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 > 4677字开题报告胡适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思想

4677字开题报告胡适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思想

论文类型:开题报告
论文字数:4677字
论点:胡适,教学,思想
论文概述:

本文为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以“胡适语文课程与教学思想研究”为例介绍了教学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方法。

论文正文:

胡适语文课程与教学思想研究
开幕报告
内容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第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研究框架
五、写作大纲
六、本文的研究进展
七、读过的文学作品
一、选题背景
在谈到胡适时,季羡林先生曾评论说,胡适是一个大人物,一个著名且极具争议的人物,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人物[1]。的确,胡适不仅是五四运动的领袖,而且在整个文学教育史上也发挥了主导作用。他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的历史潮流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他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不仅改变了语文教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内容和形式,而且以民族意志的形式体现了语文教育中白话文运动的成果。1923年,胡适负责制定高中语文课程大纲,并直接参与起草相关政策和纲领性文件。胡适对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研究和倡导始于指出古代汉语传统教学方法的种种弊端。在美国期间,他发表文章,一篇一篇地明确指出具体问题和漏洞,并据此提出创造性的改革思路和想法。这是他对语文教学的初步探讨。1917年,他又写了一篇题为《论文学改革》(On Literary Reform)的文章,这是第一篇歌颂新文化运动的前奏曲,得到了一大批先进人士的大力支持。从此,他开始大力宣传和实施新文化运动,抨击旧文化和旧文学,并很快成为骨干。三年后,他应邀就语文课程和教学思想发表演讲,即“中学语文教授”。然后在1922年,他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修正和改进,名为“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再讨论”。在这两篇文章中,胡适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论命题。胡适的语文课程和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参与和主持的政策文件、相关著作和演讲中。胡适有许多关于中国教育的著作,从他在美国期间写的阅读笔记中可以找到许多相关的文章,如《兴趣笔记》、《专业知识笔记》、《出版与吸收》、《无语法写作的危害》等。此外,胡适还在五四运动后发表了许多相关著作。在这些作品中,胡士铎从教育的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概念和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和探索汉语发展的规律。当时和现在,胡士铎是推动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方面,从理论上看,本课题在参考胡适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课程和教学部分阐述了其主要内容,不仅可以进行深入客观的探索,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当代语文课程和教学思想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可以为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和实际教学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 另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将胡适系统的语文课程和教学思想与实际的语文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探究胡适先进、建设性和高度预见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也为促进我国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指导。
第三,本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杜威是一位美国学者,在哲学、意识形态、教育等地方具有突出的影响力和威慑力量,是实用主义学派的权威领袖。在留学西方阶段,胡适是在他的指导下学习的。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教育哲学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1919年,胡适为首的学者提议,北京大学、江苏教育研究会等组织应联合邀请杜威教授到中国讲学。胡适作为学生,担任了最合适的翻译和秘书职务,设计和组织了大部分演讲活动,同时在演讲中汇集了大量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形成了极其珍贵的材料和文献。可以说,胡适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最忠实信徒,他的思想已经深深融入到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语文课程教学的创新进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核心是“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教育就是成长”。同时,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与传统教育学派提出的“旧三个中心”相对应的“新三个中心”。其中,胡适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有两个部分:一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反对压制学生的个性,主张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能力、性格和兴趣,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确定最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方式,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二是倡导生命教育。根据“教育就是成长”、“教育就是生活”和“教育就是自然发展”的主张,[13,18指出,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在现实中学习和磨练,“从实践中学习”,反对教育就是为未来做准备的观点。因此,课程内容应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应摒弃传统的“用心听课”和“单纯从书本中学习课文”的注入模式,提倡平等公正的教学方式。
顾名思义,个人主义理论主张“以个人为中心”,而胡适的个人主义理论在许多文章中都有详尽的阐述。胡适倡导的首先是独立自主的人格魅力,充满怀疑和消极的思想,其次是积极负责的态度,这本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理论,“个人高于一切”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的人本主义理论[16。个人主义理论在胡适一生的课程和教学理论中占有绝对的核心地位。他几乎都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写书和待人。因此,“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也是基于个人主义理论,表现出一种作为“人”的再生。另一方面,胡适站在“人”的角度和视野中,重新评价中国所有的传统观念,重新创造新的文明,努力与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相融合。我们也可以在他编辑的各种书籍和杂志中找到这一理论的明显痕迹。例如,《十天工业竞争报》就“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人,一个完整的国家,每个人都团结起来建设一个完整的祖国”[17”;胡适不仅提倡这一点,而且以身作则。个人主义理论已经成为胡适语文课程和教学理论最坚实的基础。在实际课程和教学中,应根据其是否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审视,并提出系统、深入的思路。在课程性质和目的的定位上,胡适主张积极掌握白话的知识和应用。由于古文已经成为学生培养自己独立人格的严重障碍,他说要建立这种独特的人格,最基本的是能够自由表达和善于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然而,中国传统古文确实不能满足这一基本要求。因此,胡适主张在语文课程和教学中尽量使用“国语”。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大胆改革,摒弃传统落后的模式,积极提倡自觉主动的模式,这也是基于这一先进的个人主义理论。当然,这种个人主义的思想理论确实可以被视为语文教育思想本身的内在要求。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这种能力当然与自己的思想、感情、性格和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基于这种个人主义理论,胡适在其语文教育思想中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
