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 >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经济全球化下爱国主义过时了吗?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经济全球化下爱国主义过时了吗?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下爱国主义过时了吗?经济全球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1)全球化直接威胁到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削弱了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2)全球化将削弱国家主权。(3)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各个民族国家进行文化渗透。2.经济全球化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

辩论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需要提倡爱国主义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时代潮流,它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地域界限,超越了制度和文化的障碍,逐渐将人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参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社会开放程度。这不仅给了我们加快发展的机会,也直接面对了更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商业状况》,2008年,(第35期)。[[摘要]江泽民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在历史上一直是动员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是推进我国社会历史的巨大力量,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 在新的经济诚信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祖国的整体利益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共同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整体利益包括个人利益,整体利益直接是每个人的共同根本利益。 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直接意味着个人物质文化生活的获得。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让、服务提供、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形成全球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世界经济正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1.经济全球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1)全球化直接威胁到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削弱了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2)全球化将削弱所有国家的主权 (3)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各个民族国家进行文化渗透。 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下爱国主义过时了吗?

经济全球化下爱国主义过时了吗?经济全球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1)全球化直接威胁到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削弱了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2)全球化将削弱国家主权。(3)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各个民族国家进行文化渗透。2.经济全球化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

辩论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需要提倡爱国主义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范文

摘要:爱国主义是人们对国家热爱和忠诚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理论概括。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思潮多样化, 价值追求多元化,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存在话语失效的现象。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关键词:全球化时代;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话语创新;爱国主义论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 “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 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摘要: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和忠诚于国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的理论概括。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思潮多元化,价值观追求多元化。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存在话语失败的现象。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关键词: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创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要深化,教育内容要不断丰富,教育载体要创新,教育效果要提高”。[1]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和忠诚于国家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是动员和激励人民团结的旗帜。青年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价值追求直接关系到国家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对作为青年群体代表的大学生尤为重要。 1。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爱国主义情感图谱是基于制度建设和历史发展的活的“祖国”。爱国主义首先是一个政治范畴,尤其是它所基于的“国家”概念。这是一种情感映射,源于国家建构的逻辑。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国家\"包括四个主要要素,即定居居民、确定的领土、政府和主权。这个“国家”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而是一个“祖国”,即一个特定或某些民族及其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爱国主义是他们各自国家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刻的感情.\"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基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条件,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新时期的中国爱国主义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国,爱国主义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本质上是基于国家的性质。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一方面是培养人们对国家建设的尊重和热爱;另一方面,通过政治教育寻求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持。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日益融入世界体系。世界正在成为一个不可分割和相互依存的整体。同时,全球化也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人质疑爱国主义教育。有人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提倡爱国主义是狭隘的,应该说“爱世界”、“爱地球”。有些人还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会影响个人利益的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其他人认为没有必要在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塑造了爱国主义情感,这种情感在必要时会自动产生。显然,在上述怀疑中,全球化和爱国主义似乎是不相容的两极。仔细考察发现,全球化条件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特征:第一,爱国主义教育难度大,效果差。