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7600字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和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关系的演变

37600字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和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关系的演变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7600字
论点:党政,关系,政党
论文概述: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而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关键就在于理顺党政关系。因而,调整党政关系成为我国

论文正文:

前言

党政关系是国家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制度是指基于领导权限的划分以及相互关联的制度和规范而在组织内部设立的机构。领导制度是领导关系的制度化和系统化。它包括三个环节:1 .建立机构;2、机构间的关系;3.领导权限的划分。党政关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领导体制的这三个环节,因此党政关系的调整成为领导体制改革的关键。

(a)“党”和“政府”的不同含义

党政关系中“党”和“政府”各自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正是这两种含义的不明确定义,常常使我们陷入不分清党和政府,代党代政府的困境。

“党”可以理解为一个政党,可以分为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作为集体概念的党。换言之,该党是一个包括6690万成员的整体。第二个意思是党组织。主要是指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党委。第三个意思是党员。党员是一个非集体的概念,可以指一些党员或党员。“党”的三个含义有等价层次的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党的总体概念相当于它的水平是人民。作为一个党组织,它的水平相当于国家政权机关的水平。作为党员,其水平相当于普通公民。

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党政关系中的“党”指的是第二个含义,即党组织。“政府”有许多含义,如政治、政治权力、政党等。然而,“党政关系”中的“政府”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因此,党政关系中的党政分离是指党组织脱离国家权力机关,而不是脱离人民群众。国家政权机关只脱离党组织,不脱离党,更不用说脱离党员了。这是处理党政关系时必须避免的错误。

(二)党政关系的含义

现代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政党政治。很难想象没有政党的推动和参与,现代民主政治将如何运作。根据政党的定义,“所谓政党是指代表特定阶级或阶层,采取共同行动获得或参与政治权力,以实现该阶级或阶层的政治主张、利益和意志的政治组织。”(1)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现代社会中,政党和政治权力密不可分。从微观角度来看,在世界各地,除了少数残存的专制君主政体和军事独裁政体,所有其他国家政权都在政党的领导下运作。显然,党和政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狭义的党政关系是执政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广义而言,它是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以及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群众组织和经济文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我们研究和讨论的党政关系主要是前者,即中国共产党与政府的关系,即党组织和领导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方法和程序。

(3)社会主义国家党政关系问题的历史渊源

在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没有政党,更不用说政党政治了。党领导的政党政治起源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资本主义国家是一个掌握权力的资产阶级政党,但党和政府是分离的,即政党通过提出政策议程来选择代表,赢得选举,根据其政策议程掌权,在政府中任职的政党代表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平时,党组织不干涉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机关的事务。政治权力机关的内部事务根据《宪法》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对政治权力机关的主导作用相对宽松,不存在党政分开、以党代政府的问题,但社会主义国家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党政关系的出现。社会主义国家也是由政党领导的,但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稳定一致的领导,不能有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掌权的多党制。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政治、意识形态和组织上由无产阶级政党自上而下系统全面地领导。我们不能像资产阶级政党一样在选举中提出政治纲领。当选后,我们可以让一些在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来做一切事情。那么,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和制度呢?这正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重大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夺取政权后的共产党执政纲领,这是第一个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然而,在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大量著作中,并没有具体论述共产党执政后的党政关系问题。1917年,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党政关系问题才首次提上议事日程,成为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党代政府制度的建立。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从1918年到1920年,苏联在内战和武装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恶劣环境下,初步形成了党政对立。

参考
作品:
1,邓小平:邓小平选集]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4年。1993.
2,《中共中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自1986年以来相继出版。
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自1991年以来相继出版。
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自1996年以来相继出版。
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自2000年以来相继出版。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8。江泽民:《论党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李永春、石秦原主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事件》,春秋出版社,1987年。
12。薄桂丽:《集权与分权与国家的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黄卫平:《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谈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4。刘建军主编:《联系理论——科学与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黄卫平主编:《当代中国政治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6,郑虔等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概述》,中共历史信息出版社,1988年。
17,刘何任,孙连成等,《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18,聂高敏等人,《党政分开论探讨》,春秋出版社,1988年。
19,董鱼雨、石滨海主编,《政治中国——面临新制度选择的时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20。蒲兴祖主编:《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21。李敬之主编:《邓小平政治制度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Z2,刘思明,混合——一种新的发展观,改革出版社,1998年。
23,迟福林等人,《政治体制改革基本问题探讨》,春秋出版社,1988年。
24,迟福林,黄海,编辑。《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春秋出版社,1987年。
25,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图书出版社,2002年。

中文摘要4-5
英文摘要5
序言8-11
(一)“党”和“政府”的不同含义
(二)党政关系的含义8-9
(三)社会主义国家党政关系问题的历史渊源9-11
1, 调整党政关系的必要性11-17
(1)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与政府关系的历史演变11-15
(2)以党代政府制度带来的严重弊端15-16
(3)调整党政关系的意义16-17
2,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党政关系的理论探索17-31
(1)正确认识党的领导17-20
(2)原则20-22
(3)调整党政关系的关键是党政分开22-25
(4)理顺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25-31
3。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党政关系的实践探索31-39
(1)调整党政关系的初步成效31-37
(2)调整党政关系的制约因素37-39
4。中共调整党政关系的前景39-44[/br/ ] (a)科学的党政关系39-40
(b)民主的党政关系40-41
(c)合法的党政关系41-44
参考文献44-47
后记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