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00字硕士毕业论文停留时间对不同原水二次供水污染物产生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1600字
论点:供水,水质,管网
论文概述:
二次供水是城市安全供水的重要环节。二次供水饮用水贮存过程对水质影响大。研究停留时间对二次供水贮水过程污染物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模拟了二次供水贮水过程,并进行水质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城市供水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发展和事业无关。饮用水与人们的职业和身体虚弱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和死亡水平不断提高,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安全饮水水平的研究已经成为供水和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安全饮用水的提供必须确保从水源到用户的整个环节的安全可靠,包括水源、水厂技术、管网、二次供水等供水环节。目前,海洋中的绝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缺水问题,特别是水质问题。随着环境净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饮用水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净化。从2006年到2010年,国家环保部门先后对全国城镇和村庄集中式饮用水源的基本环境进行了检查和评价,发现我国目前的水质安全状况不能悲观[1]。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检测结果表明,近1/5的水源污染物超标。突发性水源净化事件时有发生,如松花江水质净化、湘江镉净化、太湖蓝藻爆发、北江铊净化等。寻找水质良好的饮用水源已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许多城市通过长距离取水工程来解决由于水质造成的缺水问题。2010年亚运会前,广州市实现西江引水工程,取代广州西北部自来水厂原有水源,并与河源市签订协议,使用河源市万绿湖作为广州市饮用水水源。随着水源问题的出现,水厂工艺得到了优化和改进。目前,我国城市水质合格率接近100%。
广州市中心城区所有水厂现已完成净水工艺升级改造。针对原水氨氮和有机物的季节性微污染,采用“生物预处理+常规处理生物强化”工艺。目前,所有供水厂的出水水质均达100%。供水管网对水质的影响也已在[2-3]进行了深入研究,数据显示,[4,5,6,7]在饮用水污染事故调查中,供水管网在所有污染环节中造成的污染比例在90-94年高达36.6%。一般来说,饮用水在供水管网中的停留时间相对较短,管网水质中的余氯值相对较大,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管网对水质的影响相对有限。通过旧管网改造、合理规划和敏感的局部合理管理,可以控制对水质的不利影响。但是,当管网水进入二次供水时,余氯值会降低,在二次供水设施中停留时间会较长,二次供水设施缺乏有效管理,会导致水质恶化甚至不达标。经过对近年数据的分析,中国饮用水卫生专家发现,自来水通过输送管网和二次供水后的水质合格率平均下降了20个百分点,[8]。随着城市供水水源和供水技术的不断完善,二次供水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城市饮用水安全供应的关键。
1.1.2二次供水设施现状
所谓二次供水是指由城市公共供水设施和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或深度处理消毒后,通过供水管道或专用管道到达用户端(水龙头)供水的供水单位。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楼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城市供水压力不能满足此类建筑的供水压力要求。因此,加压储存饮用水后的二次供水已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供水方式。由于不允许直接从市政管网供水,会造成市政供水压力波动,甚至负压,造成水污染事故。二次供水解决了城市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防止了城市供水管网直接供水造成的压力波动,对城市供水有一定的调节平衡作用,从而减少了城市用水高峰期对供水系统的影响。因此,加压储水二次供水已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供水途径。
根据2003年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的668个城市中,约97%的高层建筑使用水箱二次加压供水[9]。青岛市有250栋配有二次供水设施的高层建筑,其中东部地区190栋,中部地区23栋,西部地区37栋。246家,占[10家的98.4%,有二次供水水源为城市供水。南昌市拥有注册二次供水设施1600多处,使用二次供水的用户超过12万人。上海住宅小区有11万多个多层屋顶水箱,每个水箱可储存8吨水。随着高层建筑中水箱和水池的增加,总蓄水量超过100万吨,占上海市自来水日产量的1/5 ~ 1/6。截至2004年4月,济南市共有348个注册二次供水系统。广州市中心城区约有35,000个储水设施,超过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使用二次供水。可见,二次供水在城市供水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1.1.3二次供水水质状况