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它是指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的边界,直接影响到情感的亲近,这是一个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国家。一个是区域概念的影响。世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都超越了国界。第二是对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目标包括当地和传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以及政治文化。第三是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些非国家行为者和全球政治力量发挥了超国家的作用。同时,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化强调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这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选择相冲突。信息化导致了社会交往的虚拟化,网络信息的泛滥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这种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要求爱国主义教育“走出去”和“行动起来”。第二,开放增加,封闭减少。全球化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影响,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即“扩大人员交流、信息资源共享、技术载体应用、加强文化融合”有助于改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物质条件和思想观念”。辩证地说,全球化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从横向国别比较的角度来看,东亚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和韩国,都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继承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国民经济腾飞;从纵向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从晚清到民国,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体系。横向的国家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教育正处于一个空开放的时代。历史孤立和文化傲慢都已成为过去。爱国主义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拥抱多元文化,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二。言语失语与失败消解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在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和社会制度,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有负面影响。因此,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态的培养需要一套话语体系。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需要一套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体系来有效传播。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化对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要求爱国主义教育“走出去”和“行动起来”;从内部变量来看,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具有“不适应性”的特点,这进一步影响了当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存在话语滞后的问题。它在应对全球化的影响、转型中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和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时面临失语和无效的风险。首先,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解释能力”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思潮的话语表达,“在多元价值观面前导致失语。全球化带来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最直接地反映在社会思潮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的巨大历史变化中。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经济体制调整和思想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社会意识形态话语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影响深远。特别是高度重视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和否认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极大地影响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建设。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在社会多元化话语中面临严峻考验。最典型的表现是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解释力的缺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模式保守肤浅,灌输式教学话语适得其反,导致不同思潮和价值观对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侵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只教导学生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相信社会主义。然而,对于他们为什么应该爱国以及如何信仰社会主义,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也不能系统地解释为什么在尊重个人价值的同时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其次,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尤其是课堂教学话语,难以适应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恰当的话语严重阻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教学话语的不适主要体现在教学话语、教学话语和学生话语之间的“疏远”和“距离”。教学话语倾向于抽象理论。如果教学话语与教学话语完全一致,学生很难产生共鸣。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来看,课堂教学略显僵硬,缺乏有效互动,与课堂下丰富的社会互动形成鲜明对比。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来看,一些教师对爱国主义的内容没有很好的把握,在教材和教学话语不同的情况下面临两难境地,导致教学话语单一陈旧,对说教和灌输教育缺乏吸引力,与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便利形成鲜明对比。从现实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来看,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政治话语和文献话语占据教材话语的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话语流于形式;二是“情绪化”的说服和控制,试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忽视对话性话语。三是话语内容缺乏时效性和生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 3。话语创新是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全球化时代需要一套创新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创新能否真正实现。1。话语逻辑创新:从“情感-行动”到“公民-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政治学层面,爱国主义教育归根结底是国家认同教育。国家认同是指其成员属于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和认可。从国家认同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种国家认同理论:一种强调民族是国家的基础,基于血缘、历史、宗教和习俗的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合法性的源泉,主张从民族情感中获取社会建设的力量;另一种强调个人自由平等和制度对公民权利的保护,逐渐形成以国家制度为基础的国家认同。在这里,我们需要考察这两种国家认同理论的话语逻辑。传统的民族主义国家认同话语是基于“情感-行动”的逻辑。它通过动员和运动鼓励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它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以民族情感为动力来引导个人的爱国行为。