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

2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0000字
论点:披露,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论文概述:

自从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建国以来第一张股票开始算起,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先后经历了无信息披露期(1984年至1991年)

论文正文:

序言

    A1.1选题背景及意义我国证券市场从建立到现在不到二十年的历程,它在我国政府的主导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但是同欧美等国那些成熟的证券市场比起来,我国是新兴的证券市场,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强制性披露内容和上市公司可以自愿进行披露内容。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信息、重大股东的关联交易信息等的发布和披露方式、时间等都是由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统一管理,这些信息就属于强制披露的内容。除此之外,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投资者的关注,为以后公司融资或者获得社会认可打下良好基础,需要公布像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未来经营形势分析信息等。     这些信息国家没有规定是否披露,而是由上市公司自行决定是否披露以及披露的程度,这些信息就是自愿信息披露的内容。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上市公司越来越倾向于进行自愿信息的披露,以显示公司的优势。自从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建国以来第一张股票开始算起,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先后经历了无信息披露期(1984年至1991年)、信息披露制度初步建立期(1992年至2000年)、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期(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式选择、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融资成本影响的分析文章较多,但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博弈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章不多。上市公司恰当有效的信息披露能够突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向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传递公司经营信息,获得他们对公司的关注,增加他们对公司经营信心,提升公司的价值、知名度,获得投资资金等优势。但同时不合适的信息披露会产生信息披露成本,主要包括为了发布信息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付出的成本;信息披露内容中部分预测或承诺不能达到,进而面临民众法律诉讼所产生的成本;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中某些内容是政府所关注的,这些信息的披露可能成为政府对其施加影响的依据,因而产生了“政府成本”;公司为了使经理等经营者的行为目标与公司发展一致,对其行为进行约束产生的成本;信息披露被竞争对手观察到后产生的影响公司竞争能力的成本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首先分析上市公司如何才能进行真实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投资者应该如何进行自我利益保护;其次分析上市公司为了获取融资需要,如何进行最优信息披露程度,同时为其提供一些获取融资的建议。     .2文献综述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关于信息披露方面的文献较多,本人认为主要从公司信息披露动机、自愿披露行为及信息披露与公司资本成本之间等方面展开。Milgrom(1981)认为当公司拥有私人信息,且关注融资市场评价时完全披露是唯一的均衡。披露的推动力来自于为了更好的与金融融资市场传递信息。缺乏信息披露暗示了公司是差的类型,因为好公司为了区别差的公司进行披露,差的公司为了区别于更差的公司也会进行信息披露。因此,这样的一个逆向选择过程揭示了完全披露。Darrough(1992)通过构建两阶段的双头垄断竞争模型,以公司的利润为目标函数,按照两阶段动态博弈理论进行讨论,分析公司面临需求不确定以及成本不确定信息时如何进行信息的披露,给出了披露均衡解。模型分析了强制性披露有效的两种环境:(1)公司事前承诺不去披露(2)事前自愿披露最不可能出现。Clinch和Verrecchia(1997)考虑厂商期望理论最大化,依据古诺竞争情况,建立了分析模型,探讨了竞争劣势如何影响公司披露还是保留私有信息的动机。证明了披露的唯一均衡情况,并且证明了披露的区间和事前披露概率跟公司竞争程度成反向变动关系。     SuilPae(2002)通过一个两阶段寡头垄断模型,分析了私人信息完全披露的私人和社会最优情况。分析得到在位者最好事前承诺披露市场需求和成本信息,但同时也指出从社会效率的角度出发在位者事前完全披露或许不是最好的策略。Fische:和Verrecchia(2004)通过构建n个厂商竞争的古诺市场模型,分析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情况时信息透明度披露行为。该文认为公司管理者的透明度披露偏好源于当公司面临不完全或者激烈的竞争时管理者的启发式行为,而不是贝叶斯行为。Frankel,McNichols和Wilson(1995)通过考察美国股票市场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得到公司进行收益预测披露与公司获得资本市场关注的关系,并且说明了公司能够受益于管理层预测信息的披露。Gietzmann和!reland(2005)分析及时的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依据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的英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管是否控制会计政策变量,及时的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而且公司披露越多可以更多降低资本成本。R.Francis,K.Khurana和Pereira(2005)通过选择美国之外的34个国家的上市公司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检查了上市公司披露水平与公司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披露指数衡量每个公司的披露水平,实证结果表明越是具有外部融资需求的公司自愿披露水平越高。而且通过结果分析得到公司自愿披露水平与国家水平变量相互独立,进一步说明了自愿披露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1〕王文举、范合君.信息产品最优公开度博弈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1[2〕何德旭、王轶强、王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预警制度”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过度反应.当代经济科学,2002, 5韩德宗、陈启欢.证券欺诈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模型.当代经济科学,2002, 11[4〕平新乔、李自然.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的确定与虚假信息披露.经济研究,2003, 2[5]李明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改进.上海会计,2003, 4[6〕巫升柱.自愿披露水平与股票流动性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经验.财经问题研究,2007, 8[7〕洪剑峭、张静、娄贺统.防止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机制的一个模型分析.复旦大学学报,2003, 10 摘要 4-5 Abstract 5 目录 6-7 1 引言 7-1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7-8     1.2 文献综述 8-10     1.3 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10-11 2 信息披露概述 11-20     2.1 信息 11-13     2.2 信息披露理论 13-20 3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问题 20-25     3.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 20-21     3.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21-25 4 上市公司真实信息披露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25-30     4.1 纯战略纳什均衡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