二次供水造成的水质污染相当严重。李利民·[等人对石家庄市2008-2010年二次供水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二次供水合格率分别为61.52%、85.75%和87.61%。水质合格率较低。超标的主要项目有游离氯、总硬度、硝酸盐(以氮计)、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一份水样中细菌总数高达32,000 cfu/ml,严重危害了城市居民的健康。林海[等人对深圳市盐田区二次供水的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区2003-2007年二次供水合格率仅为82.5%,其中住宅水质更差,合格率为75.6%。雷彪、[等人从2003年到2007年对郴州市的二次供水进行了监测。二次供水合格率为86.3%,工厂用水合格率为97.4%。四个多月来,[连云港市对部分住宅小区生活用水进行了十多次随机水质检测。在四项水质指标(浊度、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中,采出水和管网水一般符合要求(细菌和大肠杆菌偶尔超标)。然而,与产出水相比,用户水龙头通过水池(水箱)后的水量分别减少了0.9%、4.2%、18.9%和59.1%。[卫生防疫站对35个二次供水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二次供水自来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合格率分别为88.6%和82.9%。这表明饮用水在水箱中的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9个大中城市水箱(箱)二次加压系统出厂水和自来水水质调查结果显示,[16]水箱(箱)二次加压系统水质污染较为严重,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超标现象较为突出。从化[等人分析了1992年至2006年北京市突发的饮用水事故。93起事故中,16起为二次水质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7.2%。
目录
第二章实验材料和方法..............................12
2.1实验材料.........................................12
2.1.1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12
2.1.2测试原水.............................................13
2.1.3储水装置和储水条件................13
第三章,不同原水主要试验指标的确定............................18
3.1按停留时间.............................18
3.1.1主................18影响二次供水质量的
3 . 1 . 2主要检测指标的确定..............................19
3.2二级水质停留时间...................21
第四章水温对二次水质的影响..............................46
4.1使用水温的选择................................46
4.2……46
结论
(1)二次供水是城市安全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供水饮用水的储存过程对水质影响很大。研究二次供水贮存中停留时间对污染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模拟了二次供水和蓄水过程,并对水质进行了监测。
(2)通过诱导和实验,确定了二次供水和储水实验的测试项目,即:酸碱度、浊度、耗氧量、总氯、游离余氯、总细菌、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3)收集了三种不同原水二次供水停留时间为0-48h的水质数据;在0-48h的停留时间内,三种不同水样中的总氯和游离余氯持续下降。由于三种水样的初始余氯值和水质不同,总氯和游离余氯降至不合格的时间和余氯的衰减系数也不同。初始余氯值越高,衰减速度越快,但总是高于初始余氯值较低的水样。提高初始余氯值有助于使水样中的余氯保持较长的停留时间。细菌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居住48小时后,细菌总数超过标准。细菌总数在A1、A2和A3水样中的停留时间分别为36小时、8小时和24小时;分别是小时。由于消耗有机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耗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滞留期间浊度变化不明显,主要与初始浊度有关。三种不同水样的浊度有显著差异。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氨氮值降低,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值增加。可以看出,硝化作用发生在二次供水系统中,包括氨氧化和亚硝酸盐氧化,并且一些氨氮被微生物摄入并用于合成生物。硝化程度与原水质量有关。对于氧化程度高的饮用水,氨氮主要由氯胺消耗分解,数量少,硝化作用不明显。
参考
[1]中国的水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J]。环境工程,2010,28(5): 53
[2]周玲玲。[供水管网生物膜和硝化作用的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3]赵志凌,赵宏斌,何文杰。等等。《城市给排水后水质变化规律研究》,[。中国给排水,2006,22(19): 44-46
[4]李来,张勇,何军.供水管网二次污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山西建筑,2010。36(24):194-195
[5]李涛。供水管网抢修对水质二次污染的影响及改善措施[。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3): 45-48
[6]张建波杨邵斌。[住宅小区网络系统二次水污染研究。工业用水和废水,2010年。41(1): 25-27。
[7]袁鑫。浅谈供水管网的二次污染[。山西建筑,2010,36(2): 200-201。
[8]程明华、陈晓东、周郝明。[市供水管网及二次供水60起污染事故分析。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年。19(1): 91-93
[9]王浩,谢友奎。饮用水二次污染在节水过程中的数学模拟及应用研究[。西南给排水,2004,26(6): 12-14
[10]李岩,尹邦才。2003年[青岛市高层建筑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调查。预防医学论坛,2004年,10(6): 69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