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基于网络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现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基于网络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现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000字
论点:电子政务,政府,工委
论文概述:

在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还利用现有工作条件对J2EE与.NET的架构下的系统进行了性能对比,通过使用Exchange2003搭建OA电子政务系统,在各个技术细节对比中吸收更多的经验,对现有的OA系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项目背景和研究意义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电子政务成为信息建设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二是强调政府服务职能的发挥和完善。上述两个特点主要是由于政府和公务员之间信息应用(G2E)的发展和改进。政府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种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基本完成。通过互联网将政府信息系统在技术和功能上扩展到外部是可能的。同时,互联网为重建政府部门(G2G)、政府与企业(G20)、政府与公民(G2C)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当前,一方面,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政府管理水平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客观上成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驱动力。

为了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提高中共广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的办公效率,规范广州市机关党务管理,提升市机关工作委员会的电子政务应用水平,规范市机关工作委员会的电子政务,实现市机关的电子政务统一和信息共享,研究开发广州市机关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和应用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办公室编制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要求,以交易所2003为核心的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建立的基于网络的行政办公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人事管理、组织定义、菜单定义和权限定义。它具有强大的过程定义工具,可以动态地向过程节点添加人员,并实现同一过程的同步变化。同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过程监控功能。该系统操作简单,提示准确合理,更加方便用户。在办公应用中,它提供收据管理、调度管理、文件分发、内部照明、工作协作、地址簿、通知公告、动态信息等功能。个人工作提供工作时间表、文件保管箱、统一短信应用系统和集成内部和外部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前者提供会议管理和接待管理两部分,包括方便的资源管理。设计良好的事务工作流办公系统采用数据集中、安全加密、分级授权等开发模式。引入工作流和单点登录等中间模块,实现远程文档处理、过程监控、文档流、事务管理、实时归档、高级查询和个人助理办公等功能。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对市政府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进行信息化管理,以确保:(1)落实市政府工作委员会领导和广州市委的工作任务,完成各内部办公室交办的相关任务,完善管理体系;(2)重视市级单位和基层单位的来电、来信、来访和接待工作,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三)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行;(4)与市政单位的信息交流和互通。

1.2国内外电子政务现状1.2.1国外电子政务现状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和工作流程的重组和优化,超越时限空和部门分离约束,建立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行模式。发达国家,以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为代表。,90年代初开始电子政务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致力于电子政务。例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提出了“不上网就下岗”的口号。斯洛文尼亚、巴西和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加拿大被公认为世界上电子政务综合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政府门户网站于2001年1月建成,提供政府服务,如电子报税、工作和学习网络、企业服务、保健、远程医疗、在线护照的申请和更换、在线结关(海关)和出口申报。美国作为信息化程度最高、电子政务发展最早的国家,自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电子政务”概念以来,已经初具规模。根据政府文件消除法案,美国政府在2003年10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目前,美国几乎所有县市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美国第一个政府网络将美国所有州和地方县市的网站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动。与此同时,2006年,美国将政府it预算增加到520亿美元。布什政府正在寻找利用互联网彻底改变联邦政府工作方法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让现有的应用程序具备网络功能。新加坡提出了《2000年信息技术计划》,该计划旨在将局域网连接到所有办公室、公共场所和家庭,并在2002年之前向公众提供政府服务

参考文献    [1]汪玉凯。中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府「J].信息化建设.2001. 12: 4-7    [2〕徐光贤.Intranet技术应用的研究[J].信息系统工.,1997. 10    [3」范玉顺主编.工作流管技术基础—实现企业业务过程重组.过程管理与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吴朝晖.潘云鹤.工作流管理技术【J].计算机世界.1999. 5. 17    [5]岑玲.基于Browser/Server结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1.Vo1:2. No:144. 147    [6]牛军任.工作流管理系统建模及运行支撑机制的研究.东北大学.1999    吴小锋.张新长.张润朋.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 18 (8):100-102    冯玉才.数据库系统基础(第2版)[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9:138-152    李敏波等.基于WEB的制造过程协同决策方法及其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2000. 5    王建华等译.Windows2000安全Web应用程序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    沈辉.曹国良.计算机网络工程与实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李世杰.ASP网页设计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    Stephen  Walthe著.Active  Server  Pages揭密[M].北京希望出版社.2001    David  Chenicoff.动态Web编程之路[J].电子与电脑.1997, 5    汪闻亮.协同政务思路决定电子政务应用出路「J」中国电子政务信息网.2005. 1    陈琦.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初探.AMT. org. 2005. 5    季欲莹.2005年政府和公共事业行业知识地图一美国官员谈电子政府改革.AMT. org. 2006. 1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03     Deployment  摘要 6-7 Abstract 7 第1章 绪论 10-15     1.1 课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的政务电子化现状 11-12         1.2.1 国外的政务电子化现状 11-12         1.2.2 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现状 12     1.3 课题研究重点以及预期研究成果 12-14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2-13         1.3.2 预期研究成果 13-14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14-15 第2章 基于Web三层构架分布式OA技术基础 15-26     2.1 CSCW技术 15-18         2.1.1 CSCW系统在OA中的作用 15-16         2.1.2 系统模型和体系结构 16         2.1.3 协作控制机制 16-17         2.1.4 系统中的群组通信支持 17         2.1.5 同步机制 17-18         2.1.6 系统的安全控制 18         2.1.7 多媒体技术 18         2.1.8 应用共享技术 18     2.2 Exchange2003平台 18-21         2.2.1 安全和隐私 19         2.2.2 可靠性 19-20         2.2.3 性能 20         2.2.4 管理 20         2.2.5 部署 20-21         2.2.6 更轻松地开发 21     2.3 J2EE与.NET平台简介 21-26         2.3.1 J2EE技术 21-23         2.3.2.NET技术 23-25         2.3.3 结论 25-26 第3章 基于Exchange2003 Server的中共广州市直机关工委OA系统 26-82     3.1 市直机关工委OA项目简介 26-30         3.1.1 项目建设目标 26         3.1.2 项目设计原则 26-27         3.1.3 市直机关工委OA项目的系统构成 27-29         3.1.4 系统核心功能 29-30     3.2 系统的详细设计 30-58         3.2.1 系统设计、架构 30-32         3.2.2 系统功能模块细分 32-34         3.2.3 数据库的设计、生成与配置 34-37         3.2.4 数据库逻辑设计 37-42         3.2.5 公用模块编写与操作界面设计现 42-58     3.3 市直机关工委OA基本操作 58-72         3.3.1 系统管理 58-61         3.3.2 办公流程 61-72     3.4 基于Exchange2003平台下市直机关工委OA系统的实现 72-82         3.4.1 收文流程设计详细说明 72-78         3.4.2 发文流程设计详细说明 78-82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82-85     4.1 总结 82     4.2 下一步工作展望 82-85         4.2.1 展望 82-83         4.2.2 工作设想 83-85