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3600字硕士毕业论文苏联共产党领导人非理性转变的回顾与思考

33600字硕士毕业论文苏联共产党领导人非理性转变的回顾与思考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3600字
论点:斯大林,赫鲁晓夫,领袖
论文概述:

苏共是第一个革命成功的工人阶级政党,是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共产党,它的成功和失败对于其他尤其是执政的共产党,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前事不忘,后事之

论文正文:

对苏联共产党领导人不合理变动的调查与思考

介绍

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在世界政治和政党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政党,其成败得失一直备受关注,成为政治家和学者们研究和分析的对象。其中一部分致力于苏联共产党历史上历届领导人的研究。这些成就包括前苏联正式出版的各种领导人的传记和演讲,以及来自不同政治立场的外国学者撰写的传记。其中许多作者是流亡西方的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如摩西·莱文的《列宁最后的斗争》、阿夫托和哈诺夫的《政党治理制度的起源》、德米特里·沃尔科戈诺夫的《斯大林》、《胜利与悲剧——斯大林的政治肖像》和叶洛·麦德维杰夫的《赫鲁晓夫传记》。中国的一些学者也出版了苏联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传记,如秦李咏的《斯大林年谱》、姜长斌的《左荣丰对斯大林的理解》、左荣丰的《赫鲁晓夫传》等。这些作品大多从不同的方面描述了领导者的生活,当然包括他们成为领导者和下台的过程。但是,从整个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来看,从党的建设来看,很少有文章研究苏联共产党长期领导人更迭的过程和教训。

以史为鉴,你可以知道兴衰。从苏联共产党的焊接和失败过程中,可以看出领导人更替机制对十大政党和国家,特别是对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的共产党的重大意义。共产党是领导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政党。它必须首先是民主的。本文在政党政治的框架内,从党自身建设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课题。通过对苏联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变动过程的调查以及与其他政党领导人变动规律的比较,试图分析苏联共产党领导人非理性变动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是初步的、肤浅的,需要进一步深化。

参考
[1 .《列宁全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
[2 .《邓小平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
[3 .《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苏《阿夫托与哈诺夫:党的执政体制的起源》,黎明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
[5][·俄国]德·安·沃科戈诺夫:斯大林,张木良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苏]德米特里·沃尔科戈诺夫:《胜利与悲剧——斯大林的政治肖像》,转。赵敏山、段永龙,大众出版社,1990年。
[7][·美国]罗伯特·文森特·丹尼尔斯:“革命良心——苏联党内的反对派”,转。高德平,北京出版社,1985。
[8]秦李咏:《斯大林纪事》,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9]刘张燕:《斯大林传记,四大革命的导师》,红旗出版社,1997年。
[10]蒋长斌:《斯大林政治评论1879-195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11]姜长斌、左荣丰:《理解斯大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李于宗:《斯大林模式下的外国学者》,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13]叶伟平:《西方斯大林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4]鲁治超与屠正泉:《斯大林与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5]黄宏和古松:《东欧剧变与执政党建设》,红旗出版社,1991年。
[16][·法]摩西·莱文:《列宁的最后斗争》,叶林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17]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张戴云等人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
[18][·苏]罗伊·麦德维杰夫:《赫鲁晓夫》,译。都铎修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19][·美国]叶洛·麦德维杰夫:《赫鲁晓夫传》,肖清平译,中国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20:《赫鲁晓夫执政的十年——朱别伊的回忆》,译。曲红等,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
[21]“谢尔盖·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的停电及其晚年生活》,舒强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6]

引 言 7-8
第一章 苏共领袖非理性更替的历史考察 8-16
    第一节 从列宁到斯大林的领袖权力更替 8-13
    第二节 斯大林之后的苏共领袖更替 13-16
第二章 苏共领袖非理性更替的根源分析 16-24
    第一节 俄国集权专制的历史和政治传统 16-18
    第二节 苏共革命和执政面临的环境 18-19
    第三节 领袖的个人因素 19-21
    第四节 根本在于苏共极端集中的领导体制 21-24
第三章 从现代政党政治比较的视野看苏共领袖更替 24-31
    第一节 政党领袖在组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 24-27
    第二节 政党领袖的产生更替必须规范化理性化 27-28
    第三节 理性政治代谢机制对现代政党政治的重大意义 28-31
第四章 苏共领袖非理性更替的初步反思 31-40
    第一节 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缺失的问题 31-34
    第二节 解决领袖非理性更替的根本出路在建设党内民主 34-40
参考文献 40-42
后 记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