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23000字论文范文政治微博研究

23000字论文范文政治微博研究

论文类型:论文范文
论文字数:23000字
论点:政治,自己的,系统
论文概述:

政治微博,成为迅速上升的一种政治能量,参与到政治系统的运转过程中,在微调着原来政治系统运行的逻辑。因此,这是时代前进中的必然。政治微博的兴起,为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

论文正文:

1导言

近年来,微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微博因其独特的信息发布和转发特性,在舆论形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70%以上的重大公共事件都能看到微博的直接影响。公共活动包括许多种类,其中一些涉及经济领域,如价格和其他问题,另一些涉及社会领域,如食品安全和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此外,一种政治制度也逐渐出现,如钱云会事件和乌坎事件。本文将专门针对政治系统的部分微博分开。这种微博对政治制度的运行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并且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文化。由于微博的时间相对较短,政治微博的作用刚刚被强调,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如何更好地引导微博的使用,如何更好地引导舆论,如何实现政治微博与政治制度的良性互动,如何促进中国民主化的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微博和政治微博的概念和特征

2.1微博

2.1.1微博的定义
微博,百度全科医生给出的定义是微博,简称微博,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共享、传播和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络、WAP和各种客户端组成个人社区,更新140字左右的信息,实现即时共享。它的基本特点是只能记录不完整的语言,最多140个字符,并且可以插入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基于用户关系网络,即微博用户发布一条原始消息,这条消息不仅显示在自己的微博界面上,也显示在他所有粉丝的微博界面上,粉丝们就可以转发给自己粉丝的微博。在浏览和转发帖子的过程中,粉丝可以直接评论帖子并附上自己的转发内容。通过微博这个新平台,用户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状态,发布信息和意见,打破博客和即时通讯软件(QQ、MSN等)的交流模式。)。博客和电子邮件通信被延迟。即时通讯软件需要立即回复并关闭,不利于信息披露。虽然博客是开放的、多对多的交流模式,但它们的更新频率远低于博客,无法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流。

2.1.2微博系统的特点
自成立以来,微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微博的操作非常简单,其特点也非常明显:一般不超过140个字,可以在手机、电脑等各种终端上运行,非常便于广播和评论。因此,微博具有即时性、小规模和网状辐射裂变传播的特点。微博的这些特殊技术特征决定了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甚至不同于以往网络媒体的特点。然而,微博独特的技术特征在运行中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不可避免地会给政治带来新的影响方式。首先,微博的个性。微博操作技术的简单性、内容的即时性和开放性、匿名性、碎片化等特点及时带来了微博话语权的利弊。不同于传统媒体和各种主流媒体,微博拥有者在这项技术的支持下,往往能够一出现就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大多数博客没有真正的身份限制,可以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微博发布者面向微博终端,进行人机一对一的互动。微博的发布者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在即时的技术支持下,发布的内容基于个人生存体验,具有原创的生态真实性,成为微博生存的法宝。然而,与微博相比,传统的意识形态政治因网络话语而日益边缘化。虽然传统的官方媒体具有网络渠道的优势,但它们不能主导公共议程或构建新词。原因是封闭的行政机构无法应对网络。传统媒体通常代表特定群体的言论。传统主流媒体将健康、成熟和理性视为增值服务。过度整合的内容在微博面前没有优势。毫无生气的意识形态无法应对新的话语体系。在微博的发布中,独立个体已经抛开了他们在真实交流中必须面对的身份和距离的限制,成为平等的个体。微博的发布将收入、职业等纵横三维网络拉平。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单个原子。

