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2499字开题报告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499字开题报告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论文类型:开题报告
论文字数:2499字
论点:投资,企业,理论
论文概述:

本文是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以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为例对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格式进行了阐述。

论文正文: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及相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投资是指个人或组织为获取未来收益而进行的资本投资及相应的资本形成过程。投资决策是指公司在给定的资本约束下有效选择可能的投资项目,使其投资回报最大化。作为公司成长的主要因素和未来现金流增长的重要基础,它将直接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风险、盈利能力和资本市场对其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评价。因此,与筹资和股利分配相比,投资决策是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这也离不开企业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就企业本身而言,如果做出“过度投资”的决定,投资于超过或偏离自身产能和增长机会、净现值为负的非营利项目,不仅会损害企业价值,导致大量资本落户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下降的地区,还会导致中国经济“过热”,从而引发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产能过剩、经济结构扭曲、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投资不足”的决定也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价值的实现。一般来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是投资决策中不经济的行为,可能会削弱企业的成长能力,并可能将企业拖入金融危机的泥潭。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的情况下,自由现金流、不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等相关因素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并成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就电力工业而言,电力工业不仅是社会公用事业,而且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其发展速度受市场需求制约,发展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电价受社会承载力制约。其项目投资具有资本占用巨大和长期影响的特点。因此,投资决策的恰当性将对电力行业的上市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因此,合理的投资决策有利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项目,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活力和实力,实施集团发展战略。然而,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与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和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管理者可能受到自由现金流、所有权集中和所有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被管理者很好地控制,也可能为管理创造机会主义的氛围,如王国和权力投资(kingdom and power investment),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寻求最大的控制权,最大化私人收入,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投资效率和经营业绩因投资决策不当而持续下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许多因素,不仅会影响公司治理成本,还会影响公司的绩效及其价值的实现。因此,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本文的研究意义:首先,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具有理论价值,为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其次,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它能有效发现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为我国其他上市公司提供借鉴,从而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和谐发展。第三,中国电力行业的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从国有电力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其典型特征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一些不利的相关因素直接影响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仅可以促进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做出合理决策,还可以限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不经济行为。因此,基于这一原因,研究如何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中国经济结构及相关政策调整、电力行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等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改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做出合理决策,规范投资行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趋势

(1)国外研究趋势简介:
早期西方投资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至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三大经济理论在投资理论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杰文斯(W.S .杰文斯,1871)、尤金·博姆·冯·巴维克(Eugen Bohm von Bawerk,1886)、维克塞尔(K.Wicksell,1896)、费希尔(I .费希尔,1933)、奈特(F .奈特,1921)等代表了新古典资本理论。第二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企业理论(马歇尔,1920);第三,以克拉克(M . M . T . Clarke,1917)为代表的天真加速器理论成为继切尼(1952)和科伊克(1954)发展之后西方最早的投资决策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约根森(Jorgensen,1963,1966,1967,1971)将新古典生产函数引入企业投资函数,认识到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之间替代的可能性,并使用连续时间动态最优模型来描述企业的投资行为,由此产生了新古典投资理论,标志着现代企业投资理论的形成。然而,这一理论忽略了股本的调整成本。此后,托宾(1969)提出了著名的Q理论。q通常被定义为金融市场中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现有股本的重置成本之比。

另一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委托代理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逐渐应用于现代企业投资研究,为投资理论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和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力而有利的支持。具体理论如下: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表明,代理冲突会导致企业投资行为的低效,这体现在企业投资领域各种低效的投资决策中,具体表现为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

1976年,詹森和梅克林(詹森和梅克林1976)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前提下提出了著名的资产替代问题。他们解释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可能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利率的提高、信贷配给或对投资或融资条件的限制将限制股东执行其投资项目的能力[1】。迈尔斯(1977)分析了债务融资导致投资不足的可能性。他认为,企业拥有的投资机会不一定能够或愿意实际投资基金。在决定是否将资金投资于企业所有的投资项目时,负债的流动余额、流动负债的期间构成和新负债的借入金额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申和金(2002)发现,拥有大量现金的企业比拥有少量现金的企业更容易做出低效的投资决策,主要是因为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代理成本更高[2]。Lyandres和Zhdanov (2003)使用债务期限结构模型解释了投资不足的影响,以反映债权人-股东冲突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莫言(2005)在动态随机框架下进行了相关计算,并指出虽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税收屏蔽的优势,但[3]的投资仍然不足。

1986年,詹森提出了投资决策中过度投资的问题,其假设是股东和经理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冲突以及在面临自由现金流时产生的代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