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人们越来越强调公民是现代国家的主体和国家建设的参与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法律体系管理。它的话语逻辑通过这一套权利和义务来界定个人的责任和角色,以实现“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的国家认同。在当代中国,上述两种民族认同模式并存,但实际的教育过程往往侧重于前者。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爱国主义情感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甚至有人将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割裂开来。面对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受到考验的现实,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情感-行动”单一感性话语逻辑,结合现代的“公民-国家”国家认同话语逻辑,重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明确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寻找更多合法的国家认同资源。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基于语言、风俗等民族情感的历史文化认同,还要有基于现代民族制度公民意识的政治认同。通过公民意识教育,规范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说服力,系统有效地解释爱国主义和如何信仰社会主义。2。话语导向创新:坚持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相结合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个人发展,促进民族复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创新和创造更受鼓励。有些人质疑尊重个性发展、强调个人价值和爱国主义的集体主义显然是一组悖论。针对这一错误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爱国主义自然强调个人对国家的贡献。新时期爱国主义通过法律规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的社会责任。爱国主义不忽视个人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明确社会发展是以个人发展为基础的。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面临多重价值冲突和自身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仅仅要求他们对社会做出贡献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会导致他们的叛逆情绪。因此,尊重个人发展,鼓励个人创新也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在正确处理中国梦和个人梦想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明确“中国梦是由人民坚定地实现的,并为每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广阔的空空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明确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核心和目标。爱国主义是自然的,在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命运的问题上有明确的立场。这个“国家”不仅包括基于中华民族性格、语言和习俗的历史文化,还包括现代民族制度和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指导思想是与历史实践相联系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需要社会革命奠定基础。中国采用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无根和被动的。尊重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正确含义。明确社会主义国家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培养爱国主义和实现民族认同的基础。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明确个人发展和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包括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等。尊重个人发展就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就是保护个人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这个层面上澄清两者的关系,而不是模糊关系或犯一些错误。3。话语内容创新:讲一个关于中国的好故事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发展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创新的现实基础在于“国家”——中国崛起成为21世纪最具历史意义的世界现象。作为一个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它的崛起和转型不仅是关系到13亿中国人民的重大事件,也必将深刻影响当代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改革开放30年来,转型中的中国逐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沿着现代化发展道路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用爱国创新话语系统来解释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和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场“无声竞赛”正在悄然进行(东西方关于中国转型的话语竞赛),中国也在这个与其自身实际发展不对称的国际话语舞台上争夺话语权。因此,如何向世界讲述一个好的中国故事,传播一个好的中国声音,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转型期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国际话语环境的不对称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困难。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探索和历史经验可以概括为“中国之路”,但这四个词的理论补充是西方学者无法企及的。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再到“中国模式”,从“历史终结结论”到“中国崩溃理论”,历史告诉我们,为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斗争并没有随着20世纪90年代“冷战”模式的结束而消亡。相反,它在话语系统中仍以不对称的方式增长。因此,新的历史起点要求我们积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用汉语、价值观和规范解释中国的发展,用中国的发展支撑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两个方面共存于一个机构中。这个“身体”就是中国,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古老中国,一个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中国。这是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创新的丰富内容。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N]提供精神支持。人民日报,2015-12-31。②列宁和斯大林在中央编译局写了一个编译室。列宁关于“爱国主义[”论述翻译的修订。人民日报,1985年10月25日。[3]王文淑。邓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主要视阈[。思想教育研究,2011 (10)。蔡春。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兰州学术期刊,2005 (1)。江泽民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1-582。爱国主义是人们对国家热爱和忠诚的情感、思想和行为, 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的一面旗帜。青年群体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青年的价值追求直接关乎民族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作为青年群体代表的大学生来说, 爱国主义教育尤显重要。一、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爱国主义的情感映射是基于制度建构和历史发展的活生生的“祖国”。爱国主义首先是一个政治范畴, 尤其是它所基于的“国家”概念, 它是基于国家建构的逻辑而衍生出来的情感映射。按照国际法的规定, “国家”包含四大要素, 即定居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府和主权。这个“国”不是一般的国家, 而是“祖国”, 即某个或者某些民族及其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国家形成的一种极为深厚的感情。”