复词偏义”现象具有比较高的研宄价值,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加以关注和研究,并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和资料,但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学界对汉语“复词偏义”现象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在全面完整地搜集了以往“复词偏义”研究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作了 “复词偏义”现象历来研宄文献资料汇编?索引,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 “复词偏义”现象的研究状况,为后来的学术研宄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希望能够对后来的研究提供有利的借鉴。纵观前人的研宄,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每个时期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得失。研究涉及到许多问题,但是,在有些问题上还有分歧,在有些问题上讨论得还不够深入,甚至于有些问题还没有涉及,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予以深入地探讨。科学应当是不断进步的,人类的认识也应当是不断发展的,我们需要更多扎实可靠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毕银婷.2010.浅论现代汉语偏义复词“动静” [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12).2.蔡群发.2001.古汉语中偏义复词的构成及其作用[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 (1).3.曹方人.1997.偏义复词再论[A].见: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杭州大学中文系古汉语教研室.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C].北京:中华书局,1997: 275——281.4.曹慕樊.2009.杜诗杂说全编[M].北足:生活?读书?新知二联书店,2009: 136.5.陈德才.2007.守正出新比翼双飞——高职文言文偏义复词教学感悟[J].职业时空,2007 (19).6.陈淑英.1989.谈偏义复词在《内经》中的运用[J].河南中医,1989 (5).
7.陈望道.1932.修辞学发凡[M].上海:大江书铺,1932.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4版:57.8.陈伟武.1989.论先秦反义复合词的产生及其偏义现象[J].古汉语研究,1989(1).9.程邦雄.1995.说“连及” [J].语言研宄,1995(1).
10.程邦雄.1998. “连及”释义法刍议[J].语言研究,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