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论文范文浅谈理工科院校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论文范文浅谈理工科院校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论文类型:论文范文
论文字数:
论点:法学,理工科,教育
论文概述:

学教育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

论文正文:

法学博士论文:由硕士论文中心和硕士论文组提供,对理工科院校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了简要探讨。阐述了理工科院校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发展迅速。在这种趋势下,许多理工科院校纷纷开设法律专业,以增加生源,增强实力。这种培养大批学生学习教育的方法浪费了教育资源,几年后学生的就业压力急剧增加。与传统政法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在法律师资队伍建设、人力环境资源、大学管理模式等软硬件设施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面临更大挑战。
就我所在的学校而言,安阳工学院文法学校的法律事务专业始于1996年,有三年制文凭。提供的课程包括20多门课程,如法理学、民法、刑法、诉讼法、司法文件、律师实务等。培训计划及其采用的教育教学模式几乎完全遵循传统的法学基础教育。接受培训的学生没有专业技术优势,许多毕业生实践能力差,不能胜任法律工作。众所周知,法律专业的学生多年来很难找到合适的专业工作。原因是职业期望与考试制度、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需求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以我校为例,经过三年的专业培训,许多毕业生期望从事政治和法律工作。现行的部门考试制度把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作为从事司法工作(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先决条件,而大专毕业被排除在司法考试门槛之外,他们的就业压力非常大。许多来学校只招收理工科学生的雇主,甚至那些招收法学毕业生的企业,大多会选择重点政法院校或以文科为主的综合性院校的法学毕业生,这使得我们学校的法学毕业生往往处于竞争劣势。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少从事自己专业的工作,也就是说,存在专业不匹配。这不仅浪费了我国的法学教育资源,也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徒劳地学习了三年法律后感到迷茫。事实上,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企业都离不开日常的管理工作,如公司管理和经营、签订合同等。,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关法律知识背景。
因此,笔者认为理工科院校法学教育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变劣势为特色,充分发挥优势,为法学教育的发展探索新思路。
1。高职院校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必须准确
法学教育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依法治国和科教兴国的双重使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先导。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法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法学教育有两种目标模式: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目前,大多数理工科院校都不太清楚自己的培养目标。他们仍然沿用政法院校或综合性重点大学的传统思维,将培养目标仅定位于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作者认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应被视为非此即彼。法律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教育,也是一种通识教育或素质教育,即不仅教授基本的法律制度理论,还教授相关的人文知识和必要的技能,特别是法律专业人员独特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法律思维。因此,法学专业理工科院校应认清自身面临的现状,根据自身的指导思想、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定位和选择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以我校为例,就现实而言,理工科院校在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法学教育方面确实面临许多困难。例如,领导重视不够,建设资金不足,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图书资料匮乏。理工科院校的培养能力难以与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相抗衡。因此,这样的高校必须面对现实,准确地进行目标定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法律人才。
其次,理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必须与优势学科相结合,才能扬长避短,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相关立法和司法活动越来越频繁。具有法律和相关专业双重背景的学生将在这些特定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理工科院校培养法律特色人才的独特优势,也最能体现这些院校法律教育的特点和价值。例如,安阳工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属于优势学科。它们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发展势头良好。我校法学教育可以充分整合这些资源,谋求共同发展。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学校应采取更多的走出去、邀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沟通和互动,派遣更多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目前,用人单位对法学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外语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普遍较高。许多企业根据行业需求有更具体的要求。如果化工行业需要环境科学背景,涉外企业对外语有更高的要求。我校科技专业的就业基地和实习基地大多是安阳钢铁集团、安博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扎实做好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研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对法律人才的要求已经从以往的专业对口单位转变为更加注重人的深层能力和素质。所需要的是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为了应对买方市场并走向市场,理工科院校必须以多样化和灵活的方式发展其法律教育体系。近年来,中国的法律服务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简单的诉讼扩展到经济管理、知识产权、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建筑业、能源、材料等诸多领域。市场经济中新兴产业越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就越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理工科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从不同学科的交叉和交叉中确定几个专业方向,使法学与这些学科形成良性互动,树立自身特色,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法律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两个素质:
1。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法律职业素质是法律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只有具备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在面对复杂全面的实际问题时,以清晰合理的方式找到解决办法。法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需的法学、民法、经济法和诉讼法等基础核心课程是坚实专业基础的主要载体。教师应始终关注最新的法律发展和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探索临床教学方法等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性。
2。广博而丰富的知识。复合型法律人才必须以广博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正如著名学者梁志平先生所说,在中国,法律问题显然不仅从一开始就是法律问题,而且也是政治、社会、历史和文化问题。要理解和解决中国的法律问题,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和解决法律以外的许多其他问题。因此,现在的法律专业人员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在角落里工作了。
3。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
1。重视法学教育发展,加大对法学专业的投入。许多理工科院校在开办法学院方面投资相对较少,比如过时的书籍和材料,以及不太现代化的专业硬件设施。加大对法律教育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法律教育的质量,提升法律专业的地位,增强法律专业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扩大法律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减少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偏见。以我们学校为例,建立了一个模拟法庭。参加相关活动的简历有助于提高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背景下,法学专业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和小组活动,如深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服务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适应性,而且对于弘扬法制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建设和谐安全的社会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利用优势学科资源,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积极探索特别法方向的学科内涵,不断拓展法学学科领域。法学专业理工科院校的建设应重视法学教育与大学相关优势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探索法学人才培养的新增长点,走出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例如,当今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材料的重大战略意义,但与这些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许多法律问题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果我们能加大在上述领域的投入和投入,经过培训的学生很可能会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将大大扩大法学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提高就业质量。这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有选择地开设能源法相关课程,如能源法基础理论、法律条文解释、比较法研究等。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该领域的教学研究,寻求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例如,我学校的建筑工程学科有很强的专业实力。应鼓励法学教师积极探索建筑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如建筑设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程招标、联合承包以及相关立法的缺陷、漏洞和完善等。,这可以成为特殊法律方向的学科内涵。
3。合理优化法学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课程体系一般由四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理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有两点:一是以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构建法学教学的课程体系;第二,多样化教育模式的出现要求对现有的教育优势和资源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加强跨学科,依托综合课程、跨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和辅修专业,拓宽法学学生视野,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科的时代感。以我们学校为例,经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法律有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他们掌握自己需要的法律知识,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辅修课程,这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强他们择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可以为非法律专业学生申请法学硕士、公务员和司法考试的联合考试提供知识储备。
4。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一套实践教学体系。
在办学理念上,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中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培养社会适应性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如此培养的法律人才不仅能够满足法律职业的共同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对交叉、接触等法律相关专业知识的法律问题的需求。他们不仅可以参与一般的法律事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特殊领域的法律事务,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各种需求。
人们普遍认为法律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所以理工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发展不应该扩大得太多,更不用说越多越好了。对待法学教育不能简单照搬理工科专业发展的思维模式和教学管理经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是理工科院校法学教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高校应积极探索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科学、高效、及时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法学博士论文:浅谈理工科院校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论文中心纸网博士将为您组织和提供信息。
这篇论文来自毕业论文网!如果你需要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经济学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