根据穆然的说法,微博世界是和平的。微博出版的主体形成一个扁平的网络。这是契约理论的理论前提。洛克的契约理论基于原子个体的假设。在微博上,如果每个人都能访问微博,这一假设将成为现实。契约理论的前提是西方契约思想的基础。正是在这一假设下,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得到了证明。微博出版商网络为民主、自由、平等的理想哲学理念提供了现实实现和实践的可能性。其次,微博的公共性。网络总是虚拟的。奈博面临释放的主体实际上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处于真实社会关系中的人。微博博主可以通过与其他用户的联系形成一个社交网络。所谓关联包括:注意、注意和相互注意;微博作者发布的信息可以立即显示在其追随者的页面上。用户可以自由设置自己的信息量。微博的一键转发操作可以快速向更多用户呈现信息,实现几何裂变传播。通过这种互动,信息形成了社会流动性。这样,信息的传播就通过社交网络实现了,公民在微博上的社交网络也就形成了。在大量频繁更新的微博信息中,大部分都是支离破碎的现实生活经历和见解。因此,除了具体的信息发布和其他客观内容之外,在剩余的主观内容中直接表达意见往往比展示产生结果的过程更重要,而个人情感的表达往往比理性演绎更重要。因此,微博承载着更多主观和随机的信息,偏好明显,容易形成肤浅和有倾向性的舆论,而不是对微博的深刻思考。同时,个人现实中的年龄、地域、职业和行业等社会身份将被投射到微博主体的网络中。调查显示,大多数关心和被关心的人是他们的亲戚、朋友和同学,他们是双向的。此外,还有名人、专家、特别新闻出版商等。对这类人的关注往往是单向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交流的地方,理想的原子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单向关注和双向关注并存表明微博世界并不完全平等。它的平等发生在信息发布阶段,但不能在信息传播、交流和讨论阶段充分实现。当许多讨论进行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坐在同一个地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谈判。然而,有些人说其他人几乎已经同步表达他们的观点。这是一个平等协商的过程。至少在现阶段,这是实现平等协商和理性讨论的最近似的制度。微博交流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结合。自我表达和亲友等“熟人”是微博主体作为个体存在的基础,而关注公共事务是公共性的表现。微博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社会的投影,是各个领域的综合、综合集合,是个性与公共性共存的集合。

2.1.3微博发展现状
如今,微博已经进入中国网络人口的主流。新浪微博是第一个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截至2010年10月,已有5000万微博用户,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2010年是中国微博的第一年。今年,微博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南方周末》评选的2010年十大媒体事件中,有三个与微博直接相关。微博在报道宜黄拆迁、11.15火灾和子弹头列车事件等公共事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2010年8月,中国第一份微博研究报告《微博媒体特征与用户使用研究报告》发布。该报告将用户注册微博的原因作为一个关键项目。结果显示,46.6%的用户选择“随时发表意见”,31.0%的用户希望通过微博“与其他人讨论热门话题”,26.4%的用户希望“了解最新信息”。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微博的出现使得“沉默的大多数”不再选择“沉默”。人们愿意分享自己或他人的观点。同时,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微博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热门话题,了解最新信息。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有微博,一个自由表达自己的平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教授谢耿云在2010年中国媒体年会上指出:4.3%的受访者表示微博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38%的人会在微博上了解很多公共事件和突发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观点,6.5%的人参与微博的发布。如果2010年是中国微博的第一年,那么2011年将是中国微博的黄金年。2012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道,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量达到2.5亿,比上年末增长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薄熙来花了一年时间开发成一个被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程序。

2.2政治微博......................................................................................15-21
2.2.1政治微博的定义......................................................................................15-17
2.2.2政治微博的分类......................................................................................17-21
3政治微博的运行特点......................................................................................21-29
3.1政府微博的运营......................................................................................21-22
3.1.1基础......................................................................................政府微博21
3.1.2政治微博中的政府微博......................................................................................21-22
3.1.3......................................................................................22
3.2......................................................................................意见领袖政治微博22-25
3 . 2 . 1意见领袖政治微博......................................................................................22-23
3.2.2中意见领袖的政治微博......................................................................................23-24
3.2.3......................................................................................意见领袖[政治微博24-25/br/]3.3......................................................................................25-29普通网民的政治微博
3.3.1......................................................................................25
3.3.2......................................................................................25-26
3.3.3......................................................................................26-29
4政治微博的运行逻辑......................................................................................29-34
4.1被动......................................................................................理性文化引起的29-30
4.2对文化诱发的积极的怀疑......................................................................................30-34

5结论

首先,政治微博系统的发展和运行,政府微博的信息发布,舆论领袖的批评,普通网民的积极参与,使得微博发展迅速,有利于政务公开透明,有利于政治决策的及时监督,有利于社会冲突的解决,有利于重大公共事件的及时有效解决,有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与此同时,政治微博收集意见、向人民征求政府意见的功能有利于提高行政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为政治体制注入新的活力。广泛积极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在讨论、反驳和交流中,公民的政治理性得到增强,公众对政治制度的政治认同得到加强。此外,政治微博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利于公民利益的合理表达。政治博客的理性讨论和及时的官方回应有助于消除公众的负面情绪,成为社会稳定的新安全阀。最后,政治制度是一种起源于社会、逐渐脱离社会、日益封闭的制度。政治微博已经成为一种迅速崛起的政治能量,参与政治系统的运行,微调原有政治系统的逻辑。因此,这是时代的必然趋势。政治微博的兴起为解决一些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提供了契机。如果它能被适当地整合和发展成为一股民主力量,它将对政治制度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