第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首先,全面探究胡适语文课程教学思想的背景和理论来源,与胡适语文课程教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内容特点密切相关。因此,胡适的中国思想首先应该从他的背景和教育过程来探讨。其次,深入分析其语文课程教学理论,本文的第二部分,从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要素、详细解释和论证等方面,这是本文的主要部分。最后,针对实践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胡适相应的语文课程和教学理念,挖掘出先进科学的内容,为当前实践教学的创新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2)本文的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可以简单表达如下:
五、写作大纲
概要5-6
摘要6-7
目录8-10
导言10-14
(一)胡适与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语言思想主张10
(2)国内胡适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现状10-12
1.胡适语文课程与教学思想研究11
2.胡适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相关贡献研究11-12
(3)本研究课题的意义12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2-14
1.基本想法12-13
2.研究方法13-14
第一章是胡适语文课程教学思想的背景和理论来源14-19
(一)胡适的语文课程和教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4-16
(二)胡适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来源16-19
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6-18
2.个人主义理论18-19
第二章胡适语文课程与教学思想概述19-38
(一)胡适的语文课程观19-29
1.论中学语文课程目标19-22
2.论中学语文课程设置22-24
3.论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24-29
(1)语文教育24-26
(2)古文教育26-27
(3)语言知识教育27-28
(4)反对读经和第28-29讲
(二)胡适的语文教学观29-38
1.阅读教学30-32
(1)“阅读代替说和阅读”30-31
(2)培养自学能力31-32
2.写作教学32-35
(1)让学生自己命题33
(2)让学生表达他们真诚的情感33-34
(3)作文形式与训练34-35
(4)校正成分35
3.英语口语教学35-38
第三章是胡适语文课程和教学思想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38-46
(一)教学哲学的启示38-39
(2)教学方法的启示39-46
1.改革阅读教学方法的启示39-42
(1)课堂阅读、自主理解和自主阅读讨论40-42
(2)在课外阅读中,积极“泛读”42
2.改革写作教学方法的启示42-44
①缺乏兴趣,不想写42
②脱离生活,不知道写什么42
③坚持形式,不知道怎么写42-43
(4)忽略修订,写得不好43-44
3.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44-46
结论46-47
参考文献47-50
确认50-51
六、本文的研究进展(略)
七、读过的主要文献
[①张广·林。季羡林先生[先生】。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132。
[2]黄素芬。20世纪50年代胡适对历史思想的批判性研究。安徽硕士学位论文,2009。
[3]顾黄初。中国教育论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54-258。
[4]吴树仁。论胡适的语文教学思想[。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5,15(1):41-45。
[5]陈圆圆。胡适的汉语“教学法”观——20世纪汉语教育史[。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16(4)。
[6]李霞。朱Xi与胡适作文教学观之比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增编):288-290。
[7]曲英杰。胡适的教育思想与当代语文教学[。辽宁师范学院学报,2003,5(4)。
[8]温建平。论胡适的中国教育观[。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1)。
[9]张羽。胡适的语文教育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0]曲海燕,易武。胡适与现代中国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1):62-64。
[11]郑郭敏。胡适对中国[教的贡献。教育研究,1999,21(5):65-67。
[12]韩立群。胡适对中国学科建设的贡献[。东岳论坛报,1998,19(3):97-100。
[13]刘郑伟。杜威的教育哲学和胡适的语文教学观。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6,18(3)。
[十四]胡适。《胡适全集》第十一卷[。对新学术体系的思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7-510。
[15]胡适。胡适文集第2卷[·米】。中学语文教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6]胡适。胡适全集第五卷[全集]。介绍我自己的想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11-518。
[17]胡适。胡适全集第21卷[。纪念这份报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500-1568。
[18]胡适。胡适全集第三卷[。再论中学语文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9]胡适。胡适全集第20卷[。普通话运动和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578-1632。
[20]张哲颖。清末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理念考察——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中心
[·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21]吴晓峰。中国教科书中的文言文与白话之争[。学术论坛,2005,28(10):200-203。
[22]赵静。胡适的中国教育思想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3。
[23]赵娜娜。胡适文言文教学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6。
[24]胡适。胡适全集第二卷[。文学改良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8-111。
[25]邹先民。近20年语文教学改革理论与新课程标准[。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12-340。
[26]胡适。胡适《[全集》第二卷。请颁布新标点符号法案(修正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3-268。
[27]胡适。胡适全集第9卷[。句子阅读与字符符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04-706。
[28]胡适。胡适全集第五卷[全集]。我们今天不值得读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12-526。
[29]胡适。胡适全集第三卷[。中国研究的最小书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87-190。
[30]胡适。胡适全集第二卷[。阅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