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论文 > 172909字博士毕业论文论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制造业集中度的影响

172909字博士毕业论文论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制造业集中度的影响

论文类型: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172909字
论点:经济合作,效应,产业集聚
论文概述:

本文是经济学博士论文,产业集聚是某个或某些产业集中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现象,体现为一种空间的非均衡性。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制造业被称为“自由脚工业”,受自然资源的影响和制约较小。它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体,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产业。因此,本文以中国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以及对外贸易和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有必要分别梳理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文献,同时分析两者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经济合作与集聚的趋势和现状特征,从而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对制造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主要梳理和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经济合作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建立了国际经济合作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探讨了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 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分析梳理国际经济合作与产业集聚的相关性,为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第二章相关理论

2.1相关概念的定义
从不同角度分析。亚当。史密斯在他著名的著作《国富论》中通过参观一家缝纫厂解释了企业的分工和专长。①在这个工厂里,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不同的过程,由不同的工人负责,这是分工的表现。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工序的生产是专业化生产的体现。(2)分工理论是整个资本主义管理的理论基础。斯密在这一理论中将分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工场手工业的内部分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梁琪阐述了分工-集聚-增长新理论链的形成。研究了分工与专业化的运行过程:分工与技术专业化-区域分工与地方专业化-产业分工与产品专业化-价值链分工与垂直专业化。(3)规模经济的内外部性是实现分工、专业化和集聚紧密联系的根本动力。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的理论渊源贯穿于产业集聚的研究。集聚是产业在地理空上的分布,是空之间的组织形式。它建立了一个专业供应商团队,并促进了地区间的分工。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在对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不得不将产业集聚程度和区域专业化水平作为基础。

2.2国际经济合作理论
史密斯认为,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可以通过扩大生产来实现,而一个国家的产出生产率是增加财富的重要途径,没有劳动分工就不可能实现产出生产率的提高。史密斯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对国际贸易事业的探索是对国际贸易的重要贡献。杨格(1928)认为史密斯定理是“所有经济文献中最具启发性和最有成果的一般规则”。第三,在其绝对优势理论中,阐述了国际贸易的优势。史密斯分析了两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并指出每个国家都会从中受益。如果一个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把它不需要的剩余产品送到国外,并带回它需要的另一种产品,它将增加本国人民的享受,并为国内产品开辟一个新的世界市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内产品的生产将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从而增加国家的收入和财富。

第三章国际经济合作与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关系..............................67
3.1理论前提……67
3.2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71
3.3国际经济合作与中国制造业集聚的互动机制..............................83
第四章中国国际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89
4.1……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前4.2............................96
第五章改革开放至2000年(入世前)中国产业集聚的演变及现状...................126
5.1中国产业集聚的历史与现状..............................126
5.1.1中国现代历史制造业的现状(1840-1949)...126

第7章问题和政策建议

7.1问题整理
外国直接投资环境标准的负面影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主要类型基本上属于低附加值产业,这决定了中国制造业大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这完全是以破坏中国国内环境和浪费中国资源为代价的,创造了这种廉价的制造业。然而,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直接投资是我国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来抵制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程思静和严登锋(2011)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投资于高碳产业,比例相当高,超过80%。(1)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环境标准低于其他国家。这些著名的国际企业,甚至世界500强,都在自己的生产中实施两套计划和一整套完善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然而,进入中国后,他们没有对中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采取任何行动,破坏了中国的环境。为了提高中国制造业的低碳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关键。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将高端产业引入产业链投资中国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7.2政策建议
中国的经济合作起步晚,缺乏经验。因此,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政治经济发展,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制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战略规划,做好部署工作。我们应该关注最佳合作伙伴的选择,考虑经济合作能否给国内经济带来良好的机遇,能否满足国内缓解压力的实际需要,能否实现优势互补。例如,为了便利东盟国家生产的产品进入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主要市场,它们分别与这些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进入主要市场的生产基地,大大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和消化。有鉴于此,政府在制定国际经济合作战略时应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从不同角度寻找切入点,积极避免或缓解与其他国家的各种贸易摩擦,不断满足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利益。
……

结论

本文对国际经济合作与中国制造业集聚关系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产业集聚是一种现象,其中一个或一些产业集中在特定领域,这表现为空之间的不平衡。集聚不仅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动力的驱动机制。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产业集聚理论有着深刻的关联。第二,国际经济合作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机制是通过对外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和经济一体化对制造业集聚促进机制的影响来实现的。其中,对外贸易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体现在:市场扩张效应、技术溢出效应、贸易成本效应和制度变迁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体现在:后向和前向产业联动效应、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体现在:出口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资本效应和就业效应;经济一体化体现在静态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扩张效应、动态最优资源配置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效应。同时,产业集聚通过集聚经济效应、国内市场效应和贸易选择效应对对外贸易产生互动效应,通过中间投入共享、劳动力共享、知识溢出、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降低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互动效应,形成累积循环因果关系。因此,国际经济合作对产业集聚具有积极影响。
……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