[2]爱国主义同时是一个历史范畴, 基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条件, 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新时期中国的爱国主义就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国, 基于国家性质,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是一致的, 爱国的实质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即一方面注重培养人民对于国家构建的尊重和热爱, 另一方面通过政治教育的方式谋求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和支持。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民族国家日益融入世界体系, 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相互依赖的整体, 同时, 全球化也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 有人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 在全球化时代提倡爱国主义是狭隘的, 应该讲“爱世界”、“爱地球”;也有人认为, 在全球化条件下讲爱国主义将影响个人利益的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还有人认为, 在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没有必要的,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小学、初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塑造了爱国主义情感, 这种情感会在必要的时候自动迸发。可见, 在上述这些质疑声中, 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似乎成为水火不容的两极。仔细加以考察发现, 全球化条件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着特点:第一, 艰巨性增强, 实效性减弱。全球化中最核心的是经济全球化, 它是指各项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国家”的界限, 也直接冲击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归属。一是地域观念上的冲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超越了国别界限。二是对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的对象既包括本土的、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 也包括政治文化。三是对国家主权的冲击。全球化进程中, 一些非国家行为主体和全球性政治力量发挥了超国家的作用。同时, 与全球化背景相关的市场化强调追求物质财富, 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选择形成一定冲突;信息化导致社会交往虚拟化, 网络信息的泛滥冲击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这种观念与价值的冲击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出场”和“作为”。第二, 开放性增强, 封闭性减弱。全球化对爱国主义教育造成冲击, 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 即“人员交流的扩大、信息资源的互享、技术载体的运用、文化交融的加强”有助于改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物质条件与思想理念”。[3]辩证地看, 全球化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从横向的国别比较的视角来看, 发达国家尤其是东亚的日、韩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强调继承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 实现民族经济腾飞;从纵向的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 自晚清到民国, 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体系之中。横向的国别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 爱国主义教育正处于空前开放的时代, 历史上的闭关锁国以及文化自大都成为过去, 爱国主义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包容多元文化、借鉴他国经验。二、话语失语、失效消解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 意识形态是基于经济基础而形成的对世界和社会系统的看法和观点, 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此, 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直接关乎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意识形态的培育需要一整套话语体系,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的有效传播同样需要一整套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从外部环境来看, 全球化带来的观念与价值冲击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出场”与“作为”;从内部变量来看,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出现了“不适应”的特征, 进而影响当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存在话语滞后问题, 在应对全球化思潮冲击、转型社会价值多元以及大学生情感需求方面面临话语失语、话语失效的风险。其一,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解释容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多样性思潮的话语表达”, [6]造成面对多元价值时话语失语。全球化带来的观念和价值冲击最直观地反映在社会思潮上,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局中, 我国处于社会结构变动、经济体制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的关键时期, 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 社会思潮话语日益进入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并产生深远影响, 尤其是推崇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以及否定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极大地冲击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建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在社会多样性思潮话语中面临严峻考验,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解释力匮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模式保守, 流于形式, 灌输式的教学话语适得其反, 导致多样性思潮以及多元性价值正在攻占爱国主义的精神高地。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仅仅教育学生要爱国、爱社会主义、信仰社会主义, 但对于为什么要爱国以及如何信仰社会主义缺乏有说服力的解释, 也无法系统地解释为什么要在尊重个人价值的同时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式的爱国主义。其二,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尤其是课堂教学话语难以适应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话语不适严重阻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教学话语不适主要体现在教材话语、教学话语与学生话语之间存在一定“隔阂”和“距离”, 教材话语偏向抽象理论, 教学话语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话语, 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来看, 课堂教学略显生硬, 缺乏有效互动, 与学生课下丰富的社会交往形成鲜明对比。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来看, 部分教师对于爱国主义的内容把握不到位, 以及在教材话语与教学话语产生出入的情况下面临两难选择, 导致教学话语单一陈旧, 宣讲式、灌输式教育缺乏吸引力, 与网络时代信息的便捷获取形成鲜明对比。从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来看, 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一是政治话语、文件话语占据教材话语的主体, 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话语流于形式;二是“情感式”地劝导和控制, 试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忽视对话式的话语;三是话语内容缺乏时代性和生动性, 严重影响教育效果。三、话语创新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全球化时代需要一套爱国主义教育创新话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创新。1. 话语逻辑创新:从“情感-行动”到“公民-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政治学的层面, 爱国主义教育归根到底是关于国家认同的教育。国家认同是指该国的成员对于自身属于该政治共同体的辨识和认可。从国家认同的角度出发, 主要存在两种国家认同理论:一种强调民族是国家的基础, 基于血缘、历史、宗教、习俗的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合法性来源, 它主张从民族情感中获取社会建构的力量;另一种则强调个人自由平等以及制度对于公民权利的保障, 逐渐形成以国家制度为基础的国家认同。[7]在这里, 我们需要考察一下这两种国家认同理论的话语逻辑。传统民族主义的国家认同话语是基于“情感-行动”逻辑, 通过动员、运动的方式鼓励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 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 以民族情感为动力, 引导个人的爱国行动。伴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 更加强调公民是现代国家的主体和国家建设的参与者, 通过国家法律制度规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它的话语逻辑正是通过这套权利与义务的约束明确个体责任和角色以实现“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的国家认同。当代中国, 上述两种国家认同模式是并存的, 但实际教育过程中往往偏重前者。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 爱国主义情感认同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甚至有人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割裂开来。面对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遭遇考验这一现实, 必须突破传统“情感-行动”这种单一的感性的话语逻辑, 结合现代“公民-国家”这一国家认同话语逻辑, 注重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明确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从中寻找更多国家认同的合法性资源。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基于民族情感的文字、语言、习俗的历史文化认同, 更要有基于公民意识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政治认同。通过公民意识教育, 规范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增强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说服力, 系统且有力地解释为什么要爱国以及如何信仰社会主义。2. 话语导向创新:坚持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的结合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鼓励个人发展, 促进民族复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个人创新创造被更多地鼓励。有人提出质疑, 认为尊重个性发展、强调个人价值与爱国主义所注重的集体主义显然是一组悖论。针对此种错误观点, 我们要认识到, 爱国主义当然强调个人对国家的奉献,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通过法律规范公民权利与义务以及公民承担的社会责任, 并非无视个人价值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明确社会发展是以个人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社会转型期的多元价值冲突以及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一味地要求他们对社会的奉献可能适得其反, 甚至会造成他们的逆反情绪。因此, 尊重个人发展, 鼓励个人创新, 也应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 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 在正确处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问题上, 必须明确一点, 即“中国梦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也为每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8]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明确是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核心和目标的。爱国主义是天然的, 在事关国家利益和民族命运问题上, 它是旗帜鲜明的。这个“国”既包含基于中华民族的文字、语言、习俗的历史文化, 也包含现代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指导思想是与历史性实践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需要社会革命来奠基, 中国采取的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无根无源的, 尊重历史是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 明确个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是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实现国家认同的基础。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明确个人发展与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民对国家的认同, 包括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等。尊重个人发展是为了促进国家发展, 维护国家利益是为了保障个人发展,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这个层面上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模糊化两者联系, 或者有所偏失。3. 话语内容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创新的现实基础在于“国”——中国崛起成为21世纪最富历史意义的世界现象。一个人口占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 它的崛起与转型不仅是事关13亿中国人民的大事, 而且势必深刻影响当代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走来, 转型中的中国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在这条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进行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如何用爱国主义创新话语体系阐释好中国现代化实践以及取得的成就至关重要, 一场“无声的较量”正在悄然发生 (东西方关于转型中国的话语较量) , 中国也正在这种与自身现实发展不对称的国际话语舞台上争夺话语权。因此,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 转型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 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国际话语环境不对称又给爱国主义教育增加了难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道路探索和历史经验的总结, 可以被概括成“中国道路”, 但是这四个字的理论补充不能寄希望于西方学者。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再到“中国模式”, 从“历史终结论”到“中国崩溃论”, 历史告诉我们, 出于国家利益考量的意识形态斗争并没有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冷战”格局的结束而消亡, 相反, 它仍在以话语体系不对称的方式潜滋暗长。因此, 新的历史起点要求我们, 积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 用中国的语言、价值、规范来解释中国的发展, 用中国的发展来支撑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是一体共生的两个方面。这个“体”就是中国, 是具有数千年文化传统的古老中国, 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中国。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创新的丰富内容。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 2015-12-31.[2]中央编译局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室.对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一处论述的译文的订正[N].人民日报, 1985-10-25.[3]王雯姝, 邓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主要视阈[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0) .[4]蔡春.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J].兰州学刊, 2005 (1) .[5]江泽民文选,